頌缽冥想,以科學‧醫學‧哲學三大角度來探討研究,特別邀請醫學博士以科學、醫學的角度來研究缽音共振與大腦之間影響力,作者更將多年豐富的教學經驗, 以實作方式圖文介紹給各位讀者,不是只有文字敘述還可以看到確切的操作流程, 是一本絕對不能錯過的頌缽工具書。 Patra,頌缽的梵文。 頌缽為食器(身)、樂器(心)、法器 (靈)。是過去時代一物多用的代表。 頌缽,是千年來古人對於睡眠、健康、瑜伽、身心情緒、大腦修復、靜心冥想所衍生的重要工具。在流傳千年的《瑜珈經》裡,頌缽是修習瑜珈八階段的重要工具;而廣為人知的體位運動僅在第三階。 千年來,人們為修習《瑜珈經》的後四階段─感官回收、集中、禪那、三摩地,始終不得其門而入,這四階段屬於大腦運動的四個層次。 終於,在頌缽工具的使用下,揭開喜馬拉雅山下的古老療癒。 一個從根源療癒的方法......
唯識學最高成就,玄奘大師親譯,學佛之人不可錯過的經典 ◎作者精研佛學義理三十餘年,對於佛理知見、修行生活等頗具心得,以此疏解《唯識三十頌》,於修行者對唯識學之領會,頗有助益。 ◎經典原文、譯文及釋義三者並行,方便讀者對照參悟,體會真實法義。 ◎原典共120句,簡約而精要,涵蓋廣泛的佛理系統,值得修行者仔細研究。 《唯識三十頌》為大乘佛教重要典籍,由世親撰寫,玄奘翻譯。 世親通習佛教大小二乘思想,著述豐富,《唯識三十論》是世親最後的作品,也是一生智慧的精粹,總結整理了前期各種經論中的唯識思想,是唯識學上的最高成就。 譯者玄奘則是唯識學的權威,宏揚唯識學不遺餘力,創立中土唯識宗(又名法相宗),《成唯識論》即為立宗之作。 《唯識三十頌》全文只有一百二十句,但含義深廣,能連結各個系統,共有三大主題:唯識相、唯識性、唯識位。前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說明世間一切法相,皆不離識,萬法之相歸屬唯識。 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說明萬法的特性,相是事,性是理,有相必有性。最後五頌是明唯識位,說明修學唯識的證果,內容包括由資糧位至究竟位等五位。如此依相、性、位勤修勤習,融會貫通,而能引至境行果。 修學唯識若不修證,便止於幻想;若沒有次第階位,便流於空談戲論,所以必須有證有果才有意義。即此可知,本頌是能實踐力行的佛法,而本書則是您進入唯識的最佳輔助。
擇日學與每個人社會生活息息相關,認識趨吉避凶的基本觀念。 ◎選擇歡樂佳期,迎接快樂生活 本書將兩百餘神煞以筆劃排列,便於參考。並於書後附有練習實例。讀者可經由既定法則演練,脫離以往閱讀無字天書的窘境。
一段善緣,開啟一段奇遇,也開啟一段學佛的奇幻漂流,但句句真實不虛! 【本書簡介】 ◎本書前後歷經二十年,緣起於作者遇見「陳師姐」的故事,加上後來作者親身見聞或閱歷或泛遊書海的心得與結晶。 ◎內容除作者對陳師姐修持所遇善境的交叉詰問外,也包含相關佛學理論的研究,融合法理與實修精要。 ◎行文白話流暢,多方辯證,在通俗的敘述中,深入淺出的娓娓道出佛法的意義,處處流露慈悲喜捨的情懷。 佛菩薩授記的正法,眾生應該雨露均沾, 但是你要先釐清—— 人世間會有幾個問題? 甚麼是真實的存在,應該如何探索? 佛法到底在說甚麼?有哪些必讀的經典? 學佛和佛學有不同?應該注意甚麼? 什麼是大乘三系?佛教心性論如何演變? 最後又要如何回歸到悟與修? 修行的理路與如何修行? 本書旨在推廣,實修實證時佛菩薩所授之正法, 並搭配相關佛學理論之研究, 於末法時期提供融合佛法理論與實修核心精要的論述, 供有心向佛之緣者參酌與結緣,並歡迎緣者廣傳有緣。 ~不論何教、何宗,依佛正法修行是修佛;身在佛教不依法修行,是外道! ~佛菩薩不欠你拜,祂們只要你如法修行。 ~勿忘自性佛
當道德經遇到佛法,所有的「道」都融會貫通了! ◎作者精研佛學義理三十餘年,對於佛理知見、修行生活等頗具心得,以此疏解《道德經》,並印證佛道本一家。 ◎道德經的原典、譯文、釋義三者具備,內容深入淺出,顯示了真實法義。 ◎儒、釋、道互通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本書以通俗白話的文字帶你入門! 道德經與佛理能互相印證:人若沒有好的道德,其所造業力即是惡氣,由此自己造作之氣為因,四大元素為緣,即生種種狀相態貌的果報。這就是道生萬法的德行,是不變的因果現象,同時這也是唯識不變的真理,符合了唯心所造的銘言。 般若佛學的中觀思想,是佛教導菩薩尋求真理,依無為法修行,並不計較自我地幫助眾生脫離苦海,即此為大乘菩薩所觀行之「道」也! 天地養育滋長萬物而不求回報,恆時不斷其功德,聖賢以此為「道」,說名「無為而為」。中華民族本有的中心思想就是聖賢教導國王及人民如何效法天地之「道」,心存仁義而「無為而為」。 般若經中所說「無住生心」與道家「無為而為」其意相同,思想無異,所以自然而然能夠融合在一起,形成中華民族之文化思想。今就《道德經》一書,解說其義,令人融會貫通。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5526689.pdf
靈修靈學的領域太過廣泛,許多靈乩前輩、道友們,沒有經過佛學、道學的學修基礎,在引領後學的學習方面,常會感到力不從心,或者門生遇到難題時,無法化解與解讀,常常又礙於面子問題,要求門生不要問那麼多~~ 或者說:「時機未到」「天機不可洩漏」……等等的話語來作為堂塞,靈子們心中的疑惑一大推,卻無從問起,本書能夠給你更多的答案,瞭解「靈修」要怎麼學修,瞭解自身的靈源靈脈、主神、靈主、無形師、三世因果,以契入「正命盤」來學修。 人除了有肉身,還有潛藏在神識中的「靈體」,或經明師引領、或遇外力刺激,或者自發性啟靈……往往在不經意的時候突然開啟,毋須恐慌、逃避,了解它、面對它、處理它,幫助自己找到心靈的出口、讓「靈」歸向正道! 學修歸元無二路,佛魔一線乾坤定。 引迷入道法性開,修真之道頓悟該。 為何靈性會甦醒、為何總是我呢? 何謂天命、何謂天職、我為何要來到人世間走一遭? 到底我是誰?未生我時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矇矓又是誰? 靈修、通靈、靈療、三魂&七魄、靈乩、轉靈、靈訓、魔考、神通、人通,這些新時代流行的名詞究竟有何意義? 何謂靈逼體?什麼是因果總清算?為何要修靈?什麼是復古收圓?什麼是地魂?靈修的階段為何?如何找到適合的靈性導師和二十一世紀的修行觀?…… 本書提供詳細解說,為你開啟一個無形的心靈橋梁,讓你豁然開朗。 本書記錄作者的經驗分享,經過「佛、道、靈」學的薰陶,實驗印證法界歷練的過程,期待有緣靈子,能夠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協助自我靈性成長,因果解析,潛能開發。學道、修行、過關、歷劫、靈修、修煉的前置功課,達到 玄靈高上帝的認證,學修、行道、傳道、授業、解惑、行功、立德,才能順利受到主神金線接引與授證。 鳳凰山脈 慈凰宮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鳳凰山脈-慈凰宮-731482080206935/timeline/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5992.pdf
點亮心燈、發現本性;領你離開顛倒煩惱,發揮自然潛力! ◎天音傳真系列第三部,這次將帶你創造和諧舒適的萬象,進而演化出遨遊宇宙的能力。 ◎從本我探源談到宇宙循環,為想要追求更高生命層次的你提供最佳的指引。 ◎深度解析自我靈體構造,幫助你具體連貫個己的小宇宙,進而串連大宇宙的無盡成長。 如何尋找自己的靈魂(心靈)? 如何發現本心重現本性? 靈體的構造為何?如何成長? 了解這一切之後,又該如何展開新生活? 宇宙的道理不曾被創造,永遠也不會消失,萬物都在「迷」與「悟」之間循環不已,並依循著「物以類聚」的原則,在相應的世界中,生存、薰染、體驗,以及學習。 而身為人類的我們要「悟」,正是要從自然下手,去體證宇宙自然而然的規律。 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先了解人體,然而人的身軀似乎不是根源,能寄望的可能是靈體(註:無形的能量體)。因此有必要找出靈體的構造與功能,以便有朝一日我們可以駕著它,航行到宇宙的任何地方。也就是要尋找出我們的本來,才知道我是怎麼發展出來的,有什麼潛能,該如何守住,該如何開發,才能創造未來,完成每個人心中的探索本能。 本書為天音傳真系列第3部,記錄作者多年來探究人生的心得。 書中除了宗教場所的體證外,多處得力於東西方心靈書籍約三百餘冊與網路上心靈科學視頻的啟發,願本書帶給渴望尋找到「人生目的」的讀者真正的心靈滿足!
超越宗派,格局開闊,智慧啟發,為引領覺悟修行的明燈。 本書彙集作者自在老師佛法修持二十年的深心體悟,與隨緣為大眾傳道解惑、因材施教的智慧文章。說法著重自我的覺悟、智慧的啟發與實際的修持;不拘教派宗門,超越傳統思惟模式,展現開闊的格局與精闢獨到的睿智哲思,誠為紛擾的現代,心靈修學與人生方向的指引明燈。內容分為五大單元:〈佛學經典篇〉、〈佛法修行篇〉、〈佛教生活篇〉、〈人生諮詢篇〉、〈心靈啟導篇〉,共182篇深入淺出的佛法心靈文章,引領您開啟自我內在的心燈,找到生命喜樂的泉源。本書特色 ◎超越宗派分別與傳統思惟模式,以精闢獨到的睿智哲思引導修學。◎以自身實修體悟之法為說,不尚高論妙理之口頭禪。 ◎隨緣說法,對象多元,因材施教,各適其器,故內容與文字面貌亦多元。◎融佛法於生活,內容深淺兼具,男女老少、未學或初學、老參皆適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