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研究叢刊 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在臺灣的日本佛教:臨濟宗妙心寺派在臺布教史(1895-1945)

林欐嫚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9/07/01 出版

本書以佛教慈悲的視野,論析日本佛教的在臺事業。日本治臺期間,日本佛教相繼有八宗十四派來臺布教。明治三十年,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僧侶決定先以澎湖為根據地,繼之在臺北建蓋臨濟護國禪寺,展開在臺五十年的弘法志業。除了宣揚佛法,妙心寺派更凝聚臺灣人的愛心,在臺北圓山建蓋臨濟禪寺,導入現代教育體系,提昇臺灣僧侶的素質;亦在高雄設置佛教慈愛醫院,免費醫治窮苦病患,揭開臺灣的佛教醫院之序幕。時至今日,妙心寺派所傳揚的佛教慈愛精神,仍在臺灣高雄散發著光芒。

9 特價55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臨濟宗妙心寺派在臺布教史(1895-1945)

林欐嫚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9/07/01 出版

本書以佛教慈悲的視野,論析日本佛教的在臺事業。日本治臺期間,日本佛教相繼有八宗十四派來臺布教。明治三十年,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僧侶決定先以澎湖為根據地,繼之在臺北建蓋臨濟護國禪寺,展開在臺五十年的弘法志業。除了宣揚佛法,妙心寺派更凝聚臺灣人的愛心,在臺北圓山建蓋臨濟禪寺,導入現代教育體系,提昇臺灣僧侶的素質;亦在高雄設置佛教慈愛醫院,免費醫治窮苦病患,揭開臺灣的佛教醫院之序幕。時至今日,妙心寺派所傳揚的佛教慈愛精神,仍在臺灣高雄散發著光芒。

7 特價43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明代擬話本中宗教義理與修行觀之研究

黃絢親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8/12/01 出版

本論文接受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的歷史觀點,將明代擬話本視為文化史的素材。由擬話本的創作與發展過程來觀察,則其成書目的在於商業利益考量為主,因此在寫作時必需符合讀者的「審美期待」。在此觀點下,則擬話本可視為庶民階層意識型態的反映。研究重心在儒家、道教與佛教之理論與修行關係,並探究宗教儀式的具體實踐程序及其反映的思想。明代擬話本反映民間宗教思想與修行雖有契合,但是最常見的是跨越宗教產生思想與儀節的衝突,民眾對宗教信仰以功利角度考量,因而呈現複雜混亂的情形。

9 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明代擬話本中宗教義理與修行觀之研究

黃絢親  著
萬卷樓  出版
2018/12/01 出版

本論文接受法國年鑑學派(Annales)的歷史觀點,將明代擬話本視為文化史的素材。由擬話本的創作與發展過程來觀察,則其成書目的在於商業利益考量為主,因此在寫作時必需符合讀者的「審美期待」。在此觀點下,則擬話本可視為庶民階層意識型態的反映。研究重心在儒家、道教與佛教之理論與修行關係,並探究宗教儀式的具體實踐程序及其反映的思想。明代擬話本反映民間宗教思想與修行雖有契合,但是最常見的是跨越宗教產生思想與儀節的衝突,民眾對宗教信仰以功利角度考量,因而呈現複雜混亂的情形。

7 特價36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