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親寫給臥病孩子的床邊故事打動無數世代的不朽名著★獨家收錄插畫家英格.莫爾343幅精緻繪圖★★英文世界為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最真摯純粹的友誼和陪伴讓人振作精神,獲得安慰重拾對冒險和歸途的嚮往「這樣吧!你要是沒有什麼事,我提議,我們就這麼順流划下去,玩上一整天,怎麼樣?」「你可以今天在這裡,明天在那裡!天天旅行,天天有變化……世界在你面前展開,地平線在你眼前起伏變幻。」不論是河上划船、地穴探險、森林迷走、公路旅行,還是驚險刺激的奪回宅邸大作戰……只要和朋友在一起,就能無所畏懼,去哪裡都可以!故事裡,在那條會唱歌的小河邊,在那片神祕的野森林裡,住著四隻迷人的動物:溫柔正直的鼴鼠,機靈體貼的水鼠,務實可靠的獾先生;第四個就是富有、虛榮、做事沒耐性的蛤蟆,他經常闖禍,為大家惹上麻煩,但朋友們總是無法棄他於不顧,隨時準備好患難與共,一起冒險、一起承擔。●書籍特色★關於本書插畫繪者Inga Moore所畫的,並不是「單純為文字作說明」的插圖,卻是另外一種說故事的方式。那樣的插圖,並不喧賓奪主,卻值得細細觀賞,一看再看。因為,不管翻開哪一頁,你永遠會在圖畫中找到許多「藏在作者心中,卻沒有講出來」的小細節。──許書寧(插畫.繪本作家)★關於《柳林中的風聲》英國兒童文學黃金時代的壓軸之作美國總統老羅斯福先生連讀三遍、愛不釋手的文學名著2003年英國BBC大閱讀(BBC Big Read)排行Top21英國水石書店譽為「最能代表二十世紀的一百本書」之一權威書評讚譽為「一個世紀來改變人們思維和生活方式」的名作
小說家.李潼×漫畫家.阮光民 自在遊走於歷史.夢境.文化之間 攜手探尋宜蘭本地歌仔的前世與今生 拾取在時代洪流中失落的技藝與歌藝 生命的長河往往來來, 前世之門,似乎已開, 我就進去看個仔細吧! 「臺上主角開口一唱,滿口的金牙和銀牙先搶了光彩,這麼老的梁山伯和祝英台,難怪父母不答應他們的婚事。」少年弘朋覺得老歌仔又土氣又無聊,仍陪著阿公到廟前觀賞名劇《山伯英台》。百無聊賴之際,卻脫口唱出祝英台的臺詞。從來不曾接觸過歌仔戲的弘朋,竟唱得一字不漏,腔調聲韻又好,把自己也嚇壞了,加上不時的噩夢、無法安睡、莫名怕火等怪異症狀侵擾,只好死馬當活馬醫的接受催眠療程。 在催眠過程中,少年弘朋意外進入二十世紀上半的臺灣,看見自己的前世竟是知名的本地歌仔演員陳三如。一次次往復於今生與前世,弘朋拼湊殘留的記憶,體驗到本地歌仔的演出風采、傳統戲曲在日本時代受到的禁治、老歌仔前輩以勞力換取表演「特權」卻遭非議、在戰亂中用生命守護文化傳承的意志……時間空間濃縮在一瞬,過往的情感充塞於胸臆之間,世界乍然開闊。 一切有來有去,明明白白,弘朋對於今生和未來彷彿也有了更踏實的立足點。 各界知音推荐 林茂賢/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系主任 邱常婷/小說家 陳漢文/壯三新涼樂團團長 施如芳/劇作家、臺灣大學戲劇系所兼任助理教授 許建崑/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張嘉祥/裝咖人(Tsng-kha-lâng)團長 游源鏗/劇場編導 蔡明志/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副教授 (以上按姓名筆畫排序) 李潼用想像和見識的高度為少年主人翁打通了古往今來的通道。我相信,縱然在以古人古裝為主體的戲曲,有見識有嚮往就會有招數——編劇和小說家不只在說故事,妙筆所至,是足以詮釋歷史的。────施如芳 李潼是一個細腻的觀察家與實踐者,他可以從別人取材來塑造自己,也願意讓自己成為燃材來為別人照路。樂於發光的火金姑,總是能在黑暗路上扮演火把的角色,也是人生中最不寂寞的角色。────游源鏗 過去,壯三新涼樂團曾想以穿越時空的架構修改本地歌仔經典《陳三五娘》來搬演,可惜後因故放棄......沒想到,現在能有機會看到李潼老師很特別的以「本地歌仔」為創作主題的青少年小說《穿越時空的歌仔少年》,驚喜之餘,期待讀者欣賞故事的同時也認識在地文化及社團。────陳漢文 當時書寫的現代透過催眠回到古時的臺灣,日本人和臺灣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單純的二元關係,但如今讀來一切都變做古時,今生變為前世。如今親子活動也少有公園放風箏,歌仔戲和亂彈戲依舊留存,以為會死去的還活著,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吧。────張嘉祥 *適讀年齡:12歲以上
【走入納粹崛起的歷史現場,沒有人是局外人】 當我們以為此刻是最美好的年代, 卻不知道風暴正悄然來臨…… 沒有人能想到「集體的沉默和無止境的容忍」 竟成為一切脫序與崩壞的開端。 弗里德里希.施耐德和我是一起長大的朋友。 我是德國人,弗里德里希是猶太人,也是德國人。 我們曾經深入彼此相異的生活和文化, 卻不知是從何時開始,命運來到分岔路口; 一邊是無可逃脫的死亡,另一邊是如夢魘般的生存。 時代的巨輪輾壓而來,我們束手無策,只能各自邁向終局。 1925年,弗里德里希和主述者「我」相繼出生在同一棟房子裡,兩家人因此愈加頻繁的往來、照看彼此的孩子。在經濟蕭條的大環境底下,「我」的家因為父親長期失業,只能靠著救濟金度日,而衣食無虞的施耐德家時不時為「我」家提供幫助。 成長過程中,弗里德里希和「我」也分享著彼此的生活片段:「我」參加了猶太人的安息日儀式,以及弗里德里希十三歲時舉辦在猶太會堂的成年禮;弗里德里希甚至跟著「我」,混進了他曾經嚮往多時的「德國少年團」,成為「元首的小夥伴」高呼「勝利萬歲」,直到集會領導人激動的發表仇猶演說,並且命令弗里德里希喊出「猶太人是我們的不幸!」為止⋯⋯「我」呆若木雞,看著弗里德里希獨自離開集會場所。 隨後,更多的反猶政策和人民行動鋪天蓋地而來,即使「我」的家儘可能與施耐德一家維持著友好的關係,卻是步履維艱。「我」只能看著國家和社會逐漸變得暴力、瘋狂,最後,在那種彷彿集體狂歡的氛圍中,「我」竟也參與其中,成為歷史上最邪惡的「加害者集團」的一分子⋯⋯ 本書特色 ★ 湮沒逾半世紀,德文經典Damals war es Friedrich首度中譯版 ★ 本書榮獲德國歌德學院「翻譯贊助計畫」支持出版 ★ 日本岩波少年文庫創刊70週年.讀者人氣排行TOP 8 ◉ 與《安妮日記》並列,以納粹時代為主題的青少年讀物 相較於《安妮日記》,本書時空背景依循著1925年到1942年的時間軸,聚焦於集中營尚未建立、納粹黨正在崛起而至真正掌權的年代,將帶領讀者認識猶太屠殺悲劇的起源。 ◉ 詳細介紹「猶太文化」 如人類學者一般,細緻的描繪了猶太人的習俗、規範、儀式、傳說、歷史,甚至生活器物,呈現出猶太人與宗教之間的密不可分,讓讀者有機會真正理解此一鮮少受到關注的族群。 ◉ 有脈絡的認識何謂「系統性迫害」 讀者將逐一認識納粹施加於猶太人身上的各種迫害政策,而德國人民又是如何改變對待猶太人的態度,甚至演變為一連串的集體暴力行為。 ◉ 「無意識形態」的寫作視角,開創獨立思考的空間 作者不譴責、不追究納粹的責任,亦不對猶太人的苦難道歉,看似「政治不正確」的立場,實則是選擇了一條更加困難的寫作路徑。比起懺悔,作者不加遮掩或辯解,僅僅闡述真實發生過的一切,為讀者保留了全權思考與判斷的空間。 得獎紀錄 ★ 1972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巴特德爾翻譯獎(Mildred L. Batchelder Award) ★ 德國青少年文學獎入圍
擷取臺灣歷史文化 橫跨虛實奇幻情境 打造「倒風內海」奇談 「鈴鈴鈴──鈴鈴鈴──」銅鈴規律的搖動。 禱聲念完,狂風四起,五道霧氣隨狂風朝五個方位而去…… 黑曜提著一袋地土,移動步伐,將土沿線撒落形成五芒星圖案,再將油燈放置在五芒星的尖角上,並貼上道符。 「土環陣!」黑曜起了術式,五盞油燈瞬間亮起。被霧氣附身的差役,困在五芒星內,他露出疫鬼的猙獰相,向外撲捉,但一碰到環陣的邊緣,手就冒起煙來。 莊裡被附身的人數越來越多,疫鬼的力量逐漸變大,連遠處的火葬場,也傳來了騷動聲…… ※登場人物 ➢墨兒:外貌約十歲大的神祕女孩,實際年齡不詳,以操控文字筆墨之力,收妖降怪,身邊跟隨三小物。 ➢黑曜:十五歲男孩,武藝高超的咒術師,與蒲老師一行人結伴同行。 ➢蒲老師:來臺授課之教員,個性膽小但良善。文史知識豐富,深受周大人青睞,派遣至各地了解人文現況。 ➢文良:十二歲男孩,富有正義感,協助蒲老師大小事務。 ➢張善:行醫濟世多年的藥鋪大夫。 ※故事主線 蒲老師受周大人的託付,前往臺灣各地了解當地人文現況。首站,來到了臺灣南部僅次於府城的鹽水港。沒想到,蒲老師一行人來到這裡後,碰到不明之病,病症擴展的速度讓人心慌,好不容易抑制該區病情的擴散,但鄰近港區卻紛紛傳出疫情。幸好,文良一行人受到五隻小妖的幫助,逐一化解各港口危機。並以小妖視角,發覺「妖」不再處於人類的敵對面…… ➢事件一、鹽水港之疫:訴說「貪婪」。疫鬼因官兵的貪婪而蔓延,疫情因見義勇為的商賈而抑止。環境的正負消長,在人的一念之間。 ➢事件二、汫水港之疫:訴說「爭鬥」。在清代,械鬥是常見之事。械鬥的怒氣,變成相互刺激的觸媒,疫鬼依此增長。 ➢事件三、鐵線橋之疫:訴說「悲傷」。過往貧苦女性的社會地位低下,金魅的傳說來自悲怨的特化,間接說明在父權的高度制約下,女性內部產生的相互壓迫之感。 ➢事件四、茅港尾之疫:訴說「猜忌」。在邊緣地帶,被看為底層的社會邊緣人,有各自不得不的處境。因當時特殊環境,人在欲望需求與小奸小惡中浮沉拉扯,一個私心的決定,影響著事態發展。 ➢事件五、麻豆港之疫:訴說「共生」。稱為熟番的平埔族有自己的文化,卻不得不因外來影響逐漸改變。其中,哪些被吸納,哪些被排斥,這些思想的拉扯最值得探究。 本書特色 瘟疫之日的跨時共感 兒童文學新生代鄭若珣 × 新銳插畫家Ila Tsou 聯手打造「倒風內海」奇談,營造新臺式奇幻小說。 ★文壇新秀──鄭若珣首部在地奇幻俠義原創小說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雙料得主──鄭若珣,精心打造臺灣兒童奇幻俠義經典文學,重構文字新魅力。 ★運用五行,御字伏妖,展現東方文字新魅力 運用「字」和「五行(金木水火土)」概念,降伏「五大疫鬼」。讓孩子從中了解文字意義,也間接了解五行的相生相剋,以及和東方醫學、五色結合的奧祕。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木剋土,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金,金剋木。 ‧五行五臟:金對肺、木對肝、水對腎、火對心、土對脾。 ‧五行五色:金對白色、木對綠色、水對黑色、火對紅色、土對黃色。 ★在地取材,刻劃臺灣原味風貌 以「類清朝」時期為時空背景,呈現出各種勢力交錯的民間社會,透過五通小妖當引線,引讀者在每個故事中看見不同處境的人們,觀察不同族群如何在生存中奮鬥的過程。 ★妖怪奇談,省思人心價值 妖的出現反映著人民對社會的冤屈與不滿。透過除妖的過程,引導孩子反思社會不公不義,並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除妖破案,解鎖成就、同步歷練成長 在解決一連串妖異事件的任務中,孩子將跟著主角們一同解謎、推理、冒險與成長,逐漸開闊眼界、明白事理,體會世情冷暖。 名家推荐 以臺灣早期的移民處境為經,民俗信仰為輔,乘著歷史遙想之船,在懸疑與推理的海上航行,加上武俠的氣勢、奇幻的筆法與視角,編織出瑰麗、發人深省的臺灣妖異誌。插圖的質地、氛圍與文字故事相互輝映。大推。──游珮芸(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三年前,發生一樁離奇的「墨雨事件」。一名見義勇為的男孩文良,搭救了一名被道士拘禁的女孩。那名神祕女孩充滿神異之力,脫離拘禁之時,震動了大地阡陌。相傳那天,所有的墨字都脫離了紙,飄散空中,最後化成一場黑色大雨。事件過後,女孩不見蹤影,漢莊上,卻常常發生難以解釋的怪事…… 在蒲老師「雅書齋」打工的文良,在黃家食堂事件時再度巧遇了神祕女孩,並藉由女孩的法力,合作破解了數起詭異的神祕事件。但同時,也出現了敵友難辨的咒術師黑曜,神祕莫測的黃善堂與黑虎幫,他們與這些神祕事件又有什麼關聯呢? 「字海界內,萬物皆空,筆畫為構。」看書齋男孩與神祕女孩如何召喚文字之力,伏妖降獸。 ※登場人物 墨兒:外貌約十歲大的神祕女孩,實際年齡不詳,能操控文字筆墨、以神異之力收妖降怪。 文良:十二歲男孩,富有正義感,於雅書齋擔任書僮,是蒲老師的好助手。 蒲老師:來臺授課之教員,雇用文良為書僮,個性良善卻膽小怕事,文史知識豐富。 黑曜:十五歲男孩,武藝高超的咒術師,在因緣際會之下,與文良一行人結伴同行。 ※故事主線 以四凶獸(饕餮、檮杌、混沌、窮奇)特性為發展,透過墨兒「御」字能力,收服四獸取得「寶物」,並帶出故事背後的問題,引人反思人性。 事件一、饕餮:黃家小少爺因為父親的過度寵溺,貪食無厭,吸引饕餮附身,惹出禍事。 事件二、檮杌:檮杌因緣際會撞上賣貨郎小七,鬧出了一段風波。藉此探討時間、生態和生靈等問題。 事件三、混沌:縣令迂腐判案,與混沌形象相似,反映對當時民間社會的貪官諷刺。 事件四、窮奇:傳說中亦為作惡的大凶獸,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隱隱看見在不良吏治下,民間社會的反抗。 本書特色 擷取歷史文化元素,傳承惜字敬紙精神。 兒童文學新生代鄭若珣 × 新銳插畫家Ila Tsou 聯手打造新臺式奇幻,為漢字帶來動人新篇章。 ★文壇新秀──鄭若珣首部在地奇幻俠義原創小說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獎雙料得主──鄭若珣,耗時兩年精心打造臺灣兒童奇幻俠義經典文學,重構文字新魅力。 ★御字伏妖,展現文字遊戲新魅力 展現文字的力量降伏「四大凶獸」,運用「字」成為降妖工具,讓孩子了解文字的意義,感受文字無窮的想像力。 ★在地取材,刻劃臺灣原味風貌 以「類清朝」時期為時空背景,呈現出移民械鬥、地方官吏敗壞,各種勢力交錯、生龍活虎的民間社會。 ★妖怪奇談,省思人心價值 妖的出現反映著人民對社會的冤屈與不滿。透過降妖的過程,引導孩子反思社會不公不義,並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除妖破案,解鎖成就、同步歷練成長 在解決一連串妖異事件的任務中,孩子將跟著主角們一同解謎、推理、冒險與成長,逐漸開闊眼界、明白事理,體會世情冷暖。
被歷史洪流吞沒的小人物,只能在小說裡重生 臺灣少年小說第一人李潼×二戰後傳奇文學家李榮春 用虛實交錯的文字,召喚被遺忘的殖民往事 在文學偵探的抽絲剝繭中,理解傳奇作家的悲喜一生 大人說「人活在世上要有理想,但不能整天夢想」。 大人說文學無用,連起碼的吃穿都顧不了,無法在社會立足,可是,文學卻是尋找四伯公的唯一線索。 於是少年弘寬當起了「文學偵探」,要在四伯公留下的文稿中抽絲剝繭,尋找四伯公的去向;要在虛實交錯的字裡行間中,理解動亂時代下,小人物對理想的堅持與奮鬥。 「臺灣少年小說第一人」李潼,將「頭城狂人」作家李榮春與臺灣歷史交疊的跌宕生命史,以及富含強烈自傳色彩的作品融入本書,成就一部細膩溫馨、文人相惜的理解之書。 沒有一位著作等身的作家是寡情冷漠的。他總懷有某些不服、不甘、不情,即使他甘於一部部長篇小說無發表機會;甘於挑砂石零工、為貴命的人擦洗腳踏車,賺取寫作的最微薄開銷;甘於婉拒婚姻而為寫作效勞;甘於時代的撥弄而顛簸流離;甘於鄰里鄉親的譏諷輕視。他對於生命、對於文學志業,總還有自己設定的命題和形式,去表達不服和不情。這裡的火熱多情,一位堅持的、固執的作家,往往以他源源推出的作品為代言、為見證,是這樣不耗唇舌也「打死不退」。──作者後記〈前世文字債,今生償還來〉 好評推薦 李潼是絕對誠實的作家,適切的寫出一部邀請青少年認識作家李榮春的作品。──彭瑞金教授/《文學台灣》雜誌主編 當我們跟隨小說家之筆,逐步拼湊四伯公生命圖像之際,其實也在學習重構臺灣文史的圖像。──楊富閔/小說家、《花甲男孩》作者
張友漁的30篇小小說 目擊青春的躁動、疑惑和渴望 我常覺得少年看似乖巧、叛逆、悶頭的背後,有一個更真實的面貌…… 小說是很溫柔的工具,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藉由看見別人再反射回來看見自己。 ─張友漁 有這麼嚴重嗎?多玩五個鐘頭會怎樣?就算只有幾天玩超過時間,又如何?我的人生就要完蛋了嗎?現在就說什麼未來──會不會太早哇?〈殘局〉 我哭得停不下來。但是,我不能自私的要他們為了讓我有個健全的家,而將兩個不快樂的大人關在家的牢籠裡……〈起飛〉 我像顆有點洩氣的皮球,被扔來扔去。我變強大的方法,就是把氣灌飽了,讓自己可以彈得很高,讓每個人都怕我。當你什麼都不怕的時候──大家就怕你了。我很享受大家都怕我這件事。〈大姐大〉 「糟了,我要當阿媽了!」媽媽的直覺有時候真準,果然一猜就中!我的下巴差一點掉下來,哥哥才國一就讓女生懷孕?〈蝌蚪亂竄〉
被戰爭剝奪的童年,以及無法被剝奪的意志與勇氣 當時我十五歲,餓得奄奄一息,身材有如十歲小孩,甚至得站在木箱上才能搆著被指派操縱的機器,那個木箱讓我看起來有用。其實,我躲過猶太大屠殺的希望渺茫,只有一項優勢:奧斯卡.辛德勒認為我的生命有價值,讓我成為他的猶太員工,給了我活下去的機會…… 萊昂.雷森名列「辛德勒名單」編號289,是名單上唯一的孩童。 一九三九年,納粹德軍入侵波蘭,九歲的小雷森不明白平靜的生活為何瞬間變了調。雷森一家先是被迫遷往簡陋的猶太區,而後被驅趕到集中營,生活只剩下饑餓和恐懼。他眼睜睜看著向來志得意滿的父親遭受納粹施暴,而二哥就在家人面前被強行押走。 而後,雷森和家人以及其他一千多名猶太人在納粹商人辛德勒奔走下,被列在「辛德勒的名單」上而得以保住性命。 最黑暗的時代可以挑起人性最惡劣的一面──也可以激發最美好的一面。二戰歷時六年,雷森經歷了任何孩子所不該經歷的失學、恐懼、飢餓與殘酷;所幸那最珍貴的東西並未被剝奪——對抗逆境的韌性與勇氣。 雷森熬過了這一切。半個多世紀後,八十高齡的他寫下這段經歷,提醒我們戰爭之惡,以及人性的光輝與力量。 本書特色 ◎ 奧斯卡獎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真實故事 ◎《辛德勒的名單》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專文推荐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數百名讀者五顆星推荐 ◎ 男孩版的《安妮日記》;以孩子的眼光見證大時代,青少年歷史課最佳延伸閱讀題材 ◎ 《紐約時報》暢銷書、亞馬遜網路書店選書,數百名讀者五顆星感動推荐 ◎ 作家南方朔專文導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法蘭克福書展、波隆那書展盛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學金獎★奧地利國家青少年文學金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特別推荐★德國國家青少年圖書獎銀獎★義大利波隆那書展金色書蟲獎★《聯合報》、《中國時報》年度最佳童書長銷20年經典最新版,讀者票選最愛,中外一致推荐!當代最重要的華文女作家陳丹燕代表作!售出德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等海外版權!如何跟一個曾置身其中的大時代練習和解?一本最真實、最誠摯的原諒之書「那些課文是有毒的,我們不學。」老師說。我跟著在上面塗滿糨糊,把課本黏得像張厚紙板。我成為小學生的第一天,一九六六年夏天,我盼望著上學,就像盼望一個童話故事的開始。卻不知道,這個童話裡的城堡,就要變成森林中的廢墟。 和我一樣是中學生的鈴兒說:「我們現在只是活著,而不是真正的生活著。我們應該真正的生活……」我們等啊,等啊,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感到漫長,就像運動員俯身撐在起跑線上,但信號槍一直沒有響起……一切創作,都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出版《一個女孩》。這是描寫我的童年生活的小說,我對它有話要說,而且一定要說出來。--陳丹燕
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入選大陸小學生必讀書目長銷十三年.橫掃大陸香港暢銷排行榜那團藍色的東西,怎麼會是……。我的心好像很癢,它不停的發著抖……爸爸抱著我,看了我半天說:「陳淼淼,你不要害怕,你看見了我們家的祕密,不要對任何人說,媽媽不是真正的人。」我聽不懂。媽媽不是人,那是什麼?媽媽的眼睛像一隻睡著的小熊一樣,望著我:「你別怕我,淼。我一想到你,心裡就開始冒膠水,那是世界上最結實的膠水──透明的,黏糊的,也會讓你的心越來越結實。你們這世界的人叫它感情。」媽媽說他們那裡的人,都是為了找到一種感情才來到人間。他們覺得我們的感情是膠水,把一個個人都緊緊的黏在一起…爸爸還說,他和媽媽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就有一個協議,到了我知道媽媽的真相的那一天,他們就要離婚──
偷改成績單的祕密就要被揭發了──爸媽會氣成什麼樣子?沿著基隆碼頭散步,「能搭一次這種大船該有多好哇?」阿龍盯著一艘白色的巨輪心想:這船應該可以環繞世界到許多國家去吧──巴拿馬、馬賽、羅馬……盡是些遙遠的港灣。「上船」的念頭突然閃過…… 全車只剩阿龍抱著呼呼大睡的小弟醒著──還不相信小弟失蹤又找回來了!也許小弟根本不覺得自己失蹤過。阿龍想起了上次遺失的書包,那個又重又煩人的書包,但它失蹤後,又多麼讓人放心不下……電火溪堤防下,突然想吃烤番薯的阿龍和死黨小彬狠狠挖了四個大番薯。才剛動手烤,就被活像關公舉大刀的老農夫逮個正著。被罰整理番薯田的兩人贖完罪後,得到老農夫用番薯刻成的兩枚勳章……成長過程中的每個事件,都是青春紀事裡的一枚枚勳章;好的、壞的、對的、錯的──終究是經歷了!明白了!
孩子也會心碎,大人常常不懂;大人也會犯錯,經常也不肯面對......十三歲男孩炳文,如何憑著自己的毅力與堅持,獨自負荷起父親的祕密,直到撥雲見日的那天...... 在壯闊的中央山脈裡,有一個地方,兩岸山壁間懸吊著一道銀線般的鐵索,這是通往見晴農場的捷徑;斜坡上栽種著一棵又一棵的蘋果樹。幫錢老闆照顧蘋果樹的炳文一家,在蘋果收成少時工錢縮水,大豐收時,也因生產過盛、老闆虧本,減少收入。如何種出「剛剛好」能賣個好價錢的蘋果呢?這是炳文和妹妹秀蘭認為比「雞兔同籠」數學更教人弄不清楚的難題。 炳文的爸爸為了讓一家人過好日子,離開了見晴農場到都市去賺錢,最後卻音訊全無。 活潑的秀蘭、永遠安靜操持家事的啞妻阿惠與炳文,一心期待著爸爸在中秋節回家團圓。無意間,炳文卻聽到爸爸好友帶回父親失蹤的祕密…… 為了這個祕密,炳文和妹妹秀蘭、開流籠的黑牙伯、暑假來打工的黃姐姐,還有少年仔阿堂哥,一起冒險渡過幽深的大水潭,到陰森石壁下那片蠻荒嚇人的蛇木林採「金毛狗」。他們能順利採到嗎?為了這個祕密,炳文獨自搭著客運,繞著層層山巒,來到繁榮的山城---埔里,找到了爸爸。 炳文決心守住的這個祕密,能喚回爸爸嗎?環顧群山,季節變換,在迴盪著親情、友情的訊息中,炳文一家人的悲歡離合該如何落幕?
藉由農族少年阿岩的視角來看花鬚國發生的事情。阿岩是一個憨厚善良又不失敏感的孩子,透過他誠摯平實的眼睛,花鬚國的事物經常閃爍著溫和的光輝。書中有優美的描繪:在月夜下田野山嶺行走,拜訪泉水守護者;穿越春風吹拂的桃花林,聽水濱女子輕歌;坐一葉扁舟航渡秀麗大湖,到蘆花蕩人家……。也有激烈的場面:獵族壯丁與兇猛巨大的年獸搏鬥,龍伯和惡蛟在滔滔白浪中激戰,火攻漫天蝗蟲,智取白額大虎……。對於其他角色,如明智的水族白老,神祕的巫族長老,樸實的阿岩父母,威嚴的農族領袖,霸道自私的礦族父子等等,也有深刻的描寫。故事最後以阿岩追隨狂夢鳥上登天梯,在通天樹前有了另一番體悟做為結尾,平實而引人深思。
一個十二歲的流浪兒──阿夏,在垃圾桶裡撿到一隻「電子狗」,這隻機械狗做得跟真正的鬥牛狗一樣,而且會說話,需要吃東西,更需要愛……。 阿夏和電子狗相依相偎,展開了一段又一段笑中有淚、淚中有笑的既驚險刺激又溫馨動人的故事……。 作者是一位有童心的人,而且幽默感豐富。家長可以相信,小讀者讀了他的童話,一定可以品嘗到「閱讀的快樂」,從此愛上了閱讀。 這本書的故事寫作,常出現為孩子所喜愛的「修辭活動」,例如他用「肚子叫的像開演奏會」來形容肚子餓。……用「萬壺開水同時滾」來形容大眾的喧嘩。這些例子,都洋溢著文學的趣味……。(兒童文學家林良先生強力推荐) 這本書的寫作過程,很像是阿夏和電子狗歷經的旅程:有出發點,有啟示,有冒險,有快樂,有卡著快出不來的困境,有遇到貴人相助以及最後的圓滿結局。 每個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不也就是這樣嗎?我希望每個小朋友,不論是遇到順境或困境、好事或壞事,都要以樂觀和勇敢的態度,大步的走下去,就跟阿夏和電子狗一樣。(本書作者黃文輝的期許) 1.一個是被主人當成垃圾,遭到丟棄的電子寵物狗醜八怪;一個是臉上有紅色胎記,獨自為生存奮鬥的孤兒阿夏。兩個孤單的靈魂在交會的過程中,激發了無數的愛與希望,豐富了彼此的生命。 2.文字順暢淺白,情節活潑緊湊,故事起伏有寓意。以先進的電子寵物為主角,有電子科技的時代背景意義。
一、《阿力的夏天日記》是以創意思考著稱,曾獲國內外兒童文學大獎的陳璐茜(Lucy老師),繼「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和星星人一起散步》後,又一創新力作。 承襲Lucy老師貫有的風格,不僅充滿童趣的畫風與獨特的造形,並饒富哲學思考與奇想的文字。 二、 Lucy老師想藉書中人物阿力學會偷偷寫日記,激發讀者練習寫出自己的日記。不想活在固定的框框裏,就要隨時保持轉動頭的角度,開成一朵活潑的向日葵,不想追隨別人的想法,就要隨時表達自己的真心,做一個可以自己決定的人,忠實的紀錄發生的事情,真實的反應自己的想法,而且只有自己可以自由進出的世界。 三、《阿力的夏天日記》不僅是今年夏天培養寫作創意思考的第一選擇,還可以鼓勵孩子為自己的夏天寫下一本為自己命名的「○○的夏天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