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時事 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烈火黑潮:城市戰地裡的香港人(隨書附贈《爆眼少女》手繪海報)

李雪莉等  著
左岸文化  出版
2020/01/22 出版

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香港人,返來了。一國兩制的快速崩解,讓游離在無力和沮喪的香港人,重新找到自我定義的方法。這場仗,跨世代發出對強權的怒吼,不只是香港這塊土地的存亡之戰,也是世代浪潮在絕望中的奮力掙扎。不舍晝夜,綿延不絕。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28篇專文+38張彩色照片+23個關鍵詞+反送中大事記 ★吳叡人(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17000字重磅訪談〈致一場未完的革命〉   在2019年夏天尚未結束前,沒有人會想到:一個貌似單純的逃犯條例修訂案居然可以成為延燒半年的反送中運動。百萬香港人在沒有大台的領導下,穿著黑衣、戴著口罩上街頭和理非,要求特首林鄭撤回修例草案。但林鄭態度強硬,堅持不修。港人於是加大力道、每個週末都上街頭: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過程中有反抗者絕望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林鄭雖在龐大壓力下宣布撤回修例,但港警獲得中國官方的支持,反制抗爭者的行動愈趨暴力,逼使抗爭者從和理非快速轉向勇武派。以full-gear的年輕人為主的勇武派,被設備精良的港警丟催淚彈、用警棍打、用實彈射擊、逮捕、群毆、性侵、疑似被自殺。原本Bewater的游擊策略到了11月,甚至演變成進入中大、理大、浸大、城市大的陣地戰。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區以及支持民主派的黃區,雙方在1124的區議會選舉決一勝負,民主派在超高投票率之下囊括了85%的議席,無疑給定性香港抗爭者為「暴民」的林鄭、建制派和中國政府丟了一枚震撼彈。   從回歸前出於文化差異和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優越感,到近年對中的憎惡感,這樣的差異讓香港人在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傘運和2015年的魚蛋革命中,不斷地重新界定自己的身分,要區別自己與中國。這場運動在香港本地是建制與民主的對抗,區議會的選舉只是中場,中國與香港的認同之爭,才正要開始。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烈火黑潮

李雪莉等  著
左岸文化  出版
2020/01/22 出版

強權與反撲.絕望與希望 香港人,返來了。一國兩制的快速崩解,讓游離在無力和沮喪的香港人,重新找到自我定義的方法。這場仗,跨世代發出對強權的怒吼,不只是香港這塊土地的存亡之戰,也是世代浪潮在絕望中的奮力掙扎。不舍晝夜,綿延不絕。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28篇專文+38張彩色照片+23個關鍵詞+反送中大事記 ★吳叡人(中研院台史所副研究員)17000字重磅訪談〈致一場未完的革命〉   在2019年夏天尚未結束前,沒有人會想到:一個貌似單純的逃犯條例修訂案居然可以成為延燒半年的反送中運動。百萬香港人在沒有大台的領導下,穿著黑衣、戴著口罩上街頭和理非,要求特首林鄭撤回修例草案。但林鄭態度強硬,堅持不修。港人於是加大力道、每個週末都上街頭:五大訴求,缺一不可。   過程中有反抗者絕望地結束自己的生命,林鄭雖在龐大壓力下宣布撤回修例,但港警獲得中國官方的支持,反制抗爭者的行動愈趨暴力,逼使抗爭者從和理非快速轉向勇武派。以full-gear的年輕人為主的勇武派,被設備精良的港警丟催淚彈、用警棍打、用實彈射擊、逮捕、群毆、性侵、疑似被自殺。原本Bewater的游擊策略到了11月,甚至演變成進入中大、理大、浸大、城市大的陣地戰。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區以及支持民主派的黃區,雙方在1124的區議會選舉決一勝負,民主派在超高投票率之下囊括了85%的議席,無疑給定性香港抗爭者為「暴民」的林鄭、建制派和中國政府丟了一枚震撼彈。   從回歸前出於文化差異和經濟發展對中國的優越感,到近年對中的憎惡感,這樣的差異讓香港人在2012年反國教運動、2014年傘運和2015年的魚蛋革命中,不斷地重新界定自己的身分,要區別自己與中國。這場運動在香港本地是建制與民主的對抗,區議會的選舉只是中場,中國與香港的認同之爭,才正要開始。

特價38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習近平大棋局

左岸文化  出版
2016/07/06 出版

理解習近平的中國所不可或缺的知識藍圖。 從「派系背景」、「內政」、「外交」、「經濟」及「對台政策」, 探討習近平的領導風格及決策模式。   習近平登上權力寶座的過程,充滿了權力鬥爭的影子,反映了中共政權內在的結構性問題,此種權力基礎制約了習的執政軌跡。從接班前一直到執政三年後的今天,習近平仍然沒有完全處理好對其權力產生掣肘的其他黨內力量。   習在內政上對社會採取全面壓制、在外部對周邊採取以武力為後盾的擴張性舉措、在經濟上採取具高風險的應對策略,這些作為除了進一步鞏固其權力基礎,又藉由新獲取的權力再強化對內、對外、對經濟的施政。這是一個在「擴權」和「施政突進」之間不斷循環的「強勢施政策略」。   習的強勢不是沒有收穫。在內政上,習近平大大集中權力於一人之手,讓官僚貪腐的情況得到收斂;對外方面,一帶一路和亞投行成為國際熱門議題,與日本關係開始緩和,軍事力量急速增強;經濟上雖然整體走緩,但在某些產業(如面板)的規模有所擴大,亞投行則為人民幣國際化和轉移國內產能提供良好條件;對台政策較過去更為強勢,一方面強調兩岸不能永遠拖下去,另一方面在太陽花運動後也迅速調整對台作為。   但這種「強勢施政策略」不是沒有問題。一方面擴權本身並沒有完全清除黨內既有的敵對力量,以致敵對力量開始反撲;另一方面,過於擴張和具侵略性的施政風格,又激發了新的反作用力,招致了新的風險。社會被打壓後不斷積壓不滿;經濟上股市崩盤、成長走緩、系統性風險浮現;對外擴張後,周邊國家反彈,美國介入周邊更深;對台工作在馬政府急於推動服貿等政策下引發了太陽花運動而遭到極大挫折,並導致藍營選舉大敗。凡此種種,都是對習政權不利的因素。   本書延請國內學有專精的作者,針對每個問題提出深入翔實的分析,對習政權採取不一味吹捧也不一味貶抑的立場,試圖從正反兩面持平看待,以提供專業、冷靜、平衡、深入、有系統的論述,為台灣各界理解習政權下的中國提供不可或缺的知識藍圖。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幅、縱深與視域

左岸文化  出版
2016/03/23 出版

20年後,我們會如何看待太陽花運動? 是臺灣公民意識/力量勃發、社會運動的轉捩點? 是臺灣與中國力量的角力? 還是每一個參與者生命歷程中的重要分野?  吳叡人的「黑潮論」和蔡宏政的「世界體系、中國崛起與臺灣價值」是將觀察視野拉長、拉寬,從東亞歷史脈絡看運動生成背景,吳鴻昌、林峰燦和湯志傑三位合 撰的「公民力量改變政經結構的里程碑──歷史長期視野下的太陽花運動」在歷史中加入經濟因素,並論及公民力量在其中扮演角色;陳吉仲「太陽花運動的經濟論 證」回歸核心,從經濟學角度討論服貿議題;彭仁郁「反叛中建構的主體──318公民運動中所彰顯的象徵秩序傳承」從精神分析角度,談參與者如何透過運動完 成的建構主體過程;吳介民和廖美的「占領,打破命定論」利用統計數據,探討太陽花運動中政黨傾向和族群角色的影響,林佳和「一場重新定義法律的運動」、黃 丞儀「一場未完成的革命」從法律層次討論:服貿有沒有違法、太陽花運動有沒有違法,甚至提出一個終極問題──法律之於人民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何明修的「政 治機會、威脅與太陽花運動」以蒂利的政治機會理論,分析整個運動各個時間點,執政者的舉動運動者的策略,林秀幸的「太陽花的美學與政治實踐」則是為運動、 族群和政治關係,提出另一種解釋。 最後,也特別請Nakao Eki Pacidal以一個「運動者」身分及角度,談太陽花運動中看見與看不見的原運。 本書分別從歷史脈絡、區域經濟發展、政治、法律、運動意義的轉變,以及運動中個人的主體性等角度,重新檢視太陽花運動。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