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到底在哪兒?是在一個平等平權的社會裡呢?還是在一個未開化、未被污染的原始叢林中呢?兩種不同時代的生命與生活軌跡:芙羅拉.特里斯坦,高更的外祖母,在女權極度壓抑的社會,奉獻了她所有的力量替女性和勞工爭取他們應得的權利;保羅.高更在中年放棄了中產階級優渥的生活,拋妻棄子,只為繪畫藝術的熱情,不辭辛苦的跑到大溪地去尋找最原始的美麗與力量。書中也呈現兩種對「性觀念」完全迥異的看法:芙羅拉視之為掌控男人的工具,而高更視之為藝術創造力的泉源。除了芙羅拉是高更的外祖母這層血親關係之外,兩條看似完全平行的生命線是如何交織在一塊?是否這就是巴爾加斯.尤薩(Mario Vargas Llosa)書寫這本小說的重點:在十九世紀這個人人稱羨的烏托邦年代,藉由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物心靈上的結合,尋找到我們所期盼的幸福天堂?而十九世紀的芙羅拉、二十世紀的高更,在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作者筆尖,是否找到了所謂的天堂?故事採雙線併陳的方式,呈現兩種不同的時代、不同角色人物的生命使命,芙羅拉.特里斯坦,高更的外祖母,奉獻她所有的力量替女性和勞工爭取他們應得的權利;保羅.高更放棄中產階級優渥的生活,為了繪畫藝術,不辭辛苦地跑到大溪地去尋找最原始的美麗與力量。除了芙羅拉是高更的外祖母這層血親關係之外,兩條看似完全平行的生命線是如何交織在一塊?尤薩寫作這本小說,尋找到我們所期盼的幸福天堂了嗎?這部長篇小說以生動有趣的筆調拿捏虛實之間,借畫家高更和芙羅拉.特里斯坦兩條線索批判歐洲社會,故事背景橫跨歐洲、南美洲、南太平洋等。
「文學才華的基本性質是,是有才華的人如果能夠充分運用自己的才華,那就是對這一才華的最高獎勵,這種獎勵遠超過創作成果所獲得的一切名利。所謂文學才華是,作家從內心深處感到寫作是他所經歷的最美好事物,因為對作家來說,寫作意味著最好的生活方式,作家並不十分在意其作品可能產生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後果。文學才華推動人們將畢生精力投入一種很奇特的活動,那就是有一天突然感到自己被召喚,身不由己地投入,並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覺得實現了自我的價值。所以文學才華不是只有編故事而已,它的精神來源是反抗精神。換言之,從事虛構的、與現實不同的創作,就是要用這種間接的方式去拒絕和批評現實世界。要成為出色小說家,必須要有一種連貫而必要的風格,所以,尋找自己的風格非常重要。首先要多方閱讀,若不大量閱讀優美的文學作品,就不可能掌握豐富流暢的語言。但在閱讀之時,切記避免模仿頂尖小說家的風格,因為小說作者如果不能創造自己的風格,就難具有使故事變得生動的說服力。一部小說的完整故事就像一個多面體,是從各種材料挑選和省略後的部分所組成,一旦題材除去不必要的材料和為了達成某種效果而刻意省略的部分,小說就有了其獨特的形式。這個特別的形式,就是小說家原創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