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學術叢書 書系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香港文學論:香港想像與方式

金惠俊  著
師範大學  出版
2022/09/02 出版

香港發展過程揉合傳統與現代,先住民與移民,農村背景與城市發展,東西交融,殖民、被殖民,政經背景下的自由度,冷戰體制及「一國兩制」下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等,極為繁複地相互交融與滲透入文化之中。香港文學也因此展現出特殊且複合的本質。本書探討香港和香港人想像的文學,也納入作者對它們的主觀與客觀想像。首先講述香港文學的獨立性、範疇、特徵,續至香港文學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傳統與演變。再探香港中短篇小說中的女性形象與外國女性家政勞動者「菲傭」。最後選取香港作家劉以鬯、西西、也斯的代表作,細究他們在自身作品中如何想像香港與香港人。

95 特價42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師說新語:T-Lab實踐社群共創協作教練實作之旅程

師範大學  出版
2021/11/01 出版

這本書記錄成立T-Lab實踐社群的一群跨校教師,經歷五年建構同儕互助互惠之道,持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為探討合議式協作教練實作模式之建構軌跡,本書採用實踐社群、教練引導技能、專業資本、文化歷史活動理論及展化學習,貢獻性學習等概念,透過四位種子老師和兩位教練養成的歷程,揭示教師個體的專業學習、自我了解,和同儕教練的集體探究方法。T-Lab本於成己成人,朝向利己利人的自我實現,共創專業協作文化之實踐路徑與意義。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晚清教育制度西化的前奏:癸卯學制頒行前西式教育的借入

周愚文  著
師範大學  出版
2021/08/01 出版

中國教育制度的全面西化始於晚清,光緒29年(1904)頒行「癸卯學制」,31年(1905)再下詔廢止科舉,於是傳統制度完全廢除,朝廷除命各級書院改為學堂外,另督促地方設立新式學堂。此段教育變革可視為教育革命,亦可從「教育轉移」(educational transfer)角度理解。因該學制主要仿自日本,但西方勢力十九世紀初即進入中國,以往研究只說明朝野「為何」學習日本,但未解答為何「不」學習已被引介的英美教育制度。為解開此疑問,本書以光緒29年為界,採倒敘方式回溯十九世紀起的發展,聚焦探討以下三個問題:清人「如何」學習日本制度?清人「為何」捨英制而仿日制?「為何」美國會後來居上,超越英國,進而取代日制?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素養導向職前體育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理念與實務

掌慶維  著
師範大學  出版
2021/07/01 出版

為梳理如何實踐素養導向職前體育師資培育的因應之道,系統性論述素養導向體育師資培育理論探究、術科教學革新、體育教材教法概念更新、體育課程設計與教學實習的實踐經驗,以尋求師培端與學校端更緊密的連結,並提出職前體育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邁向素養導向的系統規劃與展望,以期適當回應學生需求,激發更多對素養導向體育師資培育理念與實踐之討論,盼對師資培育政策與實踐貢獻經驗。

95 特價4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抒情‧表演‧跨文化:當代莎戲曲研究

陳芳  著
師範大學  出版
2018/11/01 出版

本書一則運用高友工「抒情美典」理論,探究「抒情」從古典戲曲到當代戲曲的歷史意義,同時說明「莎戲曲」為什麼和怎麼樣創作等課題。二則以梅洛龐蒂的「現象身體」概念,結合芭芭與沙瓦里斯「劇場人類學」的運力原則,研究演員在舞臺上展現什麼樣的表演技巧,以建構臺灣「莎戲曲」演員的身體表演美學。三則從赫全 《改編理論》的視角切入,探討「莎戲曲」在文化、語言、藝術、「互文性」等面向,所展現的「標的文化」與「標的劇種」特質,庶幾可以提供跨文化劇場與表演研究作為參考。另收入珍貴的第一手田調訪談記錄。

95 特價52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