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勵志 類別 ,共計1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如果這不是愛,什麼才是

鄭憶平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17/04/12 出版

談愛,很多人ㄧ看也許會覺得陳腔濫調,但是在這裡我不是教你什麼是愛,也不是要教你怎麼去愛,而是告訴你,去發現愛!當你在任何時候、任何故事裡發現不同的愛,感受ㄧ定會不同,更會影響你的想法與決定。 書中的故事由真實事件所改編的,在記者生涯告一段落,我慢下腳步才發現,原來有許多人生故事,竟然就發生在我的生活周遭,不管是聽到或看到這些故事的發生,透過一些可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事件,ㄧ個故事、不同角度,你會發現,原來愛存在於任何地方,如同書名「如果這些不是愛,那麼什麼才是」?別被你的偏見矇閉、誤導,任何時候透過這些愛的發現,你的決定也將有所不同! 大部分人看事情,總是在看到的第一個角度便下了判斷,第三者就是令人憎恨、打人者就是可惡,但往往,很多故事有另一面,藏在你所看到的畫面背後。 我印象很深刻曾經有個新聞,一位兒子在街頭打了中風的父親,只因他在街上忍不住便溺了,當時媒體報導說,兒子因為覺得太丟臉而賞了父親幾個耳光,當時所有媒體、輿論的撻伐是可想而知的。 在受夠大家的口水之後,兒子出面說明整個事件的原委,他的父親從小沉溺賭博,很少回家,後來甚至就不再回家,更別說養家。直到前兩年中風,有一天才突然回家,希望得到家人的照顧,兒子一開始雖無法接受這個從小便拋家棄子的父親,但畢竟是父親,他不接手誰又會在乎? 父親生活無法自理需要人照顧,一星期還得跑三次醫院,兒子連重要的國考都放棄,其實在鄰居與親人的眼中,這個兒子是孝子,也許那天只是情緒到了點不得不發洩。 當然動手打父親天理不容,但試問,誰又有這麼大的胸襟去接納一個從小就遺棄自己兒子的父親,他並不是聖人,而是個平凡人,如果你都做不到他那樣的程度,妳又怎麼有權利要求一個平凡人去當聖人。 當媒體與輿論未審先判,罵盡所有天底下最難聽的字眼,回過頭聽到他的故事,發現自己的錯誤,然後才摸摸頭說聲抱歉,那之前打在他身上一鞭一鞭的傷痕誰能撫平?太多太多例子發生,媒體、網路的霸凌,讓很多人受傷、甚至走向結束生命,悲劇發生後,曾經霸凌者若無其事,拍拍屁股走人。 而如你我在平凡有愛的家庭出生、長大的人,更應該以此為戒,孝順、疼愛父母天經地義,有一天,我們也會面臨父母親年老步履蹣跚的時候,到時候,請你不要覺得煩,因為他們也曾一步一步教你走路;在為小時候的你把屎把尿的時候,他們也沒嫌你煩、嫌你臭。 這本書,希望可以傳達一個意念,當第一時間看到、聽到的,請給它保留一個空間,一個愛存在的空間,任何形式的「愛」都是平等的,如同愛,不必非得刻骨銘心、驚天動地的存在,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動作,都有愛存在的價值。當你以為全世界都忘記你、不愛你了,千萬別急著放棄一切,仔細找找,一定有份愛正默默地守候著你,不管存在於以前、現在、或未來!

7 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人性百善

吳東權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15/09/12 出版

「為善最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是「善」,有無大小之分、貴賤之別,則又似乎沒有很清楚的界定。事實上,善事不一定要用金錢做,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善或不善。所謂「萬法唯心」,強調的就是,任何一種事物都是以心來做它的主人,只要是發出做善事的心,就已經是在做善事了。事實上,「善」是宗教、哲學、倫理學等範疇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例如「善,德之建也。」若從心理學角度講,即是人的本能、本性,亦是支配個人行為最強大、最根本的原動力;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屬性。 星雲法師多年前提倡「三好運動」,就是要大家都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因為一個人行三好,則自身端莊正直;一個社會人人行三好,則社會祥和,人間可愛。如童子軍規律第三條中所指出,「盡己之力,扶助他人,每日至少行一善事,不受酬,不居功。」其中「日行一善」,指的就是舉手之勞,開口之便,只要對他人有利有益,皆可曰「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行善的途徑,凡只要心存善念,本乎良知,無論是捐財物、出勞力、動口舌、花精神、使人情、去私慾、斷惡習等等,都可以說是「行善」。 誠如明代袁黃在《了凡四訓》中所言,行善妙方計有十味,那就是與人為善、敬愛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以上這十善,範圍遼闊,涵蓋甚廣,籠統概括,只要心存善念,發揮本性,不論甚麽人,都可能做到其中的一些善事。此外,宗教界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目的是教人要「去惡行善」,所以我們在世間做人,總要有些「善行」。人性百善這本書,主要即在勸人行善,哪怕是一句短短的好話,或是一件小小的好事,它都能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是以,作者吳東權老師希望大家都能「行善」,因為要創造一個溫馨的社會,需要大家學會「行善」,用行善的心去感動真正為我們付出的人,用真摯的感情回報一直在為我們奉獻的人。因此,他將其個人豐富的生活經驗與待人處事的態度,藉由一百則小故事輔以經典史籍,透過文字的表述,以一百篇、每篇一千三百字左右,篇篇各自獨立,將做人的態度、忍耐、善行,分別叙述。他認為,「善」的落實,最重要在「人」。   本書特色   宗教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目的是叫人要「去惡行善」,所以我們在世間做人,總要有些「善行」。人性百善這本書,主要即在勸人行善,哪怕是一句短短的好話,或是一件小小的好事,都能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書即是吳東權老師將其個人豐富的生活經驗與待人處事態度,藉由一百則小故事或經典史籍,化為一百篇、每篇一千三百字左右的文章,篇篇各自獨立,將做人的態度、忍耐、善行,分別叙述。 誠如明代袁黃在《了凡四訓》中所言,行善妙方計有十味,那就是與人為善、敬愛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這十善,儘管範圍遼闊,涵蓋甚廣,籠統概括,但只要心存善念,發揮本性,不論甚麽人,都可能做到其中的一些善事。 又如童子軍規律第三條中指出,「盡己之力,扶助他人,每日至少行一善事,不受酬,不居功。」其中「日行一善」,指的就是舉手之勞,開口之便,只要對他人有利有益,皆可曰「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行善的途徑,凡只要心存善念,本乎良知,無論是捐財物、出勞力、動口舌、花精神、使人情、去私慾、斷惡習等等,都可以說是「行善」。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人性百善

吳東權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15/09/12 出版

「為善最樂」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是「善」,有無大小之分、貴賤之別,則又似乎沒有很清楚的界定。事實上,善事不一定要用金錢做,也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善或不善。所謂「萬法唯心」,強調的就是,任何一種事物都是以心來做它的主人,只要是發出做善事的心,就已經是在做善事了。事實上,「善」是宗教、哲學、倫理學等範疇中的一個基本概念,例如「善,德之建也。」若從心理學角度講,即是人的本能、本性,亦是支配個人行為最強大、最根本的原動力;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屬性。 星雲法師多年前提倡「三好運動」,就是要大家都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因為一個人行三好,則自身端莊正直;一個社會人人行三好,則社會祥和,人間可愛。如童子軍規律第三條中所指出,「盡己之力,扶助他人,每日至少行一善事,不受酬,不居功。」其中「日行一善」,指的就是舉手之勞,開口之便,只要對他人有利有益,皆可曰「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行善的途徑,凡只要心存善念,本乎良知,無論是捐財物、出勞力、動口舌、花精神、使人情、去私慾、斷惡習等等,都可以說是「行善」。 誠如明代袁黃在《了凡四訓》中所言,行善妙方計有十味,那就是與人為善、敬愛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以上這十善,範圍遼闊,涵蓋甚廣,籠統概括,只要心存善念,發揮本性,不論甚麽人,都可能做到其中的一些善事。此外,宗教界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目的是教人要「去惡行善」,所以我們在世間做人,總要有些「善行」。人性百善這本書,主要即在勸人行善,哪怕是一句短短的好話,或是一件小小的好事,它都能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是以,作者吳東權老師希望大家都能「行善」,因為要創造一個溫馨的社會,需要大家學會「行善」,用行善的心去感動真正為我們付出的人,用真摯的感情回報一直在為我們奉獻的人。因此,他將其個人豐富的生活經驗與待人處事的態度,藉由一百則小故事輔以經典史籍,透過文字的表述,以一百篇、每篇一千三百字左右,篇篇各自獨立,將做人的態度、忍耐、善行,分別叙述。他認為,「善」的落實,最重要在「人」。   本書特色   宗教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目的是叫人要「去惡行善」,所以我們在世間做人,總要有些「善行」。人性百善這本書,主要即在勸人行善,哪怕是一句短短的好話,或是一件小小的好事,都能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本書即是吳東權老師將其個人豐富的生活經驗與待人處事態度,藉由一百則小故事或經典史籍,化為一百篇、每篇一千三百字左右的文章,篇篇各自獨立,將做人的態度、忍耐、善行,分別叙述。 誠如明代袁黃在《了凡四訓》中所言,行善妙方計有十味,那就是與人為善、敬愛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捨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這十善,儘管範圍遼闊,涵蓋甚廣,籠統概括,但只要心存善念,發揮本性,不論甚麽人,都可能做到其中的一些善事。 又如童子軍規律第三條中指出,「盡己之力,扶助他人,每日至少行一善事,不受酬,不居功。」其中「日行一善」,指的就是舉手之勞,開口之便,只要對他人有利有益,皆可曰「善」。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行善的途徑,凡只要心存善念,本乎良知,無論是捐財物、出勞力、動口舌、花精神、使人情、去私慾、斷惡習等等,都可以說是「行善」。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囚困少年:17歲的少年觀護所NO.6103

賴文玲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15/05/16 出版

良好的家庭環境能孕育一個健全的人格,故在孩童的成長中,父母全程的陪伴和關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適時適度的管教和正向的肯定與鼓勵,會給孩子安定的心靈支持,這樣的角色無人可取代;但令人遺憾的是,並非所有的孩童都能擁有幸福的成長背景,於童年時期在生理或心理有受虐或受創的經驗,抑是遭到疏於照顧或過度溺愛,更容易導致他們走向偏差之路。   《囚困少年──NO.6103》講述一群無法選擇家庭背景的孩子,他們長期渴望溫暖,渴望愛,得到的總是無情的離棄,於是他們養成了像刺蝟一般自我防衛的心態。儘管外表看來像一具具行屍走肉,然而內心卻是極度地脆弱和敏感。家庭和學校給予他們的只是傷害!他們的黑夜比白天長,卻也異常地難熬!於是這群可愛的鬥士們,選擇了放棄自我。   作者賴文玲老師長期擔任宜蘭少年觀護所輔導員,她以「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為信念,深刻地理解這群外表桀傲不馴的少年,其實都擁有一顆柔軟和敏感的心,並將少年虞犯的心思、意念、情感、困境等,完全且深刻地訴諸在文字上,期望藉此喚起許多為人父母要更進一步去瞭解年輕人在想什麼。質言之,少年工作除了是一門大學問,更是一項預防犯罪、減少再犯的社會教育一環。家長或老師及社會上每一份子,都應該花多一點時間關心身邊周圍有需要的人,也許少年犯罪率就因為我們的投入與關懷而降低。   本書特色       在少年桀驁不馴的外表下,作者看到了一顆柔軟脆弱的心。   「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庭、學校及社會」,有感於流浪街頭的動物都有人獻出熱忱,成立中途之家收留或轉介不幸的街貓及街狗;反觀徘徊街頭的迷途少年,儘管他們的外表狂妄不羈,但是眼神中仍隱約透露出純真稚嫩,相較於那些流浪動物,他們不也渴望平安、幸福的長大?然而,他們接受到的呵護與關懷並不成比例?又有誰能理解他們的內心深處?又有誰真心地關心過他們?   作者根據他個從事少輔實務的經驗認為,兒少本身並非冥頑不化,他們需要的是加倍的支持、了解與引導,以同理心方能引導他們走向正途,這不僅是家庭、學校應負的責任,更需要社會大眾共同來努力。

7 特價16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邁向成功的關鍵十堂課

王思涵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12/08/29 出版

本書特色成功的關鍵就在你的心裡  《邁向成功的關鍵十堂課》以深入淺出的觀念,帶領讀者了解,內心深處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裡頭含有不少涵義深遠的故事,這些故事的道理看起來似乎不稀罕,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卻是「知易行難」的硬道理。儘管邁進成功的路途崎嶇,但經由此書一步步的從內心開始改變,就能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有大大的影響,因為要搬動一座城市,也是從拾起一顆小石子開始。(一)這是一本會告訴你哪裡才找得到「標準答案」的書本書只會告訴你「找到答案的地方在哪裡」,卻不會告訴你「問題的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會自己的問題,而答案也是因人而異。它是一本讓讀者自己去思考成功的意義的書本書只會提供各種角度,讓你去思索成功到底是什麼,而不會幫你去定義成功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成功,就是過著不後悔的人生許多人都想獲得成功,但有多少人知道,通往成功的路徑在哪?  《邁向成功的關鍵十堂課》這本書用十個章節詳細的描寫何謂成功?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成功與快樂能不能畫上等號?  這本書跟時下崇尚拜金的勵志書截然不同,它並不是教人去追求金錢,而是讓人了解自己,知道如何讓自己的心靈富足,當心靈富足,人生自然也不會貧瘠。這樣一本與眾不同的書,更讓我視若珍寶。因為,鼓吹存款等於人生的書籍所在多有,看看出現在財經新書區的種種理財書,投資教科書,它們教導我們,有了錢,你就擁有世界。  但是金錢真的是人生的全部嗎?想想不久前掀起的「棄業」風潮,多少年收入百萬的科技新貴、企業老闆,放棄他們日進斗金的工作,願意拿起鋤頭、捲起袖子,到不知名的鄉間人家當一個小農夫,過著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儉樸日子,他們看似放棄了所有,其實這才是擁有了一切。  所謂的成功,不就是過著不後悔的人生嗎?日本的首富,孫正義常說:「最初所擁有的只是夢想和毫無根據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從這裡開始。」   但有多少人連自己的夢想是什麼,都忘記了。沒有夢想,沒有堅持的目標,讓自己的價值觀受到世俗的影響,隨風搖擺,用盡一生去追求金錢、財富、權力,然後再用盡年華,青春不再的時候,才發現這些都不是自己要的,這樣的人生,會是多麼可悲。  直到遇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那些勇於用自身去證明、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因為他們不但贏得心靈的富裕,也獲得了世間的肯定,他們不為別人而活,一舉一動都是為了自己,為了去追尋自己獨一無二的夢想。但裡頭說明夢想也不一定是高不可攀的,因為我們的心思變化無窮,自己喜歡的並不代表一定適合自已,今天的目標並不代表明天就一定要是完成,只有計畫是一定需要而不變的。  它教導我們「放下」絕對比「執著」還需要去學習,就像當年一心想當小提琴家的愛因斯坦,如果不是他放棄了小提琴,轉而去實現物理這個夢想,我們的世界現在會有多大的不同。  一定要記得,不要忘了去傾聽心的聲音,儘管那個聲音是這麼的微弱而且渺小,卻是無比的重要,要明白它的要求,才能走向正確的航道,才能夠帶著毫不畏懼的心,去勇敢的追逐夢想。  希望每一個對自己的人生、事業有所疑慮、有所不安的人,一定要看看這本書,也許看過之後才會發現,即使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果農,也不必感到羞澀,因為,當結實累累的蘋果落在牛頓頭上的那一瞬間,誰說世界不是被果農改變?

7 特價14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尋找HD樂園:小女兵與老將軍的驚奇之旅

黎明文化  出版
2012/03/21 出版

在漫長的似乎永無止境的內心地域旅行中,「習慣領域」(HD:HABITUAL DOMAINS)算是晚近才造訪的一區。談到「習慣」,一般聯想到的往往是生理層面,像是習慣吃什麼東西?穿什麼衣服?坐那個位子?早睡或晚睡?運動不運動?之類。而「習慣領域」探討的影響人生的原理原則大多傾向心理層面、接近德行,這才引發一探的興趣。本書算是旅行這一區的「自家宇宙誌」,各章標題以習慣領域學說的重要觀念名篇,內容則主要取材自習慣領域學會陳膺宇理事長邀我共同參與的習慣領域系列廣播節目。「真正的發現之旅不只是為了尋找全新的景色,也為了擁有全新的眼光。」(馬塞爾.普魯斯特)希望這趟偕同巡行習慣領域的旅程,我們能一起發現新景色,也能分享全新的眼光。美國自然文學家、也是國際環保先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女士,曾在她的自然小品《驚奇之心》(THE SENSE OF WONDER)裡敘述,她和小朋友羅傑一起分享風雨晨昏、自然美景,是基於樂趣的共享,而不是教導。在我們的設想,其實能最好的牽繫一本書的作者與讀者的,也無非就是這種關係──「基於樂趣的共享」,希望我們的努力、多少增厚了這方面的關係。當我們認真追求美好事物或任何人生目標時,常容易忽視沿途所遇的人物和風景,事後回想,過程中那些奇情富麗的遭遇對於人生的影響,並不遜於原先追求的目標。對於認識與實踐HD我們也作如是觀。由於HD對於人生的改變與提升,無疑就是我們所要追尋的「樂園」,而通過古人的智慧、長輩的經驗與現代人生活難題的應對,所交織成的穿梭時空的追尋旅程,也是我們極其珍視的體驗。實踐HD我們也作如是觀。由於HD對於人生的改變與提升,無疑就是我們所要追尋的「樂園」,而通過古人的智慧、長輩的經驗與現代人生活難題的應對,所交織成的穿梭時空的追尋旅程,也是我們極其珍視的體驗。

7 特價23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探情索愛

吳東權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11/12/14 出版

本書叫《探情索愛》,就是對情與愛做一番分析和探索,實際上也就是談情說愛,因為提到談情說愛,就會覺得有點庸俗,不夠典雅,而且粗鄙,沒有新鮮感,可是話又得說回來,除了極少數的人,只要成年的男女,誰沒有談過情說過愛?這檔子事是老掉了牙的人生歷程,但是,它卻是一門大而無外的學問,沒有既定的法則,所以我們只好用探情索愛的方法,把它仔細來探索一番。何謂「情?」見物而心動者也!有人徜徉山水之間而欣然心喜,有人返回簡陋之住處而感到溫馨,這些都是情的表現,所以情是人類與生俱來,向外而動的反應,但是人之情是多元化的,並不局限於男女之間,當然也不限定與戀愛有關。至於愛這件事的確相當詭秘,難以捉摸,它奠定了我們以善為出發點的人性,滋潤了人倫的秩序,可是也讓人們吃盡了苦頭,所以愛是生命的火花,燦爛亮麗、光明溫煖,但是也會灼傷人,心、迷亂心智。所以情與愛,是一體的兩面,相生相滅,互動互補,使人類生活充滿了絢爛的色彩。本書特色本書作者吳東權先生以其豐富的人生經驗,撰寫了六十二篇有關情與愛的散文,由於吳東權先生學養極佳,全書讀來詞典意雅,而且深入淺出的為讀者解析人世間的各種情與愛,不管對青年男女或者是社會一般人士,都會有指點迷津的效果。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誰是灰姑娘

曾筱蕙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06/11/08 出版

玻璃鞋的愛情價值觀:有時候不小心遺落的那之玻璃鞋,會為妳帶來意想不到的幸福,所以在王子找上門的那一天之前,我們都要自信而快樂地生活著…….。也請妳千萬不要把童話故事的情節搬到現實生活裡面來,請記住,妳不是公主,她也不是王子,不是談了一場戀愛,你們就會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妳應該要知道,戀愛是成長的一個過程,它會有甜蜜,但不一定全程都是甜蜜,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妳可能還會有很傷心的經驗,但是就像受傷一樣,那些痛都是會過去的。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女生向前走

陳宜伶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06/09/20 出版

林心迪(蔬菜美人) 全嘉莉(中廣主持人) 趙坤茂(台大教授) 強力推薦在成長的過程中,這是一段最徬徨的歲月你徬徨嗎?這些年由於社會日趨複雜化,國中少女誤入歧途的憾事時有所聞,如幫派、援交、流連網咖等,甚至有人一時想不開而走上了絕路,這樣的新聞令人扼腕。為什麼如此純真的年紀竟會走上不歸路呢?當你徬徨時,你不再無助了,因為現在這本書就對你們有適時的幫助,作者也曾經歷過這段五味雜陳的少女時期,將自己過往的經驗淬煉出智慧,並融合時代的潮流寫了這本輔助少女成長的寶典,針對少女所面對的各種疑難雜症,提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配套妙方式,是蛻變中的你最佳的教戰指南!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我不是茱麗葉

李仲琪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06/09/20 出版

張曼娟 林萃芬 馬溫妮 強力推薦愛是超越言語的,情人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能讓你心頭暖烘烘,那就是愛。愛是無需條件的,父母對於你的無理取鬧,不需要半個理由,也不求丁點回報那就是愛。愛是無過界的,你會因為看見非洲國家生活貧困的孩子,而心生憐憫那也是愛。在現代這個階段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無論男女,或老或少都是有七情六慾的,但在這段時間所發出的困擾及求救,又該如何正面及正確的解決呢?有些人一但解決不好,後續的問題可是可大可小的,現在作者就教導你,以我不是茱麗葉這本書以故事的方式,舉出許多戀愛常見的問題,少了八股的說教利用絕妙的比喻。當你學會如何愛自己之後,遇見你的羅密歐你自然就會知道該如何去愛對方。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貼心話

王淑俐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2004/02/09 出版

我想,不只是年輕人需要「貼心話」,任何人都十分願意聽到他人對自己說「貼心話」,和自己真誠溝通,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們都應該努力學習,對他人多說「貼心話」,以達到溝通的真正效果。 一旦懂得經由「貼心話」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相信您的人生一定會過得快樂而有意義,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本書的喜樂和助益吧!

7 特價18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鴛鴦蝴蝶夢

黎明文化  出版
1995/06/01 出版
7 特價13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婚姻交響曲

黎明文化  出版
1995/06/01 出版
7 特價1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81/2的男與女

陳艾妮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1995/05/31 出版
7 特價13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國家教

王文瑾  著
黎明文化  出版
1993/01/01 出版
7 特價1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