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再生能源持續增加,全球都在加速佈局儲能,而儲能系統每一個環節都疏忽不得,大能量的儲存技術國內還在努力學習,但儲能是發展綠能及穩定電力系統的必要設施,國內將來廠區及社區大量安裝太陽光電能,伴隨儲能系統也大量裝設。然而,在儲能設備及作業中,可能存在面臨感電、火災、電弧灼傷、爆炸、化學品曝露、墜落及機械夾捲與吊掛等危害。為降低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之設備風險及運轉作業危害,落實職場安全衛生,因此,參考國內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美國防火協會、美國優力國際安全認證有限公司(UL)及韓國職業安全衛生署相關規範、標準及指引等,並整合國內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場訪視交流經驗等,編撰本技術指引,希能提供事業單位及檢查機構對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之設備與作業安全稍許參考。
本教材提供照顧服務員有關於職業安全衛生法對於勞工在勞動法令上的保障內容,使長照機構的照顧服務員可以獲得更完善的職業安全衛生保障,預防職業災害。並以此配合推動國家長期照顧政策,以作為輔導長照機構對勞工施行保護措施的依據,並希望打造一個友善、尊嚴的工作環境。
藉由文獻與資料,依照事業單位規模以及單一/多重暴露化學物質情況,建立「呼吸防護具濾毒罐更換管理手冊」,透過邀請國內職業衛生專家及事業單位主管,針對草案進行討論與檢視,整體指引可以分為二大部分,分別為前置作業與可使用時間之推估方法及更換時機,其中可使用時間之推估方法及更換時機方式又可分為單一暴露化學物質與多重暴露化學物質。指引用以協助職業安全衛生人員或職業衛生技師於擬定事業單位呼吸防護計畫時,推估活性碳呼吸防護具濾毒罐/匣(Cartridge or Canister,下稱濾毒罐)之可使用時間及更換時機。
本手冊係參考了現有的奈米微粒控制管理手冊以及NIOSH技術報告所研擬,在通風工程控制章節中,針對製造作業、加工作業和可能產生奈米微粒作業等三種作業情境整理了多種實用的通風設備控制方法,可協助事業單位控制奈米微粒的逸散情況。旨在為業界提供具體指南,協助他們在實際作業中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奈米作業所可能引發的逸散問題。
手冊一開始是先針對通風系統及其元件介紹,提供了局部排氣以及整體換氣等兩種系統運作模式,並簡介局部排氣各元件的功能;其次再針對通風系統的性能量測指標及方法進行說明,並針對事業單位的規模進行分級,提供了各種性能量測指標及其代表的意義並輔以圖像以及文字的量測方式,可加深作業人員的印象;最後再以通風系統的管理進行說明,包含了職業安全衛生法令的要求以及事業單位管理措施。
本指引範圍將依據過去資料分析建材批發業職災資料,安排專家學者組成訪視團,赴現場觀察,以了解作業環境、工作內容、職災危害調查、安全衛生管理措施等。經由廠商現場訪視,同時邀請生產作業主管、倉儲主管或職業安全衛生主管接受問卷調查,最後依據相關資料彙整本指引作為建材批發業預防職業傷害的參考文件,以落實加強預防職災發生的教育宣導及改善環境機械設備的安全防護,深植安全文化的建立,並提高建材批發業整體的職業安全。
本指引整合國際趨勢、國內法規現況及勞安所近年相關研究成果,以事業單位的視角出發,考量其需求及實務之技術,引導事業單位如何訂定聽力保護計畫,以做好聽力保護措施。期能引導事業單位落實各項工作,避免勞工在職場發生聽力損傷的憾事。
本指引以關鍵要因為導向,運用80-20管理法則,分析造成墜落職災主要來自於施工架、水平支撐、模板支撐、鋼構及電梯井吊料口等作業,且致災原因及情境相似度高,因此依災害類型重新分類並歸納出三大關鍵要因,包括配置不當、本體防護不足或無安全設施,及性能與強度不足等關鍵要因,做為墜落災害預防應優先處理之對策。本指引有助於事業單位以關鍵要因做為防災的預防重點,並於事前提出相對配套措施,並據以發展「營建工程防墜五力」相關職能課程,培養相關人員提升安全意識及防墜技能。藉由強化5項墜落預防職能課程的開發,透過80-20法則的關鍵控制措施,由源頭管理提出關鍵墜落預防對策,可避免墜落災害,提升整體施工安全。
本指引內含管理辦法與標章制度,有助相關業者提升系統式施工架之安全與品質;而開發的四項系統式施工架產業規範與業者自主管理之職能課程,可提供設計單位、監造單位、營造業者及系統式施工架相關業者參考辦理,有助於產業建立自主的管理單位,並加速導入系統式施工架產業規範,增加產業規範的影響力。在業者自行運作成熟後,可依成效自行評估提出系統式施工架國家標準修訂建議,並提供施工架管理政策擬訂的參考,進一步促進整體產業的發展。
本手冊除介紹常見下肢障礙勞工常見之職場危害,在健康促進上導入居家及自主健康管理概念,提供合適之體適能活動及運動指引,期望職場健康促進議題能受到下肢障礙勞工之重視,手冊內容亦可提供勞工、企業、相關協會等參考,協助提升下肢障礙勞工之健康狀況及工作體能。
我國近年來發生數起與金屬粉塵相關的重大職災,由於金屬製品加工作業易產生粉塵,而金屬粉塵具有比有機粉塵更高的燃燒熱和絕熱火焰溫度等特質,故金屬粉塵爆炸通常比有機物質相關的爆炸更具破壞性。本手冊列出金屬加工作業常見的粉塵火災爆炸發生原因,採用製程單元危害風險鑑別檢核表進行危害辨識,並提出物質安全特性查核表及建議測定項目;危害預防措施部分主要依據美國防火協會標準NFPA 484可燃性金屬標準之要求、相關法規與案例,作為事業單位規劃可燃性金屬粉體危害預防措施參考。本技術手冊僅適用於金屬加工作業產生之可燃性金屬粉體,不適用於所有產業之可燃性金屬粉體。
PU 泡綿製品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如汽、機車座墊、吸音材質、家具、寢具、鞋墊等,然而國內 PU 泡綿製造業相關火災爆炸職業災害案件不斷,往往造成人員傷亡及環境污染,引起媒體關注,故針對 PU 泡綿製造業火災爆炸危害預防進行探討,以防止類似災害重演。 本指引可提供 PU 泡綿工廠職業安全衛生預防、控制措施的規畫與改善之依據,以強化災害預防能力,亦可供主管機關參考及應用,達到火災爆炸預防及減災之目的,另自主檢查表可提供 PU 泡綿工廠進行自主查核或檢查機構進行PU工廠檢查、輔導參考,本自主檢查表分為標準版與簡易版兩種,簡易版主要是針對10人以下之工廠規模,設計一份具體可行、簡化及可有效降低職業災害的檢查表,廠商可依需求運用。
本所自民國82年對勞動者疲勞進行研究,民國94年編寫第一版「職場疲勞管理指引」,民國102年蒐集容易發生疲勞產業之研究報告,並加入易發生疲勞之郵政、飛航、醫療、仲介保險及保全等行業,及引用各國勞動疲勞管理相關法規及疲勞測定方法及技術文獻予以整理修正,彙整編撰「勞動疲勞測定方法技術與職場疲勞管理指引(第二版)」。鑑於近十年各種穿戴式監視照護裝置發達,各行各業疲勞甚至是過勞等身心疲勞有增無減彙整更新各國相關法規、疲勞相關研究、測定技術、量表及疲勞風險管理,編寫「勞動疲勞測定方法技術與職場疲勞管理指引技術叢書(第三版)」,提供本國各事業單位企業主與員工參考及應用。
建築工地隨著工程的進度,所使用的吊掛方式及起重機型也會因現場需要的材料、吊舉物重量、施工環境及現場地形等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且建築工地通常腹地有限,現場料件及設備種類多樣且環境複雜,若事前未做好施工規劃及安全管理,將會嚴重影響吊掛作業安全,之前曾發生起重機吊掛時,吊鉤意外拉扯到施工架造成鷹架倒塌意外,造成多名工人受傷的事故。以往工地吊掛作業的危害預防宣導重點,著重在現場管理、安全設施與個人防護具使用,為提升建築工程吊掛安全,建議建築工程應在設計及施工規劃階段即能考量吊掛危害並建立預防措施,本指引透過各類風險評估表、勤前教育表及吊掛作業危害辨識表等,協助業者於工程施工之初,即能掌握吊掛與環境二者間影響而造成的危害,落實工地安全管理,並實施必要預防措施,以避免類似職災發生。
農場工作面對天候、土地狀況、施作、設施及有毒動物傷害等等危險因子,不可不慎。除了事先的預防之外,遭遇傷害事故時應懂得適當之應變,以降低危害。因此本技術手冊列出『果農作業』常見之潛在危害並提出危害預防對策,供給農務人員或相關的農業安全教育機構參考,以能預知危險,強化災害預防。
我國「製程安全評估定期實施辦法」與「危險性工作場所審查及檢查辦法」規範事業單位每五年需重新驗證製程安全評估報告,以確保業者對製程危害的認知能夠持續反應目前的操作現況。為協助業者深入且全面性的鑑別出製程上之潛在危害,本手冊針對國內產業界最常使用的危害及可操作性分析(HAZOP)方法,提出有效執行的建議,供事業單位參考應用。 本手冊著重於HAZOP方法執行之不良樣態案例說明,並說明執行HAZOP分析前應準備資料與準備事項之邏輯、建議執行流程、以及執行建議等事項,期使讀者能深入瞭解危害及可操作性分析技術,提升執行危害及可操作性分析的有效性,預防重大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