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親子教養 類別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靜心練習:停想行學會對自己負責:33個呼吸與想法練習教孩子調整情緒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勇氣

楊舒雯  著
大大創意  出版
2022/05/01 出版

教出情緒穩定、邏輯清晰的孩子 與其要求孩子如何做 不如在成長的路上,讓他懂得如何停。想。行。   我們來看一則小故事…   小男孩在學校和同學起衝突,推倒對方被處罰後,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當天下午的靜心課裡,我們剛好做了『想法紅綠燈』的練習,下課之後,凱文沒有馬上離開,他平靜地走過來告訴我:『老師,我準備好了,現在我已經平緩我的情緒了,而且也想清楚接下來該怎麼做。』凱文告訴我當他在練習『黃燈想』的時候,他看到自己稍早因為情緒過度衝動而犯了錯,他承認自己的憤怒,就像火燒般快速地控制了他的身體,所以他一時沒有控制好自己就推人了,雖然他不是故意的,但還是應該對朋友真誠地說聲對不起,雖然朋友的確說了一些激怒他的話,但動手打人就是自己不對。」 (★想法紅綠燈練習  p183)   這就是靜心察覺教育的目的 幫孩子取回自己的力量, 而不是靠外在的教條來處罰,或是約束表面偏差行為而已。   ◆33個「呼吸」與「想法練習」教孩子調整情緒 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勇氣   1. 呼吸練習  幫助孩子自我放鬆減壓,還能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在忙碌的課業與多元的課後活動中,呼吸練習是一種能夠幫助孩子在壓力高張的時候,找回身體覺知,放鬆身心最好的方式,當心裡壓力下降,頭腦也會更清楚一些,專注力也無形中加強了。   ★練習「把緊張蝴蝶吹出去」(p27),在生活遇到不安或緊張情況時,能夠緩和焦慮的情緒,安定自己的心情。   ★練習「當自己的出氣筒」(p29),孩子學會在暴躁憤怒的時候,如何緩衝自己的情緒,找回身體的主控權。   ★練習「森林裡的呼吸瑜伽」(p81),讓孩子在體驗不同動物式呼吸的樂趣中,學會如何在興奮、生氣與壓力疲倦時,幫助自己恢復身心活力的方式。    2. 想法練習  讓孩子看見自己的想法中  學會如何做選擇 「想法」只是腦袋中浮現的一個現象,當我們認同它,它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讓孩子學習如何在這些來來去去的想法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將是他們在成長道路上最珍貴的禮物。   ★練習「我是魚池」(p100)  讓孩子看到想法在自己心中來來去去,並非真實的特性,並了解自己與他人對同一件事情,原來有著各種不同的想法。   ★練習「正負面的顛倒面具」(p167) 邀請孩子體會當做出某個選擇時,心裡的感受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藉此告訴孩子,如何用正面的心態來面對問題。   ★練習「想法紅綠燈」(p183) 這是一個需要反覆練習的遊戲,能夠增加孩子看見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自我肯定以及增加處理能力的好機會。   邀請你和孩子一起靜心練習, 在這些遊戲當中,沒有輸贏、沒有對錯, 讓孩子在接納自己的過程中,學得同理心,看見自己美好的一面,最主要是你能藉由遊戲中和孩子的互動中了解彼此, 讓關係變得更美、更有趣。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前青春期的孩子 情緒像隻貓:管不住!講不聽! 父母該學會和設限一樣重要的事

張閔淳  著
大大創意  出版
2022/04/01 出版

前青春期孩子像貓一樣難以捉摸 不能太親近、不能想抱就抱 兒少諮商心理師教你 如何拿捏愛的距離 讓愛在關係中如實傳遞   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開始表現出有點黏又不想跟爸媽太黏的矛盾態度,身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調適孩子成長中的轉變,並且做出合適的應對?   ◆在實際案例中 學習調整自我狀態與對孩子的態度 在作者輔導親子的案例中,每一個篇章都不難找到和自己相似的親子狀態,透過書中父母的難題與孩子的真實想法,以及作者專業且有效的引導,讓我們一步步學習調整自己,營造更好的親子關係。   案例一 媽媽:「老師,我覺得自己最近很容易因為孩子的行為而感到生氣。」 我:「是發生什麼情況讓你生氣呢?」 媽媽:「這陣子他都不想讓我參加學校的活動,包含親職日、運動會等等,明明有回條詢問家長要不要參加,而他是到繳交期限過了才拿出來,還說不參加也不會怎麼樣,我懷疑孩子可能是在學校惹了什麼事,才故意不讓我去。」   >>>父母需要知道的 青少年時期,孩子已經能在生活上減少對他人的依賴而開始獨立自主,身為父母,需要知道你在孩子心中的分量與重要性,並不會因此而有所改變。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謹記,在這個階段要增加的是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分量,而非生活上的需要,當我們能進到孩子心中,讓他知道,自己在外遇到困難,你可以安心讓他依靠,這比提供任何實際的幫助都更重要。   案例二 家長:「因為不知道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是不是正確,該怎麼樣可以做得更好?一想到這些,就會讓我有點焦慮。」   >>>父母需要知道的 過於追求「育兒教條」,容易影響成為「自在父母」的本能。 「試著放鬆自己」,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提醒。父母與孩子的情緒會相互影響,當孩子感受到我們時時戒備、要求完美、過於緊張、無法放鬆,就會在互動中形成一道無形的鴻溝,而讓彼此無法真實的靠近。   案例三 家長A:  「老師,我小孩現在國一,我會限制他使用手機的時間,但每次他都會說因為作業要查資料,所以跟我要手機來用,我都覺得哪有每次都要查資料,他可能是用這理由藉機會來玩遊戲,但我又不知道怎麼跟他說,而且如果他真的是在查資料,會讓他覺得我不信任他,這是不是反而更破壞關係?」   >>>父母需要知道的 當你在管教孩子過程中出現這樣的疑問時,需要謹記的一件事是:信任並非等同於放任,也不等於有存疑卻不能確認。   如何做到事件澄清,同時又能保有信任關係,有一個基本句型是: 「客觀的事件描述+回應孩子感受+情感表達+提出疑惑。」   「我有發現你每天都會說要用手機查資料,我想手機對你而言很重要,但我也在想,是不是在查資料的同時或許你也會想要用手機做些其他事,像是聊天或玩遊戲,不過也擔心我拒絕你,是這樣嗎?」   你會發現透過這樣的方式回應孩子時,除了表達對孩子行為的關切、澄清自己的疑惑外,也可以在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溫度,與一般我們經常說的「你是不是又在跟網友聊天」、「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是在玩遊戲」是很不一樣的感受。   ◆不只是一本教養書 更能讓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 看見自己 堅硬的外殼下,父母也有為難、無力與辛苦,但我們仍可以嘗試與練習,書中不藏私的引導與分享,將讓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把自己給重新愛回來。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胡展誥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 / 暢銷作家 張瓊方    一個喜歡跟孩子在一起的心理師 雙丁麻麻  網路親子作家   ★暖心推薦 黃柏嘉      諮商心理師 魏偉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羅寶鴻      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當媽之後才知道 我,超厲害的!

張巧薇  著
大大創意  出版
2022/01/01 出版

拯救失序生活,重啟停滯的夢想! 當媽媽不必總是自我犧牲,用對方法,找回生活節奏, 生了孩子,一樣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妳聽過一個傳說嗎?女人生了孩子之後,會開始經歷感動、失序、崩潰的日子。接著,她們會練成一種八爪章魚的能力,在家事、公事、小孩事之間,游刃有餘地自在舞動。 這本書將告訴全天下的媽媽們,變身八爪章魚的捷徑! KALASKIDS創辦人張巧薇,秉持著「解決問題,就不會讓問題解決妳!」的信念,打破媽媽只能犧牲自我的迷思,創業、育兒同時啟航,證明生了孩子之後,只要有方法,一樣能在家庭和自我中找到平衡,持續朝著自己的夢想前進。 【做好計畫   就不會被失序的生活擊垮】 在美國、新加坡廣告公司闖蕩多年的她,可以帶領團隊同時完成好幾個任務,卻還是被一個小嬰兒把生活弄得一團亂!某天靈機一動,她把家務當成工務重新安排,發生了不可以思義的效果… ★讓失序的育兒生活重回軌道,妳可以: 幫自己和家人定KPI 製作家庭分工表 善用家庭行事曆 【懂得團隊作戰 建立自己的育兒神團隊】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尤其是職業媽咪一定要為自己準備好「職務代理人」。否則妳可能因為開會延遲,來不及接小孩;陪孩子去游泳,被公司急CALL,只能頂著濕漉漉的頭髮和素顏趕回… ★為突發狀況而做的超前部署,妳必須: 讓爸爸成為最佳拍檔   適時接受隔代教養 讓孩子擁有豐富的人際關係 善用神盾工具 把時間留給重要的人和事 為母則強」是我們當了母親相當有感的一句話,但仔細思考,或許過去的人生歷練早已把我們訓練得很厲害,而我們卻不自覺,直到成為媽媽這個角色,才有機會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得更淋漓盡致! 相信每個女人在當了媽之後,都會發現自己超厲害的,但一定要記得,先做快樂的女人,才能當厲害的媽媽! 本書特色 ✓女性成家先修手冊 ✓準媽媽必讀育兒書 ✓失序中媽媽一定要的心靈雞湯

79 特價2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