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為這又是一本自閉孩子家長的心路歷程,讀者只猜對一半。 本書作者除了是一位媽媽,也因「久病成醫」,她透過與孩子上訓練班,自己學習了訓練方法,也因孩子的情況,修讀了好幾個課程,為了治療孩子。所以這本是媽媽學習和實踐的筆記本,收錄不少有關自閉症成因、療法、訓練法、迷思的研習筆記;在面對自閉孩子的典型情況:偏食、固執、肌力弱、校園欺凌上,作者也有不少嘗試、學習和心得;至於走過這段路時的心力交瘁、絕望盼望,她都在本書娓娓道來。
突破輔導中心的使命是關心青少年及他們的家庭。我們相信青少年在一個健康的家庭和氣氛環境,才能孕育出健康的成長。在四十年的歲月裡,突破輔導中心透過輔導和家庭教育工作,幫助了無數的家庭走過他們的情緒和關係的低谷,解開內在無形的心結,學習重新溝通,能夠健康地表達愛。而這本書綜合了我們多年工作的經驗和心得,以一種非常易讀易明的方式指導家長。 本書首要是傳達與青少年子女的溝通技巧,如何處理情緒,以期達到心平氣和的彼此聆聽、彼此了解,在暴風期下共建彼此支持的親子關係。並透過實例,讓家長得到共鳴,以文字安撫家長情緒,幫助家出跳出困擾,重思自己的生命和成長,重燃對子女成長的盼望。
家長面對孩子這個問題時,一定先感到火遮眼,也感到無力。但玩機是座冰山,即是玩機是個表象,底下藏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結,所以處理時就像打機一般,要一關一關破解,只要家長有耐性,逐層化解,自能水到渠成。以下是破解五步:第一步:知己知彼,青少年玩機,有很多原因,可以是朋輩、家庭、社會風氣、性情、學業、壓力等,所以先要了解他們打機的原因是什麼;同時要明白,處理小孩與處理青少年,進路是不同的,要因應青少年的成長狀況,來見招拆招。第二步:情感溝通。要與孩子講道理,家長先要裝備自己以情感的語言,本部分要重溫溝通重要元素和技巧:同埋心與我的信息。家長先預備好自己才能應對問題。第三步:訂立協議,與子女訂立玩機的界線,訂立的方法與注意事項,如何在訂立過程中,讓孩子成長,讓他們一步一步邁向作一個獨立自律的人。第四步:執行協議,讓子女在過程中學會自立自律,家長在執行中遇上困難或雙方情緒受困,要如何處理。第五步:相信每位家長都同意,處理孩子玩機的問題,不是要讓他們做原始人,禁絕電子產品,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女好成長,作個自立自律的人。所以要怎樣在管教過程中達到目標?本書並附有練習、家長的四種教養模式,和真實個案例子和故事,幫助家長履行教養天職,幫助青年人成長為自律的人。
本書說明創業/創意教育在這時代的需要;作者透過觀摩外國教育方式,與志同道合朋友,發明一套教育實驗——DreamStarter,創夢者計劃,讓一群小學生發展他們的創業能力理念和內容,從他們身上體會創意和創業的教育,既幫助自我成長也給社會帶來盼望。整個世界每天都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政治經濟氣候科技都急速變換,時代變許多行業會不見,甚至工作型態都要徹底轉換。面對變幻莫測的未來,要如何裝備自己,迎向時代的挑戰?作為家長/教育工作者,要給什麼最好的予孩子,才能讓他們在新世代仍能昂首前行,面對變化多端的未來不是感到無力,卻充滿盼望,並能貢獻社群?新時代,最需要的是創業精神。就是培養具有創業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的人才,不只是創業意識、創新精神、開創的能力,更是要面向全社會,具備創新思維和解難能力。這種未來生存力,可以先從小孩身上找到。
青年人叫導師失控抓狂!熱血導師不氣餒,要尋得求生竅門!本書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講述兩位青少年小組導師,在與青年人相處過程中上了九堂生命課。由最初一腔熱誠,稚嫩生硬,到學習處理各種青少年的奇難雜症。本書藉個案解構,向讀者分享處理方法,介紹青少年需要和狀況;還加上補給站,提供實際貼士。不過本書終極的目標,是鼓勵工作者反思個人生命,惟有自己成長才能帶領人成長。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父母一輩都未雨綢繆,竭盡心思栽培子女,為下一代鋪排成長路,奈何刻意求工,反更易引起親子關係的緊張失衡;今時今日為人父母者,為求表現稱職,無疑面對更多的掙扎與挑戰。回想上一輩的父母,少有接受過高深教育,也沒有什麼親子理論,卻能在資源匱乏的年代裏,合力養育和供給子女成長的需要,當中的犧牲精神與生活智慧,對於今天講求專業理論與實用技巧的父母輩來說,也許會喚起不少共鳴與提醒。資深家庭輔導治療師黃麗彰,此番放下專業理論,與弟妹回憶最質樸的往昔生活裏,重拾幾被忽略的溫暖親恩和純厚人情,並從中反思現代親職,期望透過個人的成長經歷、父母的培育經驗,為現代父母在親子育兒方面帶來點點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