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光山「人間佛教」主題出版品的發行, 更加了解佛光山透過文化傳播, 努力打造「人間佛教」願景的過程。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確實不只是世俗化、辦辦文化慈善、搞搞政治,它是帶動佛教整體走上現代化道路,而與社會之現代化相呼應相聯結的新佛教運動,是真正「在人間的佛教」。正因,佛光山或言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擁有現代化,屬於真正在「人間的佛教」,所以,本書優先的主要研究物件,就是可以真正落實「在人間的佛教」為主的出版物。本書先從臺灣佛教的發展,談到臺灣佛教出版物的發展,然後才論述到人間佛教出版物的發展;再者,透過文獻資料與統計分析,將佛光山隸屬出版社關於「人間佛教」主題的書籍進行一一瀏覽分析,並且輔以佛光文化、香海文化、大覺文化與佛光山文化發行部等單位的負責法師與師姐們,進行面對面訪談,希冀找出「人間佛教」成功的編輯政策。另外,透過定價、標題、文本型態、內容主題分析與行銷推廣、傳播管道等各種方式,去分析星雲模式如何成功推動「人間佛教」,並讓佛光山順利在臺灣社會化,成為穩定臺灣社會的一股力量。總言之,從星雲大師到佛光山各出版社的任一傳播行為,都是宗教文化傳播最大的功效,也是本書所提及「出版效果」。
閩南文化接近性是兩岸最大交集 透過傳播方法促發兩岸文化認同! 文化,是一切生活總稱。分隔兩地的閩南文化圈,除臺灣之外,仍包括大陸對岸的廈門、漳州與泉州等地。因為政治與歷史因素,導致兩岸的閩南文化雖有所差異,但卻無法直接斷然將兩地的閩南文化區隔開。如何促使兩岸的閩南文化除表面上連結外,更能讓兩岸閩南人都能認同真正的閩南文化呢?透過文化傳播方式,增加兩岸實際交流,透過參與體驗喚起閩南文化真正底蘊,讓兩岸重構閩南文化的文化記憶,認知且認同閩南文化的獨特性、唯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