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展本縣兒童暨青少年文學與藝術創作風氣,鼓勵學生自由創作,促進文學藝術發展,將本次辦理「104年兒童暨青少年詩畫創作比賽」參賽得?之詩作暨畫作加以集結出版,以供各級學暨社會人士參閱。
本書為彰化縣立美術館首展專輯作品集,邀集本縣縣籍創作者之藝術創作,整合縣內視覺藝術作品,行銷介紹彰化為文化大縣,推廣本縣人文薈萃並提升人們對藝術創作的認識與欣賞。 展出類別有:人間國寶、西畫、水墨、書法、攝影、傳統工藝與現代雕塑等藝術創作,期望透過本次首展匯聚本縣藝術家豐沛的美學能量,讓民眾感受藝術的涵養與精華,進而達到以藝術向下紮根並向上延展文化認知的目標,展現本縣深蘊的文化能量及藝術活力。
本詩集,分九卷,共113首。其中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大武山文學獎、夢花文學獎、玉山文學獎、花蓮文學獎、過城──慢步台南徵詩入選等獎項,有客觀的肯定。 本詩集,內容編排模擬人(或詩)實地旅行的路線,由家鄉彰化出發,順時針繞行而山而海,有浪漫懷想,有憂鬱情傷,更有激越發聲,是對生死於斯的土地,虔誠地感受、享受、領受。
作者在2004至2008發表在《TaiwanNews》上專欄文章的集結,有一一八篇之多。 是作者那段時間持續不斷地以他那令人「啼笑皆非」的幽默筆法為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社會寫的週記。
《美好的世界》這本詩集共一百四十三首詩,分為四輯:輯一:短詩、輯二:抒情與思辯的、輯三:時事、現實的反省、輯四:抒情與敘事。詩集內容的取材以外在事、物的縣向觀察與認知的經驗為主,以主客觀物的交匯在現象與我直觀之間,是投射、承受、轉移、變形、消化為另一種可表現的詩的樣貌。從常見的物象、人事中發現其隱喻,提煉意象。或以短詩,匕首般直取其心。
本書係將彰化縣第16屆磺溪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結成冊,內容包含王怡仁〈夜行鹿港〉、謝依庭〈箱子時代〉、鄧慧恩〈佇世界的字典內底chhōe家己的名-寫予學世界語的黃呈聰(1886-1963)〉、楊語芸〈田園的迴音──致彰化畫家張煥彩〉、謝孟宗〈覺曉-遙想翁鬧〉、張簡士湋〈彰化扇形車庫〉、趙韡文〈王功漁港獨白〉、曾昭榕〈水懺〉、吳俊霖〈染覆〉、陳志勳〈永靖回憶錄〉、林佾靜〈你在外太空〉、陳文偉〈等風〉、張俐雯〈神秘的足跡〉、蔡坤霖〈留守〉、林佾靜〈城裡,城外〉、何敬堯〈魔神仔〉、陳利成〈巷弄人生〉、曾昭榕〈迴光〉、葉士瑜〈韋恩颱風〉、陳金聖〈悲傷的邊界〉、張欣芸〈消失的城市記憶〉、白棟樑〈女真人的故鄉-頂粘村〉、許育勝〈卓乃潭交響曲〉。
今(103)年第76棒高志尊老師,出生於彰化花壇鄉,自小即展露奇隊藝術的喜愛,受父親的影響,高中時代開起接觸攝影藝術的契機,於日本街受大學、碩士、博士完整的攝影及藝術教育,對於影像藝術的造詣學養兼具,其攝影作品更為台北市立美術館,日本九州產業大學美術館典藏,現任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副教授,鑽研傳統攝影藝術有成,本次展覽作品更透過19世紀古典攝影技法,以手工製作的方式在水彩紙上呈現如繪畫一般的效果,慢工細活累積出匠心獨具的影像創作。
本書為彰化縣文化局辦理「2014彰化縣第十五屆磺溪美展專輯」,專輯內容包含數位藝術類、書法篆刻類、 油畫水彩類、水墨膠彩類、攝影類及立體工藝類六大類作品,共有1107位藝術家提送精心創作參賽,經各類評審委員選出140位得獎者,分別為磺溪美展首獎「磺溪獎」計5件、「全興獎」5件、「優選獎」17件,入選113件,各類得獎者將於103年10月辦理頒獎典禮及首展,另將安排至芳苑鄉立圖書館及新竹生活美學館展出,將磺溪美展的優秀作品,提供給更多愛好藝文的人士欣賞。
今(103)年第75棒陳正隆老師,出生於彰化縣埔鹽鄉,自幼鍾情書畫藝術,對現代水墨書畫學有專精,熱愛學習與藝文創作,並致力於兒童美學的推展,持續從事水墨創作近四十年的時間,其現代水墨創作,探求人與自然的契合,追求心靈的祥和與喜樂,創作主題偏好大自然以荷花、竹子等入畫,於創作技法上更是求新求變,大自然的礦物顏料,普洱茶亦能入畫,其筆下的現代水墨畫清新脫俗,善用層層墨色、礦物顏料,以水潤墨,以墨增彩,重新解毒水墨畫的意與色,在虛實動靜中呈現水墨畫的實代感、現代感、東方性,具動人韻味。
歐陽錦華先生為本縣資深優秀的書法家,成長於書香世家,又拜於明儒許逸漁、朱啟南兩先生門下從習書藝,奠定了良好國學基礎。其自身勤學上盡,晨昏臨池、日夕耕硯,漸漸的領略到書藝之堂奧。其作品筆勢雄勁、氣勢磅礡,其擅各類字體,尤以板橋體聞名。其飽讀詩書,於行氣間自然流露書韻,若靜心觀摩,即可見其作品之精妙絕倫處。
本書為家鄉繪影-張煥彩感恩特展展出作品集。張老師是一位勤於水彩創作的畫家,繪畫創作融合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風格,無論世界美術潮流如何改變,一生堅持以透明水彩技法表現台灣鄉村的美,其繪畫題材環繞著其生活的土地,他認為處處是好景,處處可入畫,凡屬鄉間畫題俯拾皆是。
本書為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66輯李錫佳先生展出作品專輯。第66輯的李錫佳副教授,是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更是哲學博士班第一名畢業,曾任職長榮大學美術系、淡大通識與核心課程中心藝術與性別兼任副教授,目前則在文化大學美術系及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兼任副教授。
本書係第14屆磺溪文學獎得獎作品集結成冊,內容包含王正良〈詩靜悄悄憂傷〉、呂婉君〈童年的地理〉、王宗仁〈磺溪新詩報導〉、蔡淇華〈那些我認識的〉、吳蔚宸〈夜訪〉、李鄢伊〈八卦山的二部合聲〉、紀明宗〈記得;回家〉、紀明宗〈三寶之書〉、呂逸倩〈拔河〉、邱建國〈船〉、林明霞〈醃製一罈媚骨風流〉、黃韋侖〈妹妹的來電〉、何美諭〈安魂樹〉、陳文和〈甜根子草—寫給我祖與我母〉、陳春妙〈舊衣回收〉、呂婉君〈戀文〉、林佾靜〈我是愛麗絲〉、陳志洪〈記得〉、洪靜宜〈出聲〉、王正良〈流離曲〉、陳利成〈漢寶溼地的風景與時光〉、張欣芸〈潮間帶之歌〉、吳昆宗〈蛻變重生─期待同仁社另一個春天〉、蔣敏全〈花壇魚苗寮的歷史印象〉。
全書的內容,不論所寫的客觀事物對象為何,我們都能從中捕捉到作者的慧心和溫厚的情感。作者在寫作道路上耕耘不輟,長期透過感性的眼,敏銳的觀察,從生活現場捕捉到人與土地、自然、器物,以及和他者之間共生共榮的溫暖情意,這是寫作的能力;而貫穿作品中矜持卻飽滿的情感,更讓全書呈現輕快、動人的氛圍。作者透過流暢的敘述,加上圖文並茂,讀來親切有味。
此冊詩集包含「校園」、「學生」、「班級」三輯。是一位國中老師在退休前的沈痛心聲。把長期潛藏在心中的感嘆、愧疚、歡喜、愛,化作詩。這些詩,隨著作者視角,瀰漫在生活與環境的各個角落,對教育體制、對升學觀念、對校園生活、對師生關係,無不充滿著關懷和愛心。
本書為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65輯吳金榮先生展出作品專輯。第65輯的吳金榮理事長,擅長用鏡頭抓住最精采最動人的那一刻,將剎那化為永恆,多年來他用鏡頭真實地紀錄台灣生活現況,曾經擔任第11屆彰化縣攝影學會理事長,他帶領縣內攝影同好,持續為大家創作美好的回憶,
本書為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64輯陳淑華小姐展出作品專輯。第64輯的陳淑華教授,從小在溪湖鎮小村落長大的她,非常熱愛田野等大自然,雖然長大後深受人文的洗禮,但是創作的核心始終由自然出發,因此從油畫到天然漆畫,筆觸中都充分展現這一份珍貴之美,尤其在人與自然之間已趨近失衡的今日,陳教授的作品除了繪畫本身的真善美之外,也能夠喚起人們對自然之美與關注。
「磺溪美展」為彰化縣文化局於民國89年開辦,原為彰化縣地方性美展,僅以縣籍創作者為徵件對象,徵件類別有:水墨膠彩、油畫水彩、書法篆刻、立體工藝及攝影等5類。民國93年(第5屆)起,為讓全國更多優秀藝術家參與,因此開放為全國性徵件;民國95年(第7屆)為呼應新時代的影像思潮,增設平面數位藝術類,民國100將平面數位藝術類更名為數位藝術類,以開創磺溪美展的新領域。歡迎全國優秀的創作者以創作能量、熱情、智慧與新的觀念共同參與。
為完整記錄本局慶祝台灣建國一百年舉辦各項之文化、社區、藝術等重要藝文活動,如百歲百傑、百載百詩、2011彰化國際戲曲節、2011彰化縣媽祖遶境祈福、2011台灣跑水祭、德國柏林廣播交響樂團演奏會、藝響廳開慶十年等,成果亮眼,呈現本局長期對人文藝術所付出之努力及成效,精彩展現文化工作之多元性及豐富性,特出版「藝動風華 文化大觀-2011彰化縣藝文成果專輯」。
為推展本縣兒童暨青少年文學與藝術創作風氣,鼓勵學生自由創作,促進文學藝術發展,將本次辦理「彰化縣101年兒童暨青少年詩畫創作比賽」參賽得?之詩作暨畫作加以集結出版,以供各級學暨社會人士參閱。在詩與畫創作比賽活動的背後,有諸多人士默默付出,貢獻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