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 書系 ,共計1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高砂

吳錦發  著
前衛  出版
2024/12/04 出版

談到高砂義勇隊,及台灣文學在這方面的空白,我竟如英靈附身,脫口而出:「我將為台灣高砂寫史詩!」一馬既出,所有必然、偶然澎湃而至!我決定餘生為此全力以赴矣!──吳錦發緣於家族背景和個人生命經驗的「必然」,奇妙幻遇「偶然」機緣,幽微一線,魂牽夢縈,吳錦發冥冥中註定是要寫下這部《高砂》史詩的。二戰中,日本軍國的擴張南進,終於在1941年底引爆太平洋戰爭,我們殖民地台灣也無可避免地捲進了戰局,無數台灣人成為日本軍伕及特別志願兵。為因應南方叢林作戰,從1942年到1943年間,日本政府更徵召台灣高砂部落青年精英組成「高砂義勇隊」,前後共有七個梯次近4000人的高砂義勇開赴南洋戰場,與美澳聯軍展開殊死戰。吳錦發這部《高砂》史詩,主要是以第五回的高砂義勇軍為主體,因為這支受過「專門游擊作戰訓練」的鬼影兵隊,其出身正是吳錦發所心電召應的屏東排灣、魯凱族場域。吳錦發聚焦以魯凱青年庫里、卡魯庫、希熙里為主角,一路舖陳他們從出征到最終幸得歸鄉的實況場景,每個篇章都有如動感的寫真畫面,留下一部激昂躍動又綿遠悠長的紀事史詩。最特別的是,吳錦發在字裡行間,似乎有意隱示高砂之為高砂的「高砂道」,傳遞「高砂道」的傳統氛圍和精神意旨。但何謂「高砂道」?有人確是要存疑甚至鄙夷的,那又何妨?反正吳錦發就是要告訴你:「高砂道」其實正是亙古永恆傲岸存在著的,不信嗎?讀一讀這部《高砂》史詩就知道了。【專文盛讚推薦】 李筱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榮譽教授) 台邦‧撒沙勒(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胡長松(金鼎獎、吳三連文學獎得主)

79 特價19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高砂

吳錦發  著
前衛  出版
2024/12/04 出版

談到高砂義勇隊,及台灣文學在這方面的空白,我竟如英靈附身,脫口而出:「我將為台灣高砂寫史詩!」一馬既出,所有必然、偶然澎湃而至!我決定餘生為此全力以赴矣!──吳錦發緣於家族背景和個人生命經驗的「必然」,奇妙幻遇「偶然」機緣,幽微一線,魂牽夢縈,吳錦發冥冥中註定是要寫下這部《高砂》史詩的。二戰中,日本軍國的擴張南進,終於在1941年底引爆太平洋戰爭,我們殖民地台灣也無可避免地捲進了戰局,無數台灣人成為日本軍伕及特別志願兵。為因應南方叢林作戰,從1942年到1943年間,日本政府更徵召台灣高砂部落青年精英組成「高砂義勇隊」,前後共有七個梯次近4000人的高砂義勇開赴南洋戰場,與美澳聯軍展開殊死戰。吳錦發這部《高砂》史詩,主要是以第五回的高砂義勇軍為主體,因為這支受過「專門游擊作戰訓練」的鬼影兵隊,其出身正是吳錦發所心電召應的屏東排灣、魯凱族場域。吳錦發聚焦以魯凱青年庫里、卡魯庫、希熙里為主角,一路舖陳他們從出征到最終幸得歸鄉的實況場景,每個篇章都有如動感的寫真畫面,留下一部激昂躍動又綿遠悠長的紀事史詩。最特別的是,吳錦發在字裡行間,似乎有意隱示高砂之為高砂的「高砂道」,傳遞「高砂道」的傳統氛圍和精神意旨。但何謂「高砂道」?有人確是要存疑甚至鄙夷的,那又何妨?反正吳錦發就是要告訴你:「高砂道」其實正是亙古永恆傲岸存在著的,不信嗎?讀一讀這部《高砂》史詩就知道了。【專文盛讚推薦】 李筱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榮譽教授) 台邦‧撒沙勒(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胡長松(金鼎獎、吳三連文學獎得主)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高砂

吳錦發  著
前衛  出版
2024/12/04 出版

談到高砂義勇隊,及台灣文學在這方面的空白,我竟如英靈附身,脫口而出:「我將為台灣高砂寫史詩!」一馬既出,所有必然、偶然澎湃而至!我決定餘生為此全力以赴矣!──吳錦發緣於家族背景和個人生命經驗的「必然」,奇妙幻遇「偶然」機緣,幽微一線,魂牽夢縈,吳錦發冥冥中註定是要寫下這部《高砂》史詩的。二戰中,日本軍國的擴張南進,終於在1941年底引爆太平洋戰爭,我們殖民地台灣也無可避免地捲進了戰局,無數台灣人成為日本軍伕及特別志願兵。為因應南方叢林作戰,從1942年到1943年間,日本政府更徵召台灣高砂部落青年精英組成「高砂義勇隊」,前後共有七個梯次近4000人的高砂義勇開赴南洋戰場,與美澳聯軍展開殊死戰。吳錦發這部《高砂》史詩,主要是以第五回的高砂義勇軍為主體,因為這支受過「專門游擊作戰訓練」的鬼影兵隊,其出身正是吳錦發所心電召應的屏東排灣、魯凱族場域。吳錦發聚焦以魯凱青年庫里、卡魯庫、希熙里為主角,一路舖陳他們從出征到最終幸得歸鄉的實況場景,每個篇章都有如動感的寫真畫面,留下一部激昂躍動又綿遠悠長的紀事史詩。最特別的是,吳錦發在字裡行間,似乎有意隱示高砂之為高砂的「高砂道」,傳遞「高砂道」的傳統氛圍和精神意旨。但何謂「高砂道」?有人確是要存疑甚至鄙夷的,那又何妨?反正吳錦發就是要告訴你:「高砂道」其實正是亙古永恆傲岸存在著的,不信嗎?讀一讀這部《高砂》史詩就知道了。【專文盛讚推薦】 李筱峰(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榮譽教授) 台邦‧撒沙勒(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教授) 胡長松(金鼎獎、吳三連文學獎得主)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鳶山誌:藍色三角湧

詹明儒  著
前衛  出版
2024/07/24 出版

史詩級傳統寫實長篇大河歷史小說 以宏觀視野,演繹台灣在清代咸豐末期至光緒年間,與日治至民國時期,三峽地區之產業變革、朝代變更、信仰狀況、社會現象、抗暴情形。期使以史為鑑、以事為師,建構三峽近代史觀與台灣人文價值。 以微觀視角,刻畫三角湧人蓽路藍縷,奠基於山林,建立世代傳承的繼絕過程。從同類相殘的悲哀、異族擠壓的血淚,及至史道轉轍的敵愾同仇,傳頌烈士捨生取義,順民忍辱成仁,各樹典範的不朽情志。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叛國:吳錦發政治短篇小說選

吳錦發  著
前衛  出版
2024/01/24 出版

「想著童年時代祖父告訴過我的, 曾經被日本軍徵調到新幾內亞作戰, 而死在那裡的一個堂伯的故事,我猛地似乎了悟了, 過去生長在這塊大地上的子民們巨大而無奈的哀傷。」   以諷刺、暗喻等方式書寫台灣於八十年代在政治高壓之下,台灣人民該如何以文學暗諷現實,以筆桿對抗槍桿,以自由抵擋肅殺。其中〈烏龜族〉敘述主角因抗拒現實,而如縮頭烏龜躲避躲進夢幻之境,宛如變形記的暗諷趣味;〈叛國〉更是書寫一位日本時代的優秀青年輾轉前往中國受到排擠,又在戰後返台後成為政治犯,晚年則過著隱世埋名的生活,像極了迷你版的亞細亞的孤兒;〈消失的男性〉則書寫在報社工作的詩人,同時是一位賞鳥家。有次在河口賞鳥時遭到海防盤查,讓他心生恐懼,因而產生出要逃離軍事統治下台灣的念頭,讓他逐漸長出羽毛,成為一隻鴨子。   諷刺文學就是一種說反話的文學,將反話書寫成真,讓荒誕成為日常,從而產生一種怪異性的幽默,使壓迫者更顯示出其壓迫性,受迫害的人更顯示出可堪哀憐,足以讓人深感憤怒與同情,更能反應台灣當時的現實!這皆屬該時代年輕知識份子對於台灣政治高壓,與美麗島事件後的躊躇、反省與奮鬥之心境展現。   本書《叛國》共十二篇政治短篇小說,乃收錄吳錦發在戒嚴前後所撰寫,以各種寫作技巧表現出,有關「政治事件」或「政治樣態」之下,台灣人某種獨特且「陰沉」的,或「剛烈」的對國民黨戒嚴政治壓迫的反抗行動。各篇原收錄於過往吳錦發各散本小說集之中,現今將它們集結成冊,完整以單行本方式出版,用以總結吳錦發對這數十年來對國民黨的政治統治,及台灣人對這段政治歷史的態度和性格。   誠摯推薦   尹 立(前高雄市文化局長) 向 陽(國藝會董事長) 朱宥勳(作家) 伊格言(小說家) 胡長松(金鼎獎得主) 陳奕齊(思戴漫育成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耀昌(醫師/作家) 張耀仁(小說家,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信堯(金馬導演) 楊斯棓(《要有一個人》作者) 楊 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藍士博(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推薦序文   「吳錦發的小說,也就是在回溯改朝換代前的台灣,再度去重溫70、80、90年代台灣人共同的心境,憶起那一代人艱辛的奮鬥。」──宋澤萊(國家文藝獎得主)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叛國

吳錦發  著
前衛  出版
2024/01/24 出版

「想著童年時代祖父告訴過我的, 曾經被日本軍徵調到新幾內亞作戰, 而死在那裡的一個堂伯的故事,我猛地似乎了悟了, 過去生長在這塊大地上的子民們巨大而無奈的哀傷。」   以諷刺、暗喻等方式書寫台灣於八十年代在政治高壓之下,台灣人民該如何以文學暗諷現實,以筆桿對抗槍桿,以自由抵擋肅殺。其中〈烏龜族〉敘述主角因抗拒現實,而如縮頭烏龜躲避躲進夢幻之境,宛如變形記的暗諷趣味;〈叛國〉更是書寫一位日本時代的優秀青年輾轉前往中國受到排擠,又在戰後返台後成為政治犯,晚年則過著隱世埋名的生活,像極了迷你版的亞細亞的孤兒;〈消失的男性〉則書寫在報社工作的詩人,同時是一位賞鳥家。有次在河口賞鳥時遭到海防盤查,讓他心生恐懼,因而產生出要逃離軍事統治下台灣的念頭,讓他逐漸長出羽毛,成為一隻鴨子。   諷刺文學就是一種說反話的文學,將反話書寫成真,讓荒誕成為日常,從而產生一種怪異性的幽默,使壓迫者更顯示出其壓迫性,受迫害的人更顯示出可堪哀憐,足以讓人深感憤怒與同情,更能反應台灣當時的現實!這皆屬該時代年輕知識份子對於台灣政治高壓,與美麗島事件後的躊躇、反省與奮鬥之心境展現。   本書《叛國》共十二篇政治短篇小說,乃收錄吳錦發在戒嚴前後所撰寫,以各種寫作技巧表現出,有關「政治事件」或「政治樣態」之下,台灣人某種獨特且「陰沉」的,或「剛烈」的對國民黨戒嚴政治壓迫的反抗行動。各篇原收錄於過往吳錦發各散本小說集之中,現今將它們集結成冊,完整以單行本方式出版,用以總結吳錦發對這數十年來對國民黨的政治統治,及台灣人對這段政治歷史的態度和性格。   誠摯推薦   尹 立(前高雄市文化局長) 向 陽(國藝會董事長) 朱宥勳(作家) 伊格言(小說家) 胡長松(金鼎獎得主) 陳奕齊(思戴漫育成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耀昌(醫師/作家) 張耀仁(小說家,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信堯(金馬導演) 楊斯棓(《要有一個人》作者) 楊 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藍士博(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推薦序文   「吳錦發的小說,也就是在回溯改朝換代前的台灣,再度去重溫70、80、90年代台灣人共同的心境,憶起那一代人艱辛的奮鬥。」──宋澤萊(國家文藝獎得主)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叛國:吳錦發政治短篇小說選

吳錦發  著
前衛  出版
2024/01/24 出版

「想著童年時代祖父告訴過我的, 曾經被日本軍徵調到新幾內亞作戰, 而死在那裡的一個堂伯的故事,我猛地似乎了悟了, 過去生長在這塊大地上的子民們巨大而無奈的哀傷。」   以諷刺、暗喻等方式書寫台灣於八十年代在政治高壓之下,台灣人民該如何以文學暗諷現實,以筆桿對抗槍桿,以自由抵擋肅殺。其中〈烏龜族〉敘述主角因抗拒現實,而如縮頭烏龜躲避躲進夢幻之境,宛如變形記的暗諷趣味;〈叛國〉更是書寫一位日本時代的優秀青年輾轉前往中國受到排擠,又在戰後返台後成為政治犯,晚年則過著隱世埋名的生活,像極了迷你版的亞細亞的孤兒;〈消失的男性〉則書寫在報社工作的詩人,同時是一位賞鳥家。有次在河口賞鳥時遭到海防盤查,讓他心生恐懼,因而產生出要逃離軍事統治下台灣的念頭,讓他逐漸長出羽毛,成為一隻鴨子。   諷刺文學就是一種說反話的文學,將反話書寫成真,讓荒誕成為日常,從而產生一種怪異性的幽默,使壓迫者更顯示出其壓迫性,受迫害的人更顯示出可堪哀憐,足以讓人深感憤怒與同情,更能反應台灣當時的現實!這皆屬該時代年輕知識份子對於台灣政治高壓,與美麗島事件後的躊躇、反省與奮鬥之心境展現。   本書《叛國》共十二篇政治短篇小說,乃收錄吳錦發在戒嚴前後所撰寫,以各種寫作技巧表現出,有關「政治事件」或「政治樣態」之下,台灣人某種獨特且「陰沉」的,或「剛烈」的對國民黨戒嚴政治壓迫的反抗行動。各篇原收錄於過往吳錦發各散本小說集之中,現今將它們集結成冊,完整以單行本方式出版,用以總結吳錦發對這數十年來對國民黨的政治統治,及台灣人對這段政治歷史的態度和性格。   誠摯推薦   尹 立(前高雄市文化局長) 向 陽(國藝會董事長) 朱宥勳(作家) 伊格言(小說家) 胡長松(金鼎獎得主) 陳奕齊(思戴漫育成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陳耀昌(醫師/作家) 張耀仁(小說家,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黃信堯(金馬導演) 楊斯棓(《要有一個人》作者) 楊 翠(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藍士博(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推薦序文   「吳錦發的小說,也就是在回溯改朝換代前的台灣,再度去重溫70、80、90年代台灣人共同的心境,憶起那一代人艱辛的奮鬥。」──宋澤萊(國家文藝獎得主)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鳶山誌

詹明儒  著
前衛  出版
2023/02/22 出版

土地與信仰 族群與歷史 社會與政治 宗教與文化 朝代政權的更迭 穿越世代的哀愁 台灣命運的鎖鍊 島嶼盤根的枷鎖 ——史詩級魔幻寫實長篇大河歷史小說—— 三峽恩主公醫院出現一名「某瘋子」,他似乎在躲避著某種中國世紀超級病毒。「某瘋子」和醫生討論後,醫生列出了幾項他的症狀:「精神分裂症」、「時間過敏症」、「疫病驚恐症」、「政治熱衷症」、「身世焦慮症」、「歷史強迫症」等等。原來這名「某瘋子」真實身分為一名三峽作家,因為長期從事文史踏查、生態觀察等工作,無形中罹患了多重身分、多層衝突的身分錯亂症,時常遭受價值觀分裂之苦的困擾。 某日,作家在找尋著解脫之道時,巧遇一組歷史劇拍攝團隊,作家不自覺的融入到他們的劇本之中,恰巧成為了參與者與見證者;再次重現了台北盆地的滄海桑田;甚至重演了一回,原住民、唐山漢人、日本人、中國人族群間交融交會的矛盾情節…… 本書書寫台灣三峽的政治、歷史、族群、社會變遷等題材。以時空的檢視、族群的觀照、人文的省思開啟閱讀篇章,其中更有文學地景的書寫、自然生態保護的呼籲,以及神話、傳說故事的重新詮釋;更將神話、傳說、地誌、自然生態等等元素,融會貫通至小說之中。 勾勒出三峽及其前身的三角湧史,交織出三峽及台灣數百年來的沉重殖民史。讀者宛如身歷其境,穿梭在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遊覽祖師廟的廟宇雕刻,深度走訪與體驗重溫泰雅族、平埔族、漢人、日本人之間的歷史滄桑與族群哀愁。 專文推薦 「作者的主題思想,繼承大河小說家的台灣反抗精神,又超越了反抗精神;把小民人物的生存意志發揮到極點,把漢人殖民的罪惡加以揭露,而不僅僅是抗日、反國民黨、反專制強權而已。」──錢鴻鈞(真理大學台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此書很厚,堂奧很深,但讀者千萬別嚇到。閱讀時,不但可遊賞三峽的亙古天地,瞭解三角湧的來龍去脈;還可讓作者帶領大家,如何練就敏銳的觀察力,宏觀追探大史道的共通點,微觀追查小世途的同異處。」──江明樹(鳳邑文學貢獻獎得主) 「作者是要以『地方史或社區史』為框架,以三峽人歷來的集體活動如祖師廟的祭典、三峽藍染百年風華的開創歷史,或者三峽原住民與晚到的漢族人等的爭鬥與融合過程,鋪陳這個小鎮千百年豐富的歷史。」──蔡寬義(清大台文所博士生)  

9 特價67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鳶山誌

詹明儒  著
前衛  出版
2023/02/22 出版

土地與信仰 族群與歷史 社會與政治 宗教與文化 朝代政權的更迭 穿越世代的哀愁 台灣命運的鎖鍊 島嶼盤根的枷鎖 ——史詩級魔幻寫實長篇大河歷史小說—— 三峽恩主公醫院出現一名「某瘋子」,他似乎在躲避著某種中國世紀超級病毒。「某瘋子」和醫生討論後,醫生列出了幾項他的症狀:「精神分裂症」、「時間過敏症」、「疫病驚恐症」、「政治熱衷症」、「身世焦慮症」、「歷史強迫症」等等。原來這名「某瘋子」真實身分為一名三峽作家,因為長期從事文史踏查、生態觀察等工作,無形中罹患了多重身分、多層衝突的身分錯亂症,時常遭受價值觀分裂之苦的困擾。 某日,作家在找尋著解脫之道時,巧遇一組歷史劇拍攝團隊,作家不自覺的融入到他們的劇本之中,恰巧成為了參與者與見證者;再次重現了台北盆地的滄海桑田;甚至重演了一回,原住民、唐山漢人、日本人、中國人族群間交融交會的矛盾情節…… 本書書寫台灣三峽的政治、歷史、族群、社會變遷等題材。以時空的檢視、族群的觀照、人文的省思開啟閱讀篇章,其中更有文學地景的書寫、自然生態保護的呼籲,以及神話、傳說故事的重新詮釋;更將神話、傳說、地誌、自然生態等等元素,融會貫通至小說之中。 勾勒出三峽及其前身的三角湧史,交織出三峽及台灣數百年來的沉重殖民史。讀者宛如身歷其境,穿梭在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遊覽祖師廟的廟宇雕刻,深度走訪與體驗重溫泰雅族、平埔族、漢人、日本人之間的歷史滄桑與族群哀愁。 專文推薦 「作者的主題思想,繼承大河小說家的台灣反抗精神,又超越了反抗精神;把小民人物的生存意志發揮到極點,把漢人殖民的罪惡加以揭露,而不僅僅是抗日、反國民黨、反專制強權而已。」──錢鴻鈞(真理大學台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此書很厚,堂奧很深,但讀者千萬別嚇到。閱讀時,不但可遊賞三峽的亙古天地,瞭解三角湧的來龍去脈;還可讓作者帶領大家,如何練就敏銳的觀察力,宏觀追探大史道的共通點,微觀追查小世途的同異處。」──江明樹(鳳邑文學貢獻獎得主) 「作者是要以『地方史或社區史』為框架,以三峽人歷來的集體活動如祖師廟的祭典、三峽藍染百年風華的開創歷史,或者三峽原住民與晚到的漢族人等的爭鬥與融合過程,鋪陳這個小鎮千百年豐富的歷史。」──蔡寬義(清大台文所博士生)  

特價5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鳶山誌:半透明哀愁的旅鎮

詹明儒  著
前衛  出版
2023/02/22 出版

土地與信仰 族群與歷史 社會與政治 宗教與文化 朝代政權的更迭 穿越世代的哀愁 台灣命運的鎖鍊 島嶼盤根的枷鎖 ——史詩級魔幻寫實長篇大河歷史小說—— 三峽恩主公醫院出現一名「某瘋子」,他似乎在躲避著某種中國世紀超級病毒。「某瘋子」和醫生討論後,醫生列出了幾項他的症狀:「精神分裂症」、「時間過敏症」、「疫病驚恐症」、「政治熱衷症」、「身世焦慮症」、「歷史強迫症」等等。原來這名「某瘋子」真實身分為一名三峽作家,因為長期從事文史踏查、生態觀察等工作,無形中罹患了多重身分、多層衝突的身分錯亂症,時常遭受價值觀分裂之苦的困擾。 某日,作家在找尋著解脫之道時,巧遇一組歷史劇拍攝團隊,作家不自覺的融入到他們的劇本之中,恰巧成為了參與者與見證者;再次重現了台北盆地的滄海桑田;甚至重演了一回,原住民、唐山漢人、日本人、中國人族群間交融交會的矛盾情節…… 本書書寫台灣三峽的政治、歷史、族群、社會變遷等題材。以時空的檢視、族群的觀照、人文的省思開啟閱讀篇章,其中更有文學地景的書寫、自然生態保護的呼籲,以及神話、傳說故事的重新詮釋;更將神話、傳說、地誌、自然生態等等元素,融會貫通至小說之中。 勾勒出三峽及其前身的三角湧史,交織出三峽及台灣數百年來的沉重殖民史。讀者宛如身歷其境,穿梭在老街的巴洛克式建築,遊覽祖師廟的廟宇雕刻,深度走訪與體驗重溫泰雅族、平埔族、漢人、日本人之間的歷史滄桑與族群哀愁。 專文推薦 「作者的主題思想,繼承大河小說家的台灣反抗精神,又超越了反抗精神;把小民人物的生存意志發揮到極點,把漢人殖民的罪惡加以揭露,而不僅僅是抗日、反國民黨、反專制強權而已。」──錢鴻鈞(真理大學台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此書很厚,堂奧很深,但讀者千萬別嚇到。閱讀時,不但可遊賞三峽的亙古天地,瞭解三角湧的來龍去脈;還可讓作者帶領大家,如何練就敏銳的觀察力,宏觀追探大史道的共通點,微觀追查小世途的同異處。」──江明樹(鳳邑文學貢獻獎得主) 「作者是要以『地方史或社區史』為框架,以三峽人歷來的集體活動如祖師廟的祭典、三峽藍染百年風華的開創歷史,或者三峽原住民與晚到的漢族人等的爭鬥與融合過程,鋪陳這個小鎮千百年豐富的歷史。」──蔡寬義(清大台文所博士生)  

7 特價52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狗臉歲月

陳胤  著
前衛  出版
2020/04/29 出版

台灣教育的「校園現形記」 麻辣鮮師與麻辣教師GTO的熱血教育從不存在現實中。 想在校園生存下來? 那只剩下醬缸文化與填鴨教育!   ☆作者教學生涯中意外成為公視教改紀錄片:《魔鏡》的幕後腳本 2004年,九年一貫登場。同年公視的紀錄觀點,播出了教改系列紀錄片的首部曲:《魔鏡》,當中探討了台灣國中教改議題,片中觸碰了能力編班及考試文化等等問題,也揭露學校主流的升學主義價值,使得原本教育目的變成相當扭曲。   2020年,十二年國教已登場六年,會考已取代基測。小說《狗臉歲月》重磅問世,以小說筆法記錄下那荒誕且真實的教育現場,替已經十六年過去的台灣國中教育,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而本書為作者半自傳式小說,書中為作者本人國中教學生涯的總心得,生涯中也意外扮演了《魔鏡》紀錄片幕後推動角色,「《魔鏡》拍攝期間,丁導演說,工作小組人手一冊《秋末冬初》,好像是影片腳本一樣,這樣說,倒讓我感到一些安慰。」──《狗臉歲月》,P484。   ☆最貼近現實且充滿無能為力的國中教育第一現場 《狗臉歲月》中描述一名同時是國中教師,又同時是教改運動者的異議份子:蕭天助,他以實際教學行動,去衝撞抵抗傳統學校體制,試圖凸顯國中教育的荒謬與怪誕。然而當中卻剝開大小官僚、校長、老師、家長之間權慾、名位與私利的黑暗面。大人們展開道貌岸然的社交,把學校教育視為未來升職的跳板,更用加課、考試等等裹著糖衣的升學毒藥,理所當然的荼毒各個學生的未來。   作者本身即為歷經25年的國中教師教學生涯,從菜鳥代課老師做到資深待退教師,從老師做到「師公」,見證與參與過許多無力反抗,比小說情節還荒謬怪誕的教育惡夢,字字血淚且拳拳到肉。更與同事、家長、校長、教育局、縣政府展開一段幾乎沒有勝算的戰役,宛如大衛企圖扳倒巨人歌利亞般,然而結果事與願違……。   ☆不只是上課下課而已,校園是醬缸文化的最初之地…… 作者陳胤運用第一人稱觀點,以近乎絮絮叨叨的筆調,扮演著「蕭天助」一角,貼近敘述者也同時是旁觀者,在體制醬缸中有意識地抵抗,掀開與揭露教師界的虛假面具跟真實面貌。家長與民代間、老師與家長間、校長與縣府間,各方皆各懷鬼胎的進行一成不變的學校年度行事,只為了自身的利益。   無止盡的加課、惡補,假借各種動人的名稱,不管在校內校外,佔領了學生們的青春日常;還有一成不變的填鴨教育,與威權年代留下的思想教條,也透過形式主義至上的操作,讓學生在受教過程中,逐漸疏離我們的土地、母語與生活實境。   《狗臉歲月》在故事也旁及在地歷史與時事,點出當前國教失根漂浮,以及受政治牽連的亂象。因此,故事本身就是一段國中的歷史切面。   【關於本書】 教育荒原中的困獸之鬥 寫實且震撼的校園現形記 身兼文學創作者的國中教師蕭天助,在僵化保守的教育體制內,為實踐自己的理想,全心投入教學工作,卻引發以校長為首的既得利益者的打壓與迫害。   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抵抗的他,而後被迫走上教改運動之路,這期間,他看見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自私齷齪的大人們,為了追逐名利,不惜犧牲學生的受教權與未來;也無情看見,肉腐生蛆的國民教育,尚存在著反民主的封建餘孽──管理主義至上、形式主義至上、升學主義至上,昔日威權統治者愚民的思想遺毒,不管哪個政黨執政,仍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你我,以及你我的小孩的腦袋裡。   學校,不再是春風化雨的花園,而是犯罪的溫床。他心裡時時刻刻滿滿疑問:「如果教育的內容是反教育,這種教育我們還要嗎?」  

9 特價72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狗臉歲月

陳胤  著
前衛  出版
2020/04/29 出版

台灣教育的「校園現形記」 麻辣鮮師與麻辣教師GTO的熱血教育從不存在現實中。 想在校園生存下來? 那只剩下醬缸文化與填鴨教育!   ☆作者教學生涯中意外成為公視教改紀錄片:《魔鏡》的幕後腳本 2004年,九年一貫登場。同年公視的紀錄觀點,播出了教改系列紀錄片的首部曲:《魔鏡》,當中探討了台灣國中教改議題,片中觸碰了能力編班及考試文化等等問題,也揭露學校主流的升學主義價值,使得原本教育目的變成相當扭曲。   2020年,十二年國教已登場六年,會考已取代基測。小說《狗臉歲月》重磅問世,以小說筆法記錄下那荒誕且真實的教育現場,替已經十六年過去的台灣國中教育,留下一點蛛絲馬跡。   而本書為作者半自傳式小說,書中為作者本人國中教學生涯的總心得,生涯中也意外扮演了《魔鏡》紀錄片幕後推動角色,「《魔鏡》拍攝期間,丁導演說,工作小組人手一冊《秋末冬初》,好像是影片腳本一樣,這樣說,倒讓我感到一些安慰。」──《狗臉歲月》,P484。   ☆最貼近現實且充滿無能為力的國中教育第一現場 《狗臉歲月》中描述一名同時是國中教師,又同時是教改運動者的異議份子:蕭天助,他以實際教學行動,去衝撞抵抗傳統學校體制,試圖凸顯國中教育的荒謬與怪誕。然而當中卻剝開大小官僚、校長、老師、家長之間權慾、名位與私利的黑暗面。大人們展開道貌岸然的社交,把學校教育視為未來升職的跳板,更用加課、考試等等裹著糖衣的升學毒藥,理所當然的荼毒各個學生的未來。   作者本身即為歷經25年的國中教師教學生涯,從菜鳥代課老師做到資深待退教師,從老師做到「師公」,見證與參與過許多無力反抗,比小說情節還荒謬怪誕的教育惡夢,字字血淚且拳拳到肉。更與同事、家長、校長、教育局、縣政府展開一段幾乎沒有勝算的戰役,宛如大衛企圖扳倒巨人歌利亞般,然而結果事與願違……。   ☆不只是上課下課而已,校園是醬缸文化的最初之地…… 作者陳胤運用第一人稱觀點,以近乎絮絮叨叨的筆調,扮演著「蕭天助」一角,貼近敘述者也同時是旁觀者,在體制醬缸中有意識地抵抗,掀開與揭露教師界的虛假面具跟真實面貌。家長與民代間、老師與家長間、校長與縣府間,各方皆各懷鬼胎的進行一成不變的學校年度行事,只為了自身的利益。   無止盡的加課、惡補,假借各種動人的名稱,不管在校內校外,佔領了學生們的青春日常;還有一成不變的填鴨教育,與威權年代留下的思想教條,也透過形式主義至上的操作,讓學生在受教過程中,逐漸疏離我們的土地、母語與生活實境。   《狗臉歲月》在故事也旁及在地歷史與時事,點出當前國教失根漂浮,以及受政治牽連的亂象。因此,故事本身就是一段國中的歷史切面。   【關於本書】 教育荒原中的困獸之鬥 寫實且震撼的校園現形記 身兼文學創作者的國中教師蕭天助,在僵化保守的教育體制內,為實踐自己的理想,全心投入教學工作,卻引發以校長為首的既得利益者的打壓與迫害。   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抵抗的他,而後被迫走上教改運動之路,這期間,他看見人性最黑暗的一面,自私齷齪的大人們,為了追逐名利,不惜犧牲學生的受教權與未來;也無情看見,肉腐生蛆的國民教育,尚存在著反民主的封建餘孽──管理主義至上、形式主義至上、升學主義至上,昔日威權統治者愚民的思想遺毒,不管哪個政黨執政,仍在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你我,以及你我的小孩的腦袋裡。   學校,不再是春風化雨的花園,而是犯罪的溫床。他心裡時時刻刻滿滿疑問:「如果教育的內容是反教育,這種教育我們還要嗎?」  

7 特價56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南十字星(華台雙語劇本)

李璐  著
前衛  出版
2020/04/21 出版

被遺忘在二戰歷史之中的台灣史, 被遺落在戰爭勝敗之間的不歸人。 一趟由思念與懸疑交纏的招魂之旅, 重返「台籍日本兵」複雜而幽微的那個時代。   日本時期,以日軍身分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台灣人,在戰爭結束之後,從戰敗的殖民地人轉變為戰勝國的國民。然而,那些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以及不能回來的、不願回來的魂魄,都被新的國家與史觀覆蓋、埋葬,遊蕩於歷史與認同的迷霧之中。他們失去語言、被迫消音,他們是「台籍日本兵」。 本劇以真人真事口述歷史進行改編,主人翁「思螢」為了實現幫阿公尋找好友「樹桐」的遺言,開啟一段探索「台籍日本兵」歷史始末的旅程。透過如同「招魂」般的戲劇展演,思螢與陸續回到港口的魂魄──士兵、軍醫、看護婦等,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透過不同性別、立場、階層的言說,重新認識阿公所經歷過的戰爭,以及那一段被隱蔽的台灣史…… 本書特色 ◎首部「台籍日本兵」歷史改編舞台劇本出版品 ◎華台雙語劇本,以教育部推薦用字、台羅拼音譯為台語版 ◎2017台灣文學獎創作類劇本創作金典獎入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出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南十字星:華台雙語劇本

李璐  著
前衛  出版
2020/04/21 出版

被遺忘在二戰歷史之中的台灣史, 被遺落在戰爭勝敗之間的不歸人。 一趟由思念與懸疑交纏的招魂之旅, 重返「台籍日本兵」複雜而幽微的那個時代。   日本時期,以日軍身分參與二次世界大戰的台灣人,在戰爭結束之後,從戰敗的殖民地人轉變為戰勝國的國民。然而,那些在戰爭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以及不能回來的、不願回來的魂魄,都被新的國家與史觀覆蓋、埋葬,遊蕩於歷史與認同的迷霧之中。他們失去語言、被迫消音,他們是「台籍日本兵」。 本劇以真人真事口述歷史進行改編,主人翁「思螢」為了實現幫阿公尋找好友「樹桐」的遺言,開啟一段探索「台籍日本兵」歷史始末的旅程。透過如同「招魂」般的戲劇展演,思螢與陸續回到港口的魂魄──士兵、軍醫、看護婦等,展開穿越時空的對話。透過不同性別、立場、階層的言說,重新認識阿公所經歷過的戰爭,以及那一段被隱蔽的台灣史…… 本書特色 ◎首部「台籍日本兵」歷史改編舞台劇本出版品 ◎華台雙語劇本,以教育部推薦用字、台羅拼音譯為台語版 ◎2017台灣文學獎創作類劇本創作金典獎入圍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出版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多音交響.多面顯影:李敏勇精選讀本

李敏勇  著
前衛  出版
2019/10/04 出版

立足土地,凝視現實 詩人探索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的心跡 詩人李敏勇自1960年代末踏入文壇以來,經歷青春期的過敏以及戰後世代創作者的自覺,透過參與《笠》的啟諭與洗禮,立基於二戰後世界發展的文藝動向,思索台灣特殊歷史構造形成的社會現實,探索詩文學的可能。從詩、詩論出發,從詩人出發,走向跨文類創作,發展藝術與社會論評,並成為文化運動者,二○○七年獲頒第十一屆國家文藝獎。 《多音交響.多面顯影:李敏勇精選讀本》為李敏勇創作迄今各類著譯的精華選萃,透過詩、歌、散文、小說、譯詩、文藝與社會評論等多元文類、回歸母語的發聲共振,持續不斷的文學創作,表現思想的純粹質地,以及本土與世界的映照視野。藉由個人情感到社會關懷,積極入世所構築的精神世界,傳遞告白與批評,見證台灣的國家想像。 本書特色 1.國家文藝獎得主,本土重量級作家李敏勇首部文學精選讀本,一次收藏作家經典自選作。附李敏勇著作索引,讀者粉絲必備。 2.2019年台灣文學家牛津獎獲獎,榮耀集成精選。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光與影的微縮城市

吳建樑  著
前衛  出版
2019/04/17 出版

|光影交錯,以詩構築城市的浮世繪| 一本書寫都市的詩集,同時也是一本通過光與影的交錯呈現城市的偉岸與錯亂的浮世繪。 集結詩人文學起步以來的新詩作品,十餘年的時間跨度,涵蓋求學青澀,包容人生低迴;在字句間斟酌物我的定義與定位,呈現知性風格。 透過敏銳的觀察,巧妙運用意象,以別緻的視角帶出冷然思索,透露字裡行間閃爍的靈光,堆疊出一首首詩中之城、城中之詩。 抽象的城市以色線標示 路線簡化為線和點 幾何,我在地下冒險 未能接觸的現象與本體 魔幻地吸進數個 兩種面貌的城市,連接 流竄的潛意識 或著是不斷重複的 夢境開端 <地下鐵> 好評推薦 ☆向陽、吳晟、陳大為、陳謙、陳允元、陳胤-嗜詩推薦 這是一本耐讀的詩集,光影交錯的都市,微縮於一篇篇詩作之中,單篇有單篇的靈光乍現,合為一集則如畫帖,如繪頁,摺疊著都市的千姿百態、現代人在巨大帷幕光影下獨行的渺小身形。——向陽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烏鬼記

凃妙沂  著
前衛  出版
2019/04/17 出版

我是一隻黑鬼,漂蕩在府城的安靜暗巷, 鄉愁沒有讓異鄉升格為家鄉,只是更添加哀怨…… 本書共收錄極短篇、短篇小說與台語小說三輯,以小說記錄下詩人以其詩眼所窺望的人生及社會百態。 詩人在極短篇的有限篇幅中捕捉人性的刹那切片,並以詩的語言、詩的意境構築疊砌,使小說敘事有了媲美詩韻的言外之意。 短篇小說聚焦經歷過家暴、失婚的女性對抗憂鬱症的艱困路途,同時也看盡在手足、家族與鄉里之間搬演的人生劇場,更用一隻遊蕩在台江內海遺址的「黑鬼」,以一段刻骨情愛道盡三百年前的台灣於種族、土地與政權間發生的糾葛。 詩人最後以如火純青的台語,寫出最接鄉里地氣的台語小說,深情地表達她對土地的愛與眷戀,也心痛地寫下失根的做田人漂浮於瘋癲、病痛、死亡與金權遊戲的悲哀……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