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文學學會駐村首度入選台文作家★★2025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推薦作家★台語二二八小說的時代之作胡長松《槍聲》出版二十週年紀念二○二五年經典版.深刻永傳──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脫離日本殖民。但在國民政府繼來的腐敗、歧視與威權統治下,於一九四七年爆發延燒全島的二二八事件與清鄉,堪稱近代台灣史上死傷最嚴重的衝突。然而,經歷數個世代的禁忌與壓抑,二二八的真相與正義依舊未能伸張,至今仍是台灣人難以言說的苦難與創傷。矢志投身台語文學,追索台灣歷史,呼喚台灣人經驗,小說家胡長松於二○○五年首度出版的《槍聲》,以八篇小說再現家鄉高雄的二二八事件,不但是台語二二八小說的里程碑,也是解嚴後二二八文學作品中,史實考究最為嚴謹的寫實之作。高雄是二二八事件傷亡最慘重的地區之一,胡長松藉由詳實的研究報告與口述歷史,細膩刻劃高雄二二八的受難者及其遺族,包括知識分子、反抗者,以及那些不為艱困生活低頭,卻仍遭暴政碾壓的市井小民們,以文學的關懷和母語的發聲,描寫在檔案和數字背後,不為人知的真切掙扎與心聲。讓二二八在持續的訴說中獲得解放,讓台灣人在命運中得以覺醒。◎本作榮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書寫高雄出版獎助
孩子們以為爸爸去了遙遠的美國但家書卻寄自台東,海上的一座禁錮之島身為一個妻子與母親,她只能堅毅地說:「爸爸是政治良心犯,是為正義和政治改革入獄的。」 在丈夫柯旗化兩度以思想犯入獄而缺席的十七年間,人稱「柯媽媽」的蔡阿李女士決心要守護一切。在生活中,她燒掉家中所有可能被羅織罪名的書,不談政治,獨自拉拔三個年幼兒女。在審判庭上,她堅定地開口向軍法官為丈夫伸冤,靠著一張張限制字數的信紙與獄中的丈夫維持薄薄的聯繫。在事業上,她接手丈夫的出版事工,從買紙、印刷、發行都一手包辦,維持第一出版社的運作,讓知名的《新英文法》繼續傳世。 她流過無數眼淚,也曾經想過要一了百了,但白色恐怖的黨國威權暴力並沒有擊垮她。僅有一百五十二公分的嬌小身軀,填補丈夫入獄後的空缺,成了孩子、家庭、出版社的最大支柱。 詩人小說家李敏勇透過細膩筆觸,以歷史小說重構柯旗化妻子柯媽媽的人生脈絡,寫下那段黨國威壓歲月中重要的女性身影,以及政治受難者家屬身處牢獄外艱辛的內心與際遇。【真情推薦】青虫aoi|樂團陳翠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楊舒雅 |音樂創作人謝仕淵 |成大歷史系副教授(※按姓名筆劃排序)【本書特點】★繼《火鳥的聖歌》後,李敏勇再度書寫台灣歷史人物的生命故事★書中收錄柯旗化故居、第一出版社現址照片★小開本製作,隨身攜帶好閱讀
孩子們以為爸爸去了遙遠的美國但家書卻寄自台東,海上的一座禁錮之島身為一個妻子與母親,她只能堅毅地說:「爸爸是政治良心犯,是為正義和政治改革入獄的。」 在丈夫柯旗化兩度以思想犯入獄而缺席的十七年間,人稱「柯媽媽」的蔡阿李女士決心要守護一切。在生活中,她燒掉家中所有可能被羅織罪名的書,不談政治,獨自拉拔三個年幼兒女。在審判庭上,她堅定地開口向軍法官為丈夫伸冤,靠著一張張限制字數的信紙與獄中的丈夫維持薄薄的聯繫。在事業上,她接手丈夫的出版事工,從買紙、印刷、發行都一手包辦,維持第一出版社的運作,讓知名的《新英文法》繼續傳世。 她流過無數眼淚,也曾經想過要一了百了,但白色恐怖的黨國威權暴力並沒有擊垮她。僅有一百五十二公分的嬌小身軀,填補丈夫入獄後的空缺,成了孩子、家庭、出版社的最大支柱。 詩人小說家李敏勇透過細膩筆觸,以歷史小說重構柯旗化妻子柯媽媽的人生脈絡,寫下那段黨國威壓歲月中重要的女性身影,以及政治受難者家屬身處牢獄外艱辛的內心與際遇。【真情推薦】青虫aoi|樂團陳翠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楊舒雅 |音樂創作人謝仕淵 |成大歷史系副教授(※按姓名筆劃排序)【本書特點】★繼《火鳥的聖歌》後,李敏勇再度書寫台灣歷史人物的生命故事★書中收錄柯旗化故居、第一出版社現址照片★小開本製作,隨身攜帶好閱讀
孩子們以為爸爸去了遙遠的美國但家書卻寄自台東,海上的一座禁錮之島身為一個妻子與母親,她只能堅毅地說:「爸爸是政治良心犯,是為正義和政治改革入獄的。」 在丈夫柯旗化兩度以思想犯入獄而缺席的十七年間,人稱「柯媽媽」的蔡阿李女士決心要守護一切。在生活中,她燒掉家中所有可能被羅織罪名的書,不談政治,獨自拉拔三個年幼兒女。在審判庭上,她堅定地開口向軍法官為丈夫伸冤,靠著一張張限制字數的信紙與獄中的丈夫維持薄薄的聯繫。在事業上,她接手丈夫的出版事工,從買紙、印刷、發行都一手包辦,維持第一出版社的運作,讓知名的《新英文法》繼續傳世。 她流過無數眼淚,也曾經想過要一了百了,但白色恐怖的黨國威權暴力並沒有擊垮她。僅有一百五十二公分的嬌小身軀,填補丈夫入獄後的空缺,成了孩子、家庭、出版社的最大支柱。 詩人小說家李敏勇透過細膩筆觸,以歷史小說重構柯旗化妻子柯媽媽的人生脈絡,寫下那段黨國威壓歲月中重要的女性身影,以及政治受難者家屬身處牢獄外艱辛的內心與際遇。【真情推薦】青虫aoi|樂團陳翠蓮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楊舒雅 |音樂創作人謝仕淵 |成大歷史系副教授(※按姓名筆劃排序)【本書特點】★繼《火鳥的聖歌》後,李敏勇再度書寫台灣歷史人物的生命故事★書中收錄柯旗化故居、第一出版社現址照片★小開本製作,隨身攜帶好閱讀
★德國柏林文學學會駐村首度入選台文作家★★2025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推薦作家★台語二二八小說的時代之作胡長松《槍聲》出版二十週年紀念二○二五年經典版.深刻永傳──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脫離日本殖民。但在國民政府繼來的腐敗、歧視與威權統治下,於一九四七年爆發延燒全島的二二八事件與清鄉,堪稱近代台灣史上死傷最嚴重的衝突。然而,經歷數個世代的禁忌與壓抑,二二八的真相與正義依舊未能伸張,至今仍是台灣人難以言說的苦難與創傷。矢志投身台語文學,追索台灣歷史,呼喚台灣人經驗,小說家胡長松於二○○五年首度出版的《槍聲》,以八篇小說再現家鄉高雄的二二八事件,不但是台語二二八小說的里程碑,也是解嚴後二二八文學作品中,史實考究最為嚴謹的寫實之作。高雄是二二八事件傷亡最慘重的地區之一,胡長松藉由詳實的研究報告與口述歷史,細膩刻劃高雄二二八的受難者及其遺族,包括知識分子、反抗者,以及那些不為艱困生活低頭,卻仍遭暴政碾壓的市井小民們,以文學的關懷和母語的發聲,描寫在檔案和數字背後,不為人知的真切掙扎與心聲。讓二二八在持續的訴說中獲得解放,讓台灣人在命運中得以覺醒。◎本作榮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書寫高雄出版獎助
斑甲、狗蟻、夜婆、貓、象、海翁鴣黃、鯪鯉、龜鱉、鹿、草猴、猩猩十二生相新傳奇,顯出的是救世神機,抑是莫測人心?太平洋西北爿,有一个神話豐沛的孤島釘根佇海上,一面形體看來像人或是動物半䖙,所致號做「半䖙島」。這粒島佮附近的蓬萊島佇政治、社會、宗教、經濟佮民俗文化各方面攏真接近,袂輸是血脈相連的姊妹國,毋過島民對蓬萊島傳來的十二生相,攏感覺誠無滿意──人人喝拍的鳥鼠排頭名?貓予鼠陷害煞排無名?海洋國家竟然無半隻河海生物入生相位,敢是穢著海棠國大陸文化的漚觀念?真是離經譀古!相紲發生的異象,靈活降世的神話,情熱狂飆的民心,參世俗迷信、權謀慾望、政治鬥爭絞動交纏。一場關係權力、歷史、犯罪、爭戰、情愛、玄幻、科技、生態的探討佮走揣,對民俗傳統的革新反省,半䖙島十二生相換選重排、新寫天理,且看小說家王羅蜜多起造平行時空的華麗魔幻、幼膩描畫,開拓台文小說想像新境界。※新十二生相.學界文壇跨界贊聲※▍斑甲市〈斑甲市〉ê文字精練實腹,內容飽滇精采,現代感kah歷史感敆kah峇峇,結合古式ê神怪小說kah 西式ê 魔幻寫實ê技巧,來供體現當代猶有政治人物以怪力亂神ê漚步leh欺騙大眾,hōo咱tī奇異閣帶淡薄笑詼ê閱讀經歷中間,得著深層ê反省。──呂美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草猴鎮王羅蜜多寫ê故事時空,無管叫做啥物島,幾个島,lóng是仝一个島ê平行時空。伊寫ê時間無管年koh叫做啥物,lóng 是逐工tī 電視當teh 演出ê「木可」劇場。伊ê 小說結束了後,電視頂會當看著續集。無管是草猴、蟋蟀仔、羊仔lóng 是你我真熟似ê 人。王羅蜜多ê 小說用讀詩ê 方法來讀,就足清楚!──李勤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退休教授)▍龜鼈港龜鼈港所煉織的身體感,不只映照出永恆愛情的渴求,也折射出島嶼對自我意識的探索,看似是一段他者的愛情傳說,實是一場島嶼的現世與異境的身分巡禮。──角八惠(空間文化研究、劇場工作者、耳邊風工作室負責人)▍水鹿城怪人寫怪文,自底天公地道。今,這个王羅創新十二生相,到底咧變啥物猴弄?《半䖙島》共讀落去,你就真知。〈水鹿城〉,是內中一章。頭尾萬五字,目無nih,一睏頭讀煞。寫政治,寫爭戰,事實寫人性的罪惡佮貪念。地理、歷史、神話、傳奇在人編。我看,〈水鹿城〉有鹿無鹿不常在。咱人存天良,靈魂才會安然自在。──陳金順(多文類創作者)▍鴣黃庄〈鴣黃庄〉毋但是講土地發展的寓言小說,甚至是一个關乎未來的時代話題,就當咧發生佇你我大眾的身邊。行出庄,咱敢已經準備好勢?──陳稷安(《台文戰線》主編)▍象家莊作者使用魔幻寫實的手路,共小說內底的角色描寫甲足趣味,就算是毋知影林旺的少年輩,嘛會當讀出這是一篇聯結動物明星思鄉的故事。。離鄉幾若十年,就算已經生湠三代,猶原想欲落葉歸根的向望,暗喻存在佇台灣袂少外來族群的人,國族認同的故事,予讀者有閣較深的思考空間。──黃文俊(作家)▍鯪鯉堀小說中「鯪鯉」既脆弱又強韌,牠們以具有可作食可入藥的各種功用被傷害、捕殺,卻能死而復生伴隨日治時期台灣義軍領袖「杜定」,展開底層百姓為生存與尊嚴的對抗。小說將已經消失超過百年的台灣歷史,重新翻轉為未來的啟示,也提醒我們自我族群、歷史文化、生態環境的存續,正依賴我們是否能開啟一雙歷史的眼睛,是否有一種能經受歷史「臭臊味」的嗅覺?去穿透歡樂的表象,嗅聞出歷史幽深之處的玄機,看見其中的希望與危機。──廖淑芳(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海翁嶼〈海翁嶼〉這篇在奇幻與寫實之間遊走的類寓言小說,若套用好萊塢「爛番茄指數」為準則,新鮮程度超過百分之九十。光這座「海翁嶼」的形成因素和結構材質,那番奇思異想就令人耳目一新,而台語文的應用雅致靈活十分可觀。王羅蜜多老師寫出了台語文小說的新高度。──林剪雲(作家)▍貓公寓某天晚上,一隻黑貓來敲我的窗戶。他說,他在找他失散的戀人,又說他要回到山洞陪穆罕默德冥想。他說,他在某幅畫裡是暹羅的皇后,又是被砲火燻黑的武士,他曾在路易十六的腦袋上打盹,睡在金幣和寶石堆成的貓窩裡。他說,他周遊列國,還是隻家貓,最喜歡蹲在家裡看書,看了上千萬字。我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說自己名叫夏目,讓我喚他夏目先生。我以為你是一隻貓。我說。他點頭,說道:我是貓,貓是眾生,眾生皆是貓。──九方(下輩子想當貓的作者祕書)▍烏蟻族這篇人佮蟻之間的故事〈烏蟻族〉毋但流露出作者遮个要素面面齊備,發揮自如,其中予我感覺不止仔趣味佮佩服的是伊的「想像力」,一份放佮收攏撙節甲真拄好的創意想像,營造出一場跨越物種的魔幻情境,嘛帶淡薄仔親像廟埕榕樹跤的老人咧講古的「心適氣」。──陳建成(《台江台語文學》總編輯)▍夜婆洞〈夜婆洞〉這个故事對四常的學校生活講起,共讀者𤆬去離奇的山空。西方的空想科學、奇幻小說,內底定定有𪜶民間傳說的影。〈夜婆洞〉原仔是按呢,王羅蜜多老師共咱想像的源頭掠轉來台灣這片土地。──洪明道(作家)▍猩猩山小說〈猩猩山〉,描述比社會事件表面,閣較深沉的運作原型,一種牽涉烏金、地位佮權力的扭曲變質。工夫厲害,有笑詼,有鬧熱的離譜行為,有文字佮聲音的徙位,有人佮猩猩的對照,有政治佮宗教的有力批評,親像巴赫金(Mikhail Bakhtin,1895-1975)提出的「狂歡理論」(Carnivalesque)。──連明偉(作家)◎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斑甲、狗蟻、夜婆、貓、象、海翁鴣黃、鯪鯉、龜鱉、鹿、草猴、猩猩十二生相新傳奇,顯出的是救世神機,抑是莫測人心?太平洋西北爿,有一个神話豐沛的孤島釘根佇海上,一面形體看來像人或是動物半䖙,所致號做「半䖙島」。這粒島佮附近的蓬萊島佇政治、社會、宗教、經濟佮民俗文化各方面攏真接近,袂輸是血脈相連的姊妹國,毋過島民對蓬萊島傳來的十二生相,攏感覺誠無滿意──人人喝拍的鳥鼠排頭名?貓予鼠陷害煞排無名?海洋國家竟然無半隻河海生物入生相位,敢是穢著海棠國大陸文化的漚觀念?真是離經譀古!相紲發生的異象,靈活降世的神話,情熱狂飆的民心,參世俗迷信、權謀慾望、政治鬥爭絞動交纏。一場關係權力、歷史、犯罪、爭戰、情愛、玄幻、科技、生態的探討佮走揣,對民俗傳統的革新反省,半䖙島十二生相換選重排、新寫天理,且看小說家王羅蜜多起造平行時空的華麗魔幻、幼膩描畫,開拓台文小說想像新境界。※新十二生相.學界文壇跨界贊聲※▍斑甲市〈斑甲市〉ê文字精練實腹,內容飽滇精采,現代感kah歷史感敆kah峇峇,結合古式ê神怪小說kah 西式ê 魔幻寫實ê技巧,來供體現當代猶有政治人物以怪力亂神ê漚步leh欺騙大眾,hōo咱tī奇異閣帶淡薄笑詼ê閱讀經歷中間,得著深層ê反省。──呂美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草猴鎮王羅蜜多寫ê故事時空,無管叫做啥物島,幾个島,lóng是仝一个島ê平行時空。伊寫ê時間無管年koh叫做啥物,lóng 是逐工tī 電視當teh 演出ê「木可」劇場。伊ê 小說結束了後,電視頂會當看著續集。無管是草猴、蟋蟀仔、羊仔lóng 是你我真熟似ê 人。王羅蜜多ê 小說用讀詩ê 方法來讀,就足清楚!──李勤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退休教授)▍龜鼈港龜鼈港所煉織的身體感,不只映照出永恆愛情的渴求,也折射出島嶼對自我意識的探索,看似是一段他者的愛情傳說,實是一場島嶼的現世與異境的身分巡禮。──角八惠(空間文化研究、劇場工作者、耳邊風工作室負責人)▍水鹿城怪人寫怪文,自底天公地道。今,這个王羅創新十二生相,到底咧變啥物猴弄?《半䖙島》共讀落去,你就真知。〈水鹿城〉,是內中一章。頭尾萬五字,目無nih,一睏頭讀煞。寫政治,寫爭戰,事實寫人性的罪惡佮貪念。地理、歷史、神話、傳奇在人編。我看,〈水鹿城〉有鹿無鹿不常在。咱人存天良,靈魂才會安然自在。──陳金順(多文類創作者)▍鴣黃庄〈鴣黃庄〉毋但是講土地發展的寓言小說,甚至是一个關乎未來的時代話題,就當咧發生佇你我大眾的身邊。行出庄,咱敢已經準備好勢?──陳稷安(《台文戰線》主編)▍象家莊作者使用魔幻寫實的手路,共小說內底的角色描寫甲足趣味,就算是毋知影林旺的少年輩,嘛會當讀出這是一篇聯結動物明星思鄉的故事。。離鄉幾若十年,就算已經生湠三代,猶原想欲落葉歸根的向望,暗喻存在佇台灣袂少外來族群的人,國族認同的故事,予讀者有閣較深的思考空間。──黃文俊(作家)▍鯪鯉堀小說中「鯪鯉」既脆弱又強韌,牠們以具有可作食可入藥的各種功用被傷害、捕殺,卻能死而復生伴隨日治時期台灣義軍領袖「杜定」,展開底層百姓為生存與尊嚴的對抗。小說將已經消失超過百年的台灣歷史,重新翻轉為未來的啟示,也提醒我們自我族群、歷史文化、生態環境的存續,正依賴我們是否能開啟一雙歷史的眼睛,是否有一種能經受歷史「臭臊味」的嗅覺?去穿透歡樂的表象,嗅聞出歷史幽深之處的玄機,看見其中的希望與危機。──廖淑芳(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海翁嶼〈海翁嶼〉這篇在奇幻與寫實之間遊走的類寓言小說,若套用好萊塢「爛番茄指數」為準則,新鮮程度超過百分之九十。光這座「海翁嶼」的形成因素和結構材質,那番奇思異想就令人耳目一新,而台語文的應用雅致靈活十分可觀。王羅蜜多老師寫出了台語文小說的新高度。──林剪雲(作家)▍貓公寓某天晚上,一隻黑貓來敲我的窗戶。他說,他在找他失散的戀人,又說他要回到山洞陪穆罕默德冥想。他說,他在某幅畫裡是暹羅的皇后,又是被砲火燻黑的武士,他曾在路易十六的腦袋上打盹,睡在金幣和寶石堆成的貓窩裡。他說,他周遊列國,還是隻家貓,最喜歡蹲在家裡看書,看了上千萬字。我問他叫什麼名字,他說自己名叫夏目,讓我喚他夏目先生。我以為你是一隻貓。我說。他點頭,說道:我是貓,貓是眾生,眾生皆是貓。──九方(下輩子想當貓的作者祕書)▍烏蟻族這篇人佮蟻之間的故事〈烏蟻族〉毋但流露出作者遮个要素面面齊備,發揮自如,其中予我感覺不止仔趣味佮佩服的是伊的「想像力」,一份放佮收攏撙節甲真拄好的創意想像,營造出一場跨越物種的魔幻情境,嘛帶淡薄仔親像廟埕榕樹跤的老人咧講古的「心適氣」。──陳建成(《台江台語文學》總編輯)▍夜婆洞〈夜婆洞〉這个故事對四常的學校生活講起,共讀者𤆬去離奇的山空。西方的空想科學、奇幻小說,內底定定有𪜶民間傳說的影。〈夜婆洞〉原仔是按呢,王羅蜜多老師共咱想像的源頭掠轉來台灣這片土地。──洪明道(作家)▍猩猩山小說〈猩猩山〉,描述比社會事件表面,閣較深沉的運作原型,一種牽涉烏金、地位佮權力的扭曲變質。工夫厲害,有笑詼,有鬧熱的離譜行為,有文字佮聲音的徙位,有人佮猩猩的對照,有政治佮宗教的有力批評,親像巴赫金(Mikhail Bakhtin,1895-1975)提出的「狂歡理論」(Carnivalesque)。──連明偉(作家)◎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書寫島國命運,暢談人生哲理用哲學的心思,走美學的路留下文學的詩想足跡……《沒有國籍的島》這本詩集,記錄了作者黃維君45年來的心路歷程。作者大半輩子的生活歷練,所見所聞,所思所願,藉由詩的語言細膩地描繪訴說。從幾個不同面向刻劃斧鑿,勾勒出這個時代動盪隱晦的面貌。其中,有的詩作對政治時局提出嚴厲的批判與反省;有的是對島國命運的拚搏與想像;有的寫地景、地誌的史觀與人文關懷,有的對親情、友情流露出衷心的祝福與真摰的愛;還有的是反躬自省,試圖覺悟自己的生命哲學。透過陳家帶、廖永來(廖莫白)、施至隆三位友人推薦序的導讀,以及作者的自序,終能一窺黃維君從年輕時現代詩的創作者,跨界涉足台灣正面臨轉型的政治大海嘯,及至退隱原鄉,蒔花弄草,學耕半畝田的挺拔不羈的身影。從抒情傳統的《茉莉家鄉》,到載浮載沉的島國命運,讀者可以從字裡行間去揣摩感知作者澎湃洶湧的內心世界,以及對台灣這塊土地默默祝禱,殷殷期盼的真性情。謹以這本詩集,獻給每一位願意靜下心來,傾聽文字脈動和感受土地呼吸的讀者。【名家推薦】「維君獻身任事,捨曲邪而涉清流,遠鎂光而趨焰火,政論詩藝率皆如此,且信念一旦成形,終身護持不墜,而這恰恰是浪漫派最最珍視寶貴的血統!」──陳家帶「以為詩集名稱的詩作──〈沒有國籍的島〉,恰好反映這代台灣人對這塊土地,對國家定位的追求與期許。」──廖永來(廖莫白)「閱讀維君的詩,想像在紛亂世局中詩是什麼?我讀到了正義,我讀到了哲思,還有,我讀到了對這塊土地的真性情。」──施至隆
書寫島國命運,暢談人生哲理用哲學的心思,走美學的路留下文學的詩想足跡……《沒有國籍的島》這本詩集,記錄了作者黃維君45年來的心路歷程。作者大半輩子的生活歷練,所見所聞,所思所願,藉由詩的語言細膩地描繪訴說。從幾個不同面向刻劃斧鑿,勾勒出這個時代動盪隱晦的面貌。其中,有的詩作對政治時局提出嚴厲的批判與反省;有的是對島國命運的拚搏與想像;有的寫地景、地誌的史觀與人文關懷,有的對親情、友情流露出衷心的祝福與真摰的愛;還有的是反躬自省,試圖覺悟自己的生命哲學。透過陳家帶、廖永來(廖莫白)、施至隆三位友人推薦序的導讀,以及作者的自序,終能一窺黃維君從年輕時現代詩的創作者,跨界涉足台灣正面臨轉型的政治大海嘯,及至退隱原鄉,蒔花弄草,學耕半畝田的挺拔不羈的身影。從抒情傳統的《茉莉家鄉》,到載浮載沉的島國命運,讀者可以從字裡行間去揣摩感知作者澎湃洶湧的內心世界,以及對台灣這塊土地默默祝禱,殷殷期盼的真性情。謹以這本詩集,獻給每一位願意靜下心來,傾聽文字脈動和感受土地呼吸的讀者。【名家推薦】「維君獻身任事,捨曲邪而涉清流,遠鎂光而趨焰火,政論詩藝率皆如此,且信念一旦成形,終身護持不墜,而這恰恰是浪漫派最最珍視寶貴的血統!」──陳家帶「以為詩集名稱的詩作──〈沒有國籍的島〉,恰好反映這代台灣人對這塊土地,對國家定位的追求與期許。」──廖永來(廖莫白)「閱讀維君的詩,想像在紛亂世局中詩是什麼?我讀到了正義,我讀到了哲思,還有,我讀到了對這塊土地的真性情。」──施至隆
人生甘苦ê心景,天地自然ê風景每一幅,lóng是世情坐清、烏白想ê詩情成做台南出身ê創作者,杜信龍ê詩筆,帶南方特有ê體驗、眼界kap溫度。伊ê詩,替家己,也替讀者tháu出面對日常現實ê無奈kap失落,顯出人內心對性命、自然ê追求。詩集號名「烏白想」,是伊靈魂歇睏ê姿勢,也是聽由心聲引chhōa ê旅行路線。招你鬥陣走hō͘時間jiok,揣一个thang好放輕鬆ê空縫,將一切交hō͘詩……●名家推薦Chit pún si-chi̍p lāi-bīn, m̄ sī hit khoán ài lāng pit-hoe tián chhùi-súi iah-sī lāng XX chú-gī tàu-kap ê mn̍gh-kiaⁿ, sī tòe i sim-me̍h thiàu-tōng ê jia̍t-hiat kha-jiah.──Lîm Jū-khái(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台語詩人、歌仔冊作家)讀chit本詩集,hō͘人tòe leh烏白想,liam-piⁿ tī罩bông ê山路,liam-piⁿ tī起風ê海墘,有時擔現實生活ê重擔,有時tam人生路途ê甘甜。──陳慕真(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本冊採用傳統白話字,漢羅用字參考《台文通訊BONG報》。◎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人生甘苦ê心景,天地自然ê風景每一幅,lóng是世情坐清、烏白想ê詩情成做台南出身ê創作者,杜信龍ê詩筆,帶南方特有ê體驗、眼界kap溫度。伊ê詩,替家己,也替讀者tháu出面對日常現實ê無奈kap失落,顯出人內心對性命、自然ê追求。詩集號名「烏白想」,是伊靈魂歇睏ê姿勢,也是聽由心聲引chhōa ê旅行路線。招你鬥陣走hō͘時間jiok,揣一个thang好放輕鬆ê空縫,將一切交hō͘詩……●名家推薦Chit pún si-chi̍p lāi-bīn, m̄ sī hit khoán ài lāng pit-hoe tián chhùi-súi iah-sī lāng XX chú-gī tàu-kap ê mn̍gh-kiaⁿ, sī tòe i sim-me̍h thiàu-tōng ê jia̍t-hiat kha-jiah.──Lîm Jū-khái(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台語詩人、歌仔冊作家)讀chit本詩集,hō͘人tòe leh烏白想,liam-piⁿ tī罩bông ê山路,liam-piⁿ tī起風ê海墘,有時擔現實生活ê重擔,有時tam人生路途ê甘甜。──陳慕真(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本冊採用傳統白話字,漢羅用字參考《台文通訊BONG報》。◎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人生甘苦ê心景,天地自然ê風景每一幅,lóng是世情坐清、烏白想ê詩情成做台南出身ê創作者,杜信龍ê詩筆,帶南方特有ê體驗、眼界kap溫度。伊ê詩,替家己,也替讀者tháu出面對日常現實ê無奈kap失落,顯出人內心對性命、自然ê追求。詩集號名「烏白想」,是伊靈魂歇睏ê姿勢,也是聽由心聲引chhōa ê旅行路線。招你鬥陣走hō͘時間jiok,揣一个thang好放輕鬆ê空縫,將一切交hō͘詩……●名家推薦Chit pún si-chi̍p lāi-bīn, m̄ sī hit khoán ài lāng pit-hoe tián chhùi-súi iah-sī lāng XX chú-gī tàu-kap ê mn̍gh-kiaⁿ, sī tòe i sim-me̍h thiàu-tōng ê jia̍t-hiat kha-jiah.──Lîm Jū-khái(台灣文學系助理教授、台語詩人、歌仔冊作家)讀chit本詩集,hō͘人tòe leh烏白想,liam-piⁿ tī罩bông ê山路,liam-piⁿ tī起風ê海墘,有時擔現實生活ê重擔,有時tam人生路途ê甘甜。──陳慕真(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助理教授)◎本冊採用傳統白話字,漢羅用字參考《台文通訊BONG報》。◎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十八篇橫跨台灣文學、文化與社會的論著,探究十八種不同的向陽精神,面向陽光升起的所在。不同時期的向陽曾參與各類文化與文學活動,歷任多種要職,充分展現文學人的社會性與運動性。──廖振富/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在台語文學運動還未興起時,《土地的歌》便出版,那可謂是極度「超前部署」;且無論形式與內容,都展現其強烈的特色與美學內涵。──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向陽的寫作肇始於詩,卻不囿限於詩,而是遍及散文、論述、翻譯、兒童文學、時事評析等領域。──楊宗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向陽不僅在現代詩創作繳出亮眼的成績,以台語詩與十行詩聞名詩壇,在童詩領域亦有相當豐碩之成果。──李桂媚/大葉大學華語中心教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第十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以「向陽」為筆名,長期耕耘台灣文學文化研究與創作領域。他十三歲便立志成為一位詩人,學生時期加入詩社,而後出版多本詩集,主編詩刊、報刊。他不僅是一位詩人、編輯者、學者,還是多產的散文家、兒童文學作家與報導文學實踐者。 而他的筆,也緊緊地與台灣社會連繫在一起。在創作上,從二二八、台灣農民運動、野百合學運、九二一大地震與SARS,向陽透過詩作反映社會現實,並帶有對台灣的關懷與愛;在編輯台上,他曾因於戒嚴時期刊登政治色彩鮮明的作品,報刊遭到查禁、本人被警總約談,卻仍不畏強權,讓台灣的聲音在威權陰影下被看見、被聽見。 向陽的多重角色、身分與視野,多年下來累積了在文學、文化與社會之間豐富而立體的貢獻。 本書輯錄「陽光升起的所在:台灣文學、文化與傳播」暨林淇瀁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專文,以六大主題、十八篇專文,從現代詩與童詩、到散文與報導文學、從副刊編輯到文學論述,交織出向陽橫跨創作與評論、文本與現場的身影。無論是作為書寫者、論述者,或作為編輯與教育者,向陽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批判意識,參與台灣文學文化的建構與重塑。他的詩作深植土地,書寫歷史記憶與社會傷痕;其文化實踐亦跨足報導、媒體與學術論述,展現跨界交織的創作能量。
十八篇橫跨台灣文學、文化與社會的論著,探究十八種不同的向陽精神,面向陽光升起的所在。不同時期的向陽曾參與各類文化與文學活動,歷任多種要職,充分展現文學人的社會性與運動性。──廖振富/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在台語文學運動還未興起時,《土地的歌》便出版,那可謂是極度「超前部署」;且無論形式與內容,都展現其強烈的特色與美學內涵。──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向陽的寫作肇始於詩,卻不囿限於詩,而是遍及散文、論述、翻譯、兒童文學、時事評析等領域。──楊宗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向陽不僅在現代詩創作繳出亮眼的成績,以台語詩與十行詩聞名詩壇,在童詩領域亦有相當豐碩之成果。──李桂媚/大葉大學華語中心教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第十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以「向陽」為筆名,長期耕耘台灣文學文化研究與創作領域。他十三歲便立志成為一位詩人,學生時期加入詩社,而後出版多本詩集,主編詩刊、報刊。他不僅是一位詩人、編輯者、學者,還是多產的散文家、兒童文學作家與報導文學實踐者。 而他的筆,也緊緊地與台灣社會連繫在一起。在創作上,從二二八、台灣農民運動、野百合學運、九二一大地震與SARS,向陽透過詩作反映社會現實,並帶有對台灣的關懷與愛;在編輯台上,他曾因於戒嚴時期刊登政治色彩鮮明的作品,報刊遭到查禁、本人被警總約談,卻仍不畏強權,讓台灣的聲音在威權陰影下被看見、被聽見。 向陽的多重角色、身分與視野,多年下來累積了在文學、文化與社會之間豐富而立體的貢獻。 本書輯錄「陽光升起的所在:台灣文學、文化與傳播」暨林淇瀁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專文,以六大主題、十八篇專文,從現代詩與童詩、到散文與報導文學、從副刊編輯到文學論述,交織出向陽橫跨創作與評論、文本與現場的身影。無論是作為書寫者、論述者,或作為編輯與教育者,向陽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批判意識,參與台灣文學文化的建構與重塑。他的詩作深植土地,書寫歷史記憶與社會傷痕;其文化實踐亦跨足報導、媒體與學術論述,展現跨界交織的創作能量。
十八篇橫跨台灣文學、文化與社會的論著,探究十八種不同的向陽精神,面向陽光升起的所在。不同時期的向陽曾參與各類文化與文學活動,歷任多種要職,充分展現文學人的社會性與運動性。──廖振富/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特聘教授在台語文學運動還未興起時,《土地的歌》便出版,那可謂是極度「超前部署」;且無論形式與內容,都展現其強烈的特色與美學內涵。──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向陽的寫作肇始於詩,卻不囿限於詩,而是遍及散文、論述、翻譯、兒童文學、時事評析等領域。──楊宗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副教授向陽不僅在現代詩創作繳出亮眼的成績,以台語詩與十行詩聞名詩壇,在童詩領域亦有相當豐碩之成果。──李桂媚/大葉大學華語中心教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第十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淇瀁,以「向陽」為筆名,長期耕耘台灣文學文化研究與創作領域。他十三歲便立志成為一位詩人,學生時期加入詩社,而後出版多本詩集,主編詩刊、報刊。他不僅是一位詩人、編輯者、學者,還是多產的散文家、兒童文學作家與報導文學實踐者。 而他的筆,也緊緊地與台灣社會連繫在一起。在創作上,從二二八、台灣農民運動、野百合學運、九二一大地震與SARS,向陽透過詩作反映社會現實,並帶有對台灣的關懷與愛;在編輯台上,他曾因於戒嚴時期刊登政治色彩鮮明的作品,報刊遭到查禁、本人被警總約談,卻仍不畏強權,讓台灣的聲音在威權陰影下被看見、被聽見。 向陽的多重角色、身分與視野,多年下來累積了在文學、文化與社會之間豐富而立體的貢獻。 本書輯錄「陽光升起的所在:台灣文學、文化與傳播」暨林淇瀁教授榮退學術研討會專文,以六大主題、十八篇專文,從現代詩與童詩、到散文與報導文學、從副刊編輯到文學論述,交織出向陽橫跨創作與評論、文本與現場的身影。無論是作為書寫者、論述者,或作為編輯與教育者,向陽始終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批判意識,參與台灣文學文化的建構與重塑。他的詩作深植土地,書寫歷史記憶與社會傷痕;其文化實踐亦跨足報導、媒體與學術論述,展現跨界交織的創作能量。
歲月循環不息回收殘骸的碎片長成歷史的樹林Time passes as usual.A cycle starts off, gathering fragments of the pastMolding them into the forest of history. 身為詩人,曾貴海以自由伸展、不受拘束的阿米巴詩社精神為原點,賦予詩內涵和光暈,與世界對話;身為醫師與公民運動者,曾貴海醫病也醫社會,秉持信念與熾熱的行動,投身社會及環保運動等。根植在地日常、心懷母土文化、探索歷史、自然與生命哲學,曾貴海銘刻於土地的詩藝,是台灣文學、世界文學閃亮的瑰寶。 本書以曾貴海最後一首作品〈星期八〉為名,收錄其生前尚未集結出版的最後十三首詩作,涵蓋生活抒情、自然禪哲、對族群歷史的回望、對抵抗意識的呼喚,以華英對照的形式細膩呈現,包含兩首客語詩。帶領讀者感受其深邃的情感、宏觀的視野、無限的變幻,透過語言與形式的撞擊擴延所誕生的詩世界。另收錄〈延遲到訪的歷史〉、〈突然又閃現的歷史〉兩首堅毅深刻的歷史長詩,以及數篇訪談,永留詩人的雋永詩學與意志風采。【專文推薦】 楊 翠——呼吸的詩人 「未來終將抵達,而曾醫師也沒有離去,他的詩沒有離去,他的呼吸書房依舊吞吐著這座島嶼的晨昏日月,徐緩地吟詠著他對母土的情愛。而我們,仍會持續閱讀曾貴海。」 胡長松——穿透生死的先知詩歌 「我們很難在短短篇幅內綜論曾貴海的詩歌美學、詩學及他所關心的多樣議題,更應抱持免於簡單斷論的立場,因為他的詩歌價値,都已留存於他對世人豐富的詩歌貢獻且自成了證言」【名家推薦】 江自得 向 陽 李 喬 李旺台 李敏勇 吳錦發 利玉芳 邱貴芬 楊斯棓 鄭烱明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為高雄市文化局與前衛出社合作出版
歲月循環不息回收殘骸的碎片長成歷史的樹林Time passes as usual.A cycle starts off, gathering fragments of the pastMolding them into the forest of history. 身為詩人,曾貴海以自由伸展、不受拘束的阿米巴詩社精神為原點,賦予詩內涵和光暈,與世界對話;身為醫師與公民運動者,曾貴海醫病也醫社會,秉持信念與熾熱的行動,投身社會及環保運動等。根植在地日常、心懷母土文化、探索歷史、自然與生命哲學,曾貴海銘刻於土地的詩藝,是台灣文學、世界文學閃亮的瑰寶。 本書以曾貴海最後一首作品〈星期八〉為名,收錄其生前尚未集結出版的最後十三首詩作,涵蓋生活抒情、自然禪哲、對族群歷史的回望、對抵抗意識的呼喚,以華英對照的形式細膩呈現,包含兩首客語詩。帶領讀者感受其深邃的情感、宏觀的視野、無限的變幻,透過語言與形式的撞擊擴延所誕生的詩世界。另收錄〈延遲到訪的歷史〉、〈突然又閃現的歷史〉兩首堅毅深刻的歷史長詩,以及數篇訪談,永留詩人的雋永詩學與意志風采。【專文推薦】 楊 翠——呼吸的詩人 「未來終將抵達,而曾醫師也沒有離去,他的詩沒有離去,他的呼吸書房依舊吞吐著這座島嶼的晨昏日月,徐緩地吟詠著他對母土的情愛。而我們,仍會持續閱讀曾貴海。」 胡長松——穿透生死的先知詩歌 「我們很難在短短篇幅內綜論曾貴海的詩歌美學、詩學及他所關心的多樣議題,更應抱持免於簡單斷論的立場,因為他的詩歌價値,都已留存於他對世人豐富的詩歌貢獻且自成了證言」【名家推薦】 江自得 向 陽 李 喬 李旺台 李敏勇 吳錦發 利玉芳 邱貴芬 楊斯棓 鄭烱明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為高雄市文化局與前衛出社合作出版
歲月循環不息回收殘骸的碎片長成歷史的樹林Time passes as usual.A cycle starts off, gathering fragments of the pastMolding them into the forest of history. 身為詩人,曾貴海以自由伸展、不受拘束的阿米巴詩社精神為原點,賦予詩內涵和光暈,與世界對話;身為醫師與公民運動者,曾貴海醫病也醫社會,秉持信念與熾熱的行動,投身社會及環保運動等。根植在地日常、心懷母土文化、探索歷史、自然與生命哲學,曾貴海銘刻於土地的詩藝,是台灣文學、世界文學閃亮的瑰寶。 本書以曾貴海最後一首作品〈星期八〉為名,收錄其生前尚未集結出版的最後十三首詩作,涵蓋生活抒情、自然禪哲、對族群歷史的回望、對抵抗意識的呼喚,以華英對照的形式細膩呈現,包含兩首客語詩。帶領讀者感受其深邃的情感、宏觀的視野、無限的變幻,透過語言與形式的撞擊擴延所誕生的詩世界。另收錄〈延遲到訪的歷史〉、〈突然又閃現的歷史〉兩首堅毅深刻的歷史長詩,以及數篇訪談,永留詩人的雋永詩學與意志風采。【專文推薦】 楊 翠——呼吸的詩人 「未來終將抵達,而曾醫師也沒有離去,他的詩沒有離去,他的呼吸書房依舊吞吐著這座島嶼的晨昏日月,徐緩地吟詠著他對母土的情愛。而我們,仍會持續閱讀曾貴海。」 胡長松——穿透生死的先知詩歌 「我們很難在短短篇幅內綜論曾貴海的詩歌美學、詩學及他所關心的多樣議題,更應抱持免於簡單斷論的立場,因為他的詩歌價値,都已留存於他對世人豐富的詩歌貢獻且自成了證言」【名家推薦】 江自得 向 陽 李 喬 李旺台 李敏勇 吳錦發 利玉芳 邱貴芬 楊斯棓 鄭烱明 (按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為高雄市文化局與前衛出社合作出版
音韻是走揣台語寶的鎖匙,臺羅、漢字是傳承台語的開始。音掠予準,聽說台語自信閣歡喜,字莫花去,讀寫台文媠氣閣趣味。這本冊大碗閣滿墘,是你學臺羅、學音字,自學、教學、競賽、認證,練聽講讀寫的武器,是逐家親近台語上讚、上貼心的má-tsih. 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專業級台語博士王秀容,用伊自學、講座台語的經驗,佮伊對語言、文化、文學幼膩的思考佮筆力,寫25篇是詩、是歌、是唸謠的生活故事,用聽音、辨音、記音、發音的學習原理,欲予讀者共台語音韻練予較滑溜、較精確。延續《我咧唱歌》、《咱來讀讀》兩本散文集女性書寫的生花妙筆佮有聲內容,王秀容以專業的配音經驗佮有公信的發音示範,陪伴讀者學習臺羅,了解音韻原理,建立發音一理通萬理徹的自信。全冊音韻詩、應答短文攏有媠聲朗讀,QR Code 隨掃隨聽。閣有古錐的音字袂花去三語圖典,為咱台語拍底蒂。嘛有俗諺三語快譯通,欲予外國人嘛看有台語的智慧。逐篇都有台語漢字、臺羅克漏字學習單,自學教學攏鑠奅。緊來共這本冊掀開,用生活故事快樂學聲韻,伨你台語聽講讀寫順順順,用哲學思考趣味講心境,予咱感恩寧靜渡風湧,自由自在過人生。【心適推薦】王崇憲(高雄五福國中台語老師,台文作家、譯者)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台文作家)洪淑昭(高雄市光華國中台語老師,台文作家、譯者)黃震南(文史工作者)鄭順聰(台文作家)【本冊特色】① 25篇生活故事台語音韻詩,朗讀唸歌自然學習台語韻母② 音韻詩附教育部頒訂漢字、臺羅對照③ 音韻詩、應答短文有聲QR Code隨掃隨聽④ 簡單註解、華台英俗諺對照、相近音字練習、問答題目,看圖情境造句對話真好用⑤ 音韻詩附漢字、臺羅克漏字,配合音檔聽寫練習進步緊◎本書榮獲文化部「語言友善環境及創作應用補助」
2024年適逢鍾肇政百歲冥誕,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與鍾肇政曾經任教之東吳大學日文系聯手舉辦「2024年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本書第一部份即為本場研討會之會後集結論文集,含10篇會議演講專文與6篇論文。第二部分為追思紀念文集,收錄由鍾肇政家屬、文友、學生等各界人士對鍾肇政的追思與緬懷。
音韻是走揣台語寶的鎖匙,臺羅、漢字是傳承台語的開始。音掠予準,聽說台語自信閣歡喜,字莫花去,讀寫台文媠氣閣趣味。這本冊大碗閣滿墘,是你學臺羅、學音字,自學、教學、競賽、認證,練聽講讀寫的武器,是逐家親近台語上讚、上貼心的má-tsih. 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專業級台語博士王秀容,用伊自學、講座台語的經驗,佮伊對語言、文化、文學幼膩的思考佮筆力,寫25篇是詩、是歌、是唸謠的生活故事,用聽音、辨音、記音、發音的學習原理,欲予讀者共台語音韻練予較滑溜、較精確。延續《我咧唱歌》、《咱來讀讀》兩本散文集女性書寫的生花妙筆佮有聲內容,王秀容以專業的配音經驗佮有公信的發音示範,陪伴讀者學習臺羅,了解音韻原理,建立發音一理通萬理徹的自信。全冊音韻詩、應答短文攏有媠聲朗讀,QR Code 隨掃隨聽。閣有古錐的音字袂花去三語圖典,為咱台語拍底蒂。嘛有俗諺三語快譯通,欲予外國人嘛看有台語的智慧。逐篇都有台語漢字、臺羅克漏字學習單,自學教學攏鑠奅。緊來共這本冊掀開,用生活故事快樂學聲韻,伨你台語聽講讀寫順順順,用哲學思考趣味講心境,予咱感恩寧靜渡風湧,自由自在過人生。【心適推薦】王崇憲(高雄五福國中台語老師,台文作家、譯者)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台文作家)洪淑昭(高雄市光華國中台語老師,台文作家、譯者)黃震南(文史工作者)鄭順聰(台文作家)【本冊特色】① 25篇生活故事台語音韻詩,朗讀唸歌自然學習台語韻母② 音韻詩附教育部頒訂漢字、臺羅對照③ 音韻詩、應答短文有聲QR Code隨掃隨聽④ 簡單註解、華台英俗諺對照、相近音字練習、問答題目,看圖情境造句對話真好用⑤ 音韻詩附漢字、臺羅克漏字,配合音檔聽寫練習進步緊◎本書榮獲文化部「語言友善環境及創作應用補助」
2024年適逢鍾肇政百歲冥誕,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與鍾肇政曾經任教之東吳大學日文系聯手舉辦「2024年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本書第一部份即為本場研討會之會後集結論文集,含10篇會議演講專文與6篇論文。第二部分為追思紀念文集,收錄由鍾肇政家屬、文友、學生等各界人士對鍾肇政的追思與緬懷。
音韻是走揣台語寶的鎖匙,臺羅、漢字是傳承台語的開始。音掠予準,聽說台語自信閣歡喜,字莫花去,讀寫台文媠氣閣趣味。這本冊大碗閣滿墘,是你學臺羅、學音字,自學、教學、競賽、認證,練聽講讀寫的武器,是逐家親近台語上讚、上貼心的má-tsih. 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得主、專業級台語博士王秀容,用伊自學、講座台語的經驗,佮伊對語言、文化、文學幼膩的思考佮筆力,寫25篇是詩、是歌、是唸謠的生活故事,用聽音、辨音、記音、發音的學習原理,欲予讀者共台語音韻練予較滑溜、較精確。延續《我咧唱歌》、《咱來讀讀》兩本散文集女性書寫的生花妙筆佮有聲內容,王秀容以專業的配音經驗佮有公信的發音示範,陪伴讀者學習臺羅,了解音韻原理,建立發音一理通萬理徹的自信。全冊音韻詩、應答短文攏有媠聲朗讀,QR Code 隨掃隨聽。閣有古錐的音字袂花去三語圖典,為咱台語拍底蒂。嘛有俗諺三語快譯通,欲予外國人嘛看有台語的智慧。逐篇都有台語漢字、臺羅克漏字學習單,自學教學攏鑠奅。緊來共這本冊掀開,用生活故事快樂學聲韻,伨你台語聽講讀寫順順順,用哲學思考趣味講心境,予咱感恩寧靜渡風湧,自由自在過人生。【心適推薦】王崇憲(高雄五福國中台語老師,台文作家、譯者)呂美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台文作家)洪淑昭(高雄市光華國中台語老師,台文作家、譯者)黃震南(文史工作者)鄭順聰(台文作家)【本冊特色】① 25篇生活故事台語音韻詩,朗讀唸歌自然學習台語韻母② 音韻詩附教育部頒訂漢字、臺羅對照③ 音韻詩、應答短文有聲QR Code隨掃隨聽④ 簡單註解、華台英俗諺對照、相近音字練習、問答題目,看圖情境造句對話真好用⑤ 音韻詩附漢字、臺羅克漏字,配合音檔聽寫練習進步緊◎本書榮獲文化部「語言友善環境及創作應用補助」
他是行動的哲學家為了追尋自由,他開啟生命的非常之旅為了台灣獨立,他留下歷史的永恆光亮「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生於二二八發生當年的鄭南榕,面對世界局勢的震盪與國民黨威權的壓迫,決定投身經營黨外雜誌,主張「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並發起「五一九綠色和平行動」、「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與「新國家運動」,力圖喚醒人們起身抵抗的意識。他於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上刊登「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因而被控「涉嫌叛亂」,為行使抵抗權,鄭南榕於雜誌社自囚71天,最後在警方攻入雜誌社時自焚殉道。詩人小說家李敏勇,以歷史小說重新描繪鄭南榕的生命面容,引領讀者重回鄭南榕的時代與歷史現場。從成長背景、哲學思想、政治意識與現實行動,勾勒鄭南榕在全面禁錮的世局中,如何以澄澈的本心、高遠的思想與純粹的愛,勇敢衝撞體制,直到生命的最後。火鳥烈焰不滅,聖歌意志永存。
他是行動的哲學家為了追尋自由,他開啟生命的非常之旅為了台灣獨立,他留下歷史的永恆光亮「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生於二二八發生當年的鄭南榕,面對世界局勢的震盪與國民黨威權的壓迫,決定投身經營黨外雜誌,主張「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並發起「五一九綠色和平行動」、「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與「新國家運動」,力圖喚醒人們起身抵抗的意識。他於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上刊登「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因而被控「涉嫌叛亂」,為行使抵抗權,鄭南榕於雜誌社自囚71天,最後在警方攻入雜誌社時自焚殉道。詩人小說家李敏勇,以歷史小說重新描繪鄭南榕的生命面容,引領讀者重回鄭南榕的時代與歷史現場。從成長背景、哲學思想、政治意識與現實行動,勾勒鄭南榕在全面禁錮的世局中,如何以澄澈的本心、高遠的思想與純粹的愛,勇敢衝撞體制,直到生命的最後。火鳥烈焰不滅,聖歌意志永存。
他是行動的哲學家為了追尋自由,他開啟生命的非常之旅為了台灣獨立,他留下歷史的永恆光亮「我是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生於二二八發生當年的鄭南榕,面對世界局勢的震盪與國民黨威權的壓迫,決定投身經營黨外雜誌,主張「百分之百言論自由」,並發起「五一九綠色和平行動」、「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與「新國家運動」,力圖喚醒人們起身抵抗的意識。他於創辦的《自由時代》雜誌上刊登「台灣共和國憲法草案」,因而被控「涉嫌叛亂」,為行使抵抗權,鄭南榕於雜誌社自囚71天,最後在警方攻入雜誌社時自焚殉道。詩人小說家李敏勇,以歷史小說重新描繪鄭南榕的生命面容,引領讀者重回鄭南榕的時代與歷史現場。從成長背景、哲學思想、政治意識與現實行動,勾勒鄭南榕在全面禁錮的世局中,如何以澄澈的本心、高遠的思想與純粹的愛,勇敢衝撞體制,直到生命的最後。火鳥烈焰不滅,聖歌意志永存。
懷抱惜別的心情,對未來回看向望台灣人佮母語閣再相逢、閣再相會……用母語吟唱,怙台文記持,對《落雨彼日》以後,呂美親行徙佇學者佮詩人這兩款角色的中間,累積十冬的健筆,交出這部《方言歌2070》,是伊繼續譜唱人生的思考、情感佮懷想,引??讀者遙想未來,探聽一陣一陣對宇宙回傳轉來的母語回聲。詩集分做六卷,有延續對歷史、語言的關心,共時間佮眼界攏?開,釘根本土也展望國際,面對台灣佮國外的現實動靜提出沉靜的自言,也有記錄詩人成做母親,佮囡仔日常的小小說教佮愛語。人生客途暫居的性命痕跡佮感觸,以及透由詩歌走揣佮當代讀者共感、共鳴、共勉的歌詞聲韻,加上數篇台語譯詩的實踐佮挑戰,展現一位研究者不時幼磨的詩心,也表現一位詩人深掘歷史、稽考語文的傳承佮再起造。【專文深情推薦】吳易叡 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暨醫學系人社科合聘副教授申惠豐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懷抱惜別的心情,對未來回看向望台灣人佮母語閣再相逢、閣再相會……用母語吟唱,怙台文記持,對《落雨彼日》以後,呂美親行徙佇學者佮詩人這兩款角色的中間,累積十冬的健筆,交出這部《方言歌2070》,是伊繼續譜唱人生的思考、情感佮懷想,引??讀者遙想未來,探聽一陣一陣對宇宙回傳轉來的母語回聲。詩集分做六卷,有延續對歷史、語言的關心,共時間佮眼界攏?開,釘根本土也展望國際,面對台灣佮國外的現實動靜提出沉靜的自言,也有記錄詩人成做母親,佮囡仔日常的小小說教佮愛語。人生客途暫居的性命痕跡佮感觸,以及透由詩歌走揣佮當代讀者共感、共鳴、共勉的歌詞聲韻,加上數篇台語譯詩的實踐佮挑戰,展現一位研究者不時幼磨的詩心,也表現一位詩人深掘歷史、稽考語文的傳承佮再起造。【專文深情推薦】吳易叡 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暨醫學系人社科合聘副教授申惠豐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
懷抱惜別的心情,對未來回看向望台灣人佮母語閣再相逢、閣再相會……用母語吟唱,怙台文記持,對《落雨彼日》以後,呂美親行徙佇學者佮詩人這兩款角色的中間,累積十冬的健筆,交出這部《方言歌2070》,是伊繼續譜唱人生的思考、情感佮懷想,引??讀者遙想未來,探聽一陣一陣對宇宙回傳轉來的母語回聲。詩集分做六卷,有延續對歷史、語言的關心,共時間佮眼界攏?開,釘根本土也展望國際,面對台灣佮國外的現實動靜提出沉靜的自言,也有記錄詩人成做母親,佮囡仔日常的小小說教佮愛語。人生客途暫居的性命痕跡佮感觸,以及透由詩歌走揣佮當代讀者共感、共鳴、共勉的歌詞聲韻,加上數篇台語譯詩的實踐佮挑戰,展現一位研究者不時幼磨的詩心,也表現一位詩人深掘歷史、稽考語文的傳承佮再起造。【專文深情推薦】吳易叡 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暨醫學系人社科合聘副教授申惠豐 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本作品榮獲國藝會出版獎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