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五章,將「現代詩」與音樂、影像、劇本、廣告文案、文創應用做跨領域藝術的連結。各章皆以臺灣當代重要詩人羅任玲的〈昨日的窗簾〉一詩為教學實例,分享這首詩應用到不同藝術領域的方法與成果。 各章作者運用自身專長,將〈昨日的窗簾〉一詩發揮不同面向的藝術效果,譬如:如何透過一首詩的聲情與意象,改寫成一首流行歌詞;如何將一首詩透過詩中意象,拍攝成一部影像詩影片;如何透過一首詩字詞的琢磨與轉變,寫成一個別具創意的廣告文案;或者透過與日常生活結合的創意巧思,將一首詩作變身為桌遊、文具禮品等各種文青商品。 透過本書作者們兼具前瞻性與實用性的跨領域引導,「現代詩」變得活潑有趣,完全翻轉詩作給人古老、文謅謅的刻板印象,適合做為大專院校通識課程、文創及文學相關科系教科書,也可提供藝術跨領域者作為實踐的參考。 本書每章章末皆有單元習作,幫助讀者在閱讀內文後可以進一步活用,對現代詩的跨界運用更加熟練與了解。章末習作均需讀者發揮創意完成自己的作品,並無標準答案,不提供解答。
〈弟子規〉是古人從《論語》學而篇第六條的文義衍生編纂而成,具體列舉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強調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全文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形式構成,共三百六十句,能輕鬆朗誦,是倫理品德教育的優良讀本,適合做為「品德教育」、「品格教育」的教材或指定課外閱讀的讀本。 雖然現今社會風氣日漸自由開放,古代的禮儀規範與現代人的生活環境似乎已有所差異,但其中蘊含的倫理觀念和品德教育是恆常不變的。本書編著者特地用心對〈弟子規〉原文進行解析,並在各單元的解析後,加入一則「歷史小故事」或「生活小反省」:「歷史小故事」以小故事使讀者能更加深入其境的體會其真理;「生活小反省」利用生活經驗引導讀者在現代生活中檢視自己。 書末附錄《論語》全文,可做為教學之輔助與補充,使全書更為完整、豐富。 為了方便讀者朗讀,第二版在弟子規的原文部份加上了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