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文叢 書系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為作家寫的書:當代台港女作家論

張雪媃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21/10/20 出版

一本為當代台港女作家所寫的書六篇探入心靈深處的私密對話「在寫每一位作家的時候,我試圖徹底進入作家心靈,跟著她的文字脈絡悠遊她的精神世界,如同揣摩一個角色,我必須比她還了解她自己。」──張雪媃謝冰瑩孤傲的晚年原是時代造就的文學景觀?齊邦媛記憶的烽火歲月如何影響了她後半生的創作?西西筆下的至美人間是什麼樣的風景?李碧華耽溺的懷舊情調訴說著何種歷史真相?流浪精神風靡一時的三毛,構築出的快樂天堂竟然是一棟房子?年少成名的朱天文、朱天心姊妹,一生持續不斷創作的動能何在?張雪媃關注作家們如何去記憶自己的時代,輔以她們的生平經歷,深入淺出地帶領讀者進入她們筆下迥異而又瑰麗的文學世界。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葛紅兵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3/08/02 出版

本書以中國現代文學書寫為素材,從身體視角研究二十世紀中國政治文化的內在邏輯。人類思想史的源頭,東方以「貴身論」為中心形成了「身本論」傳統,西方以身心二分法為中心形成了心本論的理路。五四文化革命時期文學描寫中普遍存在身體病理隱喻,左翼革命時期身體書寫以犧牲美學和勞動美學為圭臬;二十世紀八○年代以來的「身體寫作」則堅持一種「身體消費」立場。本書還從饑餓政治、性政治、疾病政治的內在理路出發,討論了窮愁、怨恨、陶醉、孤獨等四種身體的「在世狀態」。最後,以身體本位的貴身論倫理學作結。本書特色這是一次關於身體與文學關係問題的思考與探討。從中國思想的原初立場,「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體」觀念,革命時代的身體意識形態,到身體寫作,性政治,身的在世狀態以及身體的後現代處境,著者們對身體、文化、政治三者的關係作了深刻的探索。進入本書,感受一次身體「大寫作」。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近代中國文學講話‧散曲史:盧冀野論著兩種

盧前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2/03/08 出版

《近代中國文學講話》和《散曲史》,均為盧前(盧冀野)先生早年的文學論著。兩書均出版於一九三○年。《近代中國文學講話》一書,被相關學界認為是中國最早提出「近代中國文學概念」的二書之一。而《散曲史》則被稱為「元明清三代散曲的第一部通史」,雖然兩書成書較早,內容比較簡略,但由於它們具有的完整性、開拓性和先覺之識,被學界所推崇,它們在各自的文學研究領域內,均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義。這裡重新整理,並合編出版,期望將作者獨特的眼光和傳統中國文學的一些觀點,介紹給廣大讀者。

7 特價23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1951─1978中國文藝界現象輯略

朱汝瞳  著
新銳文創  出版
2012/03/08 出版

學者朱汝曈對1951-1978年間中國文藝界發生的現象,進行了認真、系統的梳理。輯錄了有關:武訓及電影《武訓傳》、《紅樓夢》研究、胡風「反革命集團」、京劇《海瑞罷官》以及批林批孔、批《水滸》批宋江等十多件歷史事實。所引用的史料詳實,沒有加以過多的評論,作為借鏡,為讀者留有獨立思考的空間。

7 特價161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馬華文學與現代性

新銳文創  出版
2012/03/08 出版

許文榮視馬華文學為中國性、本土性、現代性的「三位一體」;黃錦樹探討馬來亞建國之前,中國南來文人在作品中追尋現代性的努力;高嘉謙認為黃錦樹的族群書寫尋求著馬華書寫的政治實踐位置;張光達論七字輩詩人及其作品中流露的都市性、感官欲望、商品消費等後現代特徵;林春美探究馬華作品中以家庭、父母祖輩等親情為主軸的書寫模式;張錦忠深掘馬華作家離散與流動的跨國現象;黃俊麟爬梳《文藝春秋》1996-2004年間發表作品的走向;陳大為闡發馬華文學在中國的處境;鍾怡雯論述馬華散文的「浪漫」傳統;黃琦旺以新批評的手法剖析《巨人》與《言筌集》兩部馬華詩集;張依蘋考察馬華作家兼具研究者這種雙重身分的文學表現;許維賢觀察馬來西亞名導蔡明亮的創作。──馬來西亞學者論馬華文學與現代性,一首眾聲齊放的精彩交響曲!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