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個人@東南亞》、《閒走@東南亞》,無三不成禮之《說三道四@東南亞》請您保持收看喔!新聞特派員 寫給台灣的 東南亞傳奇瞧瞧安潔莉娜.裘莉有法力的泰國老虎刺青,小心到曼谷穿紅黃藍黑紫和白衣都敏感,還有東南亞第一大國印尼的監獄黑幕,最小最乏味的新加坡如何讓作者大讚了不起,柬埔寨強人也是東南亞在位最久的總理韓森,菲律賓的3G大選與暗殺政治,以及美麗的緬甸如何讓作者流下男人的眼淚……對於身處的這豔熱之地,書中字字都是作者的愛恨情愁啊!在曼谷第7年了,之前在新加坡6年,更早是在美國生活了19年的時間,當然還有大學畢業前的台灣歲月,所謂「國際人」或「跨國工作者」早非鮮事,作者記者生涯漂流多處,早鍛練一身入境隨俗並平等看待眾人種、眾文化的功力,集合許多人世歷練與滄桑,在曼谷生活、擔任特派員的他,心裡的東南亞,究竟是什麼模樣?尤其在東南亞第一大國印尼民主化、緬甸的翁山蘇姬情結,與泰國悲情紅衫軍、菲律賓政經問題上,本書將有第一手的深層解析與揭曉。在我們日常活動範圍周遭,常可看見許多東南亞籍人士,儼然與我們成為共同生活的群體,互相依賴、協助、交談,建立親密關係,如許多外籍配偶、家庭照護者、工廠作業員等,彼此的語言文化、國族民情、飲食習慣交流豐富旺盛。他們付出寶貴青春歲月為台灣人們工作,是不是除了觀光客式的渡假游覽以外,我們也應該隨著到他們的家園與國度,以珍視寶愛的心靈與眼光,看看他們的原生環境?
文學作家的書寫內涵,是反映城市人文深度的指標世居美濃的鍾鐵民尋訪最「合口味」的鄉土情莊金國、李昌憲以腳程與鏡頭印證他們的文學慢活海洋詩人汪啟疆說:舌頭把人的腸胃帶到了左營眷村熱情的海味在小說家凌煙筆下生猛活跳草地人豆花、鐵路新村、阿婆的麵食滋味、餛飩、碗粿等在地美食在陳朝震、施百俊、潘弘輝、張文綺、李志薔筆下,織構成一張高雄的氣味地圖陌上塵、李友煌、方耀乾、傅怡禎、凌性傑、王希成等不同世代作家共譜漁港風華、湖濱散記、南橫印象與海洋城市的光影紀事張德本與蔣為文為台文注入畢生氣力台文筆會與阿公店溪風雲成了他們宣揚志業及孕育台灣詩文的港灣郭漢辰以書寫鍾理和及葉石濤走過的大高雄文學軌跡為這本南方人文聚落作了再出發紀錄的註腳,也為高雄文學開拓更多元創作路徑,使大高雄的文學圖像更臻紋理密佈,豐饒龐闊。
當一個人到過夠多的地方之後﹐才會煉出一雙眼睛﹐看得見自己家中的寶藏在哪裡。 真正牽動我心的不一定是一處地方﹐而是一個個閃現的意象﹐甚至不一定是視覺的﹕像威尼斯夜晚運河的水輕輕拍打小舟的聲音和流水的氣味﹐青海高原上一個藏族女孩嫣紅的笑靨﹐敦煌莫高窟裡一尊佛像面容上的柔光﹐印度女子身穿的紗麗明艷眩人的色彩﹐西班牙南方小鎮上晌午時的鐘聲﹐深秋的挪威海風獵獵刷過髮間的冷冽﹐和京都的春雨淋在髮梢上的溫柔…… 如同「青鳥」一般,那行旅的追尋,最後是為了讓我們看見身旁的寶藏。 《加利福尼亞旅店》是行旅筆記,也是一個深情女子探看紅塵的眼光。旅途從模糊了時間的「加利福尼亞旅店」開始,回顧憑弔一段屬於「自己的房間」的寧靜孤獨時光,然後跟著心的漫遊,踏上一程又一程的旅途。走過絢麗的風景,走過歷史的遺跡,走過故鄉的溫情,追尋的腳步停停走走,溫暖的眼光尋尋覓覓,李黎清雅寫意的文字帶我們望見遠方的萬千風景、故鄉的款款容顏,還有種種心靈的無言悸動,於是我們與她一同在中世紀的陽光下,看見了似雪的容顏;也在神話的國度裡,並肩歡度假面的節日……而滿盈字裡行間的,除了對文明的思索與探詢、美的感動與追求之外,最動人的,卻是對生命的深刻理解與濃烈情感。
墾丁國家公園/溫暖而深邃的海洋,孕育了「滄海桑田」美麗的傳說。海面下的世界更是絢麗繽紛,是潛游者最熟悉嚮往的海底風景。豐富的海洋文化,為這個海角半島寫下充滿生命力的歷史。 玉山國家公園/山高谷深,人跡罕至,在地質上有高山、斷崖、峭壁、峽谷等雄奇地形,以東北亞最高峰、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為首,天然植被隨海拔變化,各種野生動物棲息其間,彷彿是台灣的縮影。 陽明山國家公園/初春時,杜鵑及楓香嫩綠的新芽生氣盎然;夏季,擎天崗草原飄浮著一股青草的芳香;秋季芒草隨風搖曳,紅色花穗交織成大屯秋色;歲末寒冬雲霧繚繞,別有一番蕭瑟的詩意。 太魯閣國家公園/北為南湖大山,東為清水斷崖,南接奇萊連峰、太魯閣大山,西以中央山脈副稜接合歡群峰為界,而以立霧溪切割形成的太魯閣峽谷景觀最負盛名。 雪霸國家公園/雪山圈谷、東霸連峰、布秀蘭斷崖、品田山褶皺及鐘乳石等,鬼斧神工;台灣櫻花鉤吻鮭、寬尾鳳蝶,為大自然增添了無窮魅力;而大霸尖山是泰雅族的發源地,也是賽夏族傳說中的祖先發祥地。 金門國家公園/歷經古寧頭及八二三戰役,在近代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意義。承襲傳統閩南文化,且注入僑鄉特色:傳統的馬背、山牆、燕尾脊的建築和中西合璧的洋樓,饒富趣味和典故。 壯闊的山河,永遠的台灣 永遠的山,永遠的海,永遠的台灣,願讀者在閱讀《台灣山海經》之餘,起程出發至心儀的國家公園,留下足跡,寫下生活與生命中的「山海經」。
中國時報〈浮世繪染坊〉「一個男人@東南亞」專欄,廣受所有男人女人好評。《一個人@東南亞》讀者熱烈反響!隆重推出第二彈《閒走@東南亞》在永珍,你聽不到像胡志明市吵死人的汽車喇叭聲,沒有雅加達混亂的車陣,不需要像在馬尼拉一樣擔心被搶,或者是在金邊被乞丐糾纏,也不會像在吉隆坡一樣被捷運弄得昏頭轉向,甚至於無須「享受」如新加坡般的井井有條。在永珍,你可以擁有的是無所事事的閒適,早上自然醒起來後什麼事也不做,走到旅館對面的小店,點一個法國麵包三明治,一杯咖啡,閒閒地吃,慢慢地喝。街上,偶爾駛過一輛車。在泰國久居的作者,趴趴走的結果,就是生出一篇篇東南亞文化人類地理誌。熱帶季候的生猛有力全在其中,泰國人、華人、菲律賓人、越南人……各色人種奇形怪狀在他眼下現形,不同國家各個社會政治環境經濟條件了然於他胸中。我們看過了便知道,下次可以到泰國與坦克車合照,參觀雞雞廟或順便辦國際證件,到菲律賓吃烤全豬、參觀當舖還有豪奢的華人墳場,看仰光的佛塔與殖民地建築,在永珍信步悠遊……還有在東南亞各地舒服自然的生活,及每天都有新鮮事,練就的見怪不怪好心情。
本書為一長篇紀實散文,記錄一段長達六十二天、一萬四千浬的航行,一段銘心刻骨、難為外人道的體驗。 二○○一年十二月到二○○二年二月,作者搭乘遠洋漁船從高雄的前鎮港出發,行經南中國海、穿越麻六甲海峽、跨過赤道、斜越印度洋、旁過好望角、橫渡南大西洋……在阿根廷沿海漁場停留了十四天之後……返頭再橫越南大西洋於南非開普敦上岸。在這段航行中,透過作者深情浪漫的文字書寫,我們看到洶湧幽邃的海洋場景所映襯的世故人情、值得誇耀自豪的遠洋漁業背後的辛酸血淚、海面上瑰麗的天光雲影、無常的浪濤……和永無止境的盪搖。 在廖鴻碁的筆下,出航是一場解脫和鬆綁、脫逃和隱逸,離開人世積累的疲憊和僵硬;一場逃離、陷落之後,再掙扎著回來的過程。
本書是作者赴北印度旅遊後企圖重塑自己心目中的印度,予以視覺化的作品。包括文字、攝影和繪圖作品的《魔術奇花》呈現既古老又具有時尚感的印度風情。 輕快幽默的文字將印度之旅的不可思議之處鮮明再現,透過時尚風格化的眼光來聚焦富有人文報導式氣味的攝影,快門底下的人物都有比義大利版vogue更懾人瑰麗的演出。 刻意將shopping成果以流行雜誌精品目錄的形象呈現的遊戲,和一系列以印度神話融合未來科幻少女學的繪圖作品,電子氣息濃厚,以神秘東方的迷幻基調加入科技韻味,傳達強烈的「我(你)當然可以擁有這樣豐富的國度」訊息。今年舉辦過兩次裝置藝術展的成英姝也在本書中展現文字以外的創作才能與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