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基隆人,帶你旅讀基隆!| 40個代表性地景×精選15條「雨都漫步」私房路線×10位在地職人生活路徑 最懂得「離開」家鄉的基隆人 返潮雨都、分享家鄉故事 跟著雨傘人回家旅行 五位小旅行職人的踏查筆記 探索五種基隆維度的深情 擁山抱海、港市合一的基隆,因獨特的地理環境,成為大航海時代節點進入世界體系、戰略要塞歷經戰事滄桑、戰後世界第七大貨櫃港的黃金歲月……,基隆擁有豐富底蘊、多采多姿的樣貌。 風華絕代的雨都,不僅政權更迭在基隆登台,渡海祖先、築港技師、戰後國軍、美國大兵…等,在此下船,大時代的巨輪與小人物的命運,深深地踏印在基隆的土地上,孕育出獨特的人文韻味與地景特色。 本書由「雨都漫步」小旅行職人—雨傘人—實地踏查出發,從基隆的日常、海洋、信仰、飲食、地景,提取出五種維度的基隆:閃爍基隆、浪潮基隆、魔幻基隆、調味基隆、稜線基隆。並深入踏查40個代表性地景、精選出15條「雨都漫步」私房路線,讓讀者看見雨都豐厚的城市紋理! 「雨傘人」來自不同專長領域的基隆人,小旅行踏查筆記涵蓋跨領域視角,讓讀者認識基隆的生態環境、生活智慧與產業經濟,展現「在地人觀點」與「基隆精神」,引發更多元的思考與激盪!本書更特寫10位在地職人與他們的生活路徑,拓深讀者對在地生活的感受與體會。 不論晴雨,來基隆,雨傘人為你撐傘帶路! 本書特色 小旅行職人特寫基隆5大維度 文化體驗15條雨都散步路線 40個基隆景點踏查筆記+私遊Tips 深度感受10位地方職人生活秘徑 ◎編輯小雨 有一個城市坐擁山與海,有數不清日子的雨季,水滴溶入暗流,幾乎不見天日;水潮流淌於街市,映照著日夜不歇的燈火,躲在傘下的人群,幽幽來去,好在還有沙茶、味噌、咖哩,在夜裡,成為鹵素燈下的暖心美味。 你若被港邊的老鷹叼起,會看見長頸鹿圈養在港灣內,廟宇龍與獅鑲嵌在綠丘中、汽車困頓在迷宮裡、摩托車馳騁於窄巷間、貓兒恣意穿梭於屋頂上,盡述著行人疾走的日常風景;若墜入城市縫隙中,則會發現:人們在山巷中踏著階梯說著密語、騎樓下大侃地方的興盛和衰亡、鐵道旁閃著游移的目光⋯⋯ 基隆,四百年時光層層堆疊入都市紐帶,自成有「濕」意的島嶼異境,埋藏了人們的記憶和過往。若你想感受這個世界的奇珍妙想,跟著雨傘人和悠遊穿梭山巷中的貓咪,一起進入五種維度,探索基隆。
這不是一本旅遊指南,也不是單純的遊記見聞, 而是一個台灣人,在非洲內陸的生活體驗, 在異鄉日常中,體會到「人窮志不窮」的查德志氣。 非洲,被視為是資本主義世界最後一塊「流奶與蜜」之地,隨著全球化的進展與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崛起,歐美中三大集團在二十一世紀的非洲大陸上,進行著已持續數百年的各項資源競爭。原先位處中非內陸的查德,原本是瘧疾等疾病肆虐、政變頻仍、世界最貧窮與貪腐的國家之一,也因在2003年發現石油,進入三大集團的戰略視野中,而獲得一定程度的經濟與政治發展。 查德,因地理位置而被稱為「非洲死亡之心」的國家;一名台灣人,因工作機會使然,毅然決然的踏上了這塊生疏、充滿未知的土地,因此開展了一段與眾不同、前所未有的旅程。由於本書作者受過社會科學的訓練,使得這些隨筆不只紀錄單純的生活體驗,更是從政治、社會、文化、歷史等角度切入的生命經驗。 本書不僅是作者臉書粉專《子瑜在非洲:查德生活二三事》的精選文章集結,更獨家收錄未曾公開發表過的新作,讓讀者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能夠透過文字與圖像,體會查德人民的樂天與積極。
尋找臺灣文學的感動,讓文學館成為你的下一站。 臺灣文青、人文旅行必備指南! 無論是根深土地的宿命,或是歷史流轉的契機,臺灣的作家們在各自的時代裡留下了文學的追尋或見證。然而,臺灣文學其實就在你我的生活裡,或許在下個轉角、一個錯身經過的那些地方,就曾是哪位作家靈感或愁緒的收藏。而一座座文學博物館,正是作家、作品、時間與空間磚瓦落成的文本,永遠等待著下一位讀者的探索與對話…… 本書精選25座臺灣文學博物館進行深度採訪與介紹,包括作家故居、作家紀念館、文學資料館、圖書館等文學館家族,以館舍為中心,連結作家與作品,鉤勒出在地的文學與歷史面貌,並收錄7條在地走讀路線,帶領讀者一訪作家原鄉、創作現場與文學地景。 在輕旅行中遇見文學美麗島,或走或讀,讓我們一起尋找關於島嶼的感動與記憶,以及臺灣文學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某些意義。 本書特色 ◎以散文報導,揉合作家生命與相關文本,深度介紹25座臺灣文學博物館。 ◎收錄7條走讀路線,探索規劃文學旅行的各種想像。 ◎收錄精美館舍分布圖與館舍基本資料,查詢便利。 ◎搭配「台灣文學地景閱讀與創作」APP(IOS版、Android版皆有),館舍簡介、文學地景隨走隨讀絕不遺漏,一起加入文學地景書寫的行列!
大港的風華與滄桑,你所不知道的高雄事…… 一本騎著單車,從「打狗」穿越「高雄」的另類旅遊書; 一本透視地景,從「高雄」看見「台灣」的知性歷史書。 「高雄港區」如今是高雄市民與觀光客休閒親水、旅遊踏青的好去處,但當前港區的空間,卻曾受到長達五十年之久的軍事管制!究竟「打狗港」為什麼成為閒人勿近的「軍事禁地」?又怎麼逐步隨著台灣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重新屬於高雄市民實在的生活空間?而在港區開放、城市觀光發展的過程中,熙來攘往的遊客、呼嘯而過的單車,如何能與高雄港區的人文精神與歷史脈動有所共鳴,而不只是過目即忘的走馬看花? 來到愛河,這裡曾是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臭水溝」,也曾是展演情慾的紅燈區,它不但是政治的舞台,更是台灣草根民主的搖籃。而在黨國統治之下,「軍港」與「商港」合一的高雄港,不僅孕育出獨特的碼頭勞動制度與文化,見證拆船業、機械五金街的興起,更寫下了台灣香蕉由盛而衰的出口傳奇,以及加工區經濟的工傷紀實。來到旗后山,想像海賊王林道乾飛往泰國北大年的神話,尋找黃飛鴻在砲台練兵的身影,再一路抵達旗津大陳聚落,翻開政治移民的滄桑生命史,對照台籍老兵流轉的悲劇身世,高雄港的記憶與高雄人的故事,無疑就是台灣歷史的一頁縮影。 本書精選十條高雄港區單車路線,帶領讀者走進老高雄的時光隧道。讓我們騎著單車,在海風中傾聽大港歷史的呼吸,以及老高雄人的生命點滴。在不斷蛻變的風景之中,透過在地的踏查與歷史的挖掘與想像,真正地認識高雄,也重新走進你我所居所處的每一個地方。 *本書榮獲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書寫高雄出版獎助
我與台灣這個國家 窩心感念的心靈交會 緣起一個日本中生代青年廣瀨 勝(Masaru Hirose)貼心感念的台灣慕情,牽動他非寫這本《台灣別記》不可的內在動力。 因著多次台灣「出張」的實地踏訪經驗,他敏銳感受到「親切感」、「笑顏」、「虔誠心」……這些台灣人自己感覺稀鬆平常的特質,卻是日本人早已遺忘的「日本原風味」。他是個十足的性情中人,台灣人、台灣運匠、台灣老闆、台灣料理、台灣茶、台灣風景……台灣的一切,都帶給他深深的美妙共鳴,即使連賣彈珠汽水的少年的一句「阿里阿多」也讓他念念不忘,感動莫名。一次又一次,他和台灣有著窩心的心靈交會,因此也更熱切思探關乎台灣的人與人、文化、歷史的風貌。加之他有近兩年中國日商的第一線接觸,讓他更能實質比較台灣與中國的民間社會及官僚生態的差異,並以滾燙的熱情祝禱台灣的未來……對他來說,台灣,是個不可思議的,充滿魅力的「國度」!
我與台灣這個國家 窩心感念的心靈交會 緣起一個日本中生代青年廣瀨 勝(Masaru Hirose)貼心感念的台灣慕情,牽動他非寫這本《台灣別記》不可的內在動力。 因著多次台灣「出張」的實地踏訪經驗,他敏銳感受到「親切感」、「笑顏」、「虔誠心」……這些台灣人自己感覺稀鬆平常的特質,卻是日本人早已遺忘的「日本原風味」。他是個十足的性情中人,台灣人、台灣運匠、台灣老闆、台灣料理、台灣茶、台灣風景……台灣的一切,都帶給他深深的美妙共鳴,即使連賣彈珠汽水的少年的一句「阿里阿多」也讓他念念不忘,感動莫名。一次又一次,他和台灣有著窩心的心靈交會,因此也更熱切思探關乎台灣的人與人、文化、歷史的風貌。加之他有近兩年中國日商的第一線接觸,讓他更能實質比較台灣與中國的民間社會及官僚生態的差異,並以滾燙的熱情祝禱台灣的未來……對他來說,台灣,是個不可思議的,充滿魅力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