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作品集 書系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

李永平  著
麥田  出版
2018/09/01 出版

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永平早期成名作。 一部無可忽視的國族哀歌! 掀開種族裂痕、再現婆羅洲鄉土傳奇。 那是讓人生畏、又讓人終生難以揮別的母土…… 「人啊!還是要落葉歸根,我的根在婆羅洲這塊土地上。」──李永平 ★李永平初探婆羅洲的成名作:《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全新結集! ★八篇經典,拆解種族衝突下的歷史鬱結,還原新鮮生猛的島嶼圖像。 ★王德威、李有成 專文重磅推薦! 《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雖是少作,但李永平一生辯證華夷關係、雕琢文字意象,還有尋找女孩作為永恆繆斯的嘗試,都已歷歷在目。 我們見證李永平作為「婆羅洲之子」的前世今生。少年已識愁滋味,作家的「早期風格」仍然有待我們的細細體會。──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 Edward C. Henderson 講座教授) 我之所以將《婆羅洲之子》視為李永平的國族寓言,因為這本小說相當清楚地展現了李永平少年時代的國族想像。──李有成(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他是半個支那,他會激怒神的!」 「半唐半拉的雜種子,人家看見就吐口水!」 「拉子婦天生賤,怎好做一世老婆?」……………… 十八歲青年大祿士,馬華混血之子為尋求身分認同, 在污衊和輕鄙下陷入種族苦戰; 嫁予漢人的達雅土著,成為備受欺凌的「拉子婦」, 卑辱中偷生,她無處可走也不敢怨恨…… 一對母子逃離被飢貧原住民圍困的村落, 驚險航行間,為何改變走回生死未卜的返家路? 鬼影幢幢的「死城」,如何禁錮崩毀靈魂, 展開一場幽冥難分的血腥屠殺…… 混融婆羅洲熱帶風土與種族傾軋的哀傷書寫,李永平早年小說羅織出馬來亞鮮活生動的歷史群象。映現十八世紀以來,雜揉華人與當地原住民的島嶼生態。李永平對原鄉一往情深,而當地族群對峙卻在他身上繫了無數個難解的結,土地上人情衝突往內延伸為心頭創痕,作者筆下人與人之間的衝撞,亦成其與自身身分的搏鬥。本書深刻討論國族間的矛盾情結、刻下傷働記憶,透過種族間無數次對話爭鬥,挑醒人性最柔軟的同理與悲憫情懷。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新俠女圖

李永平  著
麥田  出版
2018/07/28 出版

顛覆傳統,再鑄女俠典範 白玉釵,心狠手辣,無論正邪,殺戮之間,卻有謎一般的初心……   新武俠開創之作 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永平最精采的絕響   一部未完成的小說,永遠的懸念,結局不會只有一個! 2018最傑出的武俠經典 李永平傾盡全力,尚存一息,鍛造出明末的詭譎時局,江湖的奇情俠影 特別推薦—— 上官鼎  (《阿飄》作者;前行政院院長劉兆玄) 鄭丰(武俠作家) 專文推薦—— 永平的新女俠形象,接壤了唐代傳奇和俠義小說中俠女的貞烈強悍和不事二夫外,更有一股不可侵犯的高潔品格,令人又敬又畏。 《新俠女圖》前半部熱鬧繽紛,群雄爭霸,群醜跳樑,眼花撩亂的器刃、神功、劍式、刀法,奇人異士蟠曲迴旋,煞是好看,字裡行間,有一種「寧可無武,不可無俠」的凛然俠義精神。《新俠女圖》末幾回,也是永平生命末章,依舊躍動挑剔、慢雕細琢、筆力深沉,不忍卒讀。 ——張貴興(小說家) 即使最缺乏中國繪畫素養之人,讀到《新俠女圖》,也會想到揚州山子雕刻,那在玉石、田黃、雞血石上,挨擠在一起,卻又可以形成遠近景變化的山水、樹木、人物、飛禽、樓台的「小宇宙」的奇異空間。那一個《紅樓夢》的、《金瓶梅》的、《儒林外史》的,靜止時如一幅幅幻美絕倫的中國古代畫軸,一轉身,畫中人物動起來,又如現代電影的眼花撩亂,快速運鏡。 ——駱以軍(小說家) 《新俠女圖》沒有最終篇。如今,麥田出版社在永平過世一週年時,仍將小說出版成書,深具意義,是另一種形式的圓滿,不僅僅是畫下句點,更留下大大的問號與驚嘆號?!世人,不管識與不識永平,都可透過這本未竟之書,管窺一個終生勤勉、筆耕不輟、質量俱佳的創作者。 ——封德屏(《文訊》社長兼總編輯)) 《新俠女圖》沒有下回,故事無以賡續。但李永平一生流轉於「津、緣、俠」幾個中心意象,是他的小說,也是人生。如今他縱橫南海,快意逍遙,已在另一世界實現自己的俠客夢。 ——高嘉謙(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譙樓三更鼓 雄城一片月 隔河呼艄公 窈窕帶刀客 我這部《新俠女圖》就是講一個女子報仇的故事,她要面對那麼大的一個官僚體制,他的對手是白公公,是三千歲,這樣的一個人手上有龐大的特務機構啊,東廠啊,錦衣衛啊,又有江湖幫派,要面對這些耶,我是要歌頌這個女人。——李永平 明朝正德末年,身負血海奇冤的女俠白玉釵,騎著臙脂馬,帶著雌雄雙劍,髮上別著一支讓人望而生畏的「白骨釵」,從廣東沿大驛道一路北上,赴京報仇;沿途邂逅貴人異士、惡棍無賴,歷經一場又一場殊死搏鬥。這一充滿驚險波譎的復仇之路,將蕩起多少朝局傾軋恩怨、江湖兒女情仇…… 《新俠女圖》講述的是明朝正德末年,一位身負血海奇冤的女俠白玉釵的復仇故事。故事由一位一路跟隨白玉釵的少年李鵲娓娓道來,交織著明末腐敗政權下,紛亂的江湖恩仇與殘酷的東廠迫害。 李永平「讓人抓耳撓腮的寫景、細節的顯影、光色的移晃,完全讓聽故事人被硬生生穿渡過那魔術之換日線,進入到恍如在現場的『圖』中……這樣的充滿動感,同時又撥光翻影的描寫不勝枚舉,美不可言。如果是電影蒙太奇,那可是超豪奢的剪接,特效後製,細到不能細的慢動作中某一個微觀之鏡頭特寫,但這一切又同時如全景繁花收束在無比流暢,一氣呵成的搏擊之中。」(駱以軍語)。 李永平曾有言:「要建立一個中國傳統武俠小說新女俠典範,讓她心狠手辣,讓她殺人不眨眼,無所謂正邪」,他又說:「語言方面,從《金瓶梅》、《醒世姻緣傳》等明朝章回小說中汲取精華……將故事設定在明朝,是受胡金銓武俠電影影響……明朝是最黑暗、腐敗、荒誕的年代,冤案自然也多。」 文學作家李永平,生平最後唯有一心願:要寫出不同於傳統武俠小說、以第一人稱為敍述主軸的新武俠小說。他在生命的最後,傾盡畢生尚存之一息,用鑄劍的力量,一字一句鍛造第一部也是最後一部讓人讀來驚心動容的武俠小說。 一部未完成的小說,結局永遠不會只有一個,這部武俠小說也成為文學作家李永平精采的絕響。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見山又是山:李永平研究

高嘉謙  著
麥田  出版
2017/09/16 出版

※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永平經典代表作「月河三部曲」── 《雨雪霏霏》、《大河盡頭(上):溯流》、《大河盡頭(下):山》、《朱鴒書》, 書寫婆羅洲雨林最動人繽紛的奇幻冒險故事。 ※書法大師董陽孜親筆書名題字+曾獲國內外數十座大獎新銳設計師廖韡裝禎設計 / 本書可視為李永平小說研究的總體觀照,是過去二十年來關於李永平研究最重要的論述合集。這些論述集中觀察李永平各階段的小說創作,精要闡述了李永平的小說藝術特點和風格,以及文學史意義。撰稿者包括馬華、台灣、美國和日本等背景,論文皆為一時之選,對於深入研究李永平作品,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書中亦收入近年重要的李永平訪談、傳記資料、創作年表,以及首次曝光的手稿、書信及照片。 此書結合論述、訪談、照片、手稿、年表於一體,是坊間第一本李永平研究專著。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雨雪霏霏(珍藏版)

李永平  著
麥田  出版
2017/09/16 出版

※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永平經典代表作「月河三部曲」── 《雨雪霏霏》、《大河盡頭(上):溯流》、《大河盡頭(下):山》、《朱鴒書》, 書寫婆羅洲雨林最動人繽紛的奇幻冒險故事。 ※書法大師董陽孜親筆書名題字+曾獲國內外數十座大獎新銳設計師廖韡裝禎設計 《雨雪霏霏》場景地點設定於晦暗陰濕的華西街,作者向童齡的朱鴒丫頭回溯那晦暗陰濕婆羅洲,自己的童年憾事。作者在這本書裡重複檢視了人性之惡的兩個面目。從《海東青》到《雨雪霏霏》,二本書的最後他都揹著朱鴒,他揹在身上不放的是什麼呢?是他自己曾經的關懷或追尋的東西吧。筆下的黑暗險惡是如此怵目驚心,但月亮也常常燦爛穿雲而出,點出的是那殷切追尋的救贖吧。把人性中懦弱自私之痛說出來了,心靈也就受到了洗滌。          ──齊邦媛(台大外文系榮譽教授) 《雨雪霏霏》的九則短篇就像九個進入童年往事的門徑,每一則都引領讀者進入一段不可思議的經驗……在《雨雪霏霏》裡,李永平花費大力氣構築一個完美的文字原鄉;他有意跨越時空,藉著文字,藉著詩,回到那純粹的原鄉想像裡。在回憶與遐想的天地裡,文字排比堆疊,化不可能為可能。然而其極致處,時空錯位,歷史陷落,一場文字鋌而走險的祕戲已然展開。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朱鴒以純粹又世故的小女孩走進李永平的小說世界,成為《雨雪霏霏》裡傾聽李永平婆羅洲童年記事「懺情」的關鍵角色……少年時期離開婆羅洲後的執念,最終構成李永平透過書寫回顧鄉愁、內心原鄉憧憬的轉化。從《雨雪霏霏》到《大河盡頭》,這兩部曲的婆羅洲故事,構成我們檢視李永平面對婆羅洲的激情,卻也指向出走的矛盾。似乎藉由地理的距離和離開,婆羅洲的回歸和敍事才變得可能。以致李永平在小說裡陳述的「罪疚」和「追尋」,構成往事追憶最動人的歸返。       ──高嘉謙(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河盡頭(上):溯流 (珍藏版)

李永平  著
麥田  出版
2017/09/16 出版

※國家文藝獎得主,李永平經典代表作「月河三部曲」── 《雨雪霏霏》、《大河盡頭(上):溯流》、《大河盡頭(下):山》、《朱鴒書》, 書寫婆羅洲雨林最動人繽紛的奇幻冒險故事。 ※書法大師董陽孜親筆書名題字+曾獲國內外數十座大獎新銳設計師廖韡裝禎設計 / 《大河盡頭》上下兩卷《溯流》和《山》的出版,是新世紀華語文學第一個十年的大事。我們很久沒有看到像《大河盡頭》這樣好看又耐看的小説了。好看,因爲李永平沿襲傳統說故事的技藝,讓讀者忍不住想知道下回如何分解,而他筆下的大河冒險如此繪影形聲,更饒有古典寫實主義的風格。耐看,因爲李永平不甘於講述一個傳統的少年啓蒙故事而已。他對文字意象的刻意雕琢,對記憶和欲望的上下求索,又顛覆了寫實主義的反映論,讓寫作本身成爲一場最華麗的探險。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講座教授) 本書榮獲2010第三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專家推薦獎 於是就在那天晌晚,我們大小兩個展開了一趟奇幻迷離的台北旅程。那一夜在台北霓虹街頭給妳講完十二則婆羅洲童年故事,在花東縱谷一盞檯燈下,對著窗外那守望在奇萊山巔、笑吟吟、三年前曾經俯微我們一大一小兩個人跋涉在觀音山下黑水河中的月娘,我終於鼓起勇氣,厚著臉皮招喚妳:魂兮歸來,朱鴒。 打開一張世界大地圖吧,看那赤道之上,東經一百十五度與緯線零度之交,南中國海之南、爪哇海之北,偌大的一片熱帶水域橫亙著一個島,它形狀古錐,卻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大陸島,南海碩果僅存的雨林,自古的瘴癘之地,不知埋莽過多少歐洲傳教士、阿拉伯商賈、荷蘭官吏和眷屬、日本皇軍和營妓、美國嬉皮浪人和華僑礦工的骸骨。 這島的面積覆蓋著密不通風、熱霧瀰漫的雨林,氤氤氳氳,終年蒸騰在赤道那一輪火紅的太陽下,島上還有六大河系──拉讓江、巴蘭河、卡央河、瑪哈干河、巴里托河、卡布雅斯河──發源自島中央的加拉畢高地,好似一隻龐大的八爪魚,四下輻射伸張,順著山勢奔流而下進入內陸叢林,倏地,蛻變為千百條黃蛇,在雨林中鑽進鑽出,穿梭過那星羅棋布一窪又一窪連綿不絕的沼澤,來到海岸沖積平原,匯成六條大川,變成六隻黃色巨蟒,砰砰濺濺一路翻騰嘶吼著分頭闖入爪哇海、西里伯海、蘇祿海、南中國海。這六大河系之首,便是號稱印度尼西亞第一大河的卡布雅斯,長一千一百四十三公里,流經面積廣大的西加里曼丹省,華僑管它叫卡江,達雅克人乾脆稱它「大河」。就在大河的盡頭,天際,赤道那顆大日頭下蒼莽雨林中,拔地而起,陰森森赤條條聳立著開天闢地時遺落的一塊巨石──峇都帝坂。 小說從此開始,十五歲暑假的那一年,敘述者「我」因緣際會,伴隨一群歐美人士泛舟,溯婆羅洲第一大河卡布雅斯河而上,千里航程,直抵婆羅洲原住民達雅克人的聖山「峇都帝坂」,一睹生命的源頭,一窺死亡的奧祕……神祕離奇、鄉野神話傳奇,在莽莽熱帶雨林的大地上逐次展開……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