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於日本學者的韓國儒學研究成果,以哲學、思想為主(歷史、文學等除外),收入戰前與戰後日本研究韓國儒學的研究論文,包含戰前高橋亨10篇,戰後川原秀成等4篇。時間涵蓋朝鮮時代前期與後期,內容涵蓋性理學(朱子學)、陽明學、實學(李星湖、丁茶山等)。藉由此書,可以對比戰前與戰後日本學界在韓國儒學研究上的研究成果,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也能累積臺灣學界韓國儒學研究的能量與實力。
「四端七情論」是由韓國資深學者尹絲淳主導,民族與思想研究所主編的韓文論文集《四端七情論》(首爾:서광사,1992年)。此書正文共23章,分別討論歷代韓國儒者對「四端七情」的看法,完整地展現當代韓國學者對於此問題的集體研究成果。中文版在韓文版上述23篇外,另加3篇附錄:〈對四端七情論的倫理性格之省察〉、〈高峰奇大升的四七論辯與天命圖〉、〈李滉的理氣觀及其在新儒學傳統中的地位〉,故中文版共26篇。韓文版因為出版時間較充忙,頗有疏失之處;中文版經由校訂,可能比韓文版更為翔實精準,將嘉惠臺灣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