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歷史漫遊 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台北一九三五年

梅心怡  著
聯經  出版
2014/10/30 出版

回溯時光八十年,重回粲然可觀的台北城 感受新時代的氣息與脈動,體驗殖民地的躍動與壓抑 看嶄新歐化的建築及貿易鼎盛的街市 聽劇場戲迷們的喝采與劃過城市天際的廣播 坐上新穎的汽車與輪船,走進優雅的飯店與公園 在博覽會熙來攘往的人群中,尋找台北人共同的身影 1935年,台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的已邁入第四十年,殖民初期的對立與緊張日漸趨緩,1920年代末世界性的經濟蕭條也進入尾聲。為了慶祝並彰顯日本殖民政策的成功,這一年的台北正緊鑼密鼓地籌畫著日本統治四十週年的博覽會,即使是該年四月發生在新竹台中地區的重大震災也未讓十月這場盛會失色太多。作為台灣的首府,總督府的所在地,台北是日本政府對台灣一切經營的核心,是個基礎建設、海陸交通與國際貿易都已走在時代的尖端的現代化都市,台北的居民們,享受著便利新穎且充滿人文氣息的城市生活,對於來自世界各國的新知、娛樂和物質享受,台北都未曾缺席。從飛機、輪船、鐵路、公車、汽車,可見對外及對內的交通之便利普及、博覽會及大稻埕的商家可見台北當時商業貿易的繁榮、由公學校、女學校及各類女性職工,可了解初等教育之普及和女性在二十世紀臺灣的活躍,而雜誌、戲曲、音樂會、各種休閒活動也可看到台北當時已成為一個發展成熟,由傳統社會轉變為現代社會的大城市。 這一年,對思想積極控制的皇民化運動尚未包圍生活的每個層面,知識分子們正試著為台灣的在地文化走出一片天,而戰爭也還是海峽對岸尚稱遙遠的一朵烏雲,而新時代的命運,在這片都市榮景尚未察覺時刻,已悄悄地轉向另一個方向,台北的居民們或許未曾預見,當時統治著他們的日本政府將在未來數年深陷軍國主義的泥沼,再難自拔,台灣的歷史也將翻開新頁。 台北寧靜而豐富的城市風景是時代珍貴的縮影,具體而微地將十九世紀以降,人類文明的因和果展現在後人面前,也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我們,在回顧過往美好歲月的同時也能為新時代汲取養分。 本書是《東亞歷史漫遊》系列叢書之一,希望以細膩的繪圖及考證嚴謹的文字,為讀者帶來輕鬆卻深入的閱讀經驗,從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信仰文化等各面向,切入東亞不同時期的重要都市,不但展現一國之都的社會百態,也能一窺東亞文化的交流互動。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長安七四五年

梅心怡  著
聯經  出版
2014/10/30 出版

穿梭千年光陰,駐足文明巔峰的長安城 在舞樂聲傳的錦繡都城,體驗屬於世界的大唐文明 晨間街鼓喚醒城坊,客商駝鈴響徹金市 寒食的鞦韆蹴鞠飛過天際,上元的燈樹踏歌喧鬧通宵 遇見婉約多才的平康娘子與登第得意的進士郎君 在史冊未載的城市一隅,重現大唐盛世的吉光片羽 西元745年,中國唐代天寶四年,都城長安的主人是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邊最長的皇帝。當年號改為天寶時,唐玄宗已勵精圖治三十年,建立了史稱開元之治的盛世。這時的長安,無論在政治、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都市。唐代長安城在隋大大興城的基礎上進行擴建與改善,是漢代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大。其經緯分明的里坊制、以大明宮為龍首,重視四方風水及中軸線的設計,也影響日本京都與韓國漢陽的首都設計。其城市規劃嚴謹,機能完備,在史上堪稱典範。 皇宮外,一百餘座縱橫對稱的里坊間穿插著市場與園林。在商業發展上,長安的東西市為全國經濟貿易中心,其中西市因距離絲綢之路的起點開遠門較近,周圍坊里居住不少外商,成為國際貿易市場。大食商人往來長安及中亞,引入琵琶、葡萄、西瓜等作物。國內商業也因水陸交通便利而蓬勃發展。 政治上,唐玄宗在這一年任安祿山為范陽節度史,可見當時任用外國人為官之開放。同時期日本的遣唐使也頻至長安,可說是東亞文化交流的黃金時期。文化上,詩壇有李白、杜甫,畫壇有吳道子、張萱,玄宗也成立梨園推廣戲曲,樂舞、傳奇皆發展成熟。佛教、道教也在歷代皇帝的支持下發展穩固,再加上景教、祆教、伊斯蘭教都活耀在這座寬容的城市中,讓長安成為如同牡丹花般瑰麗繽紛。 本書是《東亞歷史漫遊》系列叢書之一,希望以細膩的繪圖及考證嚴謹的文字,為讀者帶來輕鬆卻深入的閱讀經驗,從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信仰文化等各面向,切入東亞不同時期的重要都市,不但展現一國之都的社會百態,也能一窺東亞文化的交流互動。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漢陽一七七○年

鄭勝謨  著
聯經  出版
2014/10/30 出版

在初春的大望日,走進繁華的漢陽城 度過宮殿與街巷中的一日,拜訪朝鮮時代的黃金年華 隨著趕集的農人走進市廛,靜候兩班官員穿街而過 分享庶民生活的辛勤與安逸,體會帝王貴族的威儀與煩憂 遇見尋求突破的文士和追趕流行的婦女 在喧鬧緊湊的城市生活中,看見十八世紀朝鮮的生命力 《漢陽一七七○年》以繪本的型式,將十八世紀漢陽城中的生活風俗與文化藝術重現你我眼前。從戒備森嚴的皇宮官廳漫遊至茶樓飯館戲院林立的松坡場,拜訪九重宮闕裡面的帝王,也走近開川橋下市井乞丐的身邊,透過簡單易懂的文字及鮮明豐富的繪畫呈現漢陽都城的生活百態。閱讀這本深入淺出的歷史繪本,能了解漢陽都城的形態和構造、當時的宵禁及關卡制度、十二時辰和更等當時的時間概念、漢陽的住宅分佈和家庭構成、兩班貴族與平民百姓的食衣住行、身份制度等,仔細地解釋漢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並呈現商業的繁榮、身份制度的變化、真景山水畫和肖像畫的流行、古董書畫收藏之風潮、兩班文化、租書店和韓文小說的流行等朝鮮後期的社會現象。 這套書是《東亞歷史漫遊》系列叢書之一,希望「從圖畫來看歷史」,從日常生活中介紹漢陽的文化史。本書的目的是要畫出鮮明的的日常生活,因此著重的不是制度及抽象的觀念思想,而是人的日常生活,不是只關注統治階級而是各階層的人民。根據史料和考古的考證,再由專家執筆將過去的歷史具體形象化。《東亞歷史漫遊》叢書希望以細膩的繪圖及考證嚴謹的文字,為讀者帶來輕鬆卻深入的閱讀經驗,從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信仰文化等各面向,切入東亞不同時期的重要都市,不但展現一國之都的社會百態,也能一窺東亞文化的交流互動。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江戶一八五三年

梅心怡  著
聯經  出版
2014/10/30 出版

重返黑船來航前夕,體驗依時而行的江戶時光 在幕府將軍統領天下的中心,享受富足多彩的都城生活 跟著參勤交代的大名隊伍,一窺井然有序的武士社會 踏入庶民安居的擁擠長屋,感受職人散工的喜怒哀樂 去寺子屋學習,上歌舞伎看戲 在神明處處護持的街町中漫步,認識日本精神的今與昔 1853年,也就是江戶時代的嘉永六年,此時德川幕府的統治已過了兩百五十年,江戶也早已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巨大都市。儘管天皇及朝廷仍在京都,江戶卻憑藉著幕府將軍的權勢、自全國各地蜂擁而至的武士、商人、工匠、藝術家們,以及完善的水陸交通網,成為實質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對江戶人及日本全國來說,這是特殊的一年,馬修.培里(MatthewC.Perry)率領美國海軍船隊無預警地駛入江戶灣,希望向日本政府遞交美國總統國書並協商開國,而第十二代將軍德川家慶也在這突發事件的十九天後離開人世。 《江戶一八五三年》以繪本的型式,帶領讀者見證日本江戶城,在美國黑船來航前夕的生活百態。儘管世界局勢變幻多端,黑船的到來也引起諸多討論,但德川幕府的政權雖已見疲態卻依舊穩固。對江戶老百姓來說,對未來的不安仍是朦朦朧朧的影子,日常生活看起來與平常無異。繁榮的商業造就了各種消費文化的興起,各式餐飲、澡堂、劇場、流行裝扮成為市民的生活中心,甚至還出現各種產品的購買指南或劇場觀賞手冊等服務性出版品。而教育的普及、印刷出版業的繁榮,也讓文學戲劇作品或以黃表紙的文字型式,或以浮世繪的繪畫流通。儘管天皇定都於京都,但江戶卻以繁華又獨具特色的都市生活引領日本全國。 本書是《東亞歷史漫遊》系列叢書之一,希望以細膩的繪圖及考證嚴謹的文字,為讀者帶來輕鬆卻深入的閱讀經驗,從政治經濟、日常生活、信仰文化等各面向,切入東亞不同時期的重要都市,不但展現一國之都的社會百態,也能一窺東亞文化的交流互動。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