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生作品集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思想與人物

林毓生  著
聯經  出版
2023/01/19 出版

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不能經由打倒傳統而獲得, 只能在傳統經由創造的轉化而逐漸建立起一個新的、有生機的傳統時 才能逐漸獲得。   《思想與人物》收錄林毓生教授自1970年代開始撰寫的一系列專題文章,為當時的中文世界,帶來深具啟發的觀點,也引起社會廣泛的注目與討論。在這本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之作中,他不斷探問:「為什麼在中國實現多元化的自由主義是那麼艱難?」   為了回應這個問題,他以嚴謹的態度與手法,細緻地詮釋諸如人文、理性、自由與權威等基本觀念,也從比較思想史的角度,探討五四激烈反傳統主義的歷史成因與涵義,以及道德保守主義的歷史困境。   他從歷史的層次,肯定五四運動所楬櫫的自由、理性、法治與民主的目標;卻也從哲學的層次,對五四思想的實質內容與思想方式作出嚴格的批評,進而對中國思想現代化的歷程提出深刻的反省。在近半世紀後的今天讀來,這些文字依舊別具洞見,充滿著豐沛的能量與生命力。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

林毓生  著
聯經  出版
2023/01/19 出版

自由、多元的社會,是個人在社會中享有自由。 自由最主要的基石是法治, 自由的社會是最有秩序、最能利用知識與最尊重人的尊嚴的社會, 也是最有生機、最少浪費與最有組織的社會。 要建立這樣的一個社會,首要之務是建立一套法治的制度。   自由、民主與法治的口號,在中國已有百年的歷史。這些源自西方歷史文化的觀念,對中文世界裡的許多人而言,至今仍是相當生疏。《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所收各篇論文,直接或間接討論建立自由、民主、法治與理性的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的種種,希望把「五四」的啟蒙工作往前更推進一步。  

79 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

林毓生  著
聯經  出版
2020/09/30 出版

思想史大師林毓生的成名之作 以胡適、陳獨秀與魯迅三位思想家為案例, 將毛澤東思想與文化大革命的根源上溯至五四時期, 解釋現代中國何以出現激烈的反傳統主義,將文化遺產全盤否定。 林毓生在書中提出著名的「借思想‧文化以解決問題」一說: 對現代中國知識分子而言,如果要進行意義深遠的改革, 就必須徹底改變人們的價值和精神、文化與信仰, 現代中國的政治危機,因此也成了一場思想與意識的危機! 《中國意識的危機:五四時期激烈的反傳統主義》是對五四時期反傳統主義的起源和性質所做的研究。這種反傳統主義如此激烈,要求徹底摧毀過去的一切,從各個方面來說都是一種空前的歷史現象。 在社會與歷史發生根本變遷的時期,經常出現反傳統的衝動。新規範、價值的理解與支配,使得許多傳統上視為理所當然的準則和慣例,變得格格不入和難以容忍,人們因此常會要求將它們摧毀。 傳統的「摧毀」具有許多種類,反傳統主義的類型亦見繁多。人們可以抨擊所覺察出的傳統中有害的部分,而不必然要全盤地譴責過去。如果某一傳統內的轉變潛力是巨大的,那麼在有利的歷史條件下,該傳統的某些符號和價值,還可經由重塑和轉化,提供有利於變遷的「種子」,同時還可以在變遷的過程中保留文化認同的意義。 林毓生表示,當建設出可實施運行的現代社會時,從傳統汲取出的文化成分,可以扮演著促進更勝於損害的角色功能。因此,全盤化的反傳統主義,並不必然根生於現代化過程之中或力爭現代性之際。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