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東緣「民族走廊」因其間民族與文化複雜,被認為是解答中國民族歷史之謎的關鍵。本書以民族走廊上一關鍵民族─羌族,來說明漢、藏與西南氐羌系民族「邊緣」的形成過程。本書首先呈現當代羌族在社會、文化各方面居於漢藏之間的駁雜特性,然後說明造成此「羌在漢藏之間」現象的歷史與文化過程。此歷史過程涉及華夏以「羌」為其西方族群邊緣的宏觀歷史變遷過程,以及許多邊緣人群爭論、建構與遺忘「歷史」並改變其歷史心性之微觀過程。此文化過程涉及─民族走廊上諸人群在中國、吐蕃與近代西方殖民帝國之多重政治文化影響下,透過各種文化表徵相互歧視、誇耀與模仿而成為華夏、吐蕃、以色列人後裔,以及「有共同語言文化的羌族」之過程。藉此,本書對羌族以及中國民族之起源與形成,提出一超乎「歷史實體論」與「近代建構論」的新詮釋。
香港新亞書院於民國六十六年成立「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特別邀請錢穆先生擔任首講,本書即其全部講詞。 錢先生積學數十年,為中華文化之魯殿靈光。本書就中國人的性格、行為、思想及文化四方面,來發明中國文化的精義,上下古今,成一家言。最可貴的,錢先生能以深入淺出闡述中國文化的來龍去脈,使人們能夠由此理解傳統思想面貌和意義,從而喚醒並且正視中國人的歷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