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香港“和平占中”、“雨傘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誕生,是通過香港已經經歷、正在經歷的遭遇,可供認識“中國因素”本質、思考台灣命運未來的一部公民讀本。 2014年9月28日,在香港政治心臟地帶金鐘——政府總部周圍爆發的數萬學生、市民和平抗暴事件,震驚兩岸,也震驚世界。 香港九七“回歸”中國僅僅17年,香港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競相奮起,挺身而出,勇敢地對北京強權及其操控下的港府說“不”,以義無反顧、可歌可泣的抗爭行動,決意重新書寫自己的新歷史、創造自己的新未來,這是為什麼? 發生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是什麼?有著怎樣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歷史等方面的深刻背景和動因? 香港人想到的是什麼?他們看到的是什麼?他們做著的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的“中國人”?而台灣人可以從中得到怎樣的教訓和鑒照? 台灣讀者可以嘗試從本書得到一個漂亮的回答。 本書係《立此存照:500位中國人的心靈記錄》第四卷—香港卷。20位受訪人中多為香港政學界知名人物,其中有“和平占中”發起人戴耀庭、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街頭抗議運動的健將梁國雄,還有其他多位立法會議員,記者、律師、學者、社工、出版人、人權工作者……。其中也不乏具爭議性的人士,如激進民主派人士黃毓民、特首選舉民調風波主角趙心樹等。 20位受訪人娓娓道來,他們立場各有堅持、表達充分自由的答問與講述,為讀者繪就一幅“和平占中”風雲激蕩的氣象圖,呼之欲出的是一部難得的“雨傘革命”前傳。
在“紅都”延安見過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共頭目,也為中共創辦“新華社”立下汗馬功勞,一個年輕的中共黨員如何身在紅色漩渦中,歷經磨難,終於看清中共的可怖黑幕和反人性本質,毅然決定奔向自由…… 作為中共最大黨報《人民日報》的社長、總編輯,一位有良知的共產黨員,又如何在“黨”和人民之間作出了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的選擇,呼籲民主,呼籲政治改革…… “文革”中一名年方二十的上海青年,僅僅給海外寫了一封信,即招致被中共當局逮捕、槍決,這是為甚麽…… 《紅潮沉浮錄》以中共建政前後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重大歷史事件的當事人、親歷者、目擊者、研究者的見證、記憶口述和調查訪談,披露紅潮中國的斑斑血史,令人震驚,也啓人省思,呈現了理性、公正和客觀的公民史觀。 書中人物口述歷史還原了中共建政60多年至今仍在刻意掩蓋的駭人史實,原聲追訪揭示了中共專制幾經蛻變但制度性痼疾不變的本質與現狀。在書中,胡績偉、李銳、司馬璐、王若水、吳祖光、金堯如等親聲道出這一切,他們的親人、知交等以回憶和敘說,將這些在紅潮中沉浮受難者、見證者名單上難以回避的、重大歷史事件中重要人物的言行與事蹟、音容與笑貌、風骨與神采一一再現。 從七九“民主牆”、八九“六四”到九八“組黨潮”…… ,更年輕一代民主中國的追求者、探索者自19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至今前仆後繼的感人故事也在書中娓娓道來。 本書由北美知名廣播人張敏編採、撰錄,書中的有些受訪人近年來已去世,他(她)們的聲音和文字留下了中共建政以來真實歷史、真實國情的不可替代的珍貴檔案,爲有意瞭解和研究中國國情、探求和還原歷史真相的各界人士、特別是青年一代的讀者和聽衆,打開資訊封鎖、真相遮蔽的黑盒 ,得以清晰而準確地回溯當年、觸摸史實、審視當下、思索未來…… 本書隨書附贈5小時20分鐘長度的原聲檔案聲頻光碟1張,具有收藏價值。
本書是北京獨立製片人楊偉東500位中國人系列訪談錄的第二卷。這是一套記錄海峽對岸當代中國人真實的精神生活和心智狀態的書:觸碰本書的讀者,你的手有幸握住了中共治下幾代中國公民心靈“雷區”的探雷針;而讓海峽此岸台灣民眾捉摸不定、敏感多變的“中國國情”症候晴雨表,於此也讓你幾乎瞭然於胸了……在這裡,讀者又可以看到在彼岸大陸、甚至台灣此岸也時有所聞的30個熟悉的名字--有李銳、辛子陵、姚監復等黨史專家,也有張思之、滕彪、許志永等法學家;有高瑜、余杰等作家,也有導演謝飛、詩人邵燕祥;有張顯揚、黎鳴等哲學家,也有張大力、張頌仁、杜峽等藝術界人士;有任劍濤、范亞峰等憲政學家,還有丁子霖、周舵等因“六四”受到公眾關注的人物,以及極具爭議性的“左派”代表人物司馬南……在這裡,讀者可以細細品讀這30位受訪者的鮮明個性、獨立見解,以及飽含豐富性、差異性而又共具時代悲劇性的個人經歷、體驗、感悟與思想發現--受訪者或探囊取物,指點江山;或獨闢蹊徑,撥雲見霧;或激烈“反彈”,騰挪應對……。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每一個人的特立獨行,每一個人的鋒芒畢露,每一個 人的喜怒哀樂;訪談呈現出時代語境中的無限張力,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享受、認知上的洞見,並衝擊著渴求真相、渴求變革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