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旅行 書系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奧斯威辛的花冠:納粹集中營的聖國柏神父小傳

許書寧  著
星火  出版
2023/07/31 出版

國柏神父,這位誕生於甲午戰爭那年的波蘭人,究竟為甚麼來到日本? 在這塊陌生的遠東土地上做過甚麼?留下甚麼? 後來又為甚麼回到波蘭,最終在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集中營自願替同囚者死、進入餓死牢? 本書作者許書寧以文、以繪圖、以攝影,耗時十餘年,走訪日本的長崎——國柏神父曾揮汗編輯日文傳教雜誌《聖母騎士》月刊的房間,她也去到波蘭聖國柏紀念館、納粹德國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去回答以上迴盪在她內心的這些問題。 死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國柏神父是個怎樣的人呢?怎麼能想到,這位國籍為波蘭的聖人曾經到日本傳教。原本根本不知道日本在哪裡,他去日本傳教的契機,是在火車上遇到來波蘭念醫學的日本留學生,透過有限的波蘭文交談,點燃了國柏神父去東方的熱火。 就在對日本只有想像的情況下,他和同伴出發,在日本長崎建立了一個印刷廠,印刷他和他的小兄弟們根本不認識幾個日文,就創辦了一本日文刊物。現在去到日本的長崎,可以看到國柏神父紀念館,陳列他當年引進的印刷設備,還有他使用過的房間。 聖國柏在櫻花的國度生活了六年,一九三六年被他的修會召回波蘭,重新回到他一手建立的聖母城,那個社群有多達七百名修士的盛況空前。然而,國柏神父卻始終憂心戰爭的陰影,他在一九三九年八月對弟兄們說,「人生可分為三個階段:準備,工作,與受難。我即將步入第三個階段。」後來證明,他已經做好了殉道的準備。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他的祖國波蘭便面臨一連串的苦難:德軍三路進攻波蘭。國柏神父所在的聖母城距離首都華沙只有四十公里,他遵從長上吩咐,遣散了大部分修士,並且鼓勵他們,「聖母城就在你們的心裡。」三週後,華沙淪陷。 國柏神父先被送往靠近德國邊境的安提撒集中營。國柏神父鼓舞同行者:「我們就要去跟德國人傳福音囉,而且是對方付費喲。」他的幽默感鼓舞了周遭的人。突然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八日他們被釋放了,沒有任何說明。他們回到了聖母城,收容大量難民,在猶太新年,跨越宗教藩籬,為猶太難民舉行新年慶祝儀式。 因為國柏神父和他們的修士工作勤奮,德軍看在這點價值上一直沒有動手。直到一九四一年納粹德國佔領波蘭全境。那年二月某日,德軍的車子開進了聖母城,要來逮捕國柏神父,軍官掏出了逮捕令:「Kolbe…這是德國姓氏吧?」當時德國血統可是保命符,國柏神父很冷靜地回答:「幾代前的祖先是德國人。我是在波蘭出生的波蘭人。」 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八日,他被送往惡名昭彰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六月十五日,他寫了一封家書給母親,告訴母親他到了奧斯威辛,但是他叫母親不要寫信來,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會在那兒待多久。那封信是他向這個世界寄出的最後一封信。 一九四一年七月,他的那片牢房有人脫逃了,德國軍官點了十個人連坐處死,要送進「餓死室」活活餓死。一名被點中的囚犯嚎啕大哭,痛哭自己還有妻子兒女。這時候,囚犯中起了一陣騷動,國柏神父代號16670走到指揮官面前說:「我是天主教神父。我要代替他死。」 國柏神父進入的餓死室,是在大量毒氣室建成之前最可怕的地方。把犯人丟進去之後等死的地方。兩週後孱弱的國柏神父還活著,德國軍醫注射石碳酸毒針,終於終止了慘絕人寰的酷刑。國柏神父的靈魂去到了天國,領取那他兒童時渴望得到的殉道冠冕。 本書特色 人類殘酷史上無法抹去的愛的故事,唯有記住戰勝死亡的愛,才能避免歷史重演。 名人推薦 與聖國柏同一個修會的方濟會士  林思川神父 國柏神父創刊的日本《聖母騎士》月刊現任總編輯   山口雅稔神父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走入心中:避靜的好處

許書寧  著
星火  出版
2019/01/25 出版

現代人生活太嘈雜,當人真正處於靜默中時,能「聽」到甚麼?作者帶著這個問題,到一個安靜的避靜中心,與世隔絕,展開一段心靈的旅行。 基督徒的「避靜」,英文寫做retreat,最深的根源是效法耶穌。三部福音書中都記載,耶穌受洗後,被聖神引領到曠野中四十天之久,在那裏受到魔鬼的試探。 基督宗教的靈修傳統中,有很多的沙漠教父或教母,幾千年來無數放棄世俗在曠野中苦修的人,舉一位在曠野中修成聖人的聖安當為例好了,他出生於第三世紀的埃及,家境富有,但他在十八歲雙親過世後一天,聽到聖堂宣讀福音,那是耶穌對另外一位富貴少年說的話:「你若願一是成全的,去!變賣你所有的,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跟隨我。」少年安當感覺那是耶穌在跟他說話,便照樣做了。安當在沙漠中修行十五年之久,據說,魔鬼常以野獸的形體出現,把他傷得半死,但他漸漸學會躲開魔鬼。他的聖德開始傳開,吸引很多人追隨他,在洞穴內或小屋修行。 今天,已經不需要去到沙漠避靜,在城市中也能避靜,許多教堂在聖誕節、復活節之前都會舉辦半天到一天的避靜,給忙碌的現代人一點機會,靜靜反省一下自己的信仰生活。 其實,書寧曾經體驗過一次不純粹靜默的避靜,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其樂融融,可是失去避靜的「靜」,那次的經驗讓她更加渴望真正的避靜。當她得到這樣的機會,心情是愉悅的,像是得到一個禮物。可是去做避靜,是,用「做」這個動詞,究竟要做什麼?書寧並不知道,只知道她在這三天裡面要守靜默,除了跟自己的神師(也就是指導做避靜的老師)談話之外,不可以跟任何人說話。 當帶領他們做避靜的神父宣布,連聖經也不能讀的時候,書寧才知道,她遇到了自從領洗以來極大的考驗。到底她會怎樣度過避靜的時間,又得到怎樣的體悟呢? ◎手機關機是基本。 ◎不能說話,會不會好難過? ◎神父給書寧一個有點特別的挑戰:連聖經都不能讀。那腦子是要用來做什麼呢? ◎還有,練習呼吸。一次要花個三十分鐘。 ◎避靜不是因為生活好辛苦,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如果你都在睡,可能沒法子聽見天主要跟你說什麼。 ◎避靜也不是帶著長年未解決的問題,企圖一次性解決。 ◎避靜,說淺白點,是好好反省自己,深一點說,是往內心深處,看見自己,更深一點,則是去聽天主要跟自己說些什麼。 必須強調:「出靜」的重要性幾乎是等同於練武的出關,如果態度輕慢地直接跳入紅塵俗世,這個避靜就是前功盡棄。當你「出」靜時,你得到什麼,務必帶回去你的生活裡面,繼續反省,看看避靜的果實能如何改善你的生活品質。

9 特價23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個人的Camino:從觀光客到朝聖者的心靈盛宴

陳墾  著
星火  出版
2018/12/05 出版

◎為迎接2021年「聖雅各之路」Camino的聖年(即七月二十五日適逢星期日)、聖雅各朝聖大爆發而改版。只有在聖年,位於Camino終點的聖地雅各大教堂的正門才會開放,讓朝聖者從正門進入。上一次聖年是2010年,近年來朝聖人數不斷創記錄,2017年朝聖者破紀錄超過三十萬,期待2021年會像上一次聖年迎來爆炸性的朝聖高峰。◎臺灣的朝聖者在去年突破三千人次,書市有其他以Camino為主題的書籍,但是朝聖路的宗教性卻被忽略了,一些臺灣朝聖者不了解朝聖路上教堂內舉行的彌撒意義,以至於甚至不知道領聖體是只有領洗且已開聖體的天主教徒才可以領聖體。對於這條朝聖路,要做的功課不只是交通住宿、體力、穿著等準備。是的,關於這些,本書擺在附錄。想像一下:中古世紀的朝聖者上路時,是抱著有去無回的心態,甚至得簽下生死自負的生死狀,當時的旅行條件與今天天差地遠,許多朝聖者沒到達聖地雅各這個「沒有罪的城市」就死在路上。對於這條朝聖路從中古世紀便存在的宗教意涵,在近年幾部與Camino相關的電影或書籍給沖淡了,如果只是把行走Camino視為「我出去一下」(最近一部德國電影的片名)或是療愈人生某段傷痛,懷著這樣的心態,極其可能會對朝聖路上許多的機遇視而不見。「行走Camino已成為歐洲文化的一種傳統,一種跨越宗教的旅行方式,一種生命洗淨和靈修探索的生活藝術。」 ◎2008年作者第一次走上Camino,2009年走第二次。◎2010年,他和女兒一起走,得到一個意料之外的禮物。◎2013年,他第四度走Camino,改變身分,不只是接受Camino這條路上善意的朝聖者,他選擇到一個庇護所,穿起圍裙,服務其他的朝聖者。◎《一個人的Camino》初版出版於2015年1月 ◎自2016年已連續3年於天主教輔仁大學舉辦「Camino朝聖研討會」,歡迎新朝聖者參加2019年的研討會。◎舉辦數十場讀者見面會◎經營「Camino福之傳」Line群組,以線上即時的方式協助輔導正在行走Camino的朝聖者。 第一次聽到聖地雅各(Santiago),他根本不知道是要用走的去,他甚至不是一個基督徒,他只是想走上這條路。帶領無數人走遍千山萬水的資深導遊,前後四次以徒步的方式行走聖雅各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眺望2021年能在聖雅各之路的聖年,走入唯有在聖年為朝聖者打開的大門,這是為什麼?是怎麼樣的一條路,為什麼讓他心中久久無法割捨?這條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古道,除了上了年紀的建築遺跡、狂野的自然景致之外,還有幾近與世隔絕的鄉野小鎮,仍流動著中世紀的血脈,保留著古老傳統,因此1987年,聖雅各朝聖之路成為歐洲第一條世界文化遺產,同時是全世界第一條以朝聖之路存在的世界文化遺產,第二條在日本,是到了2004年才登錄。然而若以為這就是讓資深導遊魂縈夢牽的理由,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2004年一次旅行中的邂逅,他由朝聖歸途的旅人得知,這條靠雙腳才能走到目的地的一種旅行,於是激起他的好奇,選擇背起所有的家當走在千年古道上,任由週遭的環境隨意處置他……◎第一次讓陌生女子清洗疲憊的雙腳,本該尷尬彆扭的他,卻深受這女子的謙卑與喜樂所感動。◎明明刻意選擇不與Maria同行,以迴避她窮追不捨的詢問,卻又莫名地深受吸引,一邊聽她述說自己的身世,一邊讓自己的眼淚洗滌心靈。◎天天路過中世紀教堂,天天與這些哭笑不得的石雕臉龐對望,他卻在這些空洞的眼神中看到自己內在的孤寂。◎不小心跟錯領頭羊,成了迷途羔羊,他才發現人生也需要指引,一旦失去指標,將無法看清眼前的道路。◎茫茫蒼空中飄然而來的鐘聲,讓他頓覺勞塵盡淨,憂慮盡除。他坦承,鐘聲就像路途中的朝聖夥伴,那一長一短的迴旋之聲,正回應他心中對神聖空間的渴望。◎在修道院的默觀之夜,他看到了自己的過去與現在;在莊嚴的頌禱聲中,他的心靈不禁舞動起來,然而,雖然帶著熱情,這卻是一場包含否定、拒絕與吶喊的痛苦之舞。………原來當旅人什麼都沒有,只剩下這身痛苦的軀殼時,這才看見心靈中所承載的一切:悲傷、愁苦、孤寂、嚮往、感恩與喜樂,整個心靈彷彿甦醒,又再活過一回…… 在一步一腳印的走過聖雅各之路後,心靈被汗水和淚水沖刷,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更新,這才是他想要的不一樣的深度之旅。◎本書特色:1 數百幅聖雅各朝聖之路實景照片,讓您一覽歐洲第一條世界文化遺產風光。2 沿著書中村莊順序走,輔以村莊樣貌照片,絕不會迷路。3 投宿在資深導遊向您推薦的庇護所,絕對物超所值。4雙腳和背包是這趟旅程重要的必備品,資深導遊告訴你該如何預備。※勇敢背起背包向前走,跟隨著資深導遊的步伐,來一趟生命中的心靈之旅吧!

9 特價30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沉默之後:為什麼有人會這麼殘酷、好人要受苦? 帶你重啟幕府鎖國下的勇氣與救贖

許書寧  著
星火  出版
2016/11/02 出版

「天主為什麼對這苦難沉默?」 日本大文豪遠藤周作在曠世鉅著《沉默》中不禁問道。 天主,果真沉默嗎? 這段旅行讓本書作者許書寧得到了答案。 十五至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西方船艦出現在東方海上, 中國、朝鮮、日本等國政府面對極大壓力, 各國不約而同以「海禁鎖國」因應這巨大的挑戰。 日本德川幕府更是驅逐外國傳教士,當時 基督徒若不棄教,便是酷刑致死,所有基督徒都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中沉默了。 日本大文豪遠藤周對這段歷史有感而發,寫下曠世鉅著《沉默》, 所有感觸就是從一幅「踏繪」開始。 踏繪,就是官府命令基督徒踩踏繪有十字架或耶穌聖母的畫像。 遠藤周作的好奇心被引發,一路探索這段歷史:天主真的對苦難沉默嗎? 禁教之後,有外國傳教士和日本本國基督徒被害,最為知名的就是長崎二十六聖人,當中竟然有三個是小孩子。他們慷慨就義處,現在有壯觀的紀念碑。 一六一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德川家康頒布「禁教令」,正式禁止傳佈「邪宗」基督信仰,並下令驅逐所有外國傳教士以及有影響力的基督徒,不准他們踏上日本的土地。     當時,一群外國傳教士懷抱著殉道的決心,選擇留下。他們分別是二十七位耶穌會士、七位方濟會士、七位道明會士、一位奧斯定會士、以及五位教區神父。這群人白天隱藏在信眾家中,晚上則偽裝成農民,暗中走訪各家,施行聖事,照顧無依無靠者。《沉默》書中的耶穌會士克里斯多費雷拉(Cristóvão Ferreira),正是偷偷留下的外國傳教士之一。     起初,只有棄教者被要求踩踏刻有十字架或耶穌瑪利亞的聖像畫,好證實其棄教的決心;後來則漸漸演變為全民例行公事。每年正月,所有百姓均須前往地方單位,輪流踩踏「踏繪」,以證實自己不屬邪宗的清白身分。     殘酷的制度在鎖國時期的日本持續了兩百多年,惡名甚至藉著荷蘭商船遠達歐洲。文學名著《格列佛遊記》就曾經描述,當格列佛遭遇船難漂流至日本時,懇求皇帝讓他免受那個「踩踏十字架」的儀式。     遠藤周作在長崎邂逅了一幅鑲在木框內的銅板「踏繪」, 被留在上面的黑色足跡深深吸引。奇怪的是 他覺得自己「和這些懦弱的傢伙很像」。 遠藤周作閱讀了大量相關書籍。涉獵越深,卻越令他感到不滿。 因為,被記錄成文字而留下的,只有自始至終秉持信念的模範殉道者; 至於那些被迫踩上踏繪、從此背負「背叛者」汙名的弱者, 卻像從未活過一般,被掩沒在歷史的灰燼中。 他們不僅在信仰史上無影無蹤,也被日本的官方歷史棄之如敝屣,絕口不提。     極為匱乏的史料與斷簡殘篇,反而刺激了小說家遠藤周作的想像力。他選出四位被歷史拋棄的棄教者,繼續深入研究。其中兩名踩了踏繪的司鐸,來自葡萄牙與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克里斯多費雷拉與若瑟佳蘭(Giuseppe Chiara),日後被遠藤周作寫入《沉默》書中的費雷拉與洛特里哥。     這些弱者後來怎麼了? 他們真的被(歷史和天主)拋棄了嗎? 這也是本書作者許書寧的關注點。特別珍貴的是 她帶領我們去親身目擊這些人物的「最後」,他們的人生,最後是怎麼度過的? 他們的遺骨埋葬在哪兒? 許書寧帶我們去看了隱藏在日本佛寺的基督徒遺跡、遠藤周作文學博物館、虐殺基督徒的雲仙地獄,東京一條名為切支丹的路,這條路因為搶救費雷拉行動而留名。   許書寧帶著我們,一起探索《沉默》這個故事的背景,拜訪現在長崎的相關地點,觀看關於殉道者與棄教者的各種場所與遺跡,一起思索深刻的信仰問題──迴盪在她心中、也曾折磨遠藤周作那個沉痛的問題:     「天主為什麼對這苦難沉默?」 天主,果真沉默嗎? 這段旅行累積出了她的答案。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繞過半個地球見教宗:跟著小灰團參加2013世界青年日

賴光男  著
星火  出版
2014/07/31 出版

品冠說: 「年輕朋友們,一起走出舒適圈,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吧! 當你遇見基督,遇見愛,必將充滿力量,活出喜樂的每一天!」   175個國家的三百萬青年擠爆巴西! 是世界盃足球賽觀光客的五倍, 誰有如此魅力?   台灣小灰團千辛萬苦趕赴這場與教宗的約會。 為什麼小灰們不能帶行李箱? 11路公車為什麼是小灰們的最愛? 巴西的「家人」在牆上貼滿各式各樣的圖片,說的是什麼? 手中握著的三個月大的胎兒石膏雕像,為什麼令小灰感到震撼? 教宗,我們下次哪裡見?   出國旅行不能帶行李箱,20公斤的家當只得全部背在後背包,為什麼? 一個個看似海龜、駝著厚重的殼,徒步越過重重山坡,目的地卻不是大海,他們往哪裡去? 好不容易過了三個白天才飛到巴西,想要好好沖個熱水澡,卻發現浴室沒有門,只有浴簾遮著,而且只有冷水。 近十個人打開鋪蓋,排排睡在客廳的地板上,就這樣度過巴西的冬夜。   是甚麼樣的情誼,讓巴西居民翹首盼望直到深夜十一點多,只為等著與旅人們共享一頓熱騰騰的晚餐? 是甚麼樣的感動讓一個年輕旅人願意承諾成為人與人之間合一的橋樑? 又是甚麼樣的旅行經驗讓一個長年離家的學子,願意重拾勇氣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   這不是一個吃喝玩樂的行程,是一趟走進異國文化的朝聖之旅;當身體的疲憊達到極點時,心靈上卻是滿滿地富足。那一夜,來自175個國家的三百萬青年,齊聚在科帕卡巴納海灘(Copacabana Beach)與教宗會晤時,他們許下對教會以及全人類的承諾。   「去吧,不要怕,為人服務」這是教宗鼓勵青年人的話。歡迎年輕的你跟著這群小灰們,一起經歷這一趟不一樣的朝聖之旅,一同體驗其中的美妙。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