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書系 ,共計7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樂讀普希金(輯錄樂界名家演繹12首經典曲目,超過72分鐘的聆音盛宴)【典藏珍品CD書】

聯經  出版
2021/09/16 出版

我們的一切都是由普希金開始! ──杜斯妥也夫斯基 有了普希金,俄國文學才光芒萬丈,音樂才靈思飛揚 12首經典樂曲、4位台灣名家頂尖演繹、72+分鐘音樂饗宴 重磅作品、獨家編曲、細膩解析,宛如現場演出的精巧鋪排, 帶你前往普希金的文學殿堂! 三年台港演出經驗 + 兩年潛心籌備製作 = 音樂與文學的絕美對話 以藝術見證時代,疫情期間完成的典藏珍品CD書 「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在疫情期間寫了《瘟疫中的宴會》,作者焦元溥與四位好友在新冠病毒突如其來的這些日子,則完成了CD書《樂讀普希金》,也算見證了一種歷史的巧合。 「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本是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現在以CD書形式展現成果。 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 這些作品各自都能成為音樂會招牌,如今齊聚一堂。即使是以普希金為題的錄音製作,也從未有過任何一張專輯同時收錄上述金曲。 CD書不只有獨一無二的選曲編排,也有獨樹一幟的編曲,包括以女高音、小提琴、鋼琴聯合演出的〈熊蜂疾飛〉與歌曲〈別對我歌唱〉,在音樂家的絕佳默契中更有巧妙發揮,可謂學術性與娛樂性兼備。專輯編排比照音樂會,跌宕起伏一氣呵成,深深牽動聽者情緒。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愛書人能多聽好音樂,愛樂人能多讀好文學」,這是解說音樂會的初衷,也是這本CD書背後的願望。樂讀普希金,希望您喜歡。 誰是普希金? 「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俄國人,都應當擁有一部普希金全集,否則他就沒有資格聲稱自己受過教育,或聲稱自己是俄國人。」雖然英年早逝,卻留下萬丈光芒,時至今日,俄國人對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1799-1837)的崇拜仍然未減。他不只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杜斯妥也夫斯基更讚嘆「我們的一切都由普希金開始」。他名作甚多,經典如《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鮑利斯‧郭多諾夫》、《青銅騎士》、《高加索的囚徒》、《吉普賽人》、《薩爾坦王的故事》、《金雞的故事》、《別爾金小說集》,以及短詩〈我愛過你〉、〈假使生活欺騙了你〉、〈紀念碑〉、〈致凱恩〉等等,不僅在俄語世界家喻戶曉,影響力更遠擴全世界。想要了解俄羅斯與俄國文學,或者只是想知道文學天才究竟能施展何等神奇,都不能不認識普希金。 普希金生於1799年5月26日(新曆6月6日,現在也是聯合國俄語日),父系為俄國古老貴族,母系也是貴族,還有非洲血統。他在法文環境中成長,8歲就以法文寫小型戲劇與詩歌,12歲進入當時剛創建的彼得堡沙皇村貴族中學,1814年即有作品刊於《歐洲導報》,才華早發無可遏抑。1817年完成學業後,他在彼得堡交遊探索,詩作充滿自由主義色彩,卻也因此觸怒當局,被命令前往高加索等地。但最終也因為遠離京城,1825年普希金無法參加「十二月黨人起義」,逃過流放苦役或處決,並被沙皇召至莫斯科看管。1831年2月普希金成婚,卻似乎是一連串災難的預兆。最終他和不斷追求其妻的法國軍官決鬥,不幸身受重創,兩日後過世,享年37歲。 俄國文學之父 「從普希金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如此褒揚並非讚譽,而是事實——這不是說在普希金之前,俄國沒有文學作品,而是俄文到普希金筆下,才真正充分發揮其語言的藝術潛能。俄語來源多重,包括本土的古俄語、隨東正教引入的教會斯拉夫語、以及在十七、十八世紀俄國西化過程中,逐步吸收的德語與法語。如此複雜的語言環境,讓「標準俄語」可望而不可得。普希金之所以不朽,在於他以不世出的語言天分,既掌握俄語各式來源,又能生動流暢地將它們整合為一。不只廣泛吸取民間語言的精華,將書寫與口語完美結合,他更融會古典形式、浪漫主義與寫實筆法,以樂觀冷靜且邏輯清晰的筆調,在詩歌、戲劇、小說、書信等各種文類中都展現傑出成就。加上諧擬諷刺的銳利機鋒與難逢敵手的聲韻美感,普希金證明了俄語的藝術性和創造性,也成為之後俄國作家與知識分子寫作的典範,等於是俄國標準語的奠基者。 文學的普希金,也是音樂的普希金 普希金在文學上的非凡成就,自然也成為其他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或許,作曲家對他最是迷戀,不約而同、各顯神通,以音符將他的各種作品搬上舞台,讓讀者與聽眾歌頌文學的普希金,也讚嘆音樂的普希金。俄語歌劇中最著名、上演機率最高的三大名作,柴可夫斯基的《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與穆索斯基的《鮑利斯‧郭多諾夫》,皆改自普希金同名創作。拉赫曼尼諾夫以普希金敘事詩與劇本譜寫歌劇,也將他諸多詩作譜成歌曲,連鼎鼎大名的〈熊蜂疾飛〉(大黃蜂的飛行),也出自李姆斯基-柯薩科夫改編普希金童話詩《薩爾坦王的故事》而成的歌劇,無論你熟不熟悉普希金,你絕對已經認識和他有關的音樂創作。 十二首CD曲目 Rachmaninoff: ‘Don’t Sing to Me, My Beauty ’ from Six Romances, Op. 4 No. 4(5’03”) Cui: ‘I Loved You’ from Seven Poems by Pushkin and Lermontov, Op. 33 No. 3(1’43”) Cui: ‘The Statue at Tsarskoye Selo’ from Twenty-Five Poems by Pushkin, Op. 57 No. 17(1’24”) Britten: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from The Poet’s Echo, Op. 76 No. 4(4’24”) Tchaikovsky, arr. L. Auer: ‘Lensky’s Aria for Violin and Piano’ from Eugene Onegin, Op. 24(6’06”) Tchaikovsky: ‘Tatyana’s Letter Scene’ from Eugene Onegin, Op. 24(13’45”) Tchaikovsky: ‘Love is No Respecter of Age’(Prince Gremin’s Aria)from Eugene Onegin, Op. 24(6’03”) Rimsky-Korsakov: ‘Flight of the Bumblebee’ from The Tale of Tsar Saltan(2’02”) Mussorgsky: ‘The Death Scene of Boris Godunov’ from Boris Godunov(11’25”) Tchaikovsky: ‘Midnight is Nearing’(Lisa’s Aria)from The Queen of Spades, Op. 68(5’39”) Rachmaninoff: ‘The Whole Camp Sleeps’(Aleko’s Cavatina)from Aleko(6’15&rd

79 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樂讀普希金(輯錄樂界名家演繹12首經典曲目,超過72分鐘的聆音盛宴)【附全體音樂人親筆簽名】

聯經  出版
2021/08/26 出版

我們的一切都是由普希金開始! ──杜斯妥也夫斯基   有了普希金,俄國文學才光芒萬丈,音樂才靈思飛揚   12首經典樂曲、4位台灣名家頂尖演繹、72+分鐘音樂饗宴 重磅作品、獨家編曲、細膩解析,宛如現場演出的精巧鋪排, 帶你前往普希金的文學殿堂!   三年台港演出經驗 + 兩年潛心籌備製作 = 音樂與文學的絕美對話 以藝術見證時代,疫情期間完成的典藏珍品CD書   「俄國文學之父」普希金在疫情期間寫了《瘟疫中的宴會》,作者焦元溥與四位好友在新冠病毒突如其來的這些日子,則完成了CD書《樂讀普希金》,也算見證了一種歷史的巧合。   「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本是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現在以CD書形式展現成果。 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 這些作品各自都能成為音樂會招牌,如今齊聚一堂。即使是以普希金為題的錄音製作,也從未有過任何一張專輯同時收錄上述金曲。 CD書不只有獨一無二的選曲編排,也有獨樹一幟的編曲,包括以女高音、小提琴、鋼琴聯合演出的〈熊蜂疾飛〉與歌曲〈別對我歌唱〉,在音樂家的絕佳默契中更有巧妙發揮,可謂學術性與娛樂性兼備。專輯編排比照音樂會,跌宕起伏一氣呵成,深深牽動聽者情緒。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愛書人能多聽好音樂,愛樂人能多讀好文學」,這是解說音樂會的初衷,也是這本CD書背後的願望。樂讀普希金,希望您喜歡。   誰是普希金? 「每一個受過教育的俄國人,都應當擁有一部普希金全集,否則他就沒有資格聲稱自己受過教育,或聲稱自己是俄國人。」雖然英年早逝,卻留下萬丈光芒,時至今日,俄國人對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 1799-1837)的崇拜仍然未減。他不只被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杜斯妥也夫斯基更讚嘆「我們的一切都由普希金開始」。他名作甚多,經典如《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鮑利斯‧郭多諾夫》、《青銅騎士》、《高加索的囚徒》、《吉普賽人》、《薩爾坦王的故事》、《金雞的故事》、《別爾金小說集》,以及短詩〈我愛過你〉、〈假使生活欺騙了你〉、〈紀念碑〉、〈致凱恩〉等等,不僅在俄語世界家喻戶曉,影響力更遠擴全世界。想要了解俄羅斯與俄國文學,或者只是想知道文學天才究竟能施展何等神奇,都不能不認識普希金。 普希金生於1799年5月26日(新曆6月6日,現在也是聯合國俄語日),父系為俄國古老貴族,母系也是貴族,還有非洲血統。他在法文環境中成長,8歲就以法文寫小型戲劇與詩歌,12歲進入當時剛創建的彼得堡沙皇村貴族中學,1814年即有作品刊於《歐洲導報》,才華早發無可遏抑。1817年完成學業後,他在彼得堡交遊探索,詩作充滿自由主義色彩,卻也因此觸怒當局,被命令前往高加索等地。但最終也因為遠離京城,1825年普希金無法參加「十二月黨人起義」,逃過流放苦役或處決,並被沙皇召至莫斯科看管。1831年2月普希金成婚,卻似乎是一連串災難的預兆。最終他和不斷追求其妻的法國軍官決鬥,不幸身受重創,兩日後過世,享年37歲。 俄國文學之父 「從普希金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如此褒揚並非讚譽,而是事實——這不是說在普希金之前,俄國沒有文學作品,而是俄文到普希金筆下,才真正充分發揮其語言的藝術潛能。俄語來源多重,包括本土的古俄語、隨東正教引入的教會斯拉夫語、以及在十七、十八世紀俄國西化過程中,逐步吸收的德語與法語。如此複雜的語言環境,讓「標準俄語」可望而不可得。普希金之所以不朽,在於他以不世出的語言天分,既掌握俄語各式來源,又能生動流暢地將它們整合為一。不只廣泛吸取民間語言的精華,將書寫與口語完美結合,他更融會古典形式、浪漫主義與寫實筆法,以樂觀冷靜且邏輯清晰的筆調,在詩歌、戲劇、小說、書信等各種文類中都展現傑出成就。加上諧擬諷刺的銳利機鋒與難逢敵手的聲韻美感,普希金證明了俄語的藝術性和創造性,也成為之後俄國作家與知識分子寫作的典範,等於是俄國標準語的奠基者。 文學的普希金,也是音樂的普希金 普希金在文學上的非凡成就,自然也成為其他藝術家的創作靈感。或許,作曲家對他最是迷戀,不約而同、各顯神通,以音符將他的各種作品搬上舞台,讓讀者與聽眾歌頌文學的普希金,也讚嘆音樂的普希金。俄語歌劇中最著名、上演機率最高的三大名作,柴可夫斯基的《尤金‧奧涅金》、《黑桃皇后》與穆索斯基的《鮑利斯‧郭多諾夫》,皆改自普希金同名創作。拉赫曼尼諾夫以普希金敘事詩與劇本譜寫歌劇,也將他諸多詩作譜成歌曲,連鼎鼎大名的〈熊蜂疾飛〉(大黃蜂的飛行),也出自李姆斯基-柯薩科夫改編普希金童話詩《薩爾坦王的故事》而成的歌劇,無論你熟不熟悉普希金,你絕對已經認識和他有關的音樂創作。

79 特價5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一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

焦元溥  著
聯經  出版
2019/09/11 出版

呂紹嘉: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林懷民: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張艾嘉: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 幾米: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 楊照:《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親自拜訪、聆聽、討論、反覆修訂……樂評家焦元溥二十年來田野調查,遍訪世界鋼琴巨擘,暢談當代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鋼琴家學習歷程的珍貴現場紀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訪問內容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藝術、文化、政治、社會、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劃時代對談,字字珠璣,宛如悠遠無垠的靈魂樂曲陣陣傳來。 《遊藝黑白》原於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錄作者焦元溥於2002至2007年之間的鋼琴家訪問,共53篇,55位鋼琴家,53萬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並濃縮原作、為30位鋼琴家增加新內容,更增添53位鋼琴家與一位大提琴家,成為收錄106篇訪問、107萬字、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錄。 套書說明 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如有讀者能按順序,從第一冊第一篇看到第四冊最後一篇,相信能對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有所認識,也能對重要作曲家與樂曲有相當了解。 第一冊提要(1912-1944) 無法隨身攜帶,價格更不便宜,鋼琴,偏偏就是能以其強大多變的表現力,讓無數音樂天才甘心奉獻一生,使它成為曲目最豐富、學習者最多,樂器中的至尊。也因如此,鋼琴不再只是樂器,而是人類文化的縮影。鋼琴家也不只是鋼琴家,更是時代遞嬗悲歡的見證。 收錄在第一冊的鋼琴名家,多是各演奏學派的重要傳人、名動公卿的大師與頂尖賽事得主,更是二十世紀音樂史不可或缺的要角。在訪問中不只能聽他們談音樂和演奏,討論作曲家與作品,更可藉由他們的經驗理解城市文化、國族動盪與政治外交,聽到來自奧地利、德國、匈牙利、西班牙、法國、羅馬尼亞、俄國、亞美尼亞、喬治亞、烏克蘭、美國與亞洲,種種不為人知的驚奇故事──如何在顛沛流離中學琴,怎樣以音樂於九死中搏得一生,誰也沒想到,鋼琴家的人生竟能如此豐富,和他們的藝術見解一樣珍貴且精彩。 這是媲美小說的真實傳奇,也是能讓人一讀再讀,時時參考學習的紙上大師班,歡迎大家一起展開書頁,進入《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的世界!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二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

焦元溥  著
聯經  出版
2019/09/11 出版

呂紹嘉: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林懷民: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張艾嘉: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 幾米: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 楊照:《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親自拜訪、聆聽、討論、反覆修訂……樂評家焦元溥二十年來田野調查,遍訪世界鋼琴巨擘,暢談當代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鋼琴家學習歷程的珍貴現場紀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訪問內容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藝術、文化、政治、社會、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劃時代對談,字字珠璣,宛如悠遠無垠的靈魂樂曲陣陣傳來。 《遊藝黑白》原於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錄作者焦元溥於2002至2007年之間的鋼琴家訪問,共53篇,55位鋼琴家,53萬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並濃縮原作、為30位鋼琴家增加新內容,更增添53位鋼琴家與一位大提琴家,成為收錄106篇訪問、107萬字、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錄。 套書說明 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如有讀者能按順序,從第一冊第一篇看到第四冊最後一篇,相信能對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有所認識,也能對重要作曲家與樂曲有相當了解。 第二冊提要(1944-1953) 收錄於第二冊的鋼琴家,幾乎皆出生於1944至1953這十年之間。這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蘇成為超級強權,世界秩序重組的時代,也是百廢待舉,從斷垣殘壁重新出發,求新也求變的時代。大環境如此,鋼琴家反映世局,悲歡離合、幸運無奈,都在音樂裡細說從頭。 訪問記錄了許多驚人過往:來自蘇聯的魯迪與阿方納西耶夫,以不同方式投奔自由,過程險象環生;白建宇夫婦險遭北韓特務綁架,曾是昔日歐洲各報頭條。然而陳必先含辛茹苦的學琴過程,或許更令人訝異與震撼。此外,就像她和諸多現代作曲巨擘的往來合作,是無法磨滅的精彩故事,本冊內容中音樂教母布蘭潔給列文與羅傑的「無言之教」,1970年蕭邦大賽冠軍歐爾頌得到貴人良師幫助的奇緣,以及南美巨匠費瑞爾以音樂找到自己的過往,在在感人至深。本冊除了俄國、法國、匈牙利、德國、美國,更增加英國、韓國與巴西鋼琴家的視角,還有「匈牙利三傑」中柯奇許最新也是最後的訪問,內容涵蓋諸多作曲大師風格與經典作品的仔細剖析,過人洞見彌足珍貴。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三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

焦元溥  著
聯經  出版
2019/09/11 出版

呂紹嘉: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林懷民: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張艾嘉: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 幾米: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 楊照:《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親自拜訪、聆聽、討論、反覆修訂……樂評家焦元溥二十年來田野調查,遍訪世界鋼琴巨擘,暢談當代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鋼琴家學習歷程的珍貴現場紀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訪問內容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藝術、文化、政治、社會、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劃時代對談,字字珠璣,宛如悠遠無垠的靈魂樂曲陣陣傳來。 《遊藝黑白》原於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錄作者焦元溥於2002至2007年之間的鋼琴家訪問,共53篇,55位鋼琴家,53萬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並濃縮原作、為30位鋼琴家增加新內容,更增添53位鋼琴家與一位大提琴家,成為收錄106篇訪問、107萬字、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錄。 套書說明 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如有讀者能按順序,從第一冊第一篇看到第四冊最後一篇,相信能對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有所認識,也能對重要作曲家與樂曲有相當了解。 第三冊提要(1954-1965) 《遊藝黑白》收錄許多獨家訪問內容,第三冊的齊瑪曼與波哥雷里奇訪問,更是獨家中的獨家:這是他們近三十年來的唯一長篇訪問,後者內容更超過十年追蹤,甚至包括受訪者親自解析自己的演奏錄音,跟著聆聽必然大增賞樂功力。 同樣超過十年追蹤的還有鄧泰山、賀夫、巴福傑與齊柏絲坦。聽他們講述音樂與演奏的道理,或是境遇奇絕的人生,都能收獲滿滿,尤其是鄧泰山分析如何在鋼琴上歌唱,賀夫對樂曲的思考心法。加上陳宏寬克服手傷、近乎神祕的浴火重生,布勞提岡與史戴爾對古鋼琴與歷史鋼琴的演奏提點,以及吳菡與芬柯極其細膩精到、堪稱全方位的室內樂欣賞與演奏剖析,閱讀這些訪問不只令人茅塞頓開,更能獲得前所未有的新視野。 本冊訪問增加來自波蘭、克羅埃西亞、荷蘭、加拿大、瑞典、越南、黎巴嫩與日本的受訪者,內容除了音樂,更包括文學、藝術、政治、電影、宗教、社會,甚至涵蓋流行音樂與311震災,讓我們以鋼琴家的心靈與視角觀看世界。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四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震撼增訂新版,隨書附贈精美藏書

焦元溥  著
聯經  出版
2019/09/11 出版

呂紹嘉:本書深入淺出,可讀性極高,音樂人、一般讀者千萬不要錯過! 林懷民:元溥的書讓人覺得古典音樂充滿人的體溫,可親可愛。只有元溥有這本事! 張艾嘉:作為讀者,我除了感謝,更期待他帶我聆聽更多精彩的演出。 幾米:何其幸運,有這套書為我們開啟一扇神奇的音樂之窗。 楊照:《遊藝黑白》其實從未過時,從舊版到新版,見證的是元溥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刻的理解、更自信的洞見! 當今音樂世界第一套、第一手頂尖鋼琴家訪談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12週年最新版! 藝文名家呂紹嘉、林懷民、張艾嘉、幾米、楊照、詹宏志 傾心推薦! 創作歌手安溥 設計統籌‧繪圖 獻給音樂人,更送給所有人! 親自拜訪、聆聽、討論、反覆修訂……樂評家焦元溥二十年來田野調查,遍訪世界鋼琴巨擘,暢談當代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兼及重要作曲家與樂曲、鋼琴家學習歷程的珍貴現場紀錄! 《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家訪問錄The Colors between Black and White》訪問內容不只關於音樂,更包括藝術、文化、政治、社會、家庭、人生的探索。 精彩的一百多篇劃時代對談,字字珠璣,宛如悠遠無垠的靈魂樂曲陣陣傳來。 《遊藝黑白》原於2007年8月初次出版,主要收錄作者焦元溥於2002至2007年之間的鋼琴家訪問,共53篇,55位鋼琴家,53萬字。 2019年全新版本,不只更新並濃縮原作、為30位鋼琴家增加新內容,更增添53位鋼琴家與一位大提琴家,成為收錄106篇訪問、107萬字、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錄。 套書說明 一至四冊整體而言以鋼琴家出生年排序,但第一、二冊大致以學派或地域劃分章節,第三、四冊則漸漸走向個人化。如有讀者能按順序,從第一冊第一篇看到第四冊最後一篇,相信能對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重要名家傳承、詮釋與演奏觀點有所認識,也能對重要作曲家與樂曲有相當了解。 第四冊提要(1968-1990) 鋼琴家一如世界,多元、繽紛、燦爛。無論就風格或曲目,收錄於第四冊的鋼琴家,整體而言較前輩展現出更大的融合性,學派與地域背景對他們而言,像是遙遠的過去,他們的詮釋角度也更面向世界。也在最後一冊,我們更能看到亞洲有屬於自己的欣賞角度與聆聽觀點,亞洲鋼琴家能在努力深入了解後,以東方文化豐富古典音樂的內涵,為這門藝術開創更寬廣的表現可能。「距離一樣遠,也就一樣近。」只要我們夠虔誠謙虛,也夠積極認真,亞洲音樂家與愛樂者可以深入各類音樂,比西歐諸國彼此之間更沒有距離。 作為《遊藝黑白》最年輕的受訪者,本冊鋼琴家也最是古典音樂的現在進行式,活生生的二十一世紀音樂史,無論是音樂或生活,他們每位都有精彩故事,英國鋼琴家路易士的習樂與習琴歷程,陳毓襄與劉孟捷的技巧發展,更幾無前例可循。布雷利與紀新訪問,可說「為讀者量身訂製」,訪談充分涵蓋他們希望討論的議題與傳達的想法,值得大家細心品味。

79 特價5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樂之本事A Road to the Classical Music

焦元溥  著
聯經  出版
2014/09/19 出版

愛和音樂是最美的同義詞 穿越古典樂的迷思高牆 你將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主題曲   焦元溥繼《聽見蕭邦》後,睽違四年新作 ──《樂之本事》 〈〈張懸設計統籌〉〉 書衣雙封面,附音樂家年表   以迷人故事和美好文字解答千奇百問,使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古典音樂入門指南! 其中包括:古典樂的定義和討論、品味樂曲的態度與方法、錄音與現場演出的差別、不可不知的音樂小常識、古典音樂簡史,以及無比實用的音樂會注意事項、選座参考乃至聆賞進階之道。 筆調輕鬆而內容詳盡,穿插音樂名家故事之餘,更從文學、攝影等諸多面向旁徵博引,讓你以經典混搭時尚,在藝術思考脈絡上融會貫通,一次解決對於古典音樂想愛又不敢愛的掙扎與矛盾!

79 特價43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