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當文學叢刊 書系 ,共計2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批評集

黃文倩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17/08/01 出版

「在那文字的最深處,我們終究會節制修辭。」 閱讀台灣 周志文、邱妙津、賴香吟、胡淑雯、黃麗群、徐譽誠、劉梓潔、吳億偉、林婉瑜 閱讀大陸 王安憶、史鐵生、路遙、石一楓、呂途、梁鴻、董啟章、路內、張楚、文珍 本書收錄作者近十年來的兩岸現當代文學的批評論文。 論者企圖兼容文學、社會與美學的互涉視野,以文本細評、比較文學及相關理論為再解讀的方法,同時嘗試保留一種溫度與靈光的個人感性,出入兩岸三地的代表作家與作品,揭示與反思當中的社會現實、歷史生產、主體困境、精神幻象與審美焦慮,亦是論者長期關注第三世界國家文學困境與特殊性的一些階段性成果。 「對我們這一代人而言,學術不是職業的需要,而更是精神的需要......因為是精神的需要,就不得不時刻以生命的經驗與之周旋。……但如果有一天聽到一聲召喚,世界史是否會重寫?」──楊慶祥序

9 特價36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不只是「風景」的視野:後革命時代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

黃文倩  著
學生書局  出版
2017/08/01 出版

「只有在對周圍外部的東西沒有關心的『內在的人』(inner man)那裡,風景才能得以發現。風景乃是被無視『外部』的人發現的。」──柄谷行人《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 本書所謂「後革命時代」的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指涉的是在世界冷戰消逝、大陸改革開放、台灣解嚴的新歷史語境下,藉由重新聯繫與考察魯迅、陳映真、茹志鵑、王安憶、莫言、龍瑛宗、路遙、汪曾祺、陸文夫、陳若曦、張大春、駱以軍等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從主題影響、思潮淵源、接受典律、主體比較及想像參照等多種比較視野與類型,分析它們當中的國民性精神交鋒、社會主義思想辯證、抒情與人民性的交會,以及不同歷史語境下的類似主體的交集與差異等等。一方面擴充兩岸現當代文學的共相與特殊性的一些理解進路,二方面證成與強化在兩岸互為他者的凝望下,雙方的文學、歷史與主體,不僅僅只是對方旁觀與靜態審美的「風景」,更是相互介入與督促進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