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館 書系 ,共計1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昆蟲面對面:赤裸裸的微距昆蟲觀察課

廖智安  著
晨星  出版
2024/04/12 出版

昆蟲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部通常有口器、複眼、單眼、觸角等構造;胸部則是具有三對足,每一胸節各一對,除此之外,中胸及後胸還有一對翅膀,可用來飛行、偽裝、發聲、威嚇等。 由於昆蟲種類繁多,其身體各部位構造為了能夠適應不同棲地環境條件,演化出多種類型,例如觸角有絲狀、鞭狀、羽狀等形式;口器有咀嚼式、刺吸式、曲管式等,讓人不禁對昆蟲演化出的精細結構讚嘆不已。現在就讓我們跟著本書,一同來認識昆蟲所發展出的特殊構造吧! 本書特色 ◎從入門到進階,深入淺出詳細解說關於昆蟲外部形態構造及生態行為等知識。 ◎透過微距攝影,以大篇幅清晰生態影像與插圖呈現昆蟲身體構造,觀察到難得一見的細微特徵。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紫斑蝶 修訂版

詹家龍  著
晨星  出版
2022/11/12 出版

每到寒冷的冬季來臨,紫斑蝶就會集體從北部飛越北回歸線,來到南部的高雄茂林度冬,形成了壯觀的「紫蝶幽谷」景象。   然而隨著氣候變遷、全球暖化發生,臺灣的紫斑蝶數量已不如過往,再加上土地開發,造成原本的棲地不利生存,或許未來這堪稱生態奇蹟的蝴蝶谷將不復存在......   春天,高速公路為牠封道、設蝶道,只為見證一段400多公里的奇異旅程; 冬天,南部幽谷聚集數以萬計的紫蝶,被大英博物館譽為全世界最大的越冬蝶谷之一。 紫斑蝶究竟有何魅力吸引數千志工追逐牠的蹤跡? 就讓追蝶人──詹家龍,帶您一同探索CNN、BBC、國家地理頻道等眾多媒體所矚目的「蝴蝶密碼」!   本書特色   ◎蝶道謎蹤── 一段跨越臺灣400多公里的蝴蝶公路,動員數千志工參與的「紫蝶返鄉」計畫,終將解開不可思議的紫蝶密碼。   ◎世界二大蝶谷之── 百萬蝴蝶聚集的魯凱族聖地,被大英博物館譽為世界兩大越冬蝶谷之一,「紫蝶幽谷」的奇特之處,帶您一探究竟。   ◎斑蝶的生態觀察── 250餘張精彩圖片,完整紀錄紫斑蝶生活史與23種臺灣產斑蝶的卵、幼蟲、蛹到成蝶之生命軌跡,是認識斑蝶生態的最佳自然教材。    

79 特價59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野鳥攝影攻略 拍攝技巧╳後製修圖╳野鳥攝影熱點

李進興  著
晨星  出版
2022/10/12 出版

野鳥因具有悅耳的鳴叫聲,豐富多彩的羽衣和生動有趣的表情,成為自然界最受人喜愛及觀察的對象。   本書將教您如何拍出具有廣度和深度的野鳥生態照,舉凡覓食、求偶、展翅飛行、停棲等行為,只要秉持細微觀察野鳥動靜、融入野鳥棲息空間,就能心有所感地創作出兼具自然野趣的作品。   本書特色   ●詳細解說關於攝影器材的選擇與應用、構圖安排技巧、影像後製技巧及編修軟體使用等,是初學者進入野鳥攝影的最佳工具書。   ●從生態觀察家的角度作切入,告知讀者關於各種鳥類的生態習性,以掌握最佳拍攝時機。   ●介紹全臺主要拍攝野鳥熱點,並分享個人探訪經驗。  

79 特價37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綠蠵龜﹝增修版﹞跟著海龜教授尋找綠蠵龜

程一駿  著
晨星  出版
2017/11/10 出版

台灣第一本海龜專書科普書 藉由海龜專家程一駿教授執筆,以多年對綠蠵龜的研究、保育經驗,從全球觀點介紹世界的海龜、以台灣的研究經驗介紹綠蠵龜在台灣的生態與生活史,與以在地的台灣文化介紹台灣人民與綠蠵龜(海龜)的特殊關係與保育演進。 想知道即將消失的史前生物——綠蠵龜,如何洄游千里找到回家的路嗎?翻開本書就知道! 本書特色 1.本書為台灣第一本海龜專書科普書。 2.由台灣研究海龜第一人的專家——程一駿教授執筆,完整介紹台灣海龜的生態背景與綠蠵龜的保育過程,內容足以比擬生態紀錄片。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綠蠵龜-跟著海龜教授尋找綠蠵龜

程一駿  著
晨星  出版
2010/10/11 出版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生態攝影聖經:從0開始學專業生態攝影54堂課

林英典  著
晨星  出版
2009/07/23 出版

生態攝影大師 林英典 帶你上山下海 拍出最完美的生態影像下一個生態攝影大師,就是你!他是屢獲大獎的生態攝影大師他是第一個到北海道拍攝絕美丹頂鶴的攝影家生態攝影不向他學,要向誰學?■ 野鳥、植物、動物、昆蟲、景觀攝影祕技大公開如何拍出野鳥飛翔的動態美?鳥類哺育幼鳥時的慈愛畫面怎麼拍?如何捕捉蕨類飽含水珠的翠綠模樣?本書涵蓋所有野外生態攝影的拍攝對象,讓您走到野外,想拍什麼,都能拍出大師級的生態照片。■ 800張生態攝影實例,重點提示拍攝要訣800多張生態攝影圖片,配上最詳細的拍攝要訣及解說,讓您能跟隨步驟一一操作,大大增強野外攝影功力。■ 16年野外攝影經驗完整分享16年野外攝影經驗,遠至北海道趴在冰上拍丹頂鶴,或蹲踞於大肚溪口二十天只為捕捉小燕鷗。作者親身傳授野外攝影的準備工作、注意事項,並延攬影像處理專家教你調校數位影像,讓您能安心地拍出大師級照片。

特價48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台灣藍鵲

徐景彥  著
晨星  出版
2009/01/08 出版

2008年臺灣藍鵲被票選為中華民國國鳥,寶藍色的羽翼和藍白相間的尾羽,常讓人驚豔。究竟藍鵲有多大的魅力,吸引眾人的目光,票選牠代表台灣,享譽全球?且看本書最完整的臺灣藍鵲生態全記錄。◎300幅珍稀臺灣藍鵲生態圖,資料最完備最完整的臺灣藍鵲全記錄,包括求偶、繁殖、覓食等生態,是一本引導讀者關心臺灣藍鵲的入門工具書。◎臺灣藍鵲為臺灣特有種,全球獨一無二臺灣藍鵲為臺灣特有種,其保育和特殊性傲視全球,值得全球關注,更何況同處臺灣的讀者,怎能不用心了解,起而保護牠呢?

9 特價26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臺灣藍鵲

徐景彥  著
晨星  出版
2009/01/08 出版

2008年臺灣藍鵲被票選為中華民國國鳥,寶藍色的羽翼和藍白相間的尾羽,常讓人驚豔。究竟藍鵲有多大的魅力,吸引眾人的目光,票選牠代表台灣,享譽全球?且看本書最完整的臺灣藍鵲生態全記錄。◎300幅珍稀臺灣藍鵲生態圖,資料最完備最完整的臺灣藍鵲全記錄,包括求偶、繁殖、覓食等生態,是一本引導讀者關心臺灣藍鵲的入門工具書。◎臺灣藍鵲為臺灣特有種,全球獨一無二臺灣藍鵲為臺灣特有種,其保育和特殊性傲視全球,值得全球關注,更何況同處臺灣的讀者,怎能不用心了解,起而保護牠呢?

特價20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植物遊樂園

賴麗娟  著
晨星  出版
2005/12/12 出版

玩樂植物世界,發現植物觀察的奧祕與樂趣 ■ 遊戲中輕鬆學習植物知識 ■ 懂易學的植物觀察與利用訣竅 ■ 300餘幅植物生態手繪紀錄圖 在植物世界裡吃、喝、玩、樂,發現植物奧妙新趣味 ■ 看的、摸的、聞的、聽的,吃的,用五官感受植物的奧祕。 ■ 吃、喝、玩、樂,做植物實驗與玩植物遊戲,認識植物在日常生活的應用。 ■ 00幅手繪圖,用塗鴉記錄,珍藏植物的美麗世界。 本書特色 ■ 讀者的感官為出發:   捨棄學理的分類,以讀者於現場能觀察到的東西為主,是適合現場自然觀察的入門書。 ■ 圖像式閱讀:   除了每個章節開始的一小段文字解說之外,主要以插圖配合豐富圖說的編排方式進行。 ■ 穿插活動及遊戲:   除了提供自然觀察的資訊之外,在文章中穿插活動及遊戲,讓讀者能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學習到更多觀察技巧及知識。 ■ 值得珍藏的植物手繪圖像,全彩印刷:   全書圖像均為精緻手繪圖,並以全彩印刷呈現,除了圖解的實用價值外,更是值得收藏的植物繪本。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海岸溼地觀察事典

趙世民  著
晨星  出版
2005/06/09 出版

■河口沙岸生態導覽100問■80多種常見無脊椎動物圖鑑■沙岸溼地生物採集大公開妙趣橫生的生物樂園完全導覽  紅樹林不是紅色的,為什麼叫紅樹林?為什麼螃蟹愛裝死?彈塗魚的眼睛為何長在頭頂上?水母什麼為要倒立?……深入淺出的趣味問答,詳解台灣河口沙岸的奧妙物種。特殊的生物棲息環境深入解說  又長又寬的潮間帶沙岸景觀,食源豐富的超級大濾網-海灘、鹽度分層多變化的河口棲地,獨特「島嶼生態」環境的河口礫石區……,翔實解說台灣河口沙岸的生態環境。

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賞蟲記

張永仁  著
晨星  出版
2005/03/23 出版

作者張永仁是台灣昆蟲生態觀察及攝影領域的知名玩家,所出版的昆蟲觀察書籍及攝影作品更深受好評,屢屢獲獎。在本書中,他以觀察紀實的方式,呈現多年來沉浸於昆蟲世界裡所發生的親身經歷,並搭配精心取景拍攝的生動圖片,讓讀者閱讀時如身歷其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昆蟲的世界。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觀察入門

洪瓊君  著
晨星  出版
2005/03/23 出版

■ 簡單有趣的自然觀察方法用說故事、玩遊戲的方式,介紹大自然的生命萬象;以感官體驗,導引讀者走入自然,觀賞生態。■ 涵蓋海、陸、空各個生態領域全書分為打開感官發現自然、植物的繽紛世界、動物萬花筒、海洋總動員、四季的饗宴、魔法大自然學堂,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帶領讀者進入包羅海、陸、空的生態領域■ 豐富圖片,圖解大自然生命多樣性多元角度的圖片寫真,清晰呈現自然生態的多樣面貌,是學習自然觀察及認識台灣自然生態的的最佳入門書。

9 特價261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動物原鄉

顏重威  著
晨星  出版
2002/05/09 出版

野地生態的豐富之旅 走訪青海湖鳥島、內蒙烏梁素海、蒙古大草原、關中平原的黃河灘地、金門慈湖、台南七股,介紹擁有豐富鳥況的開闊自然野地生態;深入山區荒野,探訪四川成都的熊貓、三官廟的深山鳥況、西雙版納地區熱帶雨林景觀。   珍稀野生動物大探尋 深入自然保護區,捕捉珍奇動物的身影,有鄱陽湖的白鶴、鹽城的丹頂鶴、草海的黑頸鶴、陜西的朱環、七股的黑面琵鷺;作者更深入了四川山區,探尋人見人愛的熊貓。   人與自然共存的大智慧 在進入自然保護區進行生態觀察的同時,作者也提出了人與自然的依從關係。在陜西花石村山溝農家生活、江南周莊水巷的介紹裡,更傳達出人類與山共居、與水為鄰的大智慧。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鷿鷈日記

曾義和  著
晨星  出版
2000/02/26 出版

自然生態的奧妙  一對深居水塘的小鷿鷈,從牠們的交配期、生蛋期,到孵蛋失敗與成功,以及育雛呵護備至,作者守候著這一連串的生命驚奇,用鏡頭完整記錄小鷿鷈的繁殖與育雛過程,為這一段美麗的生命情事做了詳盡的觀察與記錄;並藉由一連串的攝影作品,展示了小鷿鷈對待生命的慎重,體現出自然生態的奧妙。 作者簡介 曾義和  1950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物系畢業,曾任國中生物老師。  長期投注時間與財力,結合攝影與文字,為單一鳥種的生態過程作連貫的觀察記錄。九七年十月之前,觀察小鷿鷈,常因小鷿鷈的敏感警覺,而毫無成果。九七年十月,利用一只高約一公尺左右的廢棄木箱,立於水塘堤岸上,將人與鏡頭藏身其中,才不復苦心人,拍攝記錄了小鷿鷈的生態與生活史。  著有《大平頂許厝港的鳥類》、桃園縣自然生態資源叢書(1)《沿海鳥類生態觀察手冊──飛禽之美》。生態攝影作品:1995年桃園縣全國文藝季「陂塘采風」之生態單元、1996年桃園縣全國文藝季「角板山風情話」之生態單元、1997年於桃園縣立文化中心舉辦生態攝影個展:「桃園海邊野鳥之美」。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黑面舞者

周大慶  著
晨星  出版
1999/12/26 出版

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一名乃譯自英名Black-faced Spoonbill,此名稱乃是根據其黑色面部、近乎湯匙或琵琶形的嘴和類似鷺科鳥類體型而來。  黑面琵鷺在型態分類上屬於鸛形目、朱鷺科、琵鷺亞科的中型水鳥。琵鷺亞科族群全世界共有六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六種琵鷺中只有黑面琵鷺和白琵鷺在東亞和台灣野外有發現的記錄。黑面琵鷺和白琵鷺兩者在外型上的差異以黑面琵鷺體型稍小,此外黑面琵鷺黑色裸出的眼先和顏色較深的喙最為明顯。  黑面琵鷺外形體長約74~82公分,腳長、黑色、脛以下裸出。額、喉、臉和眼先皮膚黑色,和嘴基黑色相連。嘴長且平直,末端擴大成匙狀,成鳥時期顏色黑色,亞成鳥下嘴稍呈肉紅色,隨年齡增長漸黑。但十歲以上喙因黑色皮膜脫弱或鈣化,而出現黃斑,且上喙多橫紋刻凸。 作者簡介 王徵吉  一九四六年出生於台南市。一九七0年開始學習攝影,創立攝影俱樂部,曾任中華日報攝影記者,現全心投注野鳥攝影。  一九八0年代初期到日本拍攝雪景,因緣巧合之下,感動於丹頂鶴曼妙之美,投注拍攝熱情。一九九三年因任新聞記者之便,頻繁接觸黑面琵鷺,因著黑面琵鷺出現在「本鄉本土,又離家近」,於是將對丹頂鶴的感動與熱情轉移至黑面琵鷺,從此至今,無可自拔。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台灣一葉蘭

鄭美麗  著
晨星  出版
1999/10/11 出版

圖文並茂 具欣賞及教育功能 《台灣一葉蘭》是台灣特有植物,由於花姿幽雅,1920年首度英國皇家園藝會獲獎,至1975年共獲得六次,但受此盛名之累也因廣獲歐美愛爾蘭人士喜愛,於是國人大量採集帶花苞假球莖外銷,使得原本在野外悠游的她,頻遭覬覦濫採,種下瀕臨滅絕的命運。 為解開叱吒台灣特有蘭科植物的神秘面紗及為保護此珍貴植物資源,於是在阿里山成立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 作者細膩觀察阿里山地區台灣一葉蘭的形態、生長週期、生育地需求、族群消長,透過本書鉅細靡遺的介紹,藉由相機記錄其族群生長點滴,使國人遺忘的驕傲再度綻放光芒,相信讀者對阿里山的認知不只局限在神木、鐵道、日出、雲海…,尚有懸居在峭壁上的台灣一葉蘭。 作者簡介 鄭美麗  1970年生於屏東,中興大學森林碩士畢業。現任職於嘉義林管處。自小即喜愛大自然,以觀察植物為樂,擅長植物分類及其解說,熱衷推動本土自然環境保育,在阿里山地區從事動植物資源調查與保育近七年,並藉由辦理自然生態解說活動散播自然保育種子,喚醒社會大眾關懷自然、愛護自然之情操。且長期觀察、研究阿里山的台灣一葉蘭族群之生態變化。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小燕鷗殉情記

林英典  著
晨星  出版
1999/06/01 出版

小燕鷗殉情記  小燕鷗殉情記的內容由林英典先生以數個寒暑,在西部濱海地區礫石荒地上,用相機觀察小燕鷗繁殖過程。在陪伴小燕鷗的日子裡,或頂著烈陽、或藏身悶熱欲昏的偽倀中,觀察小燕鷗夫婦努力捍衛家園、孵育幼鳥的過程,及臨死前鶼鰈情深依依不捨的情景。動物的靈性令他深深感動,小燕鷗殉情記就是在這種情懷下誕生了。  小燕鷗是台灣夏季海濱最常見的夏候鳥,牠們經常在地球上有著最長日照的地區活動,追逐夏日的舞者是牠們的另一個名字。每年當黃道面逐漸北移,牠們也由赤道及南半球地區啟程來到較高緯度地區繁殖,年年往返數千公里,其毅力與飛行能力驚人。四月中旬,小燕鷗開始出現在台灣有著開闊沙地或石礫也的沿海地帶,並在滾燙的礫石地上尋找生蛋的場所。小鷗夫婦擇定了簡陋的小窩、雌鳥開始下蛋,雄鳥負責抓魚補充營養,開始歷時三個月的艱辛繁殖過程。過程中小燕鷗不單要時時警覺野狗、野貓、野鼠、蛇類的覬覦,要忍受偷鳥蛋的人類,更要承受因土  小燕鷗的故事或許能博得您對這種鳥類的關心仿於一時,但我們更希望藉由台灣生態館的各個主題,能讓您接觸台灣自然生態環境所面臨各種危機的窘迫性,進而全心關懷我們的環境。 作者簡介 林英典  1954年生,台灣嘉義人。1988年偶然的機會接觸野鳥攝影,從此一心投入鳥類攝影領域,優秀的鳥類攝影作品不斷出現各種媒體及報章雜誌。眾多的獎項與榮銜肯定使林先生對野鳥攝影更為執著。1990年起在彰濱地區拍攝小燕鷗的繁殖過程,使得小燕鷗生存的辛酸血淚得以經由他的鏡頭呈現給社會大眾。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樹木家族:認識台灣

張集益  著
晨星  出版
1999/01/26 出版

樹林家族 ※樹的生活圈-樹與自然/樹與民間信仰.傳說/種子傳 播的方式/附生(寄生)在樹上的植物 ※薔薇科家族-李花/梅花/桃花/櫻花/梨花… ※鄉土與民俗植物-榕樹/茄冬/破布子/相思樹… ※常見的海濱植物-林投/木麻黃/棋盤腳… ※奇特的樹名-臘腸樹/波羅蜜/菩提樹/黑板樹… ※開花的樹木-刺桐/鳳凰木/木棉樹… ※飲料植物-咖啡/愛玉子/可可樹… ※誘蝶(鳥)植物-馬櫻丹/若揀樹/雀榕…  總其介紹台灣常見、稀有的樹木若干種。  植物自然繁衍的方式有適應各種環境而發展出不同的機制,以增加其生存與競爭的機會與能力,如木棉花、美人樹的種子藉著白色的棉絮而隨風飄送、戚樹科樹種如青楓、台灣紅窄戚等以翅果形式增加其傳播距離。 作者簡介  張集益  1969年於嘉義民雄出生,自幼即整日與自然為伍,對大自然有孺慕之情。他是台灣植物學的專家。成大畢業,東海大學研究所。熱衷生態保育,是鳥會、玉山國家公園的義工,從事台灣生態的調查攝影。

9 特價4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