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哈金作品 書系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另一個空間:哈金詩集

哈金  著
聯經  出版
2015/02/04 出版

英文世界最受歡迎,榮獲最高聲譽的旅美華人作家 美國國家書卷獎、海明威獎、福克納獎得主 ── 哈金 第一本以中文創作的詩集,揭露自身的文學「另一個空間」   長久以來使用非母語寫作的哈金,以英文更自由的書寫,得到國際廣大迴響, 這部他首次以中文書寫的詩集,終於問世!   遙遠的雷聲會給你送來純淨的驚喜 天上的鳥群會教你另一種智慧 你的心靈將生出翅 你的語言裡將沒有這些詞彙: 邊界、哀怨、畏怯、崩潰…… 哈金: 用漢語寫這些詩給我帶來了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平靜和歡悅 只能在漢語中才能產生回聲,才具有詩意,這是一次全心全力的漢語寫作。 這本詩集的創作過程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像是一個美好的假期給自己帶來安靜的喜悅。 我相信自己有寫詩的能力,如果能一直長期用漢語寫詩,可能會取得更有意義的成績。   過去哈金以移民的異鄉客身分冷眼觀看,以小說家與詩人的筆,用離開母土,重新學習以異國語言寫字說話,筆耕有成,更以文學作品與成就,獲得廣大國際讀者的迴響與諸多獎項的肯定。哈金不僅用不同形式的文學,思索自身的遷移,抵抗那個稱為母親的國家,也不斷追索家園的意涵與生命的定位,以文學創造與抒懷,真情流露。

特價23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錯過的時光:哈金詩選

哈金  著
聯經  出版
2011/10/19 出版

在成為小說家之前,他其實是位詩人在成為一位詩人前,沒有人可以說他足以駕馭文字──另一個人,另一個更富有潛力的自己。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哈金詩選集首度中譯精選自《沉默之間》《面對陰影》《殘骸》三部詩集特別收錄長篇小說《自由生活》「武男的詩」27首詩作╳ 本書收錄哈金三部重量級詩作《沉默之間》為中國弱勢群體發聲《面對陰影》是哈金個人在美國的奮鬥經歷、對生活的感恩、對舊友的情誼,以及對童年的記憶。《殘骸》從各種不同的個體角度看中國歷史,既有縱向的磅?氣勢,又有橫向的細緻深刻,從大禹治水一直寫到清末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出洋,以抒情筆調寫華夏歷史。《自由生活》被美國桂冠詩人、文學評論家羅伯特.平斯基(Robert Pinsky)譽為「史詩」:「(《自由生活》)改變了文學體裁,?述在親切的家常話基調上展開,之後才意識到這是一部史詩。」╳ 哈金的誕生1986年秋季,我的導師法蘭克.畢達教詩歌寫作,我當時是二年級文學研究生,還不允許正式修這門課,所以我就旁聽,但必須交作業。〈死兵的獨白〉是我交的第一篇作業,法蘭克很喜歡,就興沖沖地給他的朋友在電話上讀了。他那位朋友當時是《巴黎評論》的詩歌編輯,就錄用了。但那是在電話上接受的,得署上個名字,法蘭克問我要用什麼名字。我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我在寫東西,就問「哈金」怎麼樣,他說聽起來很好,很簡潔。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用這個筆名。後來法蘭克和我的另一位也是詩人的導師──艾倫.葛羅斯曼──鼓勵我繼續寫詩。1988年夏季,我在工廠裡做看守,有時間,就寫了《沉默之間》。那年秋季,有幾家出版社拒絕了這本詩集,最後被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接受了。詩集出版時,我並沒有很在意,覺得這只是一個「插曲」,因為我打算將來回國,用中文寫作。╳ 哈金與他的詩天安門事件後,我漸漸意識到得用英語長期寫下去,但我也覺得自己太天真,以前沒意識到代言人的角色有多麼沉重。所以第二本詩集《面對陰影》就變得比較個人化,更有抒情的強度,詩也更簡練些。第三本詩集《殘骸》,斷斷續續寫了大約三年;則像一部史詩,從各種不同的個體角度看中國的歷史。《面對陰影》裡面的詩最像我自己,跟自己個人的經歷比較密切。對詩人來說,最難的是──怎樣找到自己獨特的音樂。你看英語中的大詩人,只要拿出一行詩,讀者一般就知道是誰的。所以不是流暢與否的問題,而是詩人怎樣獲得自己特性的問題,一個終極性的問題。我在英文詩裡其實沒走多遠,但深知這個問題。這些年來我大部分精力都用到小說上了。英語中沒有非母語的大詩人,這也是非母語作家寫作的極限,但願將來有人衝破這個極限。

79 特價3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錯過的時光:哈金詩選

哈金  著
聯經  出版
2011/10/19 出版

在成為小說家之前,他其實是位詩人在成為一位詩人前,沒有人可以說他足以駕馭文字──另一個人,另一個更富有潛力的自己。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哈金詩選集首度中譯精選自《沉默之間》《面對陰影》《殘骸》三部詩集特別收錄長篇小說《自由生活》「武男的詩」27首詩作╳ 本書收錄哈金三部重量級詩作《沉默之間》為中國弱勢群體發聲《面對陰影》是哈金個人在美國的奮鬥經歷、對生活的感恩、對舊友的情誼,以及對童年的記憶。《殘骸》從各種不同的個體角度看中國歷史,既有縱向的磅?氣勢,又有橫向的細緻深刻,從大禹治水一直寫到清末中國第一批留學生出洋,以抒情筆調寫華夏歷史。《自由生活》被美國桂冠詩人、文學評論家羅伯特.平斯基(Robert Pinsky)譽為「史詩」:「(《自由生活》)改變了文學體裁,?述在親切的家常話基調上展開,之後才意識到這是一部史詩。」╳ 哈金的誕生1986年秋季,我的導師法蘭克.畢達教詩歌寫作,我當時是二年級文學研究生,還不允許正式修這門課,所以我就旁聽,但必須交作業。〈死兵的獨白〉是我交的第一篇作業,法蘭克很喜歡,就興沖沖地給他的朋友在電話上讀了。他那位朋友當時是《巴黎評論》的詩歌編輯,就錄用了。但那是在電話上接受的,得署上個名字,法蘭克問我要用什麼名字。我不願意讓別人知道我在寫東西,就問「哈金」怎麼樣,他說聽起來很好,很簡潔。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用這個筆名。後來法蘭克和我的另一位也是詩人的導師──艾倫.葛羅斯曼──鼓勵我繼續寫詩。1988年夏季,我在工廠裡做看守,有時間,就寫了《沉默之間》。那年秋季,有幾家出版社拒絕了這本詩集,最後被芝加哥大學出版社接受了。詩集出版時,我並沒有很在意,覺得這只是一個「插曲」,因為我打算將來回國,用中文寫作。╳ 哈金與他的詩天安門事件後,我漸漸意識到得用英語長期寫下去,但我也覺得自己太天真,以前沒意識到代言人的角色有多麼沉重。所以第二本詩集《面對陰影》就變得比較個人化,更有抒情的強度,詩也更簡練些。第三本詩集《殘骸》,斷斷續續寫了大約三年;則像一部史詩,從各種不同的個體角度看中國的歷史。《面對陰影》裡面的詩最像我自己,跟自己個人的經歷比較密切。對詩人來說,最難的是──怎樣找到自己獨特的音樂。你看英語中的大詩人,只要拿出一行詩,讀者一般就知道是誰的。所以不是流暢與否的問題,而是詩人怎樣獲得自己特性的問題,一個終極性的問題。我在英文詩裡其實沒走多遠,但深知這個問題。這些年來我大部分精力都用到小說上了。英語中沒有非母語的大詩人,這也是非母語作家寫作的極限,但願將來有人衝破這個極限。

特價247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