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與社會系列 書系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打造防疫共同體:解析COVID-19醫藥、人權、大數據與前瞻政策

陽明交大  出版
2022/06/24 出版

集結20篇醫學、法律、公衛界研究者專論全面檢視新冠病毒對臺灣、全球帶來的影響及因應之道COVID-19疫情衝擊各國社會體制,也暴露出國內在防疫作為與人權法治、新科技的快速引進的配套法規、群聚爆發的動員經驗,皆需逐一檢視與提出未來因應之道。本書特別集結醫學、法律及大數據研究等研究及重要見解,為讀者全面解析COVID-19各個面向,期望本書可為凝聚民眾對社會法治、人權及防疫如何精進的共識作出貢獻,亦可作為政策擬定之參考。第一卷為「解讀真實世界訊息」,內容將從新冠病毒的傳播、檢驗方法,逐一列出感染COVID-19後的症狀,以及預防方法;第二卷「人權、法治與防疫」則從臺灣的防疫經驗出發,討論校園民主防疫、科技防疫及防疫物資的法制整備等問題,當中亦探討國際人權、疫苗分配正義及防疫知識信任等重要議題。第三卷將帶領讀者探究「大數據下的真實世界」,以大數據為研究基礎,檢視我國COVID-19防疫措施的成效及政府效能,同時針對疫情以來的網路輿情分析有深入討論。本卷亦有專篇介紹「雲端隱形低血氧監測平台」,有助於掌握隱形缺氧救援時間。最後一卷主題為「打造防疫共同體的前瞻政策」,本單元不僅談醫藥創新與防疫、美國醫療對應措施立法、美國與歐盟的疫苗產品比較分析,納入國外觀點與觀察,更以專文解析《藥事法》第48-2條的緊急使用授權、COVID-19與全民健保,以及亞太醫療與防疫特區布建規劃。

95 特價3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打造防疫共同體:解析COVID-19醫藥、人權、大數據與前瞻政策

陽明交大  出版
2022/06/24 出版

集結20篇醫學、法律、公衛界研究者專論全面檢視新冠病毒對臺灣、全球帶來的影響及因應之道COVID-19疫情衝擊各國社會體制,也暴露出國內在防疫作為與人權法治、新科技的快速引進的配套法規、群聚爆發的動員經驗,皆需逐一檢視與提出未來因應之道。本書特別集結醫學、法律及大數據研究等研究及重要見解,為讀者全面解析COVID-19各個面向,期望本書可為凝聚民眾對社會法治、人權及防疫如何精進的共識作出貢獻,亦可作為政策擬定之參考。第一卷為「解讀真實世界訊息」,內容將從新冠病毒的傳播、檢驗方法,逐一列出感染COVID-19後的症狀,以及預防方法;第二卷「人權、法治與防疫」則從臺灣的防疫經驗出發,討論校園民主防疫、科技防疫及防疫物資的法制整備等問題,當中亦探討國際人權、疫苗分配正義及防疫知識信任等重要議題。第三卷將帶領讀者探究「大數據下的真實世界」,以大數據為研究基礎,檢視我國COVID-19防疫措施的成效及政府效能,同時針對疫情以來的網路輿情分析有深入討論。本卷亦有專篇介紹「雲端隱形低血氧監測平台」,有助於掌握隱形缺氧救援時間。最後一卷主題為「打造防疫共同體的前瞻政策」,本單元不僅談醫藥創新與防疫、美國醫療對應措施立法、美國與歐盟的疫苗產品比較分析,納入國外觀點與觀察,更以專文解析《藥事法》第48-2條的緊急使用授權、COVID-19與全民健保,以及亞太醫療與防疫特區布建規劃。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每一篇,都是真實故事刻劃疫情當下的日常與無常本書收錄29篇護理師在醫護現場的所見所聞,每篇故事背後所支撐著的,是在護理視角下透視出的病人生命故事、是一個家庭面對生死別離的悲歌、是一種對於護理的執著與信念、是在疫情下重拾原已殘破凋零的護理初衷、是醫護團隊在疫情中層層疊疊架構起來的信任及團結、也是社會大眾視角對於護理在疫情期間的偏見排擠或是憐惜關懷。「在這場全人類都參與的戰役中,我們蹣跚前行,疫情終結之時未到,我們還不能倒下……」•接連著經歷了公公重症、婆婆離世的創傷,她哭著告訴護理師:「病毒滅我全家……」•如果在疫情之前,我們會在整理完遺體後,請家屬來跟病人說幾句話、做最後的道別,但在疫情嚴峻的現今,我們連最基本的讓家屬道別都做不到!•我最害怕的不是病人,而是自己會不會感染而傳染到家人,因此我不只兩個月沒回家,甚至在一早發布疫情擴散時,就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回家。•一開始因為護理職業,找房子被質疑退租,被刁難,後來我找房子第一句話是問:「我是護理師,我可以租嗎?」•護理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在太陽底下協助採檢,身上流的汗水,臉上因戴N95 口罩後留下的壓痕,我想這種辛苦是沒人可以體會的。•大家看著對方,每個人的衣服都是濕的,還可以擰出水來,頭髮也像剛洗好一樣,臉上都是被N95 口罩緊壓的痕跡,但大家都不喊苦,因為有夥伴們共同努力。

95 特價30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每一篇,都是真實故事刻劃疫情當下的日常與無常本書收錄29篇護理師在醫護現場的所見所聞,每篇故事背後所支撐著的,是在護理視角下透視出的病人生命故事、是一個家庭面對生死別離的悲歌、是一種對於護理的執著與信念、是在疫情下重拾原已殘破凋零的護理初衷、是醫護團隊在疫情中層層疊疊架構起來的信任及團結、也是社會大眾視角對於護理在疫情期間的偏見排擠或是憐惜關懷。「在這場全人類都參與的戰役中,我們蹣跚前行,疫情終結之時未到,我們還不能倒下……」•接連著經歷了公公重症、婆婆離世的創傷,她哭著告訴護理師:「病毒滅我全家……」•如果在疫情之前,我們會在整理完遺體後,請家屬來跟病人說幾句話、做最後的道別,但在疫情嚴峻的現今,我們連最基本的讓家屬道別都做不到!•我最害怕的不是病人,而是自己會不會感染而傳染到家人,因此我不只兩個月沒回家,甚至在一早發布疫情擴散時,就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回家。•一開始因為護理職業,找房子被質疑退租,被刁難,後來我找房子第一句話是問:「我是護理師,我可以租嗎?」•護理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在太陽底下協助採檢,身上流的汗水,臉上因戴N95 口罩後留下的壓痕,我想這種辛苦是沒人可以體會的。•大家看著對方,每個人的衣服都是濕的,還可以擰出水來,頭髮也像剛洗好一樣,臉上都是被N95 口罩緊壓的痕跡,但大家都不喊苦,因為有夥伴們共同努力。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