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言學打開新約,發現聖經的豐富奧秘! 在詮釋聖經時,「語言」是最基本的角度之一。事實上,語言不單是文字或話語,它是基於我們對世界的理解而誕生,能反映文化和歷史內涵,更能透過不同的運用方式,在閱讀、聆聽中引發多元的理解。 聖經文本中的語言,始終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因此,語言的分析,將能整合聖經研究的「作者、文本、讀者」三種角度──這正是劉加恩在《新約語言學釋經法》當中提出的觀點。以語言學架構來分析新約希臘文,將能得知文本如何與讀者互動;在聖經詮釋中重視「處境」、「上下文」,也可能描繪出文本背後的社會、文化與歷史圖像。 本書進一步提供了探索新約希臘文的優良工具──「系統功能語言學」。身兼學者、牧者身分的劉加恩,為我們歸納了新約希臘文的各樣功能,從語義、文法,乃至子句結構、段落的分析,都提供了清晰的架構,幫助讀者在文法規則、字詞變化的廣袤叢林中不致迷失,而能見樹又見林,在精密的語言設計中,見證新約文本所啟示的信仰面貌。這套方法的特色,更在於它能啟發我們領會「處境對文本意義的重要性」,使聖經信息更加立體、連貫,跳脫個別字詞的基本涵義,從更大範圍的文本和背景,體悟神話語的浩瀚。 本書將幫助我們: ✓ 從歷史概述,綜覽釋經觀點在歷代教會中的發展 ✓ 系統化地認識新約希臘文的文法規則、字詞變化 ✓ 認識篇章分析,並掌握「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 ✓ 從「語域」方法實際分析、發掘新約的核心信息 這樣一套釋經方法,將能帶領我們更準確地理解新約希臘文、深化我們對經文的理解,並在字裡行間,見證那位從A到Ω,永在而不變的神。
集半世紀以來新約研究的大成一本開啟嶄新視角的新約導論賴特X伯德聯手合著,學習新約的最佳利器!✦華文世界首次出版,帶你進入第一世紀視角的新約導論!✧教學與研究新約必備的利器,集歷史X文學X神學三大進路!✦全彩精裝好讀登場,涵蓋近300張彩圖、地圖、年表!當代最重要的新約學者賴特,攜手新銳神學家伯德,將數十年研究菁華,寫成一本任何有意進深研讀新約者都適用的新約導論。本書以新約的研究方法起始,從歷史、神學、文學三條路線探索新約的本質與內涵。從猶太歷史、希羅背景、歷史耶穌,到耶穌復活,深入淺出介紹產生新約的時空和事件,奠定對新約歷史脈絡的立體理解。本書獨特之處是依成書順序來介紹新約書卷,從保羅書信到福音書、大公書信、啟示錄。對於各書卷的議題,精要比較與評析歷來學者的研究成果,更闡釋每卷書的主要論點,最後一定會帶到基督徒在21世紀宣教使命的應用。書末特闢兩章,談新約的經文鑑別學與成書過程,完整說明新約從成形到傳遞的過程,讓剛入門的研讀者也能掌握這兩個議題不可不知的核心概念。三百多張彩色地圖、插圖,加上精采的古代文獻選讀,讀者彷彿坐上時光機,回到新約誕生的當下,身歷其境;詳細羅列的表格,讓讀者快速掌握跨越新約不同書卷,甚至是橫跨新、舊約的重要概念;每一章的「進深閱讀」與全書最後的「參考書目」,為更深入的研讀者指出更廣闊的探索方向。本書將幫助讀者從全新的角度閱讀新約,發現新約在上帝的宏大故事中,塑造上帝子民、完成上帝使命的力量。✦✧✦特色單元✦✧✦🆅鑑古通今、古聲啟聵──與新約關係密切的古代文獻精選段落,原汁原味,瞬間回到歷史現場感受當時氛圍,更可透視各種源流與演變的過程。🆅電郵問難──模擬師生電郵往來:一邊是讀經小白,一邊是循循善誘的教授,用最有趣的形式,呈現入門者最常見的困惑,提供最簡明易懂的解答。🆅年表、表格──以教科書的思維設計,清楚呈現或比對重要概念,一目了然;自己整理,還怕有漏,學者整理,最好用的伴讀工具直接入手!🆅地圖、插圖──超過三百張的全彩地圖與插圖,帶讀者神遊新約故事的發生環境、遺跡,飽覽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藝術品對新約的詮釋與再現。🆅書卷大綱──為新約每一卷書提供簡明扼要的大綱,依此大綱逐段講解,按部就班、條理分明,讓人迅速掌握書卷結構與核心信息。第一次研讀新約聖經,在開始之前需要知道的東西之多,光是那個量,新手很容易就招架不住。想要認真研讀新約,這本範圍遼闊卻又清晰無比的導論,就是絕佳的門道,理所當然也會成為許多讀者現成的教科書。──保菈‧古 (Paula R. Gooder)(倫敦聖保羅座堂,法典法政牧師)賴特和伯德用這本書來服事教會界和學界,實在了不起。他們用淺顯易讀的方式,引導讀者去認識新約聖經在歷史、文學、神學三方面的重要主題,卻也絕不諱言那些難解的問題,並且成功避開了雙重風險:過度的懷疑主義與缺乏批判力的敬虔主義。本書是一個典範,象徵著追尋理解的信仰,必將進駐許多大學與神學院的教室,以及牧者的書庫。──以掃‧麥考利(Esau McCaulley)(美國伊利諾州惠頓市惠頓學院,新約助理教授)常聽人說「我們來看聖經怎麼說」、「我們回到聖經來看」之類的話,但你我都知道,聖經脫離了脈絡和上下文,可以被任何人拿來支持幾乎任何觀點。認真讀聖經的人,會希望「如實地」去了解經文。本書始於賴特集大成的老練,加上伯德的創新與活力,幫助讀者由歷史、聖經文學、神學等視角全方位如實了解新約。願你我都作謙卑的學習者,更認識那位誠信真實的上帝。──吳國安(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助理教授)《上帝子民的新約導論》是本劃時代的新約導論,跳脫了一般新約導論的框架,不單探討新約聖經的歷史脈絡,也探討了不同聖經詮釋進路的必要和潛在的盲點,以及整本聖經如何揭露上帝執導的神聖戲劇,邀請上帝的子民活出在這齣劇中蒙召進入的角色。兩位作者強調歷史、文學、神學三者編織在一起,成為新約聖經的經緯,因此負責任的詮釋者需要關注以下三方面的探討:「文本裡面」(內容和結構所要傳達的信息)、「文本背後」(背景和作者意圖)、和「文本前面」(對我們世界的意義)的探討。這幫助今日的讀者能以三個不同的視角來理解新約聖經,同時意識到新約聖經也在邀請我們,回應和踏入上帝所編導的神聖戲劇中。──董家驊牧師(世界華人福音中心總幹事)✦✧✦全球華人學者、牧長一致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王文基 台灣宣道神學院院長吳國安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會歷史/系統神學助理教授孫寶玲 台南神學院客座教授、台南浸信會恩慈堂顧問牧師許光福 馬來西亞衛理公會沙巴年議會會長陳季讓 沙鹿聖教會主任牧師曾思瀚 馬來西亞神學院資深訪問教授、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和講道學特約教授黃國維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董家驊 世界華人福音中心總幹事謝木水 新加坡神學院第七任院長謝樂知 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
長銷經典!全新翻譯! ★譯自原文最新版★ ★參考書目大升級★ 我想要認真研讀聖經,可是常常卡關,誰來救救我? 別擔心,國際知名新約學者戈登‧費依和舊約教授道格拉斯‧史都華,連袂用這本《如何閱讀聖經:讀經藝術13課》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從基礎培養個人研經能力,並且學會判斷怎樣才是合理的經文解釋,避開各種錯讀與濫用。 首先,兩位作者指出,聖經具有雙重性,既是「神的話」,有萬古常新的永恆性,但同時也是「人的話」──是神透過歷史上某時某地的人所述說記載的,因此具有歷史性。這兩種性質之間本來就有張力;而經文產生的時代,當時的人很容易接收理解的意義,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其實需要各種工具的輔助,才能夠跨越漫長的歷史鴻溝與社會、文化隔閡,找出正確的經文意思──這就是解經。有了合理的解經,才能有合宜的釋經──在今日生活中應用經文。 本書頭兩章,先為讀者打基本功,指出最重要的解經與釋經原則。從第三章到最後一章,則將聖經66卷書分成十種文類:1.書信;2.舊約敘事;3.使徒行傳;4.福音書;5.比喻;6.律法書;7.先知書;8.詩篇;9.智慧書;10.啟示錄。本書最大特色,就是強調:不同的聖經文類,就要運用不同的讀法,才不會讀錯讀歪。作者會先說明一個文類的特色,以及由此而生的解經要領;然後以某段經文作實例,一步步示範如何解讀經文的歷史背景與文句脈絡;解經對了,再談釋經。經過這樣的訓練,你會發現,原來有些書卷最好一口氣讀完,有些書卷卻適合「少量多餐」;用讀書信的方式去讀智慧書,彷彿拿叉子喝湯。一本聖經不能只用一種方法讀,正確運用不同讀法,才能讀出不同的境界與滋味! 書末還有附錄,教你聰明挑選聖經工具書,並提供適合不同程度讀者的參考書目。無論自學還是備課,擁有這本《如何閱讀聖經》,就像擁有一位親切又老練的師友在旁指點迷津,你的研經能力必將大大提升! 這部作品對讀者最大的幫助,正在於其中提出的諸多基本概念,諸如書信的應時性質、敘事的是與不是、福音書的性質、耶穌教導與比喻的特性、舊約律法是摩西之約的一部分、先知的信息是建基在摩西之約之上、詩篇何以能成為上帝向人說話的聖經、智慧傳統的特性與限制等。讀者若能正確掌握、充分消化這些基本概念,不僅可避免失控的釋經,亦能從對同一段聖經的諸多解釋中,判斷出何者偏頗、何者適切。──台灣聖經公會《研讀本》系列總編輯∕彭國瑋牧師
逐卷讀經4步驟 憑藉細節線索,躍入宏大敘事! 全球暢銷150,000冊,《如何閱讀聖經》方法論最佳實踐示範 創、出、利、民、申、書、士、得、撒、王、代、拉、尼、斯…… 聖經66卷書常讓人覺得眼花撩亂,分不清各書卷內容的差異, 聖經學者費依與史都華以對聖經文類的獨到鑑識,以及庖丁解牛般的讀經技藝,就各書卷與許多細節做出了鮮活的故事性詮釋: ★出埃及記中的十誡是以色列人與上帝簽下的宗主國條約部分內容! ★利未記的人際關係律法和民數記的人口普查清單,能把奴隸變軍隊? ★申命記的歷史視角,先是影響先知以賽亞和耶利米,再傳給耶穌和保羅! ★馬可是在殺戮時代中傳遞神國彌賽亞的祕密! ★馬太口頭禪「這樣正應驗了先知所說的」用心良苦! ★提摩太前書是保羅書信中較不帶私人感情的教會公文?怎麼證明? (本書作者還發現保羅在帖前三章6-8節中好像鬆了一口氣……) ★保羅把當過賊的阿尼西謀送回苦主腓利門身邊時,還玩了文字遊戲! 聖經中這些細節不僅有趣,還像骨牌一樣彼此牽動,串連出神與人交往綿亙千年、曲折起伏的宏大敘事。為了讓讀者能夠與聖經作者在主題眾多的大小敘事線上同步前進,本書作者為聖經每卷書提供了「書卷簡介」、「內容概要」、「閱讀建議」及「進入經文」四種導讀方式,讓每個看似陌生的人事時地物,都在宏大敘事的架構中,分別展現出清楚的特徵及意義。 ✓逐卷閱讀Step1:掃描書卷簡介 掌握成書基本資料及重點。 ✓逐卷閱讀Step2:了解內容概要 將各項重點歸納為單卷主題。 ✓逐卷閱讀Step3:掌握閱讀建議 認識書卷背景資料及主題的跨卷延伸。 ✓逐卷閱讀Step4:實際進入經文 參考經文大綱,進行逐段速讀或逐字精讀。 #逐卷讀經是大人的主日學故事 #逐卷讀經才知道以色列的先民詩人智者使徒心情澎湃 #逐卷讀經不必死背系統但可以討論神學 #逐卷讀經讓讀經曠野吃瓜群眾變身神國子民
掌握聖經1、2、3, 一本x雙焦點x三共構, 閱讀、應用、教學新舊約, 遊走聖經文本世界,處處是別‧有‧洞‧天! 當我們初到一座陌生城市旅行,或要定居此地,交通運輸網的連通性越是發達,對旅客或是居住者而言,會是一大福音。或遠,我們可以走訪鄰近他鄉,或近,我們可以流連駐足在某個喜愛的城隅。這不單是替代我們雙腳的便利,更成為我們能夠踏訪、深入了解每座城市在地文化的重要利器。 聖經對於每位靠著基督救贖、自此走上這條生命旅途的天路客而言,也同樣扮演如此重要的目的和角色。我們往往會好奇,為何聖經對某些人而言,充滿了豐富的生命力?他們的聖經,與我們的聖經有何不同? 本書三位作者便歸納下列幾種普遍為讀者忽略的聖經特性,嘗試以逐卷分析、圖表整理、主題閱讀的方式,為我們示範,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發現了聖經中暗藏可以通往不同景色的路徑。循著這些路徑,我們能夠不在人生任何轉角街口,錯失聖經為我們展現的不同視野、不同風景。甚至,這樣的看見,還能夠活用出來;一路從閱讀邁向應用和教導。 閱讀路徑 1. 同一脈絡閱讀視角,串聯新舊約宏大敘事:聖經是「一本」書 2. 移位思考,深入聚焦不同時代處境:「雙焦點法」閱讀、應用或教導聖經 3. 點明經文3D結構,強調認識文學體裁的重要:聖經由歷史、神學、文學「三大動力」共構而成 本書特色 逐卷分析 *概要說明表,概覽每卷書的重要資訊 *書卷脈絡、結構分析,爬梳每卷書各章節段落要旨 圖表整理 *書卷大綱圖表整理,一覽書卷整體結構 *整理經文鑰節重點 *收錄每卷書的小知識 *整理與書卷內容相關的圖表、保羅宣教地圖等 主題閱讀 *36篇專文介紹10種聖經文體、與聖經內容或背景等相關的主題 *突顯每卷書與基督救恩此核心教義的關聯性 *收錄多達數百位聖經學者、基督徒作家、文學家等,對每卷書的看法與觀點 真心推薦 王文基牧師(台灣宣道神學院院長、宣道會天母堂牧師) 陳鳳翔執行長(信望愛聖經網站執行長、聖經老師) 曾思瀚老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聖經研究及講道學特約教授、恩道神學院聖經研究特約教授) 劉加恩老師(中華福音神學研究學院新約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