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照護保險法自1999年開始實施。到2009年這十年間有三次制度的修改,提供服務及包含預防的制度被推展開來的同時,市鎮村或包括社區支援中心的責任漸漸地加重。今後超高齡社會的來臨、照護預防勢必變成重要的事。然而到現在為止,市鎮村或包括社區支援中心的每一個人都在煩惱著要如何在社區裡推展。照護預防應該不只是委任於持有特別技術的專門人員,中高齡者本身於社區中在互相的鼓勵下,把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投入照護預防也是必要的。因此「大阪YMCA中高齡者事業推進室」和大阪府中高齡照護室合作,決定以志工的身分投入照護預防工作,共同出版本書。本書的編輯過程中,也曾提議應該要加入對中高齡者閉門不出的對策。從閉門不出到更進一步踏出,當中增加了孤獨死亡對策的部分。照護預防和孤獨死亡組合在一起時,其中是有些隔閡。在第七章歸納出──在聽取對孤獨死亡者實際生活所作調查的中,確信持續參加照護預防活動,對於防止孤獨死亡有密切的關係。本書「無論是誰,在那裡都可以做到的照護預防」,如蒙市鎮村包括社區支援中心的負責人員或者志工的指導者們活用,能在各社區裡普及的話,我們將感到非常榮幸。
戰後「嬰兒潮」大量人口已進入「老人潮」,所引發的服務產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市場發展的新主流,是市場發展的黎明產業。本書共有十章,從在地老化的生活智慧系統出發,導入目前國內發展最迅速的老人居家服務、再到老人長期照護、遠距醫療、老人教育學習、老年人力資源、老人消費型態、老人休閒運動、老人寵物市場和生前契約市場等發燒議題探討和個案分析等,希望老人照顧服務形成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讓銀髮族群未來有更好照顧服務和選擇。作者更期待藉本書能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年輕世代者,研發更多銀髮族的需求商品和提供商業模式的優質服務型態,掌握銀色的商機,造成多贏的市場發展局面。
■整合最新傳播資訊資訊浪潮一波波襲來,媒體匯流成為全球趨勢,本書針對媒體特性與內容,提供最新的媒體資訊與發展重點,使國內與國外資訊完全接軌,讓同學在學校即可了解全球媒體脈動。■強化業界操作模式媒體已由單獨作戰、整合作戰進步到跨媒體作戰,對於資訊內容或行銷廣告的操作方式,也與以往不同,本書幫助同學跳脫傳統媒體行銷觀念,全面掌握業界的思維。■全方位企劃的新時代來臨有效運用電子、印刷和網路媒體不同風格的特性,符合各類市場的需求,規劃跨媒體的行銷策略,進行各種媒體特性的整合,讓企劃內容充分掌握市場趨勢、發揮宣傳綜效。■實例演練詳細分析本書中所列各式範例,均為曾經實際運作的成功實例,透過實例的解讀與分析,可以了解規劃者的目的與策略,可建他山之石的功效。
老,需要被瞭解。老人,需要被愛。老年,可以是一個充滿愛的美好時光。老年學,是一個需要被認識的知識領域。這本書用愛與知識來說明各項關於老年的議題,包括下列六篇:.Aged and ageing──老人與老化.Body and mind──身體與心智.Career and living──生涯與居住.Do and learn──工作與學習.Empowering──自我與家人充權.Holistic──統整的老年全書每篇兩章,每一章內容分為三或四節,每節再分二到四項,配合27個圖表進行說明。「生、老、病、死」,在21世紀,老是這四個字中的關鍵。老與生有關,如何使老依然生生不息?老與病有關,如何與病相處,少病少痛?老與死更有關,如何老得漂亮、死無遺憾?本書詳加分析。兩位彭老師,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專業,同樣真誠的關懷,以淺顯易懂的文字探討老、說明老,閱讀後,人人更瞭解老、老人、老年。
所有的研究生畢業之前,基本上都要通過學位論文口試,可見論文寫作之重要。就文科學門而言,論文寫作甚至就是其研究本身。但是論文寫作談何容易!從研究主題的選擇以及題目的擬定、結構的安排,以至於寫作的種種規格、註解與引用書目鉅細靡遺的格式規範,在在都馬虎不得,當中也都有寫作的陷阱,致令不少研究生乃至於一般學者不察,而寫出不太像樣的論文來。事實上,論文寫作是要講究方法的,而且也有方法可循,本書本乎此,提供了作者多年的研究與教學經驗,依序漸進,說明學術論文(包含小論文與博碩士論文)如何按部就班進行撰寫,並一一列舉文科豐富的實例予以討論,俾能一目瞭然。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整理歸納了美國芝加哥大學與現代語言學會(MLA)的論文寫作格式,輔以國人的行文規範,提供了一套適切合用的論文寫作格式,值得文科研究生和學者做為手頭必備的參考手冊或工具書。
順應高齡人口快速成長的需求,高齡者照護儼然成為當今刻不容緩之重要議題。目前坊間的書籍多是書寫照護技巧,較少提供跨領域者彼此研讀的書籍。 本書由淺顯易懂的筆觸呈現照護、服務、新興議題三篇。第一篇照護篇:由老人的特性、活動、安全照護、環境的安排、健康促進、社區參與,談論如何照護老年人。第二篇服務篇:探討如何提供老年人居家、社區及機構的服務。第三篇新興議題:瞭解照護老人的倫理議題、如何提供失智者治療性環境、淺談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甚至議及老人服務產業、老人自殺等老人照護之特殊議題。本書除可供老人服務事業管理、老人福利事業等相關科系學生做為教科書使用外,並可當成照顧(護)機構、老人服務相關產業之從業人員進修之教材。
十年淬煉 精心功成社會科學領域之研究,不僅需要堅實的理論知識,也需要豐富的研究實務經驗,兩者相輔相成,方得以竟其功。本書乃作者十年淬煉的經典作品,具有以下特色:一、創造性:突破傳統,以創造性的思維構思章節體系,結合理論與研究實務,闡述論文寫作之概念與問題,逐步引導讀者洞察思辯。二、可讀性:從讀者之角度出發,雖為學術著作,但力求文辭通暢,旨趣清朗明晰,授課自學兩宜,能夠有效提升讀者之閱讀興趣。三、正確性:焦點論題力求正確表述,旁徵博引,追根究底,適當釐清社會科學研究之疑義與疏漏,乃最佳研究方法入門書籍之一。四、應用性:規劃「個案研討」、「自我測驗」、「論文實例」等專欄,精選個案及主題實例介紹,適合課程教學及研究生學習參考應用。
本書以「新世紀的法律議題」為軸,當代最具挑戰性的議題,內容範圍涵蓋民、刑、公、商法等法學領域,由知名教授提出深入與前瞻的專家觀點,以有別於法律專業學院式的教育模式,嘗識以更口語化的用詞,更寬廣的視野,更具教育關懷的意念,提供法律通識教育的觀點學習。本書作者與內容包括:台灣大學黃錦堂教授講授「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現況與展望」,警察大學鄧學仁教授講授「現代婚姻關係之課題」、「現代親子關係爭端之解決」、東吳大學黃朝義教授講授「新世紀經濟犯罪與追訴」,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輔仁大學陳榮隆教授講授「維護經濟秩序的憲法──公平交易法」,中央大學鍾國允教授講授「憲法理念與我國釋憲制度」,中央大學楊君仁教授講授「永續台灣與法律對策」、「新世紀的公司治理」、「法律的全球化與在地化」。
社會學是研究社會的科學。簡言之,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研究的方法是「科學」。社會是由個人、家庭、團體……所構成的,它隨著時空環境而變遷,因此研究議題也必須與時俱進。其次,由於社會結構、社會現象的複雜性,社會學的研究除了思辦透析,也須藉助科學實證。 本書從社會學的理論出發,並扣緊現代(尤其台灣)社會的各項重要議題。舉凡社會學的各種理論;社會變遷;社會階層與流動;性別、空間與社會形構;消費文化;醫療與社會;多元文化、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網路與資訊社會;兩岸公民社會的啟蒙與社會發展的比較;全球化與國家治理……均包含其中。充分顯現本書的現代性與廣泛性,作為通識教育的基本教材相當適切,如欲對社會學有基本瞭解的讀者,透過本書也能獲得很好的啟發。
本書涵蓋當代政治理論與意識型態、國家與政府制度、政黨與選舉、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等四大領域。舉凡民主化、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政治發展、公民投票、政治溝通與民意等政治學關注的議題都列專章討論。 本書觀點新穎、題材豐富,掌握潮流趨勢,實為大專學生和通識課必讀之教科書,研究所和國家考識必備之參考書,教師和社會人士最佳選擇現代政治學讀物。
本書在圖像傳播的歷史和圖像傳播實務的基礎上提供理論分析的方法,對於占人類資訊總量82%左右的視覺資訊——圖像及圖像傳播規律,據實地對其進行結構性解析。從文本的形式、風格和結構、功能等技術手段出發,拓展多維的視角或深入圖像結構的文本性探討,進而發現「資訊」產製的規律、「意義」生發的物理源,瞭望圖像傳播的理論研究方法。 本書沒有著力在目前坊間普遍流行的視傳播為「資訊的傳遞」的理論再炒上,而是將研究重點放在「意義的產生與交換」,試圖回答是什麼使得圖像、聲音、文字變成資訊的?圖像是由什麼組成的?可視資訊與圖像符號、造型符號的結構性偏移是怎樣的?圖像資訊與文字資訊的互文性結構特徵有哪些?等等。在傳播學的視野下,剖析圖像傳播的實質,深入圖像文本的討論。遵從自然科學研究途徑:通過個體元素認知用於普及推廣(或多或少有點嚴密,或許可以公式化),探索著建立一種圍繞個體的科學知識的研究主題;達到人文科學的要求:視覺器官(圖像的對象化)成了該學科的特有之物,且逐漸壓制數學之眼(對象認知),在意義的層面完成圖像傳播研究的理論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