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在1948年通過「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揭示人生而平等,每個人都有權享受社會保障以及應有的生活水準,為此,多數國家以制定社會福利保障政策來維護身心障礙、低收入或是老年者等弱勢族群的權益。然而,社會變遷,高齡少子化讓全世界將史無前例地進入一個高度老化的時代,傳統定義中所謂的「弱勢」將不再是少數群體,年輕時健康無礙的一般人也很有可能在步入老年時需要他人的照護與協助。因此許多國家政府與相關產業機構,開始尋求創新科技應用或是友善服務設計的協助,以積極的生活自立目標取代消極的弱勢補助,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藉著這些服務或應用在社會中幸福安居。 我們可以觀察全球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日本的作法,老化指數(即65歲以上人口數除以14歲以下人口數)高達200%的日本在政府政策以及產業配合之下,發展出具整體性與連貫性、細緻的無障礙策略,他們是最早鼓勵以「全人」角度來執行社福政策以及開發通用設計產品的國家。日本的商品市場主力是中高齡族群,其無論在消費習性或偏好皆與年輕人有明顯差異,年輕人消費時會重視同儕的眼光,或是擔心跟不跟得上潮流、會不會跟別人不一樣,也就是具有從眾特性,但是中高齡族的消費行動相對年輕人就顯得多樣且分散,日本銀髮趨勢與商機研究專家村田裕之強調銀髮市場並非大眾市場,而是「多樣化微型市場的集合體」,也就是每個中高齡者會根據自身特有的「變化」,像是退休後的生活變化或是身體機能的變化等,來決定自己要選用哪種服務或產品。因此,商品或服務的設計與表現必須細膩體察使用族群的「個別需求」,也就是以「人」的角度來考量。 從工業革命開始,世界的主流價值就是以科技來代替人力,人們不斷追求技術革新、效益極大化,「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似乎已被遺忘;科技雖然是發展的動力,但「人」才是所有發展的根本,科技存在的意義應該是為人類服務、替人類解決問題,甚至能夠幫助人類獲得幸福與快樂的生活。所以近年來許多相關的倡議遍地開花,例如橘色科技、幸福科技、老人福祉科技等,也就是以「全人關懷」為出發點,鼓勵科技發展,為人類創造出更友善與幸福的生活空間,同時也不會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 面對高齡少子化以及科技應用服務等議題的風潮,資策會FIND的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開始投入研究與調查,系統性地收集與分析國內外相關的服務與應用案例,並與產官學研各界合作探究身心障礙者與銀髮族的科技生活概況,我們十分熱切地期待能與各界分享研究成果,也就是本書「關懷科技搞什麼?」的出版動機。本書共分為「銀髮」、「視障」、「聽語障」、「肢障」、「認知與照護」、「通用設計」等六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令人激賞的服務與應用案例,讀者可以從這些案例體會出「關懷科技」究竟是什麼?到底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幫助?全書以「關懷」為出發點,希冀推廣關懷科技的廣泛性概念,並以此協助大眾理解人與科技之間的新關係,並期盼未來人類皆可在創新科技的協助下享受平等、健全、幸福的生活。
每個世代都會出現足以顛覆人類生活方式的重大發明,社群網路的興起不過短短數年,卻已經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社交關係、商業活動、媒體生態,乃至政治與革命活動造成全面性的影響。全球15億以上、全台超過1,300萬使用者,當「社群網路」已成為你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按讚、打卡、分享…等的動作背後,還隱藏了哪些動機與商機?除了社群「媒體」,社群還有什麼更有趣的應用?透過剖析國內外社群網路、創新應用案例剖析與未來趨勢,本書帶您全方位掌握社群脈動!PART 1 全球趨勢第一章 從數字看網路社群從社群網路相關數據分析的角度切入,概述社群發展現況、企業應用、商業價值等焦點議題。第二章 社群網路服務簡史帶領讀者了解社群網路的關鍵影響力,及主要服務的發展興衰史。第三章 應用案例透過25個極具代表性的社群服務應用案例,引領讀者發掘社群服務的脈動與契機。第四章 社群,不只是媒體從前一章的社群應用案例中,不難發現社群逐漸從「媒體」轉化為更深更廣的概念,本章便將針對主流的社群網路以及社群加值服務的現況、未來發展趨勢,做深入淺出的剖析。PART 2 國內現況第五章 台灣社群服務發展概述藉由回顧在台灣各時期的代表性社群網路服務,讓讀者更深入了解這些服務如何影響,及形塑台灣特有社群網路文化及現象。第六章 台灣民眾社群服務使用行為分析分析台灣民眾使用社群服務的行為、經驗與習慣,並對台灣社群網路使用者之使用者特徵、動機、行為及興趣等進行全方位解析。第七章 台灣企業社群使用行為與態度分析調查國內各行業別與不同規模的企業對社群網路的投入現狀與態度,並分析企業使用社群行銷的原因、投入程度及障礙。第八章 台灣Facebook使用者與粉絲專頁分析探討台灣地區使用者最多的社群網路平台─Facebook使用者組成及特徵,並就粉絲活動較為活躍的:品牌、人物、媒體出版及分享類粉絲專頁,從使用者的特徵、發文及回應類型等行為來探討各類型粉絲專頁的互動模式特性。第九章 台灣Facebook打卡大解密從全球熱門打卡地點切入,聚焦台灣地區的打卡文化,從熱門打卡點的類型、打卡時間、地理環境、文化特色、使用族群等資料交叉分析,剖析台灣地區打卡活動的發展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第十章 台灣社群的現況與未來趨勢總結第二部份社群網路使用者的使用者特徵、使用行為、企業對社群的態度、商業應用服務等,針對台灣地區的社群網路發展現況、發展的焦點議題與未來機會提出討論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