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思 類別 ,共計3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回到革命

溯源書社  出版
2015/08/21 出版

自江胡(江澤民、胡錦濤)漸遠,習近平上台以來,中國發生了甚麼?正在發生甚麽?還將發生甚麽?對中國、對兩岸、對世界意味著甚麽?本書的意旨也直追這些詰問。   眾所周知,中國的民主轉型歷經一個多世紀,迄今仍未完成。改良與革命之爭也超過了一個世紀。   自從1989年天安門民主運動被鎮壓之後,在超過20年的時間內,佔主流的思想是希望通過漸進改革實現民主憲政。「告別革命」是許多人的共同看法,他們認為漸進改革才是通向自由的最現實和代價最小的路徑。但是,2011年似乎是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從那時起,思想氛圍開始變化,革命的呼聲開始上揚,以至迅速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本書反映的正是這一新的、重要的轉向。   書中收錄了近10多年來、特別是最近三五年來海內外51位學者和民主人士的一些分析、論辯中國政治轉型的重要文章,試圖勾勒和描繪世界民主革命的新形勢、中國民主轉型的新特點,重新「回到革命」。討論的主題包括革命話語的變遷、改革與革命之爭、異議運動與維權運動、漸進快進主義之爭、中國轉型的條件、方式以及策略等。   本書可供關心中國和兩岸前途命運的政產學界人士及陸客、陸生等讀者閱讀。它的出版同時也成為這個非常年代的一份珍貴記錄和有力見證。

9 特價359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立此存照:500位中國人的心靈記錄(4)香港卷

溯源書社  出版
2014/11/27 出版

本書在香港“和平占中”、“雨傘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誕生,是通過香港已經經歷、正在經歷的遭遇,可供認識“中國因素”本質、思考台灣命運未來的一部公民讀本。   2014年9月28日,在香港政治心臟地帶金鐘——政府總部周圍爆發的數萬學生、市民和平抗暴事件,震驚兩岸,也震驚世界。   香港九七“回歸”中國僅僅17年,香港人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競相奮起,挺身而出,勇敢地對北京強權及其操控下的港府說“不”,以義無反顧、可歌可泣的抗爭行動,決意重新書寫自己的新歷史、創造自己的新未來,這是為什麼?   發生這一切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是什麼?有著怎樣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歷史等方面的深刻背景和動因?   香港人想到的是什麼?他們看到的是什麼?他們做著的是什麼?他們是怎樣的“中國人”?而台灣人可以從中得到怎樣的教訓和鑒照?   台灣讀者可以嘗試從本書得到一個漂亮的回答。   本書係《立此存照:500位中國人的心靈記錄》第四卷—香港卷。20位受訪人中多為香港政學界知名人物,其中有“和平占中”發起人戴耀庭、真普選聯盟召集人鄭宇碩、街頭抗議運動的健將梁國雄,還有其他多位立法會議員,記者、律師、學者、社工、出版人、人權工作者……。其中也不乏具爭議性的人士,如激進民主派人士黃毓民、特首選舉民調風波主角趙心樹等。   20位受訪人娓娓道來,他們立場各有堅持、表達充分自由的答問與講述,為讀者繪就一幅“和平占中”風雲激蕩的氣象圖,呼之欲出的是一部難得的“雨傘革命”前傳。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巨變時代:中國、兩岸與世界長短集

張倫  著
溯源書社  出版
2012/11/01 出版

本書是北京獨立製片人楊偉東500位中國人系列訪談錄的第二卷。這是一套記錄海峽對岸當代中國人真實的精神生活和心智狀態的書:觸碰本書的讀者,你的手有幸握住了中共治下幾代中國公民心靈“雷區”的探雷針;而讓海峽此岸台灣民眾捉摸不定、敏感多變的“中國國情”症候晴雨表,於此也讓你幾乎瞭然於胸了……在這裡,讀者又可以看到在彼岸大陸、甚至台灣此岸也時有所聞的30個熟悉的名字--有李銳、辛子陵、姚監復等黨史專家,也有張思之、滕彪、許志永等法學家;有高瑜、余杰等作家,也有導演謝飛、詩人邵燕祥;有張顯揚、黎鳴等哲學家,也有張大力、張頌仁、杜峽等藝術界人士;有任劍濤、范亞峰等憲政學家,還有丁子霖、周舵等因“六四”受到公眾關注的人物,以及極具爭議性的“左派”代表人物司馬南……在這裡,讀者可以細細品讀這30位受訪者的鮮明個性、獨立見解,以及飽含豐富性、差異性而又共具時代悲劇性的個人經歷、體驗、感悟與思想發現--受訪者或探囊取物,指點江山;或獨闢蹊徑,撥雲見霧;或激烈“反彈”,騰挪應對……。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每一個人的特立獨行,每一個人的鋒芒畢露,每一個 人的喜怒哀樂;訪談呈現出時代語境中的無限張力,給讀者帶來閱讀上的享受、認知上的洞見,並衝擊著渴求真相、渴求變革的靈魂。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