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學院科學圖書獎 ★從小社區做起,就能改善空氣品質 空氣汙染對人體的傷害: ◎柴油引擎排放較少的二氧化碳,卻排出更多傷害人體器官的微小粒子 ◎PM2.5會破壞男性精子,導致不孕症 ◎孕婦接觸高濃度的PM2.5,會導致嬰兒天生缺陷 ◎空氣汙染會造成五歲孩童罹患哮喘、肺炎等終身肺部疾病 全球反擊空氣汙染的例子: ◎巴黎Crit’Air為私人交通工具分類管制和淘汰計畫,有效降低PM2.5 ◎倫敦宣布二○四一年之前,百分之八十的交通路線透過步行、單車或公共運輸進行 ◎米蘭的「垂直森林」房屋設計,為一千五百平方公尺的建物占地創造出兩萬平方公尺的樹林 作者給你的空氣淨化方案: ◎避開主要車道,走小巷子 ◎不得不走在大街上時,靠建築物的那側走,減少奈米粒子接觸量 ◎如果你住在大街旁,可以在對外陽台種植綠色植物 ◎建議你家附近的學校與托兒所外圍植樹,阻擋微小粒子擴散到校園 你知道原本賴於維生的空氣,正侵蝕著你的生命嗎?但是,本書教你改變這一切! 空氣汙染會阻礙兒童的肺部發育,且每年奪走六百五十萬條人命,數據年年不斷上升。「那些死於空氣汙染的人,通常連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越著科技的發展,工廠、交通工具不再排放濃濃的煤煙,反而是看不見的微小懸浮粒子和化學物質。例如我們所熟知的PM2.5和奈米粒子,都是現代燃燒技術的產物,體積小到即使大量出現,肉眼也看不見。PM2.5和奈米粒子非常微小,可以繞過人體的防禦機制,穿透我們的肺,直接進入血液,阻塞動脈,造成高血壓與心臟病發作。 幸運的是,體積最小的奈米粒子,只存在於源頭的方圓幾公尺之內。而會腐蝕肺部組織的二氧化氮,壽命遠遠短於一天,散播的距離有限。這本書就是要教你如何淨化你吸入的每一口空氣。 本書作者走遍全世界,蒐集了大量的數據和案例,採訪反擊空氣汙染的科學家和都市政策決策者,從公共運輸的電動化、汽車分級淘汰和管制,乃至綠色建築的最新設計,作者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終結空氣汙染全貌,最後,還擬定了你也可以實行的空氣淨化方案,改善住家、學校附近的空氣品質。
深入馬來西亞日常生活,感受多元文化的趣味,了解自身的文化 ◎收錄超過一百五十張全彩馬來西亞漁港、小鎮照片◎ ˙三太子和印度神一同上街遊行 ˙華人背部穿過許多鐵鉤向印度神還願 ˙台灣有雙十節,馬來西亞小鎮有雙九節 ˙為了燕窩採收,屋子不住人而是住燕子 ˙華人馬來人共同組成的流行樂團 ˙不顧政府的反對,三位伯伯蓋了間華人文物博物館 ˙用佛教的紅蠟燭和鮮花水果祭拜聖母像 若要認識東南亞文化,馬來西亞是最好的一站!馬來西亞華人保留了傳統的文化,又受到馬來族、印度族、錫克族之間的文化相互影響,在馬來西亞可以體驗很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群來自台灣各大學的志工,在馬來西亞三個純樸的小鎮裡,會遇到哪些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人、事、物呢? 作者多年來帶領台灣各校大學生,深入馬來西亞小鎮當志工,蒐集當地文史資料和服務社區。這群學生志工必須深入在地生活、參與節慶、探索各種傳統產業,甚至採訪會說華語的印度人。這些都是課堂上無法體會到的多元文化衝擊和世界觀教育。 這不只是一趟國際志工服務,更像一堂透過助人、喚醒自己文化嗅覺的課程。接觸不同的國家、種族文化,開展了這群學生志工的世界觀,同時在多元文化的經驗裡,他們也更有意識地了解到自身的文化,許多學生回到台灣後,更積極參與、觀察家鄉的在地活動,奉獻自己的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