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景觀公共藝術 書系 ,共計8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帶你逛紐約無牆美術館

何春寰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6/10/09 出版

☆ 旅居紐約的遊子,背著包包,聆聽著法蘭克‧辛納屈的〈紐約‧紐約〉,乘著地鐵遊走,一幕一幕不期而遇的驚豔──帶你逛紐約無牆美術館。☆ 匯集多位專業攝影者,將紐約市公共藝術的創意、多元,一覽無遺的,透過鏡頭,看到紐約如何引領世界公共藝術潮流。☆ 介紹紐約市官方與民間專司「公共藝術」單位與設置案例,透晰他山之石的藝術之道。教你乘地鐵玩紐約 看公共藝術品藝術旅遊新著──《帶你逛紐約無牆美術館》紐約,在911之前,她是個既夢幻又寫實的超級現代大都會;911之後,因為平添了一股重大災難事件發生地的歷史感,在眩麗的外表之下又增加了一抹滄桑。似乎活為一個現代人,一生之中如果沒有到過紐約一遊,總會覺得是憾事一樁。透過各種資訊傳播,眾所周知的「大蘋果」給人一慣的印象,通常是:金融商業重鎮、流行時尚之都、文化藝術據點;紐約不但高樓矗立、人口擁擠、寸土寸金;又集合有世界一流的美術館、音樂廳及百老匯劇場等於一身,成為舉世公認的視覺與表演藝術的中心。而在這個都市中,有一項不可忽視的精采展現,那就是「公共藝術」的生發,它讓紐約更多了一層令人驚豔的理由。旅居紐約多時的作者何春寰覺得:在紐約步行,有其必要。因為發達的公共交通體系,抒解了紐約的擁擠,而著名的棋盤式街道格局,將曼哈頓格畫出整齊的都市街道景觀,無數的公共空間與商業大樓充滿著與步行者對話的公共藝術。因此,本書挑選之作品都位於地鐵可達之處,或行人在紐約大街小巷穿梭之際,經常路過的地點。欣賞什麼樣的藝術不收門票、不清場,觀眾可以來去自如?而且幾乎24小時開放?而紐約的「公共藝術」就扮演著這種親切的角色。它反映著多元性社會特質、除了是社區自我表達、形象塑造的管道與地標的角色,也為紐約人與來自全世界的訪客,提供了在傳統美術館、畫廊等藝術展示空間之外,另一種頗具份量的藝術欣賞場域。本書將紐約市的公共藝術,按照分布地點劃分為幾個區塊,再依序介紹每一區塊中的重要作品。開始從甘迺迪國際機場切入,進到中城、上東城、上西城、下城、皇后區,最後於布魯克林區壯麗公園野生動物中心結束。每一件作品並附註作者、名稱、年代、材質與搭乘地鐵路線,方便讀者按圖索驥,親自拜訪。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共藝術空間新美學

胡寶林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6/07/24 出版

公共藝術的多元形式與象徵意義,在這樣的時代,不斷有新的風格與定義產生,它的姿態繽紛、語言生動,呈現於我們生活的舞台上。從小至美化的街燈、車站內具設計感的座椅,大至在公共空間內外一切引人注意、歡愉、討論的事物;或者是由一個政治、社會、族群等的共同「議題」、一個計畫案所衍生而出的公共藝術作品,皆在每個城市裡與路過的人巧遇、對話或擦身而過。作者胡寶林,以其二十年來對於公共藝術的觀察,提出獨特的觀點。從公共藝術家不必做化妝師的角度,引領至設置在社區環境、族群認同等意象的「定點藝術」,結合了當代哲學觀點的省思,欲推廣一個非泛論的公共藝術新美學:一切都可以是公共藝術的形式,只要能夠透過參與、認同與地緣的互動,既而邁向都市共同生活中的改革與創意,才是具有意義的作品。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公共藝術在波士頓

陳昌銘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5/11/28 出版

波士頓擁有超過250件公共藝術作品,從街道、公園到政府機構等,各式藝術作品林立,融入了市民的生活,提升了整體環境的生活質感。本書帶領讀者從波士頓大都會區、劍橋市、麻省理工學院一路行至捷運車站,介紹此城市的歷史背景、官方藝術委員會、基金會等執行公共藝術的過程,呈現各地區的精采作品,是一本最佳的波士頓公共藝術導覽手冊。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感人的紀念性公共藝術

黃承令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5/08/19 出版

司徒強推薦 旅美藝術家  紀念性空間與公共藝術共同構築成人文精神的新場域。  近半世紀以來,關於歷史事件的紀念方式,從早期的英雄式個人寫實塑像、宏偉壯觀建築與高聳的紀念碑,開始轉化為紀念物公共化、環境藝術化、抽象符號化的表現型態,如同台灣早期隨處可見的蔣公銅像、宏偉的中正紀念堂到現今的二二八紀念公園。  隨著這樣的風潮與觀點逐漸被接受,世界各地的紀念物便陸續展現出有別於以往的多元風貌,不僅融會了地景藝術、場所精神、歷史意涵、景觀設計;更重要的是,會考量到事件當事人、家屬期望、社區的聲音等公眾意見,再開放給藝術家、建築師、景觀設計師等各界人士公開競圖,形塑出經得起時代考驗、富有語意又兼具藝術美感的紀念物。  《感人的紀念性公共藝術》一書,作者從公共性與藝術性的角度出發,收錄二次大戰前與之後,世界各國以事件標的重要性以及人物緬懷,考量了受難家屬、時代精神、都市規劃、社區需求與市民願望等等公共性意涵,而完成代表性的紀念物。  從紀念1941年日本侵襲夏威夷珍珠港,造成慘重傷亡的「亞利桑那號戰鑑紀念碑」、帶領美國人度過重重危機,歷任四任美國總統的傳奇性人物「羅斯福總統紀念區」、美國在日本投下第一棵原子彈的「廣島和平紀念公園」,以及東西德統一後,人民迫不急待推倒的「柏林圍牆」,還有「越戰紀念碑」、「愛爾蘭飢荒紀念碑」……。作者帶領我們重回歷史的時空,細心的翻閱歷史中的重要時刻,從爆破毀壞、傷痛死亡、平靜追思,政府與民眾之間無次數的溝通、對外開放競圖的過程與波折,多年後紀念園區/紀念碑的完成;一則又一則不同的案例,一件又一件不同美學風格,置於公共場所的紀念性公共藝術,安撫著存活下來的人們對於過往親人的回憶,也引導觀者重新審思、回顧在不同時代背景所立下的紀念碑、所紀念的人與事、所標示的時代意義。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洛杉磯捷運,令人驚豔的驛站

尹倩妮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5/07/01 出版

  洛杉磯捷運公共藝術,曾被《紐約時報》列為全美最具想像力的公共藝術案例之一,它以跨界整合而聞名,曾獲得無數的藝術及設計類大獎,是當今研究、欣賞捷運公共藝術最值得借鏡的城市。  捷運的起建,讓洛杉磯這個灰濛濛、交通擁塞的工業城市幻化為多彩、具人文氣息的藝術城。每個捷運的站點是由各類型的藝術家、建築師及社區民眾等的參與,並針對當地的民俗、種族、地方特色做整體的設計呈現,從捷運車站內的地坪、座椅、手扶梯到公車站、街景等,創造了完整的地域感與車站獨特的視覺辨識,讓乘客時時與藝術產生關聯。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心靈.醫療.藝術

吳介禎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5/06/01 出版

《心靈.醫療.藝術》是一本著重在介紹世界各地的醫療院所空間裡公共藝術的形成理念,以及藝術家、醫護人員、病患家屬與病患共同進行藝術創作而達到療癒的情況。書中描述20所醫療院中所出現的公共藝術作品與緣由的範例,從美國加州隆瑪琳達大學附設兒童醫院(Loma Linda University Children\'s Hospital)、倫敦西南的聖喬治醫院(St. George\'s Hospital)、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兒童醫院(British Columbia Children\'s Hospital)到台灣萬芳醫院等等,一則則感人的故事,讀來窩心又溫暖,而藝術的介入,彷若一座多彩的祕密花園、一座療傷的天地,讓白晰的醫院、冰冷的手術儀器中,幻化為彩虹照耀而出,也因此作者吳介禎寫到「『公共藝術』在醫療院所中出現,確實比設置在任何其他地方有更多意義。」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石雕藝術在台灣

潘小雪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5/04/01 出版

  石頭,從古至今,總讓人有無限的想像。   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女媧,煉石補天以拯救大地;西遊記中大鬧天庭的孫悟空被如來佛祖收服於五指山下,動彈不得;希臘神話的師西弗斯,被眾神詛咒永無止盡的推動滾石,日復一日……;而當石頭從神話落入凡間,遇著了人間的魔法師──藝術家,石頭的故事,從此刻被改寫,它原本倚著天地間的千古不變之姿,在藝術家的巧奪天工下,改頭換面,以另一種風情佇立於街道、公園、美術館,留下它永恆的足跡。而《石雕藝術在台灣》就是要帶著你去尋找、遊走,爾後驚豔於那古老的頑石在藝術家們點石成金後的閃亮動人。   身兼藝術家身分的作者潘小雪,以旅人的心情,展開一趟刻意探尋置於台灣公共空間中的石雕之美的環島藝術旅程。她與攝影者領著讀者從現代都會台北出發,循著川流不息的信義、仁愛、敦化南北等街道與新光百貨大樓廣場,覓著了藝術家創造出帶著幾何流線造形的石藝之美;往東,拜訪了石頭的故鄉花蓮,細細品味隱在山林之際及寬廣海邊,映照著藍天白雲,被雕琢後更顯其光芒的白色大理石,幻化為另一個嶄新的生命;驅車國道上,不期而遇的心動,是一件件佇候已久,招喚著旅者該停下腳步,倚在偌大石雕上歇歇吧的作品;往南,南方的石雕群正如夏日的午後,熱情而充滿民俗味;轉往中部,探訪石雕的新園地,置於美術館、雕塑公園的各式石雕,等待著好奇民眾上前觸摸、玩賞,體會石材或粗糙或光滑所散發的溫度……。   一場豐富的石雕藝術饗宴,環繞著台灣島隱隱發光,等待著你我的起身,觀看、觸摸,並用心聆聽這古老的石頭與現代的藝術家所迸發的精彩對話。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雕塑公園在亞洲

郭少宗  著
藝術家  出版
2005/02/01 出版

  雕塑公園是純藝術品進入環境之中,與園林空間結合的最佳方式,世界各地不乏精美的戶外美術館。尤其在亞洲各國,近三十年來已陸續成立風格迥異的雕塑公園,一直是藝術界的焦點,也是雕塑家的表現舞台。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