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結是生命之初, 是掙脫傳統的綺麗路程, 是自我價值的具現, 是面對不義的勇氣與團結。   故事以RCA污染事件為背景。女性隨著產業成長又失落,又從失落中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生命的滾動逐漸超出自我,女性的聲音,為家庭、為友情、為公平正義的信念,不再缺席。   蝴蝶結作為意象呈現,女孩鼓起勇氣,只為曙光能夠照耀她與身在同樣困境的朋友們。跳脫傳統價值觀的桎梏,展起雙翅,翱翔在未來自由的旅程裡。由文字工作者黃淑貞、繪者劉憬樺與天河創思出版社,繼《埤塘奶奶說再見》、《城市的河流》後,共同攜手再敘這片土地上溫暖的故事。  
桃園台地河短流急,為了儲存雨水灌溉,陸續興建埤塘,埤塘數量曾有數千個之多,分布的密集程度,不但是全台獨有,在全世界也不多見。埤塘不僅形成桃園特殊的區域景觀,更讓桃園有了「千湖縣」的美稱,之後更因桃園大圳的興建, 讓各埤塘串連成完整的水利系統。隨著1964年石門水庫與石門大圳的興建與完工,並發揮灌溉功能後,多數的埤塘失去了其原始功能,因此數量慢慢萎縮,或用途轉變為觀光休閒池、畜養池、或保留其聚財之意的風水池等,扮演起全新角色與肩負起新時代的使命, 繼續陪伴桃園人生活,也為桃園保留了重要的生態棲地。 《埤塘奶奶說再見》繪本將歷史悠久的桃園埤塘化作年邁的「埤塘奶奶」, 並以輕柔的口吻述說著過往歲月裡,生活在埤塘中的小夜鷺、赤蛙、萍蓬草, 以及時常來埤塘嬉戲的孩子、傷心的少女、散步的老人……種種生活互動的美好回憶, 也表達了環境變動後,埤塘活力退減的感傷。藉此串連過去與未來, 為桃園獨有的埤塘文化留下可貴的紀錄,也呼籲人們對埤塘生態的保護, 迎接埤塘轉型後的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