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研究叢書 書系 ,共計7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第十三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

萬卷樓  出版
2025/06/01 出版

本書乃是中國經學研究會於民國一一二年九月二十二、二十三日與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臺灣古籍保護學會,以及孔孟學會共同主辦「第十三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學術成果。會中來自兩岸三地以及日本、韓國學者,共同分享經學研究心得,內容包括五經、四書、歷代經學詮釋內容,以及經學研究發展,乃至於域外漢學研究成果,內容宏富,涉及領域廣泛,從思想史、學術史、哲學史當中,反映學界目前關注學術範疇,呈現學人持續深造研究成果,深化經學義理內容的了解。會後由經學會徵集,選錄二十四篇論文,出版「第十三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以饗同好。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道生易學與教育學論集

陳道生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5/01 出版

陳道生敎授(1931-2020)是臺灣師範大學敎育研究所首屆畢業生,為資深敎育學者。專攻敎育史學,對中國古代敎育制度與發展有深入研究。其後移興趣於易學,另闢蹊徑,結合文字學與數學,建構上古文化史發展輿圖,可謂獨樹一幟,亦予敎育史學嶄新的起源論述。為紀念陳敎授的成就,本書集結陳敎授畢生學術成果,共三十六篇,分為兩輯。第一輯「易學新論」,輯錄陳敎授的易學研究論文;第二輯「敎育學論集與其他」,包括敎育史與敎育研究法之論文、敎科書章節與演講紀錄等。本書另有附錄,收錄學者來信、同事與學生的紀念文字,以及事略與著作目錄等,藉以充分呈現陳敎授的學問及其為人,供後來者追緬惕勵。

9 特價108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陳道生易學與教育學論集

陳道生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4/05/01 出版

陳道生敎授(1931-2020)是臺灣師範大學敎育研究所首屆畢業生,為資深敎育學者。專攻敎育史學,對中國古代敎育制度與發展有深入研究。其後移興趣於易學,另闢蹊徑,結合文字學與數學,建構上古文化史發展輿圖,可謂獨樹一幟,亦予敎育史學嶄新的起源論述。為紀念陳敎授的成就,本書集結陳敎授畢生學術成果,共三十六篇,分為兩輯。第一輯「易學新論」,輯錄陳敎授的易學研究論文;第二輯「敎育學論集與其他」,包括敎育史與敎育研究法之論文、敎科書章節與演講紀錄等。本書另有附錄,收錄學者來信、同事與學生的紀念文字,以及事略與著作目錄等,藉以充分呈現陳敎授的學問及其為人,供後來者追緬惕勵。

7 特價84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大雅當傳:第二屆海峽兩岸《左傳》學高端論壇論文選集

黃聖松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08/01 出版

「首屆海峽兩岸《左傳》學高端論壇」於二○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由揚州大學文學院、揚州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主辦,於古都揚州開啟海峽兩岸《左傳》學交流之序幕。為賡續以文會友之精神,第二屆會議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移師府城臺南,由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揚州大學文學院、揚州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主辦,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合辦。第二屆會議匯聚海峽兩岸《左傳》學專家,總計發表五十五篇論文,會議論文達一千餘頁。會後徵詢學者意願,選錄十八篇鴻文出版《大雅當傳:第二屆海峽兩岸《左傳》學高端論壇論文選集》。

9 特價68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大雅當傳:第二屆海峽兩岸《左傳》學高端論壇論文選集

黃聖松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08/01 出版

「首屆海峽兩岸《左傳》學高端論壇」於二○一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由揚州大學文學院、揚州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主辦,於古都揚州開啟海峽兩岸《左傳》學交流之序幕。為賡續以文會友之精神,第二屆會議於二○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移師府城臺南,由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揚州大學文學院、揚州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主辦,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合辦。第二屆會議匯聚海峽兩岸《左傳》學專家,總計發表五十五篇論文,會議論文達一千餘頁。會後徵詢學者意願,選錄十八篇鴻文出版《大雅當傳:第二屆海峽兩岸《左傳》學高端論壇論文選集》。

7 特價53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陳第之學術

劉人鵬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07/01 出版

陳第之學術著作,與考證有關者為《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及《尚書疏衍》,本書即以此三書為主,研究其古音學及尚書學。以問題之追究為寫作動力,為陳第之學術作歷史定位性之研究,是旨趣所在。古音學方面,主要考論「叶音」說之歷史發展,以明陳第「古無叶音」說之歷史意義;闡說陳第之音韻觀念,並探討其古音考證方法之來歷,明其承繼及創發所在。《尚書》學方面,研究重點在於陳第辨《古文尚書》為真之問題,由論辯態度及方法,彰顯其學術型態。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陳第之學術

劉人鵬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07/01 出版

陳第之學術著作,與考證有關者為《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及《尚書疏衍》,本書即以此三書為主,研究其古音學及尚書學。以問題之追究為寫作動力,為陳第之學術作歷史定位性之研究,是旨趣所在。古音學方面,主要考論「叶音」說之歷史發展,以明陳第「古無叶音」說之歷史意義;闡說陳第之音韻觀念,並探討其古音考證方法之來歷,明其承繼及創發所在。《尚書》學方面,研究重點在於陳第辨《古文尚書》為真之問題,由論辯態度及方法,彰顯其學術型態。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論語新得:孔門弟子考信錄

董金裕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03/01 出版

全書針對孔門弟子言偃(子游)、顏無繇(顏淵之父)、曾點(曾參之父)、閔子騫、澹臺滅明、孔忠(孔子之侄)、孔鯉(孔子之子)、南容(孔子之姪女婿)、公冶長(孔子女婿)、宰予、有若、宓子賤、林放、陳亢、孟懿子等共十五人,運用有限的資料,詳加考察辨析。或闡發其人的特點、表現,或為其人辨誣,或為其人定位,並藉以澄清對孔子的某些誤解,以還原孔門弟子的真正面貌與孔門教學的實象。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論語》新得:孔門弟子考信錄

董金裕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3/03/01 出版

全書針對孔門弟子言偃(子游)、顏無繇(顏淵之父)、曾點(曾參之父)、閔子騫、澹臺滅明、孔忠(孔子之侄)、孔鯉(孔子之子)、南容(孔子之姪女婿)、公冶長(孔子女婿)、宰予、有若、宓子賤、林放、陳亢、孟懿子等共十五人,運用有限的資料,詳加考察辨析。或闡發其人的特點、表現,或為其人辨誣,或為其人定位,並藉以澄清對孔子的某些誤解,以還原孔門弟子的真正面貌與孔門教學的實象。

7 特價19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宋初經學發展述論(再版)

馮曉庭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12/01 出版

宋代的經學,學者普遍認為是「章句注疏之學」,但就學術演進的規律來看,唐代後期,「新經學」已稍有發展,宋代初年的經學,更具有因有開、保守與創新並蓄等特質,醞釀著許多值得深入討論的命題。本書以宋代經學研究為核心,從官方經學、古文經學、僧人論經等研究方法,多層面進行剖析探討經學新風氣的開拓,冀能拓展宋初經學的研究方向。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宋初經學發展述論

馮曉庭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12/01 出版

宋代的經學,學者普遍認為是「章句注疏之學」,但就學術演進的規律來看,唐代後期,「新經學」已稍有發展,宋代初年的經學,更具有因有開、保守與創新並蓄等特質,醞釀著許多值得深入討論的命題。本書以宋代經學研究為核心,從官方經學、古文經學、僧人論經等研究方法,多層面進行剖析探討經學新風氣的開拓,冀能拓展宋初經學的研究方向。

7 特價26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宋代《春秋》學研究論集

劉德明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11/01 出版

本書為作者對於宋代《春秋》學的相關論著的合輯,內容大致分為兩類:一是討論宋代《春秋》學中對於人物的評價問題,分別針對《春秋》記出奔諸侯、蒯聵、衛輒及季友進行了較細緻的評論。另一類則是對於歷來較少人注意的《春秋》學家的相關研究,其中包括:高閌、陸象山、張洽、趙鵬飛。這些儒者同時也與宋代的理學的發展關係密切。希望透過這些文章,對宋代理學經學的交涉面向,有更深入的探討。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萬卷樓  出版
2022/09/01 出版

何定生是顧頡剛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早年即已有文章收錄於《古史辨》中,而享有古史辨學者的光環。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生前出版有《詩經今論》一書,收錄三篇《詩經》研究論文,為臺灣學界所仰重。一九七○年去世後,其弟子何寄澎、曾志雄整理遺稿,出版《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收錄四篇論著。《何定生著作集》即在此二書的基礎上,復廣泛蒐求其論著、書信與相關資料,編為二冊。第一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第二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雖尚未能將何氏著作網羅殆盡,但已足將何氏學術的主要面向及研究精華充分展現出來。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9 特價59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詩經纂箋

蔡宗陽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9/01 出版

《詩經纂箋》,顧名思義,擷取各家之精英,攄發己見,引古注,附今釋,俾注釋詮證更簡明,如孔穎達《五經正義》詮釋鄭玄《五經注》。注釋必須言之有據,不游談無根。詩義義旨,眾說紛紜,見仁見智。筆者以本身的體驗、經驗,暨古今社會狀況、古注今釋,博採眾議,集思廣益,抒發己見,必須言之有據,理無虛發。

9 特價70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詩經纂箋

蔡宗陽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9/01 出版

《詩經纂箋》,顧名思義,擷取各家之精英,攄發己見,引古注,附今釋,俾注釋詮證更簡明,如孔穎達《五經正義》詮釋鄭玄《五經注》。注釋必須言之有據,不游談無根。詩義義旨,眾說紛紜,見仁見智。筆者以本身的體驗、經驗,暨古今社會狀況、古注今釋,博採眾議,集思廣益,抒發己見,必須言之有據,理無虛發。

7 特價54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

萬卷樓  出版
2022/09/01 出版

何定生是顧頡剛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早年即已有文章收錄於《古史辨》中,而享有古史辨學者的光環。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生前出版有《詩經今論》一書,收錄三篇《詩經》研究論文,為臺灣學界所仰重。一九七○年去世後,其弟子何寄澎、曾志雄整理遺稿,出版《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收錄四篇論著。《何定生著作集》即在此二書的基礎上,復廣泛蒐求其論著、書信與相關資料,編為二冊。第一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第二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雖尚未能將何氏著作網羅殆盡,但已足將何氏學術的主要面向及研究精華充分展現出來。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7 特價46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儒家禮學人文思想新視野

謝淑熙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8/01 出版

本書內容共分為孔子《易》、《詩》、《禮》教思想研究、《禮記》人文思想研究、經學典籍思想研究等三個單元,旨在豁顯禮學思想的學術價值及對現代社會人心的影響。第一單元包含:包含:〈孔子《易》教的人文蘊涵〉、〈孔子《詩》、《禮》教思想析論〉等二篇論文。第二單元包含:《禮記.禮運》、《禮記.經解》、《禮記‧樂記》、《禮記.仲尼燕居》、《禮記.內則》、《禮記.坊記》、《禮記.表記》、《禮記.儒行》、《大學》、《中庸》等十篇闡述儒家禮學人文思想的論文。第三單元包含:〈從《朱子語類》探析《論語》思想〉、〈徐復觀經學思想析論〉、〈禮制、禮書、禮──以三老五更為例析評〉等三篇論文。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琢磨論詩,永以為好: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

邱惠芬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8/01 出版

二、三十年代的經學發展,面臨趨新疑古的重建局面。將中國學術納入世界學術的一部分,借重西方民主、科學的方法態度,以世界眼光及學術標準來觀照及重估中國治學的內容題材及方法,是當時學人亟待迫切與國際接軌,也是學術演進破舊立新必然的努力。本書集結林義光、聞一多、于省吾運用古文字訓詁《詩經》的實踐情形,郭沫若援《詩經》考古證史,避難沈潛、自勵堅貞的研究,蔣善國《三百篇演論》在新型文化產業出版等線索的環境下,提出概論式的詩經學專著等四篇論文,以及從宏觀的角度,述評香港學者對《詩經》名物研究,如以民俗學論《詩經》名物之增殖文化的陳炳良;或借用民族音樂學理論,闡述《詩經》分類的陳致;或承傳統經注互證方式,論列《詩經》婚期正時的盧鳴東;以及吳長和博物稽古的《詩經服飾資料通詮》與《詩經飲食資料通詮》等,並與臺灣、中國的《詩經》名物研究合觀,提出《詩經》名物研究既是物質文化之接受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建立、改變、修正、再建立期待視野的過程。掌握《詩經》名物研究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價值觀,既是生發《詩經》名物研究綿延不絕的課題,也是多元視域及跨學科的《詩經》研究是必然的趨勢。

9 特價41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琢磨論詩,永以為好 :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

邱惠芬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8/01 出版

二、三十年代的經學發展,面臨趨新疑古的重建局面。將中國學術納入世界學術的一部分,借重西方民主、科學的方法態度,以世界眼光及學術標準來觀照及重估中國治學的內容題材及方法,是當時學人亟待迫切與國際接軌,也是學術演進破舊立新必然的努力。本書集結林義光、聞一多、于省吾運用古文字訓詁《詩經》的實踐情形,郭沫若援《詩經》考古證史,避難沈潛、自勵堅貞的研究,蔣善國《三百篇演論》在新型文化產業出版等線索的環境下,提出概論式的詩經學專著等四篇論文,以及從宏觀的角度,述評香港學者對《詩經》名物研究,如以民俗學論《詩經》名物之增殖文化的陳炳良;或借用民族音樂學理論,闡述《詩經》分類的陳致;或承傳統經注互證方式,論列《詩經》婚期正時的盧鳴東;以及吳長和博物稽古的《詩經服飾資料通詮》與《詩經飲食資料通詮》等,並與臺灣、中國的《詩經》名物研究合觀,提出《詩經》名物研究既是物質文化之接受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建立、改變、修正、再建立期待視野的過程。掌握《詩經》名物研究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價值觀,既是生發《詩經》名物研究綿延不絕的課題,也是多元視域及跨學科的《詩經》研究是必然的趨勢。

7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儒家禮學人文思想新視野

謝淑熙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8/01 出版

本書內容共分為孔子《易》、《詩》、《禮》教思想研究、《禮記》人文思想研究、經學典籍思想研究等三個單元,旨在豁顯禮學思想的學術價值及對現代社會人心的影響。第一單元包含:包含:〈孔子《易》教的人文蘊涵〉、〈孔子《詩》、《禮》教思想析論〉等二篇論文。第二單元包含:《禮記.禮運》、《禮記.經解》、《禮記‧樂記》、《禮記.仲尼燕居》、《禮記.內則》、《禮記.坊記》、《禮記.表記》、《禮記.儒行》、《大學》、《中庸》等十篇闡述儒家禮學人文思想的論文。第三單元包含:〈從《朱子語類》探析《論語》思想〉、〈徐復觀經學思想析論〉、〈禮制、禮書、禮──以三老五更為例析評〉等三篇論文。

7 特價32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

萬卷樓  出版
2022/07/01 出版

何定生是顧頡剛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早年即已有文章收錄於《古史辨》中,而享有古史辨學者的光環。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生前出版有《詩經今論》一書,收錄三篇《詩經》研究論文,為臺灣學界所仰重。一九七○年去世後,其弟子何寄澎、曾志雄整理遺稿,出版《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收錄四篇論著。《何定生著作集》即在此二書的基礎上,復廣泛蒐求其論著、書信與相關資料,編為二冊。第一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第二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雖尚未能將何氏著作網羅殆盡,但已足將何氏學術的主要面向及研究精華充分展現出來。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9 特價88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

萬卷樓  出版
2022/07/01 出版

何定生是顧頡剛在廣州中山大學任教時的學生,早年即已有文章收錄於《古史辨》中,而享有古史辨學者的光環。一九四九年隨國民政府來臺,任教於臺大中文系。生前出版有《詩經今論》一書,收錄三篇《詩經》研究論文,為臺灣學界所仰重。一九七○年去世後,其弟子何寄澎、曾志雄整理遺稿,出版《定生論學集──詩經與孔學研究》,收錄四篇論著。《何定生著作集》即在此二書的基礎上,復廣泛蒐求其論著、書信與相關資料,編為二冊。第一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一:詩經、孔學及其他》,第二冊為《何定生著作集二:尚書與文法》,雖尚未能將何氏著作網羅殆盡,但已足將何氏學術的主要面向及研究精華充分展現出來。何定生深受五四以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繼承顧頡剛及古史辨的學風,將此學風在戰後的臺灣學界持續發皇。何定生的學問主要表現在《詩經》,強調復古解放的精神,他呼籲今日的《詩經》研究,應從清學的漢學壁壘中出來,以復於原始的樂歌地位。他認為惟有站在《儀禮》的樂歌地位來讀《詩經》,從人性的同類意識來接觸人性,才有碰到詩人靈感的可能。

7 特價686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經學史

萬卷樓  出版
2022/05/01 出版

日本的經學史研究成果豐碩,但國內少有譯本,引述介紹也不多。《經學史》繼承明治時代整理東洋國故的遺風,開啟日本撰述中國經學史的先聲。本書作者皆為一代碩學耆儒,雖為課堂講義,但清楚說明中國經學的變遷,是了解日本儒學研究的重要著作。本書經由經學名師林慶彰、連清吉教授合譯,讓國內讀者有新的視角了解經學史的發展。

9 特價4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經學史

萬卷樓  出版
2022/05/01 出版

日本的經學史研究成果豐碩,但國內少有譯本,引述介紹也不多。《經學史》繼承明治時代整理東洋國故的遺風,開啟日本撰述中國經學史的先聲。本書作者皆為一代碩學耆儒,雖為課堂講義,但清楚說明中國經學的變遷,是了解日本儒學研究的重要著作。本書經由經學名師林慶彰、連清吉教授合譯,讓國內讀者有新的視角了解經學史的發展。

7 特價35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禮記鄭王比義發微

史應勇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3/01 出版

本書為作者繼《尚書鄭王比義發微》、《毛詩鄭王比義發微》後,討論「鄭王之爭」學術公案的系列續作,其中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竭澤而漁式的搜羅清人輯佚與傳世文獻內王肅《禮記》注文與相關注禮文字,分別整理、抽繹出能與《禮記》鄭注對應的條目進行比勘,共鉤稽出鄭、王注對應比勘條目一二五條,涵蓋小戴《禮記》中的二十八篇目;行文內則廣泛徵引孔穎達《正義》及歷代相關《禮記》注解文字作分析,藉以呈現《禮記》鄭、王注的異同,對於解決鄭、王《禮記》比義的問題可稱文獻佐證完備,也為解釋和澄清「鄭王之爭」這一學術公案提供文獻學面向的可靠佐證。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禮記鄭王比義發微

史應勇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2/03/01 出版

本書為作者繼《尚書鄭王比義發微》、《毛詩鄭王比義發微》後,討論「鄭王之爭」學術公案的系列續作,其中以前人研究成果為基礎,竭澤而漁式的搜羅清人輯佚與傳世文獻內王肅《禮記》注文與相關注禮文字,分別整理、抽繹出能與《禮記》鄭注對應的條目進行比勘,共鉤稽出鄭、王注對應比勘條目一二五條,涵蓋小戴《禮記》中的二十八篇目;行文內則廣泛徵引孔穎達《正義》及歷代相關《禮記》注解文字作分析,藉以呈現《禮記》鄭、王注的異同,對於解決鄭、王《禮記》比義的問題可稱文獻佐證完備,也為解釋和澄清「鄭王之爭」這一學術公案提供文獻學面向的可靠佐證。

7 特價29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黃敬《易經初學義類》校釋 附:《觀潮齋詩集》

萬卷樓  出版
2021/11/01 出版

關渡先生黃敬(1806-1888),師事安溪盧春選與大龍峒陳維英(1811-1869),為臺灣晚清文教楷模、《易》學大家。其著作多亡佚,僅存《易經初學義類》與《觀潮齋詩集》。《易》學遠宗朱熹(1130-1200)《周易本義》,近祧明清碩儒,兼綜義理象數,運用「史事解《易》、聖道教化、象義相繫、講究實效、應時通變」五大策略,以「六爻之義本一理,四聖之旨本一貫」為核心,「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此書為臺灣首部史事《易》學專著,意義非凡。而詩集收詩一百五十首、補遺三首,描繪自然景致、閒情詠物、寄言懷抱、隱逸明志與勸學崇文,真淳風雅本色,足資吟詠贊歎,為深具性情、生命的臺灣先賢詩家。二書為流傳難得遺著,經梳理彙編校釋,斯文不泯,明德惟馨。

9 特價77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黃敬《易經初學義類》校釋 附:《觀潮齋詩集》

萬卷樓  出版
2021/11/01 出版

關渡先生黃敬(1806-1888),師事安溪盧春選與大龍峒陳維英(1811-1869),為臺灣晚清文教楷模、《易》學大家。其著作多亡佚,僅存《易經初學義類》與《觀潮齋詩集》。《易》學遠宗朱熹(1130-1200)《周易本義》,近祧明清碩儒,兼綜義理象數,運用「史事解《易》、聖道教化、象義相繫、講究實效、應時通變」五大策略,以「六爻之義本一理,四聖之旨本一貫」為核心,「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此書為臺灣首部史事《易》學專著,意義非凡。而詩集收詩一百五十首、補遺三首,描繪自然景致、閒情詠物、寄言懷抱、隱逸明志與勸學崇文,真淳風雅本色,足資吟詠贊歎,為深具性情、生命的臺灣先賢詩家。二書為流傳難得遺著,經梳理彙編校釋,斯文不泯,明德惟馨。

7 特價60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溯源與開展:大陸渡臺學者與臺灣地區傳統學術研究關係論集

楊晋龍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2/01 出版

本書正文收集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由大陸渡臺的第一與第二代學者:屈萬里、林尹、王叔岷、陳槃、何定生、張以仁、周鳳五、林慶彰等,多位與臺灣地區現代式傳統學術研究發展關係密切之學者的生平及其與臺灣學術研究的關聯性。附錄討論香港學者饒宗頤與臺灣地區學術的關係,以及王叔岷與大陸學術研究的關係,還有陳述林慶彰堅持學術的「牛頭精神」。

9 特價54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溯源與開展:大陸渡臺學者與臺灣地區傳統學術研究關係論集

楊晋龍  著
萬卷樓  出版
2021/02/01 出版

本書正文收集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由大陸渡臺的第一與第二代學者:屈萬里、林尹、王叔岷、陳槃、何定生、張以仁、周鳳五、林慶彰等,多位與臺灣地區現代式傳統學術研究發展關係密切之學者的生平及其與臺灣學術研究的關聯性。附錄討論香港學者饒宗頤與臺灣地區學術的關係,以及王叔岷與大陸學術研究的關係,還有陳述林慶彰堅持學術的「牛頭精神」。

7 特價42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3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