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臺灣已站上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前導舞台,我們需要的是一套有方向、有步驟的策略引導,本書從近兩年來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觀察為開端,蒐集分析各國企業進行供應鏈重組的動向,其中,外貿協會對海內外臺商的訪談調查是本書特有的重要參考資料,貿協掌握到超過800家海內外臺商在全球生產布局動向,透過本書提出的韌性供應鏈2.0時代的七個關鍵密碼、八大區域製造中心領航地圖及九大產業夥伴合作領域,從創新的格局、多維度的視角為企業帶來更多前瞻思考與未來擘畫,期提供業者最佳參考資訊及實質的策略建議。
<<臺灣產業聚落>>專書下冊(涵蓋汽機車零配件、螺絲螺帽、遊艇、醫療器材和橡塑膠機等產業聚落),介紹我國產業聚落的廠商如何藉由創新、轉型、自創品牌等方式,讓產品在國際銷售成績斐然,而各相關公司企業也因此在達顛峰;他們成功背後最真實的經驗和寶貴的建議,都將在書中分享。
<<臺灣產業聚落>>專書上冊(包含工具機、自行車、木工機、手工具機以及水五金等五大產業聚落),介紹我國產業聚落的廠商如何藉由創新、轉型、自創品牌等方式,讓產品在國際銷售成績斐然,而各相關公司企業也因此在達顛峰;他們成功背後最真實的經驗和寶貴的建議,都將在書中分享,希望我國業者金可從中獲益,再創佳績。
為協助廠商拓銷新南向市場,外貿協會於2017年7月出版了《新南向市場探索-從文化差異看市場行銷》,介紹如何以「入境隨俗」的文化角度融入當地市場的行銷秘訣。在新南向政策施行邁入2018年之際,本會進一步出版這本《新南向市場贏家-300家台灣業者成功故事》,集結300家在新南向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臺灣業者之經驗分享,期望讓後進者從中汲取成功經驗,希望本書能成為我國新進新南向市場業者耕耘的參考書,也能激發廠商間跨行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深耕這塊貿易沃土!
為協助廠商拓展,貿協自四月出版《臺商拓銷新南向市場成功故事大解密》及六月出版《新南向市場探索-從文化差異看市場行銷》後,再由新南向國家12個駐外辦事處,真對當地市場特性及適合我國拓銷產業,深入研析我競爭對手在當地行銷做法,特出版《新南向市場教戰守則》,目的就在協助就STP(區隔、目標、價格)+6P(產品、價格、通路、推廣、夥伴、定位)等面向,揭開當地市場秘密,協助我業者成功開發當地市場。
為協助廠商拓銷新南向市場,本會除於四月出版《臺商拓展新南向市場成功故事大解密》外,更以貿協在新南向十八國中的十二個駐點,以在地觀察出發,介紹當地文化、習俗差異、禁忌、消費特性、飲食習慣以及市場行銷等應注意事項,輔以在新南向市場站穩腳步的臺商,他們是如何以「入境隨俗」的文化角度融入市場的行銷秘訣,集結成這本《新南向市場探索-從文化差異看市場行銷》,希望能成為我商開拓新南向市場「投石問路」的最佳參考。
孟加拉灣位於印度洋北部,為中東、南亞通往東南亞的要道,國家人口眾多,因此沿岸的貿易發達。「環孟加拉灣產業技術暨經濟合作機制」在1997年由泰國發起,獲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響應,該機制旨在推動孟加拉灣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海路交通線路的銜接、能源保護、共同促進觀光,致力於商旅等相關作業。由於孟加拉灣三國的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加上民間投資增加,因此經濟表現穩健,有助於產業發展。對於國內業者而言,孟加拉灣三國無疑是絕佳的投資新興市場。
2011年,德國率先提出「工業4.0」的概念,一夕之間,牽動了全球相關產業與商機的發展,世界各國無不想要透過智慧科技,來厚實基礎及產業競爭力。然而,若想要跟上「工業4.0」所帶來的產業變革,唯有先瞭解其內涵,並搶先布局,才能贏占商機。適逢台灣製造業面臨紅色供應鏈與東協經濟體崛起的雙重夾擊,與德國企業結構相似的臺灣,如何運用台灣智慧科技的優勢,帶領企業導入工業4.0,正是產官學各界所需努力的方向,為製造業開啟新契機。
繼中國大陸為首的亞太地區及北美洲市場之後,歐洲電子商務市場已成為增長迅速的賣家必爭之地。在歐洲列國之中,英國及德國為歐盟指標性的成熟電商市場,前者為全球第三大電子商務市場,排名僅次於美國及中國大陸;德國則次於日本,全球排名第五。不難看出,以英德為首的歐洲電子商務市場,蘊含無限商機。然而,英德兩國迥異的民族個性,卻孕育出截然不同的線上購物習慣和需求。不難想像,在歐洲各國不同的文化下,想要攻進歐盟的電子商務市場,也需要一番心力。本書由外貿協會特派專員深入英德市場,逐一剖析消費習性、海外倉儲及物流方案等重要資訊,並找出有高度需求的商品,相信將能讓有意前進英德等歐盟電子商務市場的臺商,掌握需要的市場脈動。
似乎永遠充斥著不安、動盪的巴爾幹半島,向來是歷史課本上的「歐洲火藥庫」,不易引起台商投資青睞。然而近年隨著歐盟的深化,這塊神秘的市場,挾帶著充沛的經濟成長動能,逐漸成為外資搶進歐洲的新興灘頭堡。在地理區域優勢、高素質人力資源與亟待興起的消費潛力下,不僅各國潛力十足,還可串聯起鄰近的歐洲國家,儼然形成巴爾幹半島經濟圈,舉凡戶外休閒、綠色動能、鋼鐵機械等,都是值得投資開拓的市場目標。本書從歷史、地理、人文、政治、經濟和商貿等面向,針對巴爾幹地區重要國家逐一梳理、娓娓闡述,以期增進臺商對此地區的認識,同時瞭解市場開發的利基與限制,進而掌握第一手在地商機,前進拓銷巴爾幹市場。
近年來,東協的崛起已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台灣因地利之便,推動「新南向政策」勢在必行。如何有效掌握東協市場現況,善用台灣優勢前進東協,成為我業者的必修課題。為深入了解東協市場,尋找台灣利基,外貿協會特派研究員前往越南、馬來西亞與泰國進行市場調查。透過統計資料、國際知名調查研究資料、權威市場預測及深度訪談,使讀者得以了解東協市場特性、產業發展現況及市場趨勢,全面掌握東協市場先機,提供我業者拓銷建議。
面對擁有龐大消費客群的中國大陸電商市場,僅一海峽之隔的台灣應如何掌握此一成長潛力無窮的商機,即為政府及台商應審慎思量的課題。為此,本書將從探討台灣發展跨境電商的困境談起,進一步探究台灣應如何跨足中國大陸電商市場,以及由台灣進入大陸跨境電商須知的「五大途徑」、「八件要事」、「六大秘訣」、「四個陷阱」、「跨境電商平臺案例」。
西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開啟歷史上西方印歐民族與中國文化的首次接觸。 「絲綢之路」成為兩千多年來,歐亞文明之間貿易與文化交流的必經之路。 作為歐亞大陸與中東、西亞的『十字路口』,從13世紀成吉思汗西征至今, 中亞始終在歷史上扮演著商貿往來、知識發展與宗教傳播的核心地位。 「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以古絲綢之路為主體,帶起歐亞大陸沿線國家的合作潛力,其中中亞更是串起歐亞國家間經貿聯繫與商業往來的重要樞紐。 中亞各國的經濟建設方興未艾,外貿協會特派員前往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與塔吉克等四國,針對經貿環境、市場特性與重點產業逐一訪查,希冀提供臺灣廠商商機指引。
2013年上海自貿區率先成立,以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於2015年4月擴大成立天津、廣東、福建自貿區,藉各自定位發展,成為中國大陸向外布局的新潮流。 因應全球貿易競爭帶來的趨勢、中國大陸自身的改革規劃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需求,中國大陸在政策上諸多放寬,以負面表列管理,期望達到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金融國際化及行政精簡化的商業環境。 本書以條理分明的市調研究成果協助我商掌握大陸自貿區政策發展及對臺灣廠商的可能影響,為布局自貿區作最好的準備。
印度在莫迪新政府上任後,積極推動經濟改革措施,並致力吸引國外投資,一舉成為國際經濟舞臺的焦點。德里作為印度首都,挾帶人口紅利、地理位置等優越性,逐漸發展成為工業帶形式,成為國際觀察印度經濟發展的風向球。 在印度龐大商機潛力下,外貿協會為協助我商布局印度,特別鎖定印度首都經濟圈,從產業發展及市場通路環境進行深入瞭解,提供商品拓銷及投資參考,讓您快速、精準掌握印度首都經濟圈市場。
中國大陸已超越美國,成為貨品貿易第一大國,大陸政府推出各項扶持運動相關產業之政策,刺激內需消費持續成長,並積極發展二、三線城市經濟,未來大陸運動休閒產業發展潛力可期,市場商機值得臺灣廠商關注。 臺灣運動休閒廠商在技術革新及設計研發等方面傲視全球,而臺灣向大陸出口之前三大運動休閒產品項目為:自行車及其用品、高爾夫球具及一般運動器材。另外,臺灣運動機能服飾在全球機能性布料市場占有率超過70%,為協助我國相關運動休閒業者進入中國大陸二、三線城市市場,本書透過實際深度訪談運動休閒業者與消費者問卷調查,探討臺灣業者進入當地市場之機會與挑戰,並提出有效布建通路及經營策略之建議。
「互聯網」的發展,顛覆了中國大陸的商業型態,並為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及智慧環保等產業帶來創新動能及發展契機。臺商應運用資通訊技術優勢,開展城市交流及產業布局,搶占無限智慧商機! 為協助我商在中國大陸新型城鎮化市場中掌握商機,本書針對智慧交通、智慧健康及智慧環保等三大領域,進行實地市調查訪,藉由探究大陸一線城市智慧產業聚落的營運模式、產業脈動與相關業者的採購需求,引領我商掌握互聯網+智慧城市的最新趨勢及商機!
2014年5月中國大陸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政策,全力發展高階數控工具機及機器人等精密設備,而《一帶一路》政策也將加速開發中國大陸與沿線國家經濟合作及發展基礎建設,對工具機、塑橡膠機等資本財之需求甚為龐大。 外貿協會執行大陸工具機及塑橡膠機巿場調研,與著名巿調公司合作,派員實地至中國大陸主要產業聚落,深入瞭解主要大廠營運模式、下游產業脈動與採購需求,並對我業者未來可布局中國大陸的設備機型提出拓銷建議,期盼幫助臺灣廠商於中國大陸廣大市場先馳得點、掌握商機。
臺灣工具機業者實力堅強,出口值居全球第4位。 而大陸為臺灣第1大出口市場,加上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強勢挑戰,臺灣廠商該如何透過政府與民間資源,整合自身的優勢技術,爭取大陸龐大的機械市場商機,進而帶動臺灣的出口動能。 因此本書將對大陸的政策、工具機市場規模與分布進行分析,並透過實際的案例說明未來可行的布局策略,希望帶領臺灣廠商前進大陸工具機市場。
最先進的市場,最激烈的競爭, 成功搶灘深具指標意義的日本消費市場, 將是我國業者進行轉型升級、提高品牌實力的重要關鍵! 日本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為進口導向市場,其消費市場對產品要求向來以高品質、高標準著稱。而傳統上,日本被認為是一個進入障礙相當高、具有特殊交易習慣與獨特封閉體系的市場,企業想進入日本零售市場,多半需透過經銷商,此為日本零售通路市場的潛規則;但日本零售市場競爭激烈,各家通路因此必須以獨特性創造競爭優勢。 為剖析日本零售通路發展趨勢,本市調分別就實體店鋪、無店舖通路、零售通路未來趨勢及潛力產品消費行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我業者具有製造技術優異及思想認知接近的優勢,日商希望我業者能在開發新素材、提高品質方面多加著力,以應其通路對特色產品的需要。因此,期望我業者能透過本市調瞭解日本零售商通路、切入市場、快速變應需求、開創利潤!
隨著經濟持續穩定成長,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近年來,中國大陸餐飲連鎖業發展非常迅速,餐飲巿場規模自2002年起連續十年呈現兩位數快速成長,2012年之後,受到中國大陸節約、整治浪費政策影響,增速放緩。 2013年起,中國大陸餐飲業趨向於「健康理性消費,反對鋪張浪費」發展,大眾餐飲包括速食、團餐、火鍋、鐵板燒、自助餐、休閒餐飲等新業態不斷拓展,整體餐飲行業面臨外在環境改變,形成嚴峻的考驗,餐飲連鎖產業呈現整體增速趨緩、中外餐飲企業競爭加劇情況,大眾化餐飲消費成為市場發展主流,並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餐飲消費與網路結合也更為緊密。 本書深入剖析中國大陸二線城巿如蘇州、成都、武漢、福州及瀋陽等之餐飲連鎖巿場潛力與消費特性,透過案例與商機分析,協助臺灣業者掌握進入當地市場之機會與挑戰,同時提出布建通路及經營策略之建議。
墨西哥擁有廣大市場,內需消費成長強勁,巴拿馬則居交通要津,擁有貿易、金融服務便利等優勢。 兩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經貿關係將更加密切,經濟發展值得期待! 拉丁美洲人口結構年輕,加上高度的城市化及工業化,使當地經濟持續受惠,其中墨西哥為全球第14大經濟體,是臺商在拉丁美洲投資設廠重鎮;巴拿馬為中美洲主要經濟體,又擁有得天獨厚的巴拿馬運河,居物流、運輸與戰略要塞。 墨西哥與巴拿馬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已於2015年7月1日生效,未來雙方經貿關係將日益密切。面對墨西哥逾1.2億人口的廣大市場,臺灣廠商若能及早布局,將有機會搭上兩國經濟成長列車,商機可期。
本書內容係針對全球汽車業情勢、中國大陸六大汽車基地包括長春、重慶、廣州、上海、揚州及鹽城等發展概況,以及台資企業的競爭力分析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中國大陸汽車產業近幾年來發展快速,尤以新能源汽車領域更足具市場前景。開發大陸龐大市場,由於台商產業技術成熟精細,無論在傳統工藝或工具方面都有深厚的實力優勢,產業布局更是穩紮穩打,因此深具前進潛力。但需事前瞭解其產業結構及營運模式,以利事半功倍。 本書之研究報告係專為協助欲進入當地汽車零組件市場之台商一窺市場全貌、清楚掌握局勢突破前進,掌握商機、創造利潤。
2013年中國大陸服務業產值達5,396億美元,占全球服務業總值的6%,居世界第三位;服務業占中國大陸GDP比重也從2012年的44.6%上升至46.1%,首次超過製造業,成為對中國大陸GDP貢獻最大的產業。2014年3月中國大陸發布《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將帶動二、三線城巿加大發展現代化零售通路與各種服務業。為促進服務業均衡發展,於兩會期間更宣布將擴大服務業消費,重點發展養老、健康、旅遊及文化等服務。 外貿協會為協助台灣業者掌握中國大陸這波擴大內需巿場服務業消費政策的商機,自2009年起已陸續在中國大陸各重要城巿舉辦34場「台灣名品博覽會」,並籌組我連鎖加盟、美容美髮等服務業者赴中國大陸北京、青島、上海及武漢等城巿拓銷與考察,辦理兩岸服務業商機交流會及論壇。未來將持續推廣台灣醫療旅遊服務、文創、連鎖加盟、資訊服務及管理顧問等產業,協助我業者擴大開發兩岸合作商機。 此外,為協助我業者搶先布局中國大陸美髮美容、印刷、洗染及中藥批發等服務業巿場,本會與中國大陸著名巿調公司合作,實地拜訪中國大陸具代表性企業,並考察市場通路,以充分掌握相關產業現況與巿場脈動。 期盼中國大陸服務業商機拓銷系列書籍的出版,有助於我商瞭解中國大陸服務業的產業鏈結構、市場發展現況及趨勢,並發掘中國大陸廣大內需服務業市場商機,為擴大拓展中國大陸巿場,再創佳績!
本書作者范光陽博士奉派前往印尼與汶萊實地進行市場調查,蒐集第一手資訊,希藉由本書介紹兩國產業發展與內需市場現況,以及最新政經與貿易情勢,並提供拓銷兩國市場的建議,期盼我業者能夠充分掌握市場資訊與先機,加強拓銷,擴大並分散市場。 印尼位於東協南緣,跨赤道兩側,國土面積約為台灣的53倍,人口超過2億5,000萬,為全球最大群島國。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資料,2013年印尼經濟成長率為5.8%, 2014年預測值雖微降為5.4%,依然是值得我國廠商拓銷的重要市場。 2014年歷經激烈的選戰後,印尼人民選出戮力澄清吏治的原雅加達省省長佐科威(Joko Widodo) 為新總統。佐科威在競選期間強調,未來將強化印尼的基礎建設、醫療體系及教育投資。對台灣而言,綠能相關產品,電機與機器及零組件,醫療器材與照護設備,以及輔助教學的硬體裝置與軟體系統等,都具可期的商機。 汶萊為現存少數由蘇丹世襲掌政的國家,位於婆羅洲東北角,被馬來西亞沙勞越州所環繞,人口41萬,面積約為台灣的六分之一,石油與天然氣資源豐富,人均GDP 高達4萬2,000美元。2013年油、氣占汶萊出口總值的96.5%,兩者產值超過GDP總額的60%。 為擺脫過度依賴油、氣的經濟風險,汶萊近年大力推動「經濟多元化」,除了發展石化產業,推動伊斯蘭金融及清真產業,投資物流與通訊科技產業,發展觀光旅遊業,並增加對農、林、漁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其商機值得我國廠商注意。
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大陸中藥材及中藥飲片批發行業快速發展,2013年大陸中藥材批發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587.3億元,中藥飲片批發市場規模達到人民幣884.5億元,近5年都保持15%以上的成長速度,未來仍將保持10%至15%的增速,市場前景非常樂觀。 近年來,兩岸交流日益密切,2013年《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簽訂,將進一步加大大陸中藥材批發市場對台灣企業的開放力度,台商獲得進入大陸市場的良機。 本書對大陸中藥材及中藥飲片批發行業之商業環境、市場規模及產業鏈結構進行深入剖析,並從政策環境、產業鏈發展趨勢、細分領域的發展潛力等多方面,為台商進入大陸中藥材及中藥飲片批發行業找出商機,再從產品定位、商業模式、行銷策略等方向為台商闡述市場進入良方。
本書作者華紹強研究員奉派前往哈薩克及烏茲別克,實地走訪當地工商協會、主要進口商及通路業者,並參訪主要批發及零售市場與物流體系,進行實地市場調查,蒐集最新的市場資訊,以協助廠商掌握該兩國的經貿商機,為我商拓銷中亞市場增添助力。中亞所蘊藏的能源、原料及民生消費市場,可說是當前全球唯一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勢必將會是下一個繁榮經濟的關鍵區。而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則如同兩顆耀眼的明星,正閃爍著璀璨的市場商機光芒,散發出經貿崛起魅力,磁吸深具生意眼廠商的親炙。難怪連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Mackinder)會說:「誰控制?中亞,進而就能統治歐亞大?;誰統治?歐亞大?,最後就能控制全世界。」這麼重要的地緣,那麼多的資源和市場潛力,相信充滿智慧與實力的台灣廠商們,一定可以藉由此書發掘出最佳商機。
全球穆斯林人口已突破16億人,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眾多穆斯林人口也帶來包含IT、食品、醫藥美容、食品機械、旅館、時尚和保險等多項領域產品與服務的可觀清真產業商機,值得我業者加以重視,並進一步耕耘;對於這些深具市場潛力的產業,我業者亦正以精良高端的知識與技術,蓄勢待發。本書作者徐榮川先生早年曾留學突尼西亞,並長年經營穆斯林市場,專業知識及經驗俱豐,貿協借重他的長才,將其親身體驗轉化為文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穆斯林文化及交易習慣,可減少我商摸索時間,避免不必要之文化誤解及商務爭端,俾協助我商順利進入穆斯林市場,進而開拓商機,創造最大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