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臺灣已站上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前導舞台,我們需要的是一套有方向、有步驟的策略引導,本書從近兩年來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趨勢觀察為開端,蒐集分析各國企業進行供應鏈重組的動向,其中,外貿協會對海內外臺商的訪談調查是本書特有的重要參考資料,貿協掌握到超過800家海內外臺商在全球生產布局動向,透過本書提出的韌性供應鏈2.0時代的七個關鍵密碼、八大區域製造中心領航地圖及九大產業夥伴合作領域,從創新的格局、多維度的視角為企業帶來更多前瞻思考與未來擘畫,期提供業者最佳參考資訊及實質的策略建議。
<<臺灣產業聚落>>專書下冊(涵蓋汽機車零配件、螺絲螺帽、遊艇、醫療器材和橡塑膠機等產業聚落),介紹我國產業聚落的廠商如何藉由創新、轉型、自創品牌等方式,讓產品在國際銷售成績斐然,而各相關公司企業也因此在達顛峰;他們成功背後最真實的經驗和寶貴的建議,都將在書中分享。
<<臺灣產業聚落>>專書上冊(包含工具機、自行車、木工機、手工具機以及水五金等五大產業聚落),介紹我國產業聚落的廠商如何藉由創新、轉型、自創品牌等方式,讓產品在國際銷售成績斐然,而各相關公司企業也因此在達顛峰;他們成功背後最真實的經驗和寶貴的建議,都將在書中分享,希望我國業者金可從中獲益,再創佳績。
為協助廠商拓銷新南向市場,外貿協會於2017年7月出版了《新南向市場探索-從文化差異看市場行銷》,介紹如何以「入境隨俗」的文化角度融入當地市場的行銷秘訣。在新南向政策施行邁入2018年之際,本會進一步出版這本《新南向市場贏家-300家台灣業者成功故事》,集結300家在新南向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臺灣業者之經驗分享,期望讓後進者從中汲取成功經驗,希望本書能成為我國新進新南向市場業者耕耘的參考書,也能激發廠商間跨行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深耕這塊貿易沃土!
為協助廠商拓展,貿協自四月出版《臺商拓銷新南向市場成功故事大解密》及六月出版《新南向市場探索-從文化差異看市場行銷》後,再由新南向國家12個駐外辦事處,真對當地市場特性及適合我國拓銷產業,深入研析我競爭對手在當地行銷做法,特出版《新南向市場教戰守則》,目的就在協助就STP(區隔、目標、價格)+6P(產品、價格、通路、推廣、夥伴、定位)等面向,揭開當地市場秘密,協助我業者成功開發當地市場。
為協助廠商拓銷新南向市場,本會除於四月出版《臺商拓展新南向市場成功故事大解密》外,更以貿協在新南向十八國中的十二個駐點,以在地觀察出發,介紹當地文化、習俗差異、禁忌、消費特性、飲食習慣以及市場行銷等應注意事項,輔以在新南向市場站穩腳步的臺商,他們是如何以「入境隨俗」的文化角度融入市場的行銷秘訣,集結成這本《新南向市場探索-從文化差異看市場行銷》,希望能成為我商開拓新南向市場「投石問路」的最佳參考。
2014年以來,中國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New Normal),相關產業結構正進行調整,製造業也面臨嚴峻挑戰。而全球各國已開始制定相關製造業轉型計畫基極搶佔市場,中國大陸在此情勢下,公布並實施「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以期加速躋身製造強國的地位。本書特別針對列入中國大陸「中國製造2025」其中之六大製造業的產業現狀、產業規模、政策趨勢、代表性廠商等進行調查,以利台灣業者拓展中國大陸製造業市場,尋求適合進入的供應鏈及基地,同時掌握未來的發展動向及合作契機。
中國大陸的總體經濟正快速成長中,隨之而來的,是生活水準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對於旅遊的欲望也會跟著增加,相對的,對汽車消費的需求,勢必也會跟著提高。 一部車子的構成,涵蓋了許多軟硬體設備。台灣有許多優秀的汽車零配件廠商,能夠提供優良的產品,在此一產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本書特地實地調查中國大陸的汽車產業現狀、發展趨勢,也逐一訪查代表性廠商,針對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市場作一詳細記錄、分析,並提出台商可能會面臨到的困難點,以及各種解決方式,提供台灣廠商作參考,以便在規劃時期知己知彼,而在真正進入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後,能夠百戰百勝。
孟加拉灣位於印度洋北部,為中東、南亞通往東南亞的要道,國家人口眾多,因此沿岸的貿易發達。「環孟加拉灣產業技術暨經濟合作機制」在1997年由泰國發起,獲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響應,該機制旨在推動孟加拉灣海洋資源的永續發展、海路交通線路的銜接、能源保護、共同促進觀光,致力於商旅等相關作業。由於孟加拉灣三國的國內市場需求旺盛,加上民間投資增加,因此經濟表現穩健,有助於產業發展。對於國內業者而言,孟加拉灣三國無疑是絕佳的投資新興市場。
由於中國大陸西南地區,接壤緬甸、寮國及越南等國家,為大陸邊境貿易量最大地區,加上東協經濟共同體(AEC),為東南亞國協會員國在區域內建立自由貿易區,以在2015年12月31日生效,亦代表東協十國之間的貨物、服務與勞工更加自由的流動,並牽動東協6億人口及2兆美元貿易額之未來發展,預期中國大陸藉由邊境與東協市場之貿易往來將更頻繁,且經濟發展將會更為快速。台灣企業如能充分瞭解商機,並得以運用中國大陸邊境聯外口岸城市通路,近而由點向線、由線向面的擴展,發揮邊境經濟合作區的外溢效應,將產品拓銷至周邊之東協國家市場。
2011年,德國率先提出「工業4.0」的概念,一夕之間,牽動了全球相關產業與商機的發展,世界各國無不想要透過智慧科技,來厚實基礎及產業競爭力。然而,若想要跟上「工業4.0」所帶來的產業變革,唯有先瞭解其內涵,並搶先布局,才能贏占商機。適逢台灣製造業面臨紅色供應鏈與東協經濟體崛起的雙重夾擊,與德國企業結構相似的臺灣,如何運用台灣智慧科技的優勢,帶領企業導入工業4.0,正是產官學各界所需努力的方向,為製造業開啟新契機。
繼中國大陸為首的亞太地區及北美洲市場之後,歐洲電子商務市場已成為增長迅速的賣家必爭之地。在歐洲列國之中,英國及德國為歐盟指標性的成熟電商市場,前者為全球第三大電子商務市場,排名僅次於美國及中國大陸;德國則次於日本,全球排名第五。不難看出,以英德為首的歐洲電子商務市場,蘊含無限商機。然而,英德兩國迥異的民族個性,卻孕育出截然不同的線上購物習慣和需求。不難想像,在歐洲各國不同的文化下,想要攻進歐盟的電子商務市場,也需要一番心力。本書由外貿協會特派專員深入英德市場,逐一剖析消費習性、海外倉儲及物流方案等重要資訊,並找出有高度需求的商品,相信將能讓有意前進英德等歐盟電子商務市場的臺商,掌握需要的市場脈動。
似乎永遠充斥著不安、動盪的巴爾幹半島,向來是歷史課本上的「歐洲火藥庫」,不易引起台商投資青睞。然而近年隨著歐盟的深化,這塊神秘的市場,挾帶著充沛的經濟成長動能,逐漸成為外資搶進歐洲的新興灘頭堡。在地理區域優勢、高素質人力資源與亟待興起的消費潛力下,不僅各國潛力十足,還可串聯起鄰近的歐洲國家,儼然形成巴爾幹半島經濟圈,舉凡戶外休閒、綠色動能、鋼鐵機械等,都是值得投資開拓的市場目標。本書從歷史、地理、人文、政治、經濟和商貿等面向,針對巴爾幹地區重要國家逐一梳理、娓娓闡述,以期增進臺商對此地區的認識,同時瞭解市場開發的利基與限制,進而掌握第一手在地商機,前進拓銷巴爾幹市場。
隨著經濟穩定成長,城鄉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準不斷提高,近年來,中國大陸智慧醫療健康產業發展非常迅速,市場規模由2014年的人民幣361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人民幣578億元,成長60%。「十三五」期間,中國大陸政府將積極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加上實施「互聯網+」行動計畫,為中國大陸智慧醫療健康產業帶來龐大商機,預估201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人民幣1000億元,市場前景可觀。本書深入剖析中國大陸智慧醫療健康產業重點城市之市場潛力與進入規範,透過案例與商機分析,協助台灣業者掌握進入當地市場之機會與挑戰,同時提出布建通路及經營策略之建議。
臺灣ICT業者技術實力堅強,2015年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金額為304.8億美元,且中國大陸為我國資通與視聽產品第二大出口市場,係臺灣業者重要拓銷目的地。2016年是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正加快突破新一代資訊通信核心技術,進一步推進科技發展,有助於帶動ICT相關創新產品的製造及需求。本書內容係針對中國大陸ICT產業供應鏈,包含IC、液晶面板、電池與太陽能板等零組件,以及智慧手機,可穿戴設備與LED居家照明等終端成品,深入調查產業規模、主要發展基地及廠商,並做消費者問卷調查,協助臺灣廠商聊姐中國大陸產業發展現況及拓銷內需商機。
近年來,東協的崛起已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其市場潛力不容小覷。台灣因地利之便,推動「新南向政策」勢在必行。如何有效掌握東協市場現況,善用台灣優勢前進東協,成為我業者的必修課題。為深入了解東協市場,尋找台灣利基,外貿協會特派研究員前往越南、馬來西亞與泰國進行市場調查。透過統計資料、國際知名調查研究資料、權威市場預測及深度訪談,使讀者得以了解東協市場特性、產業發展現況及市場趨勢,全面掌握東協市場先機,提供我業者拓銷建議。
面對擁有龐大消費客群的中國大陸電商市場,僅一海峽之隔的台灣應如何掌握此一成長潛力無窮的商機,即為政府及台商應審慎思量的課題。為此,本書將從探討台灣發展跨境電商的困境談起,進一步探究台灣應如何跨足中國大陸電商市場,以及由台灣進入大陸跨境電商須知的「五大途徑」、「八件要事」、「六大秘訣」、「四個陷阱」、「跨境電商平臺案例」。
許多台灣業者先進在與日本業者的交往經驗中,均體會到雙方自邂逅見面、認同彼此的需求目的後,在嚴謹審慎的互動下,進行商談取得彼此的信賴,並於雙方利基之下進行無私地合作,將利益目標放置長程,有效活用各界的豐富人脈資源與行銷通路,雙方的合作關係始能茁壯成長且永長久續。
隨著角色經濟的討論趨勢不斷攀升, 也造就創意商機的無限延伸! 本書由香蕉人原創作者親身傳授, 從入門概念、成功案例,到角色授權、策略規劃等, 為您開創角色經營的致勝之路! 角色經濟其實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周邊,從連鎖速食推出的玩具公仔,到便利商店集點活動的贈品,現今更頻繁出現在通訊軟體貼圖、手機App、實體商品等,無一不是炙手可熱的角色經濟市場。近年來,在科技及網路快速發展下,造就新一代網路角色的興盛。許多企業開始利用虛擬角色建立品牌的獨特性,熱門角色不僅開啟不同面向的合作模式,甚至獲得行銷海外的機會。 本書希望藉由分享國內外角色經濟產業的資訊及觀點,讓臺灣的角色創作者產生更多交流及合作機會,獲得持續經營創作的動力,建立起臺灣的角色經濟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