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認證由美國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頂尖天文機構提供最新太陽寫真為什麼要觀測太陽?這不過就是一個天天東升西落、給我們溫暖的星球?看似沒有變化的太陽實際上非常活躍,像是太陽閃焰、日冕巨量,都會造成衛星損壞、網路癱瘓、跳電等現象。 ◎美國太空總署登「月」計畫,為何用「太陽之神」阿波羅命名?◎一輩子一定要看一次極光!極光如何形成?除了南北極,赤道有機會嗎?◎1967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美國與古巴差點幹架,導火線竟是因為太陽!◎下一次日食何時發生?怎麼在家製作可以直視太陽的日食眼鏡?想知道你生日、結婚日「當天的太陽」長啥樣?只要上美國NASA網站就可查到!(本書封面上的太陽,就是作者結婚當天2022年5月3日的太陽寫真)作者雷恩.法蘭西博士是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NSO)的太陽物理學家,這個工作就是對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太陽,進行觀測、研究。 ◎因為觀測太陽,有人入獄、有人出名 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因提倡「太陽才是宇宙中心」說,被當成邪教;認為「太陽可能有生物棲息」的威廉.赫雪爾,卻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結果,論點正確的伽利略被終身軟禁;判斷錯誤的赫雪爾卻一舉成名。◎經過幾世紀研究,太陽底下可還有新鮮事?.近年的氣象預報,連太陽活動都列入示警太陽磁暴除了形成美麗的極光,還可能干擾人造衛星、癱瘓通訊設施,為了將傷害降至最低,各國預報員會提供每日兩次的太空氣象預報。沒有大氣層保護的太空人,一旦收到磁暴預警,可以向國際太空站尋求庇護。(2024年5月10日,臺灣中央氣象署就罕見的發布太陽磁暴示警).太陽輻射風暴會增加罹癌風險?太陽上的活動會將粒子加速到高能狀態,形成太陽輻射風暴,此時若乘坐飛機經過高緯度地區,罹癌的風險就會增加,這會對天天在高空飛行的機長、空姐造成威脅嗎?◎觀察太陽的簡要指南 .安全提醒:肉眼直視太陽,會改變你的色彩感覺、出現盲點、讓視覺變形,唯一可以直視太陽的日子,就是日全食發生時(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上一次日全食發生在2024年4月,下次呢?哪些地方可以清楚看到?本書收錄美國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提供的太空衛星直接影像,當日食、月食出現時,如何在不傷害眼睛的狀況下,打造自己的觀測儀器。
◎從鳥巢裡偷走鳥蛋,母鳥會發覺嗎?鳥、狗、馬會數「數」嗎? ◎埃及人畫直角只需要用一根繩子,怎麼辦到? ◎用一根木棒,就能算出金字塔高度?2,600年前的數學家泰利斯已經懂「比例」。 ◎除《聖經》外最多人讀過的書──《幾何原本》,很多中學課本還在用。 本書首次出版於1936年,歷經數家出版社、數次改版, 在日本持續銷售超過90年,銷售破50萬本! 作者矢野健太郎於1941年取得東京大學理學博士。 1950至1952年,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留學,與愛因斯坦結下深厚的友誼。 他的專長是微分幾何學。在研究方面功績卓越, 著作被日本大學、專科學校採用作為教科書,於1993年過世。 本書用輕鬆的小故事與數學家不為人知的趣聞,分享:母鳥能分辨鳥巢裡到底有4顆蛋還是5顆蛋?遠古人類數數,手指和腳趾不夠用怎麼辦?「你的手指借我用一下!」 畢達哥拉斯發現畢氏定理後,竟殺了100頭牛獻祭? 奠定微積分理論基礎的牛頓,其實是重度貓奴鏟屎官?古代的數學,怎麼變成小學、中學、高中、大學課本裡的公式和原理?◎遠古人類如何數數?十根手指頭和十進位法。 學者曾深入偏遠地區研究土著,發現他們只能數到 2, 數量超過 2 就稱作「很多」!土著怎麼計算超過 2 的牲畜數量?用刻痕記帳法。 ◎尼羅河帶來的恩賜—─幾何學的誕生 尼羅河定期氾濫,常破壞規畫好的田畝,因此當局得重新劃分土地。 重新劃地就得算面積,幾何(geometry)就是源自土地(geo)測量(metry)。 ◎世界最知名的定理發現人畢達哥拉斯,竟有家歸不得。 畢達哥拉斯曾在義大利興辦學校,但他設了個奇妙規定:「研究結果不可外傳。」後來還干預國政招致民眾反感,害他的住家和學校被焚毀,最終流落他鄉。 ◎你現在還在讀他寫的教科書──《幾何原本》作者歐幾里得。 《幾何原本》是歐幾里得執教時用的教科書,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 目前中學課本還在用它的內容,堪稱繼《聖經》後最多人讀過的書。 球體積公式:4/3乘π乘半徑的三次方, 4/3這個數字怎麼來的? 想知道35678÷9的餘數?把3、5、6、7、8加起來除以9就有解答。 如何用一筆畫畫完五芒星?這也跟數學有關,書裡教你小訣竅! 從算數與數字,到數學家的故事,日本暢銷90年!銷售破50萬本! 古代的數學發明,經歷了什麼故事, 變成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非學不可的公式和原理?
◎從鳥巢裡偷走鳥蛋,母鳥會發覺嗎?鳥、狗、馬會數「數」嗎? ◎埃及人畫直角只需要用一根繩子,怎麼辦到? ◎用一根木棒,就能算出金字塔高度?2,600年前的數學家泰利斯已經懂「比例」。 ◎除《聖經》外最多人讀過的書──《幾何原本》,很多中學課本還在用。 本書首次出版於1936年,歷經數家出版社、數次改版, 在日本持續銷售超過90年,銷售破50萬本! 作者矢野健太郎於1941年取得東京大學理學博士。 1950至1952年,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留學,與愛因斯坦結下深厚的友誼。 他的專長是微分幾何學。在研究方面功績卓越, 著作被日本大學、專科學校採用作為教科書,於1993年過世。 本書用輕鬆的小故事與數學家不為人知的趣聞,分享:母鳥能分辨鳥巢裡到底有4顆蛋還是5顆蛋?遠古人類數數,手指和腳趾不夠用怎麼辦?「你的手指借我用一下!」 畢達哥拉斯發現畢氏定理後,竟殺了100頭牛獻祭? 奠定微積分理論基礎的牛頓,其實是重度貓奴鏟屎官?古代的數學,怎麼變成小學、中學、高中、大學課本裡的公式和原理?◎遠古人類如何數數?十根手指頭和十進位法。 學者曾深入偏遠地區研究土著,發現他們只能數到 2, 數量超過 2 就稱作「很多」!土著怎麼計算超過 2 的牲畜數量?用刻痕記帳法。 ◎尼羅河帶來的恩賜—─幾何學的誕生 尼羅河定期氾濫,常破壞規畫好的田畝,因此當局得重新劃分土地。 重新劃地就得算面積,幾何(geometry)就是源自土地(geo)測量(metry)。 ◎世界最知名的定理發現人畢達哥拉斯,竟有家歸不得。 畢達哥拉斯曾在義大利興辦學校,但他設了個奇妙規定:「研究結果不可外傳。」後來還干預國政招致民眾反感,害他的住家和學校被焚毀,最終流落他鄉。 ◎你現在還在讀他寫的教科書──《幾何原本》作者歐幾里得。 《幾何原本》是歐幾里得執教時用的教科書,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 目前中學課本還在用它的內容,堪稱繼《聖經》後最多人讀過的書。 球體積公式:4/3乘π乘半徑的三次方, 4/3這個數字怎麼來的? 想知道35678÷9的餘數?把3、5、6、7、8加起來除以9就有解答。 如何用一筆畫畫完五芒星?這也跟數學有關,書裡教你小訣竅! 從算數與數字,到數學家的故事,日本暢銷90年!銷售破50萬本! 古代的數學發明,經歷了什麼故事, 變成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非學不可的公式和原理?
◎從鳥巢裡偷走鳥蛋,母鳥會發覺嗎?鳥、狗、馬會數「數」嗎? ◎埃及人畫直角只需要用一根繩子,怎麼辦到? ◎用一根木棒,就能算出金字塔高度?2,600年前的數學家泰利斯已經懂「比例」。 ◎除《聖經》外最多人讀過的書──《幾何原本》,很多中學課本還在用。 本書首次出版於1936年,歷經數家出版社、數次改版, 在日本持續銷售超過90年,銷售破50萬本! 作者矢野健太郎於1941年取得東京大學理學博士。 1950至1952年,曾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留學,與愛因斯坦結下深厚的友誼。 他的專長是微分幾何學。在研究方面功績卓越, 著作被日本大學、專科學校採用作為教科書,於1993年過世。 本書用輕鬆的小故事與數學家不為人知的趣聞,分享:母鳥能分辨鳥巢裡到底有4顆蛋還是5顆蛋?遠古人類數數,手指和腳趾不夠用怎麼辦?「你的手指借我用一下!」 畢達哥拉斯發現畢氏定理後,竟殺了100頭牛獻祭? 奠定微積分理論基礎的牛頓,其實是重度貓奴鏟屎官?古代的數學,怎麼變成小學、中學、高中、大學課本裡的公式和原理?◎遠古人類如何數數?十根手指頭和十進位法。 學者曾深入偏遠地區研究土著,發現他們只能數到 2, 數量超過 2 就稱作「很多」!土著怎麼計算超過 2 的牲畜數量?用刻痕記帳法。 ◎尼羅河帶來的恩賜—─幾何學的誕生 尼羅河定期氾濫,常破壞規畫好的田畝,因此當局得重新劃分土地。 重新劃地就得算面積,幾何(geometry)就是源自土地(geo)測量(metry)。 ◎世界最知名的定理發現人畢達哥拉斯,竟有家歸不得。 畢達哥拉斯曾在義大利興辦學校,但他設了個奇妙規定:「研究結果不可外傳。」後來還干預國政招致民眾反感,害他的住家和學校被焚毀,最終流落他鄉。 ◎你現在還在讀他寫的教科書──《幾何原本》作者歐幾里得。 《幾何原本》是歐幾里得執教時用的教科書,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 目前中學課本還在用它的內容,堪稱繼《聖經》後最多人讀過的書。 球體積公式:4/3乘π乘半徑的三次方, 4/3這個數字怎麼來的? 想知道35678÷9的餘數?把3、5、6、7、8加起來除以9就有解答。 如何用一筆畫畫完五芒星?這也跟數學有關,書裡教你小訣竅! 從算數與數字,到數學家的故事,日本暢銷90年!銷售破50萬本! 古代的數學發明,經歷了什麼故事, 變成小學、中學、高中、大學非學不可的公式和原理?
經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認證由美國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頂尖天文機構提供最新太陽寫真為什麼要觀測太陽?這不過就是一個天天東升西落、給我們溫暖的星球?看似沒有變化的太陽實際上非常活躍,像是太陽閃焰、日冕巨量,都會造成衛星損壞、網路癱瘓、跳電等現象。 ◎美國太空總署登「月」計畫,為何用「太陽之神」阿波羅命名?◎一輩子一定要看一次極光!極光如何形成?除了南北極,赤道有機會嗎?◎1967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美國與古巴差點幹架,導火線竟是因為太陽!◎下一次日食何時發生?怎麼在家製作可以直視太陽的日食眼鏡?想知道你生日、結婚日「當天的太陽」長啥樣?只要上美國NASA網站就可查到!(本書封面上的太陽,就是作者結婚當天2022年5月3日的太陽寫真)作者雷恩.法蘭西博士是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NSO)的太陽物理學家,這個工作就是對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太陽,進行觀測、研究。 ◎因為觀測太陽,有人入獄、有人出名 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因提倡「太陽才是宇宙中心」說,被當成邪教;認為「太陽可能有生物棲息」的威廉.赫雪爾,卻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結果,論點正確的伽利略被終身軟禁;判斷錯誤的赫雪爾卻一舉成名。◎經過幾世紀研究,太陽底下可還有新鮮事?.近年的氣象預報,連太陽活動都列入示警太陽磁暴除了形成美麗的極光,還可能干擾人造衛星、癱瘓通訊設施,為了將傷害降至最低,各國預報員會提供每日兩次的太空氣象預報。沒有大氣層保護的太空人,一旦收到磁暴預警,可以向國際太空站尋求庇護。(2024年5月10日,臺灣中央氣象署就罕見的發布太陽磁暴示警).太陽輻射風暴會增加罹癌風險?太陽上的活動會將粒子加速到高能狀態,形成太陽輻射風暴,此時若乘坐飛機經過高緯度地區,罹癌的風險就會增加,這會對天天在高空飛行的機長、空姐造成威脅嗎?◎觀察太陽的簡要指南 .安全提醒:肉眼直視太陽,會改變你的色彩感覺、出現盲點、讓視覺變形,唯一可以直視太陽的日子,就是日全食發生時(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上一次日全食發生在2024年4月,下次呢?哪些地方可以清楚看到?本書收錄美國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提供的太空衛星直接影像,當日食、月食出現時,如何在不傷害眼睛的狀況下,打造自己的觀測儀器。
經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認證由美國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頂尖天文機構提供最新太陽寫真為什麼要觀測太陽?這不過就是一個天天東升西落、給我們溫暖的星球?看似沒有變化的太陽實際上非常活躍,像是太陽閃焰、日冕巨量,都會造成衛星損壞、網路癱瘓、跳電等現象。 ◎美國太空總署登「月」計畫,為何用「太陽之神」阿波羅命名?◎一輩子一定要看一次極光!極光如何形成?除了南北極,赤道有機會嗎?◎1967年的古巴飛彈危機,美國與古巴差點幹架,導火線竟是因為太陽!◎下一次日食何時發生?怎麼在家製作可以直視太陽的日食眼鏡?想知道你生日、結婚日「當天的太陽」長啥樣?只要上美國NASA網站就可查到!(本書封面上的太陽,就是作者結婚當天2022年5月3日的太陽寫真)作者雷恩.法蘭西博士是美國國家太陽天文臺(NSO)的太陽物理學家,這個工作就是對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太陽,進行觀測、研究。 ◎因為觀測太陽,有人入獄、有人出名 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因提倡「太陽才是宇宙中心」說,被當成邪教;認為「太陽可能有生物棲息」的威廉.赫雪爾,卻成為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長。結果,論點正確的伽利略被終身軟禁;判斷錯誤的赫雪爾卻一舉成名。◎經過幾世紀研究,太陽底下可還有新鮮事?.近年的氣象預報,連太陽活動都列入示警太陽磁暴除了形成美麗的極光,還可能干擾人造衛星、癱瘓通訊設施,為了將傷害降至最低,各國預報員會提供每日兩次的太空氣象預報。沒有大氣層保護的太空人,一旦收到磁暴預警,可以向國際太空站尋求庇護。(2024年5月10日,臺灣中央氣象署就罕見的發布太陽磁暴示警).太陽輻射風暴會增加罹癌風險?太陽上的活動會將粒子加速到高能狀態,形成太陽輻射風暴,此時若乘坐飛機經過高緯度地區,罹癌的風險就會增加,這會對天天在高空飛行的機長、空姐造成威脅嗎?◎觀察太陽的簡要指南 .安全提醒:肉眼直視太陽,會改變你的色彩感覺、出現盲點、讓視覺變形,唯一可以直視太陽的日子,就是日全食發生時(太陽完全被月球遮住)。上一次日全食發生在2024年4月,下次呢?哪些地方可以清楚看到?本書收錄美國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提供的太空衛星直接影像,當日食、月食出現時,如何在不傷害眼睛的狀況下,打造自己的觀測儀器。
「懂不懂量子力學是物理學家的事,會不會用就是咱們的事, 利用好的話,你就可能是下一個馬雲或比爾‧蓋茲。」 ——百萬YouTuber 老高與小茉 什麼是量子力學? 就是微觀世界的物理學(國高中學的物理是宏觀世界的), 也是一門與人類直覺相衝突的物理學。 例如,量子力學最著名的例子,是一隻名為薛丁格的又死又活的貓? 啥?怎麼會有貓又死又活呀? 量子力學還說,地球是個波,電腦是個波,你和我也是一個波…… 所以,你看到的我,不是真的我?(這明明是物理學,怎麼聽起來像哲學?) 還有,你相信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也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嗎? (別笑,我這麼說絕非韓劇看太多, 但你如果看過電影《星際效應》,顯然你已經接受量子物理了。) 這門學問聽起來荒謬,為什麼還要搞懂它? 因為沒有量子物理,就沒有現代資訊革命。 我們天天滑的手機裡面的晶片、充電器, 治療青光眼、近視眼的雷射光,還有可以診斷出大部分腫瘤的核磁共振等, 都是量子物理的一種。(因為它們都是一種波。) 在已開發國家中,超過1/3的國內生產總值都跟量子力學有關, 這是一門改變人類生活最有用的物理學。 本書作者羅金海,是擁有100萬粉絲「量子學派」部落格的創始人, 曾在中國國家技術中心設計潛艇,還在新聞行業做過評論主編。 在量子學派部落格上連載的「量子物理趣畫」, 將難懂的量子物理知識,化為簡單漫畫,網路累計閱讀超過三千萬次。 ◎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 科學家常說,萬物皆有定律,天上天下,沒有物理學解釋不了的現象, 偏偏量子力學主張:宇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能量世界,直到你看見,它才存在! (聽起來很像哲學) 所以,主張確定論的天才發明家愛因斯坦就非常嗤之以鼻,甚至帶頭反對! 但量子力學真的不可預測嗎?其實它是有跡可循的, 作者用有趣的漫畫,解釋「不確定性原理」、「思維實驗」和「互補原理」, 告訴你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 ◎真理與不確定性的物理大戰 量子力學的出現,竟然要感謝一群科學家的私人恩怨? 1927年,以丹麥物理學家波耳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 以「不確定性原理」解釋量子力學, 而主張萬物都存在「確定性」的愛因斯坦,為了真理隻身挑戰一群物理學家。 沒想到,三回合下來,愛因斯坦三戰全輸, 並留下一句名言:「你真的相信,月亮只有在看著它時才真正存在嗎?」 所以他終其一生都無法認同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曾說:「上帝不擲骰子。」 霍金博士卻說:「上帝不但擲骰子,他還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 這個物理學史上最大的論戰,到底誰是誰非? 本書用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在你眼前。 對了,想認識量子力學,千萬不要「不自量力」(不要自學量子力學!) 本書可以幫助你。 好評推薦 大同高中物理老師/劉彥廷
「懂不懂量子力學是物理學家的事,會不會用就是咱們的事, 利用好的話,你就可能是下一個馬雲或比爾‧蓋茲。」 ——百萬YouTuber 老高與小茉 什麼是量子力學? 就是微觀世界的物理學(國高中學的物理是宏觀世界的), 也是一門與人類直覺相衝突的物理學。 例如,量子力學最著名的例子,是一隻名為薛丁格的又死又活的貓? 啥?怎麼會有貓又死又活呀? 量子力學還說,地球是個波,電腦是個波,你和我也是一個波…… 所以,你看到的我,不是真的我?(這明明是物理學,怎麼聽起來像哲學?) 還有,你相信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也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嗎? (別笑,我這麼說絕非韓劇看太多, 但你如果看過電影《星際效應》,顯然你已經接受量子物理了。) 這門學問聽起來荒謬,為什麼還要搞懂它? 因為沒有量子物理,就沒有現代資訊革命。 我們天天滑的手機裡面的晶片、充電器, 治療青光眼、近視眼的雷射光,還有可以診斷出大部分腫瘤的核磁共振等, 都是量子物理的一種。(因為它們都是一種波。) 在已開發國家中,超過1/3的國內生產總值都跟量子力學有關, 這是一門改變人類生活最有用的物理學。 本書作者羅金海,是擁有100萬粉絲「量子學派」部落格的創始人, 曾在中國國家技術中心設計潛艇,還在新聞行業做過評論主編。 在量子學派部落格上連載的「量子物理趣畫」, 將難懂的量子物理知識,化為簡單漫畫,網路累計閱讀超過三千萬次。 ◎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 科學家常說,萬物皆有定律,天上天下,沒有物理學解釋不了的現象, 偏偏量子力學主張:宇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能量世界,直到你看見,它才存在! (聽起來很像哲學) 所以,主張確定論的天才發明家愛因斯坦就非常嗤之以鼻,甚至帶頭反對! 但量子力學真的不可預測嗎?其實它是有跡可循的, 作者用有趣的漫畫,解釋「不確定性原理」、「思維實驗」和「互補原理」, 告訴你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 ◎真理與不確定性的物理大戰 量子力學的出現,竟然要感謝一群科學家的私人恩怨? 1927年,以丹麥物理學家波耳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 以「不確定性原理」解釋量子力學, 而主張萬物都存在「確定性」的愛因斯坦,為了真理隻身挑戰一群物理學家。 沒想到,三回合下來,愛因斯坦三戰全輸, 並留下一句名言:「你真的相信,月亮只有在看著它時才真正存在嗎?」 所以他終其一生都無法認同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曾說:「上帝不擲骰子。」 霍金博士卻說:「上帝不但擲骰子,他還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 這個物理學史上最大的論戰,到底誰是誰非? 本書用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在你眼前。 對了,想認識量子力學,千萬不要「不自量力」(不要自學量子力學!) 本書可以幫助你。 好評推薦 大同高中物理老師/劉彥廷
「懂不懂量子力學是物理學家的事,會不會用就是咱們的事, 利用好的話,你就可能是下一個馬雲或比爾‧蓋茲。」 ——百萬YouTuber 老高與小茉 什麼是量子力學? 就是微觀世界的物理學(國高中學的物理是宏觀世界的), 也是一門與人類直覺相衝突的物理學。 例如,量子力學最著名的例子,是一隻名為薛丁格的又死又活的貓? 啥?怎麼會有貓又死又活呀? 量子力學還說,地球是個波,電腦是個波,你和我也是一個波…… 所以,你看到的我,不是真的我?(這明明是物理學,怎麼聽起來像哲學?) 還有,你相信在另一個平行時空裡,也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你嗎? (別笑,我這麼說絕非韓劇看太多, 但你如果看過電影《星際效應》,顯然你已經接受量子物理了。) 這門學問聽起來荒謬,為什麼還要搞懂它? 因為沒有量子物理,就沒有現代資訊革命。 我們天天滑的手機裡面的晶片、充電器, 治療青光眼、近視眼的雷射光,還有可以診斷出大部分腫瘤的核磁共振等, 都是量子物理的一種。(因為它們都是一種波。) 在已開發國家中,超過1/3的國內生產總值都跟量子力學有關, 這是一門改變人類生活最有用的物理學。 本書作者羅金海,是擁有100萬粉絲「量子學派」部落格的創始人, 曾在中國國家技術中心設計潛艇,還在新聞行業做過評論主編。 在量子學派部落格上連載的「量子物理趣畫」, 將難懂的量子物理知識,化為簡單漫畫,網路累計閱讀超過三千萬次。 ◎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 科學家常說,萬物皆有定律,天上天下,沒有物理學解釋不了的現象, 偏偏量子力學主張:宇宙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能量世界,直到你看見,它才存在! (聽起來很像哲學) 所以,主張確定論的天才發明家愛因斯坦就非常嗤之以鼻,甚至帶頭反對! 但量子力學真的不可預測嗎?其實它是有跡可循的, 作者用有趣的漫畫,解釋「不確定性原理」、「思維實驗」和「互補原理」, 告訴你量子物理的基本定律。 ◎真理與不確定性的物理大戰 量子力學的出現,竟然要感謝一群科學家的私人恩怨? 1927年,以丹麥物理學家波耳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 以「不確定性原理」解釋量子力學, 而主張萬物都存在「確定性」的愛因斯坦,為了真理隻身挑戰一群物理學家。 沒想到,三回合下來,愛因斯坦三戰全輸, 並留下一句名言:「你真的相信,月亮只有在看著它時才真正存在嗎?」 所以他終其一生都無法認同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曾說:「上帝不擲骰子。」 霍金博士卻說:「上帝不但擲骰子,他還把骰子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 這個物理學史上最大的論戰,到底誰是誰非? 本書用最直觀的方式呈現在你眼前。 對了,想認識量子力學,千萬不要「不自量力」(不要自學量子力學!) 本書可以幫助你。 好評推薦 大同高中物理老師/劉彥廷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推薦 《聯合報》專題報導、《中國時報》開卷版年度好書 博客來高中職選書推薦100、高中生書店暢銷100、 大學18學群課外閱讀書單 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本集合所有化學元素拍攝成的寫真書! (附贈精美週期表海報) 不論你以前有沒有學過化學,本書保證會成為你的第一堂化學課, 作者用最華麗的視覺饗宴,打開你學習(或者重溫) 「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的美麗旅程。 作者西奧多.葛雷把化學元素的樣貌全部拍成美麗的照片, 讓你一睹化學元素的真面目,一看就能記住這些生活裡一定會遇到的化學: ‧閃耀的星光,是氫氣變成氦氣的過程。 ‧派對上的氣球一下子就不飄了,裡頭的氦氣跑哪去了? ‧手機、筆記型電腦裡頭都有鋰電池,為什麼用鋰? ‧綠寶石裡頭有鈹、高爾夫球桿裡頭也有鈹。 ‧硼氮化物比鑽石硬,沒想到吧?部首不在「金」部,卻可以用來研磨金屬。 ‧碳化矽和鑽石一樣美,為什麼鑽石特別貴? ‧有些製造氮肥的過程會產生氯,很不環保。 ‧氧,占地球總重量的一半,占海洋總重量的86%。 ‧氟氣可以讓所有物品燒成火焰,我們利用這種特性製作不沾鍋。 ‧氖元素的英文意思是霓虹燈,為什麼霓虹燈要用氖? 怎麼樣?原子序排前面的10個就夠好玩了吧? 這裡總共有118個元素的故事! 鑀、鐨、侖琴……既是人名、也是元素名稱,全都跟你有關。 這套解說化學入門知識的元素週期表實在太美了, 美到蘋果電腦、賈伯斯愛死它,在iPad上市的第一天就推出電子版。 這本書還出現在Discovery頻道的《流言終結者》(MythBusters)節目, 紅遍全美國的迪士尼青少年喜劇《孟漢娜》(Hannah Montana)裡頭, 你也能看到這本書成了美國青少年的理科必讀本。 任何一樣你所能碰觸到的物品都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元素純粹的原貌,另一種是它和其他化學元素結合的樣貌。 於是……作者讓每一個元素都以一個跨頁呈現, 左頁是這個元素單獨出場,呈現它最純粹的樣貌。 右頁則盡可能蒐羅這種元素在自然界現身的絢麗身影,並佐以精簡文字說明。 化學元素週期表怎麼會背不起來? 它再也不是煩惱,而是你接觸美麗世界的敲門磚。 專業人士推薦 「這本元素書的風格和內容令其他所有元素書相形失色。」──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德.霍夫曼(Roald Hoffmann) 「這是我所讀過關於化學元素最多采多姿的一本。結合了每個化學元素關鍵的資訊,以及幽默動人的文字,讓閱讀平添樂趣。恭喜葛雷創作一本科普的傑作!」──在英國倫敦大學教授化學長達25年,《口紅、鑽石、威而鋼》作者/約翰.艾姆斯利(John Emsley) 「這本書不只是化學元素入門,它能使你更加欣賞組成這個世界的物質其內涵。」──前紐約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睡人》、《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鎢絲舅舅》作者/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 「西奧多.葛雷除了是一位一流的科普作家,還是一位狂熱的元素收藏家和攝影師。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國際性期刊《化學基礎》(Foundations of Chemistry)創辦者、《週期表的故事與其重要性》(The Periodic Table: Its 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作者/艾瑞克.希瑞(Eric Scerri) 讀者好評分享 「如果有人將課本裡的元素都整理好,像一本小知識的大集合(重點是還附圖片),那就真的太棒了。這本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讀者/才帥 「搭配圖片更有感覺,也更知道每個元素在生活上的應用,尤其是越到後面的元素,不說還真不知道對於工業、醫療、科學的貢獻還真大啊!」──讀者/Watson 「適合給國二剛學理化的學生參考,讓讀者深切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的運用,自然教師及圖書館必備。」──讀者/林瑞文 「直到看完這本書,我才發現原來化學元素是我們隨手可得的應用,而它們無疑是我至今背過最美麗的東西。」──讀者/ckprodigal 「這本書最經典的,應該是那些每個化學老師都肖想的珍稀照片吧!」──讀者/greenlake0611
◎上課時,老師教的我都懂,下課後自行解題卻卡關。 ◎不過打盹10分鐘,老師接下來講的都變成聽天書,怎麼辦? ◎該背的公式都背了,但看到題目,卻不知該套用哪一個。 ◎四則運算就是「先乘除後加減」。但考題只要稍做變化,只能「投降」? 國中數學沒學好,高中數學一定很吃力,為什麼? 因爲數學是階段性、層級分明(環環相扣)的科目,無法省略中間任一過程。 也就是說,不了解某個單元,就沒辦法邁向下一階段。 例如:不知道正比、反比關係,很難聽懂函數圖形; 不認識一次方程式及聯立方程式,無法理解二次方程式。 本書作者鑰匙出版社,榮獲韓國教育出版部門大獎、40年以上數學書籍出版經驗 從基本概念到進階概念,協助你紮穩數學基礎。 每一單元皆搭配實戰練習題,各章節最後還收錄題型總整理, 之前沒學好的,現在救回來,看到題目的反應再也不是「我放棄」。 ◎打好基本功一定要會數的運算 ‧請記住,四則運算要先掌握「先乘除後加減」。 ‧利用質因數分解法:可求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有理數該怎麼計算?用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題目怎麼出就怎麼用。 ◎方程式怎麼解,有技巧 ‧根據等量公理原則,等式兩邊可以同時做四則運算。 ‧有括號必先解括號(由小至大);係數是小數或分數時,須化為整數再作答。 ‧如何快速解開聯立方程式:代入消去法、加減消去法? ◎機率與統計,了解原理就能輕鬆拿分 機率值是指某一事件發生的結果。 如果A、B事件不是同時發生,要用加法原理。 例如,口袋裡有3個紅珠、4個黃珠、5個藍珠, 當掏出一顆珠子時,是紅珠或黃珠的機率為3/12+4/12=7/12。 如果兩事件A與B同時發生,則用乘法原理。 比如,同時擲出一枚銅板與一顆骰子時, 銅板正面、骰子是3的倍數的機率為1/2*1/3=1/6。 本書內附「學習計畫表」、「各單元系統圖」,可以自行安排預習及複習時間, 過去3年沒搞懂,現在只要28天就能一次救回來! 本書特色 從20分快速進步到70分,用你一定可以理解的方式打好基礎, 看完題目再也不說「我放棄」。 名人推薦 《誰都可能呼攏你,但是數學不會》作者/黃光文
◎塑膠袋的原料「聚乙烯」,是製造雷達的二戰物資。 ◎讓日本浮世繪畫家愛不釋手的顏色普魯士藍,其實是「鐵離子」。 ◎硝石、碳、硫磺產生的化學反應,促成了蒙古帝國的誕生:黑色火藥的霸業。 ◎硫化法的誕生,提升了橡膠耐用度,變成四季可用的發明,讓人類行遍天下。 作者大宮理是日本三大升學補習班之一河合塾的化學講師, 被學生譽為最會說歷史故事的化學老師。 化學就是計算酸鹼值、背元素週期表,還要寫化學式……十足硬科學, 如果從歷史看化學,就會明白很多事件都是受物質、元素、新材料左右, 是化學變化了這歷史。 大宮理以「元素」和化學變化為歷史舞臺的主角, 解釋化學物質與成分如何互相影響、產生關聯,影響人類文明的劇情走向。 就像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萊納斯.鮑林說的: 「全球發生的事都是由化學反應左右,政治和國際關係也不例外。」 ◎用木炭還原鐵,再搭配風箱──製鐵技術創建了亞述帝國。 西亞高原上的戰爭民族西臺人如何稱霸?靠鐵製武器打敗青銅武器。 亞述人(敘利亞人)也從西臺人手中獲得鐵器,在東方建立亞述帝國。 ◎凝灰岩與熟石灰,建起了整個羅馬帝國! 羅馬人的文明多發達?有8萬公里的幹線道路網、屹立1800年以上的萬神殿, 包括羅馬浴場都是用水泥蓋的! ◎硝酸鉀加上銅、錫合金,促成歐洲近代國家。 鑄鐘師用銅、錫合金製造青銅大炮, 煉丹術配方──硝石、木炭、硫磺,誕生了黑色火藥。 大炮加火藥,就此改寫歐洲史。有錢領主爭相購買,沒錢城邦只能被打敗, 火炮誕生後400年,歐洲就從超過500個大、小城邦,剩下25個近代國家。 ◎碳、氫、氧和咖啡因,奠定工業革命。 碳、氫、氧結合成煤炭,不僅推動蒸汽機,焦煤更能提升煉鐵效率。 而咖啡因這種生物鹼,能讓工人保持清醒,滾水煮茶更能殺菌, 工業都市人口得以增長,支撐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納離子(鹽)如何改變歷史? 無論哪個政權,鹽都是專賣,因為想吃鹹只有鈉離子,無可替代。 秦靠鹽稅統一六國,但鹽稅過重也帶來災禍:黃巢之亂、法國大革命。 ◎乙醚容易取得,但沒人知道能用在手術麻醉,直到1846年! 加熱乙醇和濃硫酸就可取得乙醚,而且靠體溫就能讓它蒸發。 發明麻醉前,人類靠什麼止痛?鴉片、氧化亞氮、威士忌,甚至木槌! 直到1846年,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首次用乙醚全身麻醉。終於不用忍痛了。 德國製造第一個彈道飛彈V2火箭,燃料用馬鈴薯就能製造──乙醇! 大自然中的鈾235純度只有0.7%,無法用在原子彈,得濃縮提煉到接近100%。 棕櫚酸鋁、環烷酸鋁製成汽油彈,讓東京庶民區化為一片焦土,10萬人以上喪生。 歷史、化學互不相關?放在一起看,事件因果更清楚, 文明的演進總有化學反應在左右。 推薦者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常務董事/陳竹亭 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林厚進
◎塑膠袋的原料「聚乙烯」,是製造雷達的二戰物資。 ◎讓日本浮世繪畫家愛不釋手的顏色普魯士藍,其實是「鐵離子」。 ◎硝石、碳、硫磺產生的化學反應,促成了蒙古帝國的誕生:黑色火藥的霸業。 ◎硫化法的誕生,提升了橡膠耐用度,變成四季可用的發明,讓人類行遍天下。 作者大宮理是日本三大升學補習班之一河合塾的化學講師, 被學生譽為最會說歷史故事的化學老師。 化學就是計算酸鹼值、背元素週期表,還要寫化學式……十足硬科學, 如果從歷史看化學,就會明白很多事件都是受物質、元素、新材料左右, 是化學變化了這歷史。 大宮理以「元素」和化學變化為歷史舞臺的主角, 解釋化學物質與成分如何互相影響、產生關聯,影響人類文明的劇情走向。 就像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萊納斯.鮑林說的: 「全球發生的事都是由化學反應左右,政治和國際關係也不例外。」 ◎用木炭還原鐵,再搭配風箱──製鐵技術創建了亞述帝國。 西亞高原上的戰爭民族西臺人如何稱霸?靠鐵製武器打敗青銅武器。 亞述人(敘利亞人)也從西臺人手中獲得鐵器,在東方建立亞述帝國。 ◎凝灰岩與熟石灰,建起了整個羅馬帝國! 羅馬人的文明多發達?有8萬公里的幹線道路網、屹立1800年以上的萬神殿, 包括羅馬浴場都是用水泥蓋的! ◎硝酸鉀加上銅、錫合金,促成歐洲近代國家。 鑄鐘師用銅、錫合金製造青銅大炮, 煉丹術配方──硝石、木炭、硫磺,誕生了黑色火藥。 大炮加火藥,就此改寫歐洲史。有錢領主爭相購買,沒錢城邦只能被打敗, 火炮誕生後400年,歐洲就從超過500個大、小城邦,剩下25個近代國家。 ◎碳、氫、氧和咖啡因,奠定工業革命。 碳、氫、氧結合成煤炭,不僅推動蒸汽機,焦煤更能提升煉鐵效率。 而咖啡因這種生物鹼,能讓工人保持清醒,滾水煮茶更能殺菌, 工業都市人口得以增長,支撐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納離子(鹽)如何改變歷史? 無論哪個政權,鹽都是專賣,因為想吃鹹只有鈉離子,無可替代。 秦靠鹽稅統一六國,但鹽稅過重也帶來災禍:黃巢之亂、法國大革命。 ◎乙醚容易取得,但沒人知道能用在手術麻醉,直到1846年! 加熱乙醇和濃硫酸就可取得乙醚,而且靠體溫就能讓它蒸發。 發明麻醉前,人類靠什麼止痛?鴉片、氧化亞氮、威士忌,甚至木槌! 直到1846年,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首次用乙醚全身麻醉。終於不用忍痛了。 德國製造第一個彈道飛彈V2火箭,燃料用馬鈴薯就能製造──乙醇! 大自然中的鈾235純度只有0.7%,無法用在原子彈,得濃縮提煉到接近100%。 棕櫚酸鋁、環烷酸鋁製成汽油彈,讓東京庶民區化為一片焦土,10萬人以上喪生。 歷史、化學互不相關?放在一起看,事件因果更清楚, 文明的演進總有化學反應在左右。 推薦者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常務董事/陳竹亭 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林厚進
◎塑膠袋的原料「聚乙烯」,是製造雷達的二戰物資。 ◎讓日本浮世繪畫家愛不釋手的顏色普魯士藍,其實是「鐵離子」。 ◎硝石、碳、硫磺產生的化學反應,促成了蒙古帝國的誕生:黑色火藥的霸業。 ◎硫化法的誕生,提升了橡膠耐用度,變成四季可用的發明,讓人類行遍天下。 作者大宮理是日本三大升學補習班之一河合塾的化學講師, 被學生譽為最會說歷史故事的化學老師。 化學就是計算酸鹼值、背元素週期表,還要寫化學式……十足硬科學, 如果從歷史看化學,就會明白很多事件都是受物質、元素、新材料左右, 是化學變化了這歷史。 大宮理以「元素」和化學變化為歷史舞臺的主角, 解釋化學物質與成分如何互相影響、產生關聯,影響人類文明的劇情走向。 就像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萊納斯.鮑林說的: 「全球發生的事都是由化學反應左右,政治和國際關係也不例外。」 ◎用木炭還原鐵,再搭配風箱──製鐵技術創建了亞述帝國。 西亞高原上的戰爭民族西臺人如何稱霸?靠鐵製武器打敗青銅武器。 亞述人(敘利亞人)也從西臺人手中獲得鐵器,在東方建立亞述帝國。 ◎凝灰岩與熟石灰,建起了整個羅馬帝國! 羅馬人的文明多發達?有8萬公里的幹線道路網、屹立1800年以上的萬神殿, 包括羅馬浴場都是用水泥蓋的! ◎硝酸鉀加上銅、錫合金,促成歐洲近代國家。 鑄鐘師用銅、錫合金製造青銅大炮, 煉丹術配方──硝石、木炭、硫磺,誕生了黑色火藥。 大炮加火藥,就此改寫歐洲史。有錢領主爭相購買,沒錢城邦只能被打敗, 火炮誕生後400年,歐洲就從超過500個大、小城邦,剩下25個近代國家。 ◎碳、氫、氧和咖啡因,奠定工業革命。 碳、氫、氧結合成煤炭,不僅推動蒸汽機,焦煤更能提升煉鐵效率。 而咖啡因這種生物鹼,能讓工人保持清醒,滾水煮茶更能殺菌, 工業都市人口得以增長,支撐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納離子(鹽)如何改變歷史? 無論哪個政權,鹽都是專賣,因為想吃鹹只有鈉離子,無可替代。 秦靠鹽稅統一六國,但鹽稅過重也帶來災禍:黃巢之亂、法國大革命。 ◎乙醚容易取得,但沒人知道能用在手術麻醉,直到1846年! 加熱乙醇和濃硫酸就可取得乙醚,而且靠體溫就能讓它蒸發。 發明麻醉前,人類靠什麼止痛?鴉片、氧化亞氮、威士忌,甚至木槌! 直到1846年,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首次用乙醚全身麻醉。終於不用忍痛了。 德國製造第一個彈道飛彈V2火箭,燃料用馬鈴薯就能製造──乙醇! 大自然中的鈾235純度只有0.7%,無法用在原子彈,得濃縮提煉到接近100%。 棕櫚酸鋁、環烷酸鋁製成汽油彈,讓東京庶民區化為一片焦土,10萬人以上喪生。 歷史、化學互不相關?放在一起看,事件因果更清楚, 文明的演進總有化學反應在左右。 推薦者 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常務董事/陳竹亭 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林厚進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全球頂尖天文機構通力合作提供。 《看得到的化學》臺灣暢銷超過60,000冊! 作者,科學家、創業家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又一獨步全球製作鉅獻。 我們終於—— 可以用眼睛直視太陽、知道哪個行星一天才10小時、星球未必是圓的、 人類可能移民哪些星球、「愛神」撞上地球時咱們連10秒鐘的逃命時間都沒有……。 暢銷新版增添內容: ◎探索火星的最新進展: 形成生命的條件──水、有機物和來自火山活動的能量,都曾存在火星上? 2021年無人直升機在火星起飛,是人類首次在另一個星球成功飛行。 ◎部分照片更清晰: NASA新視野號於2015年飛掠冥王星,拍攝到清晰樣貌; NASA曙光號於2015年接近穀神星時,在隕石坑內發現白點,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暴露在地表的冰或鹽類。 太陽系,顧名思義就是由太陽重力所主導,聚集形成的一個天體系統。 八大行星(咦?不是九大嗎?)──四塊岩石、四團氣體──由距離太陽最近算起, 最前面是四顆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距離較遠的後面四顆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至於在這兩群星之間的,是一大群繞行太陽的岩石塊。 這些行星跟你的生活很遙遠嗎?一點也不。本書讓你知道, 太陽系絕非闇黑無界,而是絢麗多彩,激發了文學與藝術無盡的想像力: ◎行星決定你的性格。不信?行星運行的軌道叫做黃道。 黃道有12區,分別代表12星座。你是哪個星座呢? ◎英國倫敦地鐵的標誌,為什麼要以土星環為構想來源? ◎美國科幻小說《一日之夏》筆下描繪之霧氣氤氳的火山國度,竟然和金星一樣。 ◎哪顆行星最能激發文學家的創作想像?火星。 英裔愛爾蘭作家強納森.史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 竟然準確預言了火星兩顆衛星的公轉期,比人類科技還早150年。 ◎你知道行星也有氣色好壞嗎?英國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 在〈太空怪人〉的歌詞寫道:地球這顆行星好藍好藍,我卻只能靜靜的看……。 光是這些就夠有趣了吧!還有更多出乎想像的事: ◎6,500萬年前,到底是哪一個天體撞擊了地球,讓恐龍只剩10秒鐘可以逃? ◎地球與火星的軌道間有顆小行星「愛神星」,名字有「愛」卻代表毀滅,因為如果撞上地球……。 ◎如果要移民太空,哪個天體最有可能?是曾經有水又有大氣層的火星、地表下可能有海洋的木衛,還是位於外太陽系適居帶的土衛? ◎世界上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可能來自哪個天體? ◎地球的溫室效應繼續提升,我們會成為下一個金星嗎?那裡溫度高到可以融化鉛! ◎天上的太陽將於50億年後耗盡,晚年將變成一顆水蜜桃般的恆星。天啊!會有新太陽產生嗎? ◎原來八大行星也要爭排行,有「星」還因此落榜摔出太陽系? ◎為什麼有些行星如此古老,卻看起來很年輕?怎麼保養的? ◎發現星星可不是天文學家的專利,天王星居然是德國音樂家赫歇爾發現的,所以愛看星星的我也可以囉? 本書照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華麗的視覺饗宴, 你可以站在地球看到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也可以像太空人一樣在太空看地球: 目睹中國的沙塵暴跨越太平洋「侵略」北美五大湖; 地球的埃及尼羅河畔夜晚,竟然美如繁星密布的星河; 看見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棚如何崩裂,恐怖特效絕非電腦合成……。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頂尖天文學家馬克斯.尚恩,暫時離開地球表面吧! (隨書附贈八大行星拉頁海報。)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全球頂尖天文機構通力合作提供。 《看得到的化學》臺灣暢銷超過60,000冊! 作者,科學家、創業家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又一獨步全球製作鉅獻。 我們終於—— 可以用眼睛直視太陽、知道哪個行星一天才10小時、星球未必是圓的、 人類可能移民哪些星球、「愛神」撞上地球時咱們連10秒鐘的逃命時間都沒有……。 暢銷新版增添內容: ◎探索火星的最新進展: 形成生命的條件──水、有機物和來自火山活動的能量,都曾存在火星上? 2021年無人直升機在火星起飛,是人類首次在另一個星球成功飛行。 ◎部分照片更清晰: NASA新視野號於2015年飛掠冥王星,拍攝到清晰樣貌; NASA曙光號於2015年接近穀神星時,在隕石坑內發現白點,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暴露在地表的冰或鹽類。 太陽系,顧名思義就是由太陽重力所主導,聚集形成的一個天體系統。 八大行星(咦?不是九大嗎?)──四塊岩石、四團氣體──由距離太陽最近算起, 最前面是四顆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距離較遠的後面四顆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至於在這兩群星之間的,是一大群繞行太陽的岩石塊。 這些行星跟你的生活很遙遠嗎?一點也不。本書讓你知道, 太陽系絕非闇黑無界,而是絢麗多彩,激發了文學與藝術無盡的想像力: ◎行星決定你的性格。不信?行星運行的軌道叫做黃道。 黃道有12區,分別代表12星座。你是哪個星座呢? ◎英國倫敦地鐵的標誌,為什麼要以土星環為構想來源? ◎美國科幻小說《一日之夏》筆下描繪之霧氣氤氳的火山國度,竟然和金星一樣。 ◎哪顆行星最能激發文學家的創作想像?火星。 英裔愛爾蘭作家強納森.史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 竟然準確預言了火星兩顆衛星的公轉期,比人類科技還早150年。 ◎你知道行星也有氣色好壞嗎?英國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 在〈太空怪人〉的歌詞寫道:地球這顆行星好藍好藍,我卻只能靜靜的看……。 光是這些就夠有趣了吧!還有更多出乎想像的事: ◎6,500萬年前,到底是哪一個天體撞擊了地球,讓恐龍只剩10秒鐘可以逃? ◎地球與火星的軌道間有顆小行星「愛神星」,名字有「愛」卻代表毀滅,因為如果撞上地球……。 ◎如果要移民太空,哪個天體最有可能?是曾經有水又有大氣層的火星、地表下可能有海洋的木衛,還是位於外太陽系適居帶的土衛? ◎世界上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可能來自哪個天體? ◎地球的溫室效應繼續提升,我們會成為下一個金星嗎?那裡溫度高到可以融化鉛! ◎天上的太陽將於50億年後耗盡,晚年將變成一顆水蜜桃般的恆星。天啊!會有新太陽產生嗎? ◎原來八大行星也要爭排行,有「星」還因此落榜摔出太陽系? ◎為什麼有些行星如此古老,卻看起來很年輕?怎麼保養的? ◎發現星星可不是天文學家的專利,天王星居然是德國音樂家赫歇爾發現的,所以愛看星星的我也可以囉? 本書照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華麗的視覺饗宴, 你可以站在地球看到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也可以像太空人一樣在太空看地球: 目睹中國的沙塵暴跨越太平洋「侵略」北美五大湖; 地球的埃及尼羅河畔夜晚,竟然美如繁星密布的星河; 看見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棚如何崩裂,恐怖特效絕非電腦合成……。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頂尖天文學家馬克斯.尚恩,暫時離開地球表面吧! (隨書附贈八大行星拉頁海報。)
美國太空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全球頂尖天文機構通力合作提供。 《看得到的化學》臺灣暢銷超過60,000冊! 作者,科學家、創業家西奧多.葛雷(Theodore Gray)又一獨步全球製作鉅獻。 我們終於—— 可以用眼睛直視太陽、知道哪個行星一天才10小時、星球未必是圓的、 人類可能移民哪些星球、「愛神」撞上地球時咱們連10秒鐘的逃命時間都沒有……。 暢銷新版增添內容: ◎探索火星的最新進展: 形成生命的條件──水、有機物和來自火山活動的能量,都曾存在火星上? 2021年無人直升機在火星起飛,是人類首次在另一個星球成功飛行。 ◎部分照片更清晰: NASA新視野號於2015年飛掠冥王星,拍攝到清晰樣貌; NASA曙光號於2015年接近穀神星時,在隕石坑內發現白點, 有兩種可能的解釋:暴露在地表的冰或鹽類。 太陽系,顧名思義就是由太陽重力所主導,聚集形成的一個天體系統。 八大行星(咦?不是九大嗎?)──四塊岩石、四團氣體──由距離太陽最近算起, 最前面是四顆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距離較遠的後面四顆是氣態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至於在這兩群星之間的,是一大群繞行太陽的岩石塊。 這些行星跟你的生活很遙遠嗎?一點也不。本書讓你知道, 太陽系絕非闇黑無界,而是絢麗多彩,激發了文學與藝術無盡的想像力: ◎行星決定你的性格。不信?行星運行的軌道叫做黃道。 黃道有12區,分別代表12星座。你是哪個星座呢? ◎英國倫敦地鐵的標誌,為什麼要以土星環為構想來源? ◎美國科幻小說《一日之夏》筆下描繪之霧氣氤氳的火山國度,竟然和金星一樣。 ◎哪顆行星最能激發文學家的創作想像?火星。 英裔愛爾蘭作家強納森.史威夫特在《格列佛遊記》中, 竟然準確預言了火星兩顆衛星的公轉期,比人類科技還早150年。 ◎你知道行星也有氣色好壞嗎?英國搖滾音樂家大衛.鮑伊 在〈太空怪人〉的歌詞寫道:地球這顆行星好藍好藍,我卻只能靜靜的看……。 光是這些就夠有趣了吧!還有更多出乎想像的事: ◎6,500萬年前,到底是哪一個天體撞擊了地球,讓恐龍只剩10秒鐘可以逃? ◎地球與火星的軌道間有顆小行星「愛神星」,名字有「愛」卻代表毀滅,因為如果撞上地球……。 ◎如果要移民太空,哪個天體最有可能?是曾經有水又有大氣層的火星、地表下可能有海洋的木衛,還是位於外太陽系適居帶的土衛? ◎世界上如果真有外星人,他們可能來自哪個天體? ◎地球的溫室效應繼續提升,我們會成為下一個金星嗎?那裡溫度高到可以融化鉛! ◎天上的太陽將於50億年後耗盡,晚年將變成一顆水蜜桃般的恆星。天啊!會有新太陽產生嗎? ◎原來八大行星也要爭排行,有「星」還因此落榜摔出太陽系? ◎為什麼有些行星如此古老,卻看起來很年輕?怎麼保養的? ◎發現星星可不是天文學家的專利,天王星居然是德國音樂家赫歇爾發現的,所以愛看星星的我也可以囉? 本書照片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華麗的視覺饗宴, 你可以站在地球看到太陽系的所有天體,也可以像太空人一樣在太空看地球: 目睹中國的沙塵暴跨越太平洋「侵略」北美五大湖; 地球的埃及尼羅河畔夜晚,竟然美如繁星密布的星河; 看見南極半島的拉森冰棚如何崩裂,恐怖特效絕非電腦合成……。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頂尖天文學家馬克斯.尚恩,暫時離開地球表面吧! (隨書附贈八大行星拉頁海報。)
◎什麼是斜率?這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表就很好懂。 ◎球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怎麼算?把水餃看成球,皮是表面積,餡就是體積。 ◎曲線的極值點是?就是股價圖的轉折處,反彈上漲時是極小值,下跌時是極大值。 本書作者劉祺,是程式設計師、數學達人, 他用10個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先說明數學的基本原理,再帶入微積分概念, 有別於一般教科書或講義直接強調公式定理、盲目計算證明, 就像有個精通微積分的朋友在面前,一步一步慢慢講解給你聽一樣。 函數、曲線、斜率、極限、導數、不定積分、均值定理、圓面積和圓周長…… 學測、分科測驗爭分關鍵、商學院大一必修, 基礎微積分概念,只要1天1小時,7天就能全部搞懂, 如果你怕重修、或重修中,這一回一定能輕鬆「過」。 ◎函數是啥?是一種對應關係。用「縮印」來比方 ‧如果1張紙裡可以印4頁內容,2張紙可以印8頁內容, 寫成算式就是:實際使用張數=要列印內容的頁數÷4。 「實際使用幾張」紙,會隨著「要列印幾頁」內容而改變, 用函數y=f(x)來表示, 「要列印幾頁」是x,「實際使用張數」就是y。 ◎斜率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表就好懂 ‧把火車時刻表畫成座標圖, 水平方向是時間,垂直方向是站名,斜率就是火車速度, 當速度越快,座標圖裡兩站之間的直線就越陡,斜率也越大。 ‧為什麼函數裡的數值越大,斜率越趨近於0?用揉麵團做比喻就知道。 剛開始揉時,添加少量麵粉,麵團一下就變大很多, 等到麵團大小達到臨界值時,再加入麵粉,體積變化就不明顯, 甚至看不出來(幾乎沒有變大就是趨近於0)。 ◎覺得微分較易懂,積分難想像? 看一件衣服用掉多少布,學曲邊梯形面積怎麼算 ‧衣服的每一片布面,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由曲線圍成的面積, 布料裡的織線,就像是把圖形切成寬度趨近於0的長方形, 把所有長方形(所有織線)加總起來, 就是曲邊梯形的面積(布面面積)。 ◎看到符號就頭痛?其實意思很直白 ‧微積分裡最常見的符號∫, 是英文單字Summation(總和)字首S的變形, 表示計算後方運算式的「和」,類似於∑(sigma)。 ‧還有lim、x→x0、f(4)…… 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時可以省略? 商管學院學生必備、高中生爭分必讀,快速搞定斜率、曲邊梯形面積、極限…… 微積分不再是大魔王。 本書特色 商管學院、高中生入門必備,快速搞定斜率、曲邊梯形面積、極限…… 躲不掉的大魔王,我絕不重修。 好評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碩士、張旭無限教室創辦人/張旭[審訂] 北京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周虎 北京源智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魏少華 ──聯合推薦
◎什麼是斜率?這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表就很好懂。 ◎球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怎麼算?把水餃看成球,皮是表面積,餡就是體積。 ◎曲線的極值點是?就是股價圖的轉折處,反彈上漲時是極小值,下跌時是極大值。 本書作者劉祺,是程式設計師、數學達人, 他用10個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先說明數學的基本原理,再帶入微積分概念, 有別於一般教科書或講義直接強調公式定理、盲目計算證明, 就像有個精通微積分的朋友在面前,一步一步慢慢講解給你聽一樣。 函數、曲線、斜率、極限、導數、不定積分、均值定理、圓面積和圓周長…… 學測、分科測驗爭分關鍵、商學院大一必修, 基礎微積分概念,只要1天1小時,7天就能全部搞懂, 如果你怕重修、或重修中,這一回一定能輕鬆「過」。 ◎函數是啥?是一種對應關係。用「縮印」來比方 ‧如果1張紙裡可以印4頁內容,2張紙可以印8頁內容, 寫成算式就是:實際使用張數=要列印內容的頁數÷4。 「實際使用幾張」紙,會隨著「要列印幾頁」內容而改變, 用函數y=f(x)來表示, 「要列印幾頁」是x,「實際使用張數」就是y。 ◎斜率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表就好懂 ‧把火車時刻表畫成座標圖, 水平方向是時間,垂直方向是站名,斜率就是火車速度, 當速度越快,座標圖裡兩站之間的直線就越陡,斜率也越大。 ‧為什麼函數裡的數值越大,斜率越趨近於0?用揉麵團做比喻就知道。 剛開始揉時,添加少量麵粉,麵團一下就變大很多, 等到麵團大小達到臨界值時,再加入麵粉,體積變化就不明顯, 甚至看不出來(幾乎沒有變大就是趨近於0)。 ◎覺得微分較易懂,積分難想像? 看一件衣服用掉多少布,學曲邊梯形面積怎麼算 ‧衣服的每一片布面,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由曲線圍成的面積, 布料裡的織線,就像是把圖形切成寬度趨近於0的長方形, 把所有長方形(所有織線)加總起來, 就是曲邊梯形的面積(布面面積)。 ◎看到符號就頭痛?其實意思很直白 ‧微積分裡最常見的符號∫, 是英文單字Summation(總和)字首S的變形, 表示計算後方運算式的「和」,類似於∑(sigma)。 ‧還有lim、x→x0、f(4)…… 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時可以省略? 商管學院學生必備、高中生爭分必讀,快速搞定斜率、曲邊梯形面積、極限…… 微積分不再是大魔王。 本書特色 商管學院、高中生入門必備,快速搞定斜率、曲邊梯形面積、極限…… 躲不掉的大魔王,我絕不重修。 好評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碩士、張旭無限教室創辦人/張旭[審訂] 北京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周虎 北京源智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魏少華 ──聯合推薦
◎什麼是斜率?這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表就很好懂。 ◎球體的表面積和體積怎麼算?把水餃看成球,皮是表面積,餡就是體積。 ◎曲線的極值點是?就是股價圖的轉折處,反彈上漲時是極小值,下跌時是極大值。 本書作者劉祺,是程式設計師、數學達人, 他用10個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先說明數學的基本原理,再帶入微積分概念, 有別於一般教科書或講義直接強調公式定理、盲目計算證明, 就像有個精通微積分的朋友在面前,一步一步慢慢講解給你聽一樣。 函數、曲線、斜率、極限、導數、不定積分、均值定理、圓面積和圓周長…… 學測、分科測驗爭分關鍵、商學院大一必修, 基礎微積分概念,只要1天1小時,7天就能全部搞懂, 如果你怕重修、或重修中,這一回一定能輕鬆「過」。 ◎函數是啥?是一種對應關係。用「縮印」來比方 ‧如果1張紙裡可以印4頁內容,2張紙可以印8頁內容, 寫成算式就是:實際使用張數=要列印內容的頁數÷4。 「實際使用幾張」紙,會隨著「要列印幾頁」內容而改變, 用函數y=f(x)來表示, 「要列印幾頁」是x,「實際使用張數」就是y。 ◎斜率是微積分的基礎,化成火車時刻表就好懂 ‧把火車時刻表畫成座標圖, 水平方向是時間,垂直方向是站名,斜率就是火車速度, 當速度越快,座標圖裡兩站之間的直線就越陡,斜率也越大。 ‧為什麼函數裡的數值越大,斜率越趨近於0?用揉麵團做比喻就知道。 剛開始揉時,添加少量麵粉,麵團一下就變大很多, 等到麵團大小達到臨界值時,再加入麵粉,體積變化就不明顯, 甚至看不出來(幾乎沒有變大就是趨近於0)。 ◎覺得微分較易懂,積分難想像? 看一件衣服用掉多少布,學曲邊梯形面積怎麼算 ‧衣服的每一片布面,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由曲線圍成的面積, 布料裡的織線,就像是把圖形切成寬度趨近於0的長方形, 把所有長方形(所有織線)加總起來, 就是曲邊梯形的面積(布面面積)。 ◎看到符號就頭痛?其實意思很直白 ‧微積分裡最常見的符號∫, 是英文單字Summation(總和)字首S的變形, 表示計算後方運算式的「和」,類似於∑(sigma)。 ‧還有lim、x→x0、f(4)…… 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時可以省略? 商管學院學生必備、高中生爭分必讀,快速搞定斜率、曲邊梯形面積、極限…… 微積分不再是大魔王。 本書特色 商管學院、高中生入門必備,快速搞定斜率、曲邊梯形面積、極限…… 躲不掉的大魔王,我絕不重修。 好評推薦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碩士、張旭無限教室創辦人/張旭[審訂] 北京清華大學土木系教授/周虎 北京源智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魏少華 ──聯合推薦
收錄超過200張現場微物跡證照片與插圖,一百多個真實犯罪案例研究: O. J.辛普森(殺妻案)、跨州連環殺手、同志連環殺手、 洛克比空難爆炸案、大學航空炸彈客,倫敦格蘭菲塔火災受害者身分辨識……。 ◎一個人遭到割喉,他殺還是自殺?從切口和皮膚鬆緊判斷。 ◎一具骷髏,能給出什麼訊息?身材、性別、年齡,甚至種族,都能推測出來。 ◎血液噴灑有6種:滴落、飛濺、噴濺、淌血、擦抹和拖曳,鑑識專家能還原現場。 作者布萊恩受過科學家培訓,在轉向專業寫作前是名生化研究員。 自1966年便開始發表有關鑑識科學的文章,2014年去世前, 著作超過40本,包括《連續殺人犯》、《犯罪心理剖繪檔案》等。 本書首度出版於2000年,這20年來,是鑑識人員與戲劇、小說作家必讀經典, 現在再度推出二版(也就是你現在看的這一版), 從毒理學、指紋辨識、臉部重建、鑑識彈道學、自動生物特徵識別系統(ABIS) 和DNA分析等領域, 帶你再次領略:如果沒有鑑識科學,現代犯罪都難以破案。 ◎鑑識專家如何判別自殺,和偽裝成自殺的他殺? 面對一具看似上吊的屍體,怎麼確定是真自殺, 還是被勒死後,凶手再把繩子繞過屋梁,把屍體拉起來? 鑑識專家會檢查繩索纖維,看看有沒有「拉動」的痕跡; 因為真正的自殺,繩子會被身體的重量扯緊,如此狀態下的斷面會更規則。 相反的,背後割喉、絲巾勒殺……你以為的他殺,也可能是自殺。 1945年,有名男子被繩子綑綁、陳屍水中, 警察以為是他殺,後來發現男子齒縫有小段繩線,是他手嘴並用再投水自殺的。 ◎死者是誰?骨架推論身形,凶手是誰?齒痕也能成鐵證: 若死者已成骨骸,怎知其身分?骨頭會告訴你答案。 1972年發生的同志連環殺手案(凶手至少拐騙殺害了33名男孩), 鑑識專家從某具骷髏的肩胛骨關節形狀判斷為左撇子, 而失蹤者中,就有一名左撇子。 齒痕也能協助破案。1978年美國跨州連環殺手案, 一名死者臀部出現凶手的咬痕,經比對, 凶手的牙齒排列狀態與該牙印完全相符,成了定罪鐵證。 聲音再像,聲紋也不會一樣。1966年,一對情侶檔性侵勒斃了一個10歲的小女孩, 而凶手變態錄下的行凶音檔,不只讓案件罪證確鑿,還確定了受害者的死亡時間。 還有,除了認臉,也能推測出真凶的心理剖繪。 1940年,紐約瘋狂炸彈客開始四處放置炸彈,他的罪犯側寫顯示: 「他應該會穿著雙排扣西裝,而且扣子扣得整整齊齊」, 而他被捉到那天也的確如此。 毒理學、指紋辨識、臉部重建、鑑識彈道學、血液、DNA分析等, 本書長銷二十多年,是最完整的現代鑑識調查技術指南。 名人推薦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專業審定) 臺灣鑑識權威、前臺北市刑事鑑識中心主任/謝松善(阿善師) YouTube頻道「異色檔案」/DK、Di掃
收錄超過200張現場微物跡證照片與插圖,一百多個真實犯罪案例研究: O. J.辛普森(殺妻案)、跨州連環殺手、同志連環殺手、 洛克比空難爆炸案、大學航空炸彈客,倫敦格蘭菲塔火災受害者身分辨識……。 ◎一個人遭到割喉,他殺還是自殺?從切口和皮膚鬆緊判斷。 ◎一具骷髏,能給出什麼訊息?身材、性別、年齡,甚至種族,都能推測出來。 ◎血液噴灑有6種:滴落、飛濺、噴濺、淌血、擦抹和拖曳,鑑識專家能還原現場。 作者布萊恩受過科學家培訓,在轉向專業寫作前是名生化研究員。 自1966年便開始發表有關鑑識科學的文章,2014年去世前, 著作超過40本,包括《連續殺人犯》、《犯罪心理剖繪檔案》等。 本書首度出版於2000年,這20年來,是鑑識人員與戲劇、小說作家必讀經典, 現在再度推出二版(也就是你現在看的這一版), 從毒理學、指紋辨識、臉部重建、鑑識彈道學、自動生物特徵識別系統(ABIS) 和DNA分析等領域, 帶你再次領略:如果沒有鑑識科學,現代犯罪都難以破案。 ◎鑑識專家如何判別自殺,和偽裝成自殺的他殺? 面對一具看似上吊的屍體,怎麼確定是真自殺, 還是被勒死後,凶手再把繩子繞過屋梁,把屍體拉起來? 鑑識專家會檢查繩索纖維,看看有沒有「拉動」的痕跡; 因為真正的自殺,繩子會被身體的重量扯緊,如此狀態下的斷面會更規則。 相反的,背後割喉、絲巾勒殺……你以為的他殺,也可能是自殺。 1945年,有名男子被繩子綑綁、陳屍水中, 警察以為是他殺,後來發現男子齒縫有小段繩線,是他手嘴並用再投水自殺的。 ◎死者是誰?骨架推論身形,凶手是誰?齒痕也能成鐵證: 若死者已成骨骸,怎知其身分?骨頭會告訴你答案。 1972年發生的同志連環殺手案(凶手至少拐騙殺害了33名男孩), 鑑識專家從某具骷髏的肩胛骨關節形狀判斷為左撇子, 而失蹤者中,就有一名左撇子。 齒痕也能協助破案。1978年美國跨州連環殺手案, 一名死者臀部出現凶手的咬痕,經比對, 凶手的牙齒排列狀態與該牙印完全相符,成了定罪鐵證。 聲音再像,聲紋也不會一樣。1966年,一對情侶檔性侵勒斃了一個10歲的小女孩, 而凶手變態錄下的行凶音檔,不只讓案件罪證確鑿,還確定了受害者的死亡時間。 還有,除了認臉,也能推測出真凶的心理剖繪。 1940年,紐約瘋狂炸彈客開始四處放置炸彈,他的罪犯側寫顯示: 「他應該會穿著雙排扣西裝,而且扣子扣得整整齊齊」, 而他被捉到那天也的確如此。 毒理學、指紋辨識、臉部重建、鑑識彈道學、血液、DNA分析等, 本書長銷二十多年,是最完整的現代鑑識調查技術指南。 名人推薦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專業審定) 臺灣鑑識權威、前臺北市刑事鑑識中心主任/謝松善(阿善師) YouTube頻道「異色檔案」/DK、Di掃
收錄超過200張現場微物跡證照片與插圖,一百多個真實犯罪案例研究: O. J.辛普森(殺妻案)、跨州連環殺手、同志連環殺手、 洛克比空難爆炸案、大學航空炸彈客,倫敦格蘭菲塔火災受害者身分辨識……。 ◎一個人遭到割喉,他殺還是自殺?從切口和皮膚鬆緊判斷。 ◎一具骷髏,能給出什麼訊息?身材、性別、年齡,甚至種族,都能推測出來。 ◎血液噴灑有6種:滴落、飛濺、噴濺、淌血、擦抹和拖曳,鑑識專家能還原現場。 作者布萊恩受過科學家培訓,在轉向專業寫作前是名生化研究員。 自1966年便開始發表有關鑑識科學的文章,2014年去世前, 著作超過40本,包括《連續殺人犯》、《犯罪心理剖繪檔案》等。 本書首度出版於2000年,這20年來,是鑑識人員與戲劇、小說作家必讀經典, 現在再度推出二版(也就是你現在看的這一版), 從毒理學、指紋辨識、臉部重建、鑑識彈道學、自動生物特徵識別系統(ABIS) 和DNA分析等領域, 帶你再次領略:如果沒有鑑識科學,現代犯罪都難以破案。 ◎鑑識專家如何判別自殺,和偽裝成自殺的他殺? 面對一具看似上吊的屍體,怎麼確定是真自殺, 還是被勒死後,凶手再把繩子繞過屋梁,把屍體拉起來? 鑑識專家會檢查繩索纖維,看看有沒有「拉動」的痕跡; 因為真正的自殺,繩子會被身體的重量扯緊,如此狀態下的斷面會更規則。 相反的,背後割喉、絲巾勒殺……你以為的他殺,也可能是自殺。 1945年,有名男子被繩子綑綁、陳屍水中, 警察以為是他殺,後來發現男子齒縫有小段繩線,是他手嘴並用再投水自殺的。 ◎死者是誰?骨架推論身形,凶手是誰?齒痕也能成鐵證: 若死者已成骨骸,怎知其身分?骨頭會告訴你答案。 1972年發生的同志連環殺手案(凶手至少拐騙殺害了33名男孩), 鑑識專家從某具骷髏的肩胛骨關節形狀判斷為左撇子, 而失蹤者中,就有一名左撇子。 齒痕也能協助破案。1978年美國跨州連環殺手案, 一名死者臀部出現凶手的咬痕,經比對, 凶手的牙齒排列狀態與該牙印完全相符,成了定罪鐵證。 聲音再像,聲紋也不會一樣。1966年,一對情侶檔性侵勒斃了一個10歲的小女孩, 而凶手變態錄下的行凶音檔,不只讓案件罪證確鑿,還確定了受害者的死亡時間。 還有,除了認臉,也能推測出真凶的心理剖繪。 1940年,紐約瘋狂炸彈客開始四處放置炸彈,他的罪犯側寫顯示: 「他應該會穿著雙排扣西裝,而且扣子扣得整整齊齊」, 而他被捉到那天也的確如此。 毒理學、指紋辨識、臉部重建、鑑識彈道學、血液、DNA分析等, 本書長銷二十多年,是最完整的現代鑑識調查技術指南。 名人推薦 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教授兼科學實驗室主任/白崇彥(專業審定) 臺灣鑑識權威、前臺北市刑事鑑識中心主任/謝松善(阿善師) YouTube頻道「異色檔案」/DK、Di掃
三萬名讀者肯定,每到學測前就大賣之長銷紀念版 ◎國小的有趣自然科,到了國中變身物理課,都聽不懂。 ◎念高中還是躲不掉物理──學測啥都考,避不開自然科,很慘。 ◎物理就是套原理、套公式,用死背應付吧!(所以學得好痛苦) ◎出社會,就可以不必懂物理了吧?錯! 不只讀書,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物理原理,才能占到先機。 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念大學等著被當,出社會無緣當科技新貴……, 你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如果你很苦惱物理學課程,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物理就是物體的原理,基本法則貫通在身邊各種現象中。 例如,用滑輪抬東西為什麼至少省力一半? 電暖器的紅光會把我晒黑嗎?馬達,有的變頻能省電、有的變頻會燒壞,何故? 巨蛋體育場屋頂該蓋幾公尺高才夠? 海嘯時躲在堤防後面為何沒用?有些地震上下跳、有些地震左右搖,何故? 迴旋加速器跟我體檢和看醫生為什麼大有關係?超導體為什麼對我很有用? 拍照何時該用偏光鏡?哪種電動車才是大勢所趨?手機怎麼收不到訊號? 國外帶回來的電器,變壓整流之後為什麼還是不能用?……… 物理其實比你想像中有用。而本書的寫法,保證超乎你想像的有趣。 本書由 8 位日本現職高中、大學教師共同編寫,用圖解方式 將力學、功與能、熱力學、電學、電磁學、波動等 6 大基礎物理。 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加以解說, 幫你把以前沒聽懂的物理概念,一次救回來! ◎力學:搞懂物體如何平衡、變形和運動 ‧搭捷運最有感覺的力——慣性力與離心力。 列車起動和煞車時,沒抓好就會摔跤,就是因為慣性。 ‧萬物之間都有引力,誰離不開誰? 其實人與人之間也有引力,只是重力的引力更大,所以雙腳會站在地球上, 人和人之間卻不會吸在一起。 ◎物理的「功」與「能」,有什麼功能? .為什麼明明搬了重物移動,卻說作功是零。 如果施力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則是作負功。所以搬起行李往前走,搬行李的力對移動行李的作功為零。 .用「功」的原理來設計機器,想要省力,臂就得拉長一點。 利用「槓桿」、「滑輪」等簡單機械,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及大小,讓你更省力。 ◎熱力學——「熱」會移動,但溫度不會 .溫度指的是物體、液體、氣體的冷熱程度,就是溫度計上顯示的數值。 熱則是指物體內的原子和分子運動時帶有的能量,轉移到其他物體的過程。 .熱力學定律有三種,其實你天天都在操作,像是把冰水加熱,讓熱茶變冷, 還有摩擦就會生熱。誰說物理很難學? ◎電學——發電與儲電,都是顯學 .發現電:靜電讓人討厭,卻不可或缺! 如果沒有靜電,影印機就沒辦法讓黑色粉末(碳粉)附著在紙上。 .電動車受重視,不只是因為環保! 因為一般燃燒汽油行走的汽車,能量轉換效率差,最後利用的能量大約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 其他像是 .車子開進隧道時,收音機為什麼會收不到訊號?其實是電場作用。 .墊板摩擦以後,為什麼會把頭髮或小紙片吸起來?這是靜電。 .世上萬物幾乎都與波有關—波,如水波、音波、光波、電磁波、地震波, 都是常見的波。 誰說物理很難又很枯燥, 本書保證讓你讀起來像看故事書一樣有趣。 推薦者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孫維新 物理教學影片YouTuber/吳旭明
★第一本針對大學生物考試之速成學習教科書 ★日本最強生物老師暢銷著作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審定 大學入學考試,末代舊課綱已結束,各科目都減少了傳統記憶型考題, 其中,圖表判讀、實驗題型,更是在新課綱「素養導向」中得高分的關鍵! 所以,生物想要考高分,單純的專有名詞背誦已過時, 「跨單元」題型才是命題新方向。 本書由日本最強生物參考書作者大森徹編寫, 40大主題,將胞器、酵素、光合作用、細胞分裂、生態系……等基礎生物知識, 利用測驗題目加以解說,幫你把解題邏輯,一次弄清楚! 如果你正苦惱於生物課程、正準備大學考試,讀完馬上考高分! ◎知識型題目,用一點邏輯推理就能拿分 動物細胞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質」; 植物細胞除了水之外,「碳水化合物」則占最大比例。 細胞內元素占比怎麼判別?只要牢記以上兩點就能輕鬆解決! ◎胞器與功能,不會直接考,但要會歸納 所有細胞都有一樣的胞器?原核生物缺少細胞核、粒線體(提供能量); 那麼原核生物該如何代謝反應?只要有酶(酵素)就能進行! 不具備葉綠體的生物,是否也能像植物一樣行光合作用? ◎最多考生搞混的「減數分裂」 動物的體細胞通常含有兩條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基因組)包含了維持物種所需的遺傳訊息, 經過減數分裂所產生的子細胞,DNA含量該如何計算? ◎PCR反應──知識融入時事,占比越來越重 確認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時,使用的就是PCR反應, 首先需要加熱並分離DNA,再與「引子」結合, 那麼,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將微量的DNA片段複製放大,進行檢測? 串聯跨章節知識、短時間複習,基礎知識+進階題目一次掌握, 對照實驗、假設驗證、對話題型……通通不用怕! 考大學,生物看這一本就夠! 名人推薦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
三萬名讀者肯定,每到學測前就大賣之長銷紀念版 ◎國小的有趣自然科,到了國中變身物理課,都聽不懂。 ◎念高中還是躲不掉物理──學測啥都考,避不開自然科,很慘。 ◎物理就是套原理、套公式,用死背應付吧!(所以學得好痛苦) ◎出社會,就可以不必懂物理了吧?錯! 不只讀書,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物理原理,才能占到先機。 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念大學等著被當,出社會無緣當科技新貴……, 你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如果你很苦惱物理學課程,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物理就是物體的原理,基本法則貫通在身邊各種現象中。 例如,用滑輪抬東西為什麼至少省力一半? 電暖器的紅光會把我晒黑嗎?馬達,有的變頻能省電、有的變頻會燒壞,何故? 巨蛋體育場屋頂該蓋幾公尺高才夠? 海嘯時躲在堤防後面為何沒用?有些地震上下跳、有些地震左右搖,何故? 迴旋加速器跟我體檢和看醫生為什麼大有關係?超導體為什麼對我很有用? 拍照何時該用偏光鏡?哪種電動車才是大勢所趨?手機怎麼收不到訊號? 國外帶回來的電器,變壓整流之後為什麼還是不能用?……… 物理其實比你想像中有用。而本書的寫法,保證超乎你想像的有趣。 本書由 8 位日本現職高中、大學教師共同編寫,用圖解方式 將力學、功與能、熱力學、電學、電磁學、波動等 6 大基礎物理。 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加以解說, 幫你把以前沒聽懂的物理概念,一次救回來! ◎力學:搞懂物體如何平衡、變形和運動 ‧搭捷運最有感覺的力——慣性力與離心力。 列車起動和煞車時,沒抓好就會摔跤,就是因為慣性。 ‧萬物之間都有引力,誰離不開誰? 其實人與人之間也有引力,只是重力的引力更大,所以雙腳會站在地球上, 人和人之間卻不會吸在一起。 ◎物理的「功」與「能」,有什麼功能? .為什麼明明搬了重物移動,卻說作功是零。 如果施力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則是作負功。所以搬起行李往前走,搬行李的力對移動行李的作功為零。 .用「功」的原理來設計機器,想要省力,臂就得拉長一點。 利用「槓桿」、「滑輪」等簡單機械,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及大小,讓你更省力。 ◎熱力學——「熱」會移動,但溫度不會 .溫度指的是物體、液體、氣體的冷熱程度,就是溫度計上顯示的數值。 熱則是指物體內的原子和分子運動時帶有的能量,轉移到其他物體的過程。 .熱力學定律有三種,其實你天天都在操作,像是把冰水加熱,讓熱茶變冷, 還有摩擦就會生熱。誰說物理很難學? ◎電學——發電與儲電,都是顯學 .發現電:靜電讓人討厭,卻不可或缺! 如果沒有靜電,影印機就沒辦法讓黑色粉末(碳粉)附著在紙上。 .電動車受重視,不只是因為環保! 因為一般燃燒汽油行走的汽車,能量轉換效率差,最後利用的能量大約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 其他像是 .車子開進隧道時,收音機為什麼會收不到訊號?其實是電場作用。 .墊板摩擦以後,為什麼會把頭髮或小紙片吸起來?這是靜電。 .世上萬物幾乎都與波有關—波,如水波、音波、光波、電磁波、地震波, 都是常見的波。 誰說物理很難又很枯燥, 本書保證讓你讀起來像看故事書一樣有趣。 推薦者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孫維新 物理教學影片YouTuber/吳旭明
★第一本針對大學生物考試之速成學習教科書 ★日本最強生物老師暢銷著作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審定 大學入學考試,末代舊課綱已結束,各科目都減少了傳統記憶型考題, 其中,圖表判讀、實驗題型,更是在新課綱「素養導向」中得高分的關鍵! 所以,生物想要考高分,單純的專有名詞背誦已過時, 「跨單元」題型才是命題新方向。 本書由日本最強生物參考書作者大森徹編寫, 40大主題,將胞器、酵素、光合作用、細胞分裂、生態系……等基礎生物知識, 利用測驗題目加以解說,幫你把解題邏輯,一次弄清楚! 如果你正苦惱於生物課程、正準備大學考試,讀完馬上考高分! ◎知識型題目,用一點邏輯推理就能拿分 動物細胞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質」; 植物細胞除了水之外,「碳水化合物」則占最大比例。 細胞內元素占比怎麼判別?只要牢記以上兩點就能輕鬆解決! ◎胞器與功能,不會直接考,但要會歸納 所有細胞都有一樣的胞器?原核生物缺少細胞核、粒線體(提供能量); 那麼原核生物該如何代謝反應?只要有酶(酵素)就能進行! 不具備葉綠體的生物,是否也能像植物一樣行光合作用? ◎最多考生搞混的「減數分裂」 動物的體細胞通常含有兩條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基因組)包含了維持物種所需的遺傳訊息, 經過減數分裂所產生的子細胞,DNA含量該如何計算? ◎PCR反應──知識融入時事,占比越來越重 確認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時,使用的就是PCR反應, 首先需要加熱並分離DNA,再與「引子」結合, 那麼,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將微量的DNA片段複製放大,進行檢測? 串聯跨章節知識、短時間複習,基礎知識+進階題目一次掌握, 對照實驗、假設驗證、對話題型……通通不用怕! 考大學,生物看這一本就夠! 名人推薦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
★第一本針對大學生物考試之速成學習教科書 ★日本最強生物老師暢銷著作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審定 大學入學考試,末代舊課綱已結束,各科目都減少了傳統記憶型考題, 其中,圖表判讀、實驗題型,更是在新課綱「素養導向」中得高分的關鍵! 所以,生物想要考高分,單純的專有名詞背誦已過時, 「跨單元」題型才是命題新方向。 本書由日本最強生物參考書作者大森徹編寫, 40大主題,將胞器、酵素、光合作用、細胞分裂、生態系……等基礎生物知識, 利用測驗題目加以解說,幫你把解題邏輯,一次弄清楚! 如果你正苦惱於生物課程、正準備大學考試,讀完馬上考高分! ◎知識型題目,用一點邏輯推理就能拿分 動物細胞含量最多的是「水」、其次是「蛋白質」; 植物細胞除了水之外,「碳水化合物」則占最大比例。 細胞內元素占比怎麼判別?只要牢記以上兩點就能輕鬆解決! ◎胞器與功能,不會直接考,但要會歸納 所有細胞都有一樣的胞器?原核生物缺少細胞核、粒線體(提供能量); 那麼原核生物該如何代謝反應?只要有酶(酵素)就能進行! 不具備葉綠體的生物,是否也能像植物一樣行光合作用? ◎最多考生搞混的「減數分裂」 動物的體細胞通常含有兩條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同源染色體」, 同源染色體(基因組)包含了維持物種所需的遺傳訊息, 經過減數分裂所產生的子細胞,DNA含量該如何計算? ◎PCR反應──知識融入時事,占比越來越重 確認患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時,使用的就是PCR反應, 首先需要加熱並分離DNA,再與「引子」結合, 那麼,還需要什麼條件才能將微量的DNA片段複製放大,進行檢測? 串聯跨章節知識、短時間複習,基礎知識+進階題目一次掌握, 對照實驗、假設驗證、對話題型……通通不用怕! 考大學,生物看這一本就夠! 名人推薦 北一女中師鐸獎生物教師/蔡任圃
三萬名讀者肯定,每到學測前就大賣之長銷紀念版 ◎國小的有趣自然科,到了國中變身物理課,都聽不懂。 ◎念高中還是躲不掉物理──學測啥都考,避不開自然科,很慘。 ◎物理就是套原理、套公式,用死背應付吧!(所以學得好痛苦) ◎出社會,就可以不必懂物理了吧?錯! 不只讀書,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物理原理,才能占到先機。 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念大學等著被當,出社會無緣當科技新貴……, 你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如果你很苦惱物理學課程,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物理就是物體的原理,基本法則貫通在身邊各種現象中。 例如,用滑輪抬東西為什麼至少省力一半? 電暖器的紅光會把我晒黑嗎?馬達,有的變頻能省電、有的變頻會燒壞,何故? 巨蛋體育場屋頂該蓋幾公尺高才夠? 海嘯時躲在堤防後面為何沒用?有些地震上下跳、有些地震左右搖,何故? 迴旋加速器跟我體檢和看醫生為什麼大有關係?超導體為什麼對我很有用? 拍照何時該用偏光鏡?哪種電動車才是大勢所趨?手機怎麼收不到訊號? 國外帶回來的電器,變壓整流之後為什麼還是不能用?……… 物理其實比你想像中有用。而本書的寫法,保證超乎你想像的有趣。 本書由 8 位日本現職高中、大學教師共同編寫,用圖解方式 將力學、功與能、熱力學、電學、電磁學、波動等 6 大基礎物理。 用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加以解說, 幫你把以前沒聽懂的物理概念,一次救回來! ◎力學:搞懂物體如何平衡、變形和運動 ‧搭捷運最有感覺的力——慣性力與離心力。 列車起動和煞車時,沒抓好就會摔跤,就是因為慣性。 ‧萬物之間都有引力,誰離不開誰? 其實人與人之間也有引力,只是重力的引力更大,所以雙腳會站在地球上, 人和人之間卻不會吸在一起。 ◎物理的「功」與「能」,有什麼功能? .為什麼明明搬了重物移動,卻說作功是零。 如果施力方向與物體移動方向相反,則是作負功。所以搬起行李往前走,搬行李的力對移動行李的作功為零。 .用「功」的原理來設計機器,想要省力,臂就得拉長一點。 利用「槓桿」、「滑輪」等簡單機械,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及大小,讓你更省力。 ◎熱力學——「熱」會移動,但溫度不會 .溫度指的是物體、液體、氣體的冷熱程度,就是溫度計上顯示的數值。 熱則是指物體內的原子和分子運動時帶有的能量,轉移到其他物體的過程。 .熱力學定律有三種,其實你天天都在操作,像是把冰水加熱,讓熱茶變冷, 還有摩擦就會生熱。誰說物理很難學? ◎電學——發電與儲電,都是顯學 .發現電:靜電讓人討厭,卻不可或缺! 如果沒有靜電,影印機就沒辦法讓黑色粉末(碳粉)附著在紙上。 .電動車受重視,不只是因為環保! 因為一般燃燒汽油行走的汽車,能量轉換效率差,最後利用的能量大約只有原本的三分之一。 其他像是 .車子開進隧道時,收音機為什麼會收不到訊號?其實是電場作用。 .墊板摩擦以後,為什麼會把頭髮或小紙片吸起來?這是靜電。 .世上萬物幾乎都與波有關—波,如水波、音波、光波、電磁波、地震波, 都是常見的波。 誰說物理很難又很枯燥, 本書保證讓你讀起來像看故事書一樣有趣。 推薦者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前館長/孫維新 物理教學影片YouTuber/吳旭明
★最受義大利學生歡迎的化學教材,亞馬遜青少年電子書第一名 ◎國小的有趣自然課,到了國中理化完全接不上,高中更是變天書? ◎不想記反應、背公式,這樣還能學化學嗎?作者說,這本書可以。 ◎生活上很難用到化學?錯!機車胎壓要多少才剛好?高壓鍋煮東西比較快? 不只考試,就業、理財、甚至就醫,你都得懂些化學原理,才能擁有優勢。 國中沒聽懂、高中變天書,考大學志願受限,出社會無緣高薪職缺、當科技新貴…… 你的人生不該是這樣的。如果你很苦惱化學課程,這本書一定能幫到你。 本書由兩位最受義大利學生歡迎的化學老師共同編寫, 用七個章節,將化學元素、反應、氣體、液體、固體、相變、溶液等7大基礎知識, 利用生活中的各種實例加以解說,幫你把從沒搞懂的化學概念,一次學起來! 除了幫你通過考試,本書還很實用:如果你開完葡萄酒忘記塞回瓶塞、 回家時發生鑰匙生鏽了打不開,或者公園賣氣球的小販錯把氫氣當氦氣來填充, 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慘事或是悲劇。 ◎化學: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 人類已知的化學元素有目前有118種, 其中94種是自然元素,地球萬物都由它們組成(因為足夠穩定)。 元素符號的數字(原子序、質量數)代表什麼? 這些數字就像身分證,只要有了原子序,就能知道是什麼物質! ◎化學「反應」好抽象?用生活中的例子說給你懂 .化學反應是不同分子之間,化學鍵斷裂並形成新分子的過程: 像是煎牛排、泡咖啡飄出的香味,這些現象都是化學反應。 .質量守恆定律──物體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就像冰淇淋,雖然會融化,但不會不見;只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最難又最無聊的莫耳概念,其實就是在買菜 1莫耳=6×1023個,為什麼科學家要搞得這麼複雜? 就像去買米,你不會計算需要幾粒,而是一次買一包, 因為原子和分子的質量實在是太小,所以一次得多算一些! ◎物態變化,就像在百貨公司搭手扶梯 物質的變化過程(固態、液態、氣態間的轉化),被稱為「相變」, 物態的轉化就像搭乘手扶梯,溫度要維持一小段路後才會繼續上升; 有沒有固態與氣態的直接轉化?這叫做「凝華」與「昇華」(搭電梯)! 另外還有 .熱氣球為什麼要有燃燒器?理想氣體公式會告訴你。 .夏天玩溜滑梯燙傷屁股?這是比熱。 .冰塊融化成水,溫度為什麼不會上升……? 枯燥的化學,本書用貼近生活的實例解說,零基礎也能快速入門! 萬一你上課秒睡過,本書幫你救回來,堪稱通過考試的最快方法。 名人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 LiFe生活化學創辦人/陳柏憲 賽先生科學工廠創辦人/林厚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