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瞭解在地保健青草, 解鎖路邊雜草保健養生功效 收錄超過500張青草實景照片, 辨識特徵、保健功效、應時養生(實用) 隨書附贈方便對照、隨身攜帶小別冊 探訪野外植物一本就Go! ∖最實用的臺灣在地保健青草大全百科指南∕ ▌發現自然之美,看見土地和植物的價值 常在路邊、公園、河堤看見卻叫不出名的植物嗎? 這些默默無名的雜草,其實是蘊含神奇妙用的寶藏。 從植物名稱、特徵、分布區域、生活應用…… 到保健功效、園藝景觀等等, 本書全方位介紹126種在地青草, 邀請讀者一同走入豐富趣味的野外世界, 拉近與植物之間的距離。 ▌跟著達人的腳步,認識並活用在地保健青草 強筋健骨、保肝退火、抗菌殺蟲…… 潛伏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本土青草, 不只具保健、食用、景觀功能,還能外用及浴用, 可說是後疫情時代的純天然解方! ◎蟛蜞菊 性涼味甘,全草可治感冒、咳嗽、喉嚨痛,具有降火、保肝、解熱、祛傷、消腫等保健功效,是臺灣本土青草茶的基本材料之一,其自然微甜的味道,讓青草茶口感甘甜,所以也被稱為「黃花蜜菜」。 ◎水竹菜 性寒味甘的水竹菜,適合體質燥熱的人食用,中醫認為可入心、肝、脾、腎、大小腸諸經,具有利水、清熱、涼血、解毒的保健功效。早年客家居民會全草加黑糖煮水喝,緩解感冒發燒或中暑,其莖葉搗爛後可外敷傷口,具有消炎、止血功效。 ◎白茅 河堤邊常見的白茅,具有解熱、涼血、止血、利尿、降壓、緩解流鼻血等保健功效,除了食用、藥用,也可煎煮泡浴。白茅單方浴具補中益氣、潤澤皮膚、消除疲勞等功效,複方可搭配茉草和艾草,有助除溼、溫經、散寒、通血脈。 ◎倒地鈴 倒地鈴性寒味苦,在醫藥上用途頗多,能涼血、消瘡毒、治蛇傷、催吐、緩瀉、健胃、利尿、緩解風溼。通常夏秋採全草晒乾後使用,可煎煮成茶、搗爛外敷、煮水外洗等。 ◎檄樹 檄樹可說是全身都是寶,不僅樹皮、根莖可做染料,根部水煎煮的茶湯可治療赤痢,被稱為「諾麗果」的果實,具有增強免疫力功效,可治感冒、咳嗽、喉嚨痛、哮喘等症狀。 ◎百合 常被用來觀賞的百合,也具食療效果。其鱗莖、種子、根皆可入藥,主要藥效為利尿、清熱、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可治肺癆久嗽、咳唾痰血、熱病後餘熱未清、神志恍惚、腳氣浮腫等症狀,用蜂蜜泡炙後使用,更添潤肺補益功效。 ▌探索生活周遭的青草蹤跡,解鎖隱藏的神奇妙用 生長在山邊、路邊、河堤、空曠地的植物, 經常看見卻被輕忽,其實大多具有隱藏版的功效。 本書將挖掘豐富的青草故事, 帶領讀者體驗臺味十足的在地保健青草, 跟隨前人的經驗傳承,一起增廣見聞,擴大生活視野。 ◎茵陳蒿 常見於海岸沙地、路旁荒廢地,偶爾會長在水邊,因全株莖葉含有濃郁的青草精油香味,早年就是很好的殺蟲及除蟲植物,曬乾後焚燒,就是最天然的蚊香。 ◎風箱樹 早期風箱樹常種植於池塘、溪岸、水田等環境,是重要的護堤植物,其發達的根系與枝葉,可防止土堤被水流侵蝕破壞,同時也是昆蟲的食草及蜜源植物,亦可庇護溝渠裡的魚類及兩生類,是臺灣本土優良的水生植物。 ◎白花菜 常見於休耕地、路邊、溪流兩側,全株密被黏性腺毛,觸摸會有黏黏觸感,並有特殊的青草味道。據說馬來西亞農民會將其刻意栽種在農作物四周,轉移小菜蛾的啃食目標,達到生物防治蟲害的效果。 ◎林投 林投是濱海地區常見的粗放植被,更是優良的防風樹種,高大木質莖幹是先民開墾時搭建臨時圍籬或房柱的天然材料,葉子可編織成實用又環保的飯盒或容器,嫩枝芽還可當野菜炒食。 ▌收錄野地實景照片,方便對照又具珍藏價值 常見攀藤於鐵網上的倒地鈴,撥開果實居然還暗藏驚喜!? 果實小巧溼黏,又被原住民稱為「好吃的鼻涕」,究竟是什麼神奇植物? 看似不起眼的路邊草,原來處處都是寶。 本書收錄500張以上實地拍攝照片、126種在地保健青草圖鑑, 搭配融合特徵和應用的詳細說明,超實用又值得珍藏, 一起來感受野生青草的魅力。 ▌生活要依循24節氣,一起學習青草智慧 春季宜養肝,夏季重護心,秋季滋潤肺,冬季補腎陽, 生活就該順應節氣,與自然共生。 16道養生與美味兼具的特色料理,簡單易上手, 原來順應時節就能輕鬆養生, 自然保健可以這麼簡單! ◎春天是養肝最佳時機,來盤山芹菜薑絲炒蛋,有效消除疲勞。 ◎大暑容易精神萎靡,一杯清熱消暑的青草苦茶,有助解緩苦夏不適。 ◎冷熱交替之秋,宜食用性平、活血升陽的食材,麻油蛋炒紅鳳菜就很適合。 ◎冬至防寒須顧元氣,融合四種中藥材的養生四神湯,能為來年健康奠定基礎。 投身青草教學工作十餘年, 致力於青草紀錄與推廣的大俠老師, 又一本掏心掏肺的著作, 期盼引導大家深入了解及珍惜身邊的青草, 全方位認識臺灣青草的生態特性與應用方式, 期待和大家一起和青草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