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 類別 ,共計1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之二

李夏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5/05/01 出版

★ 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 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王盛弘 作家、謝子凡 作家、顏擇雅 作家一致推薦 一場跨越自然與人心的心靈漫遊; 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李夏的全新力作《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之二》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生花草與自由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這本書講述澳洲動植物的獨特生物屬性,探討她們背後的故事,筆觸掠過原住民文化傳統、早期歐洲移民生活、十九世紀植物學家的經歷,以及現代人面臨的氣候變化危機。 本書分為「花草篇」與「動物篇」,透過蒂羅花的傲然綻放、叢林火雞的野性姿態、灰頭果蝠的夜行祕密,揭示自然界的頑強與優雅。每一段文字都是對生命的詠嘆,描繪出在乾旱、山火、貧瘠土壤中依然蓬勃生長的奇蹟,寓意人類在困境中如何擁抱希望、追尋自由。透過作者敏銳的觀察、詩意的筆調,讀者將不僅感受到大地的呼吸,也將在自然的映照中重新審視內心的渴望與堅持。 作者在澳洲雪梨生活多年,醉心於本土生態與環境保育。她不僅是出色的文字創作者,也是活躍於國際攝影與紀錄片領域的資深攝影者和電影人。她精心拍攝了書中每一種生物的照片,表達出澳洲大自然獨特動人的美感。 《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是一封寫給生命的情書,鼓勵我們在世俗紛擾中,依舊心懷熱望,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場盛開與暗湧。這不僅是一本關於花鳥動物的散文集,更是一場觸動心靈的生命對話,適合每一位熱愛自然、渴望生活真諦的讀者。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澳洲花鳥套書(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

李夏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5/05/01 出版

★ 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 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在圖文並茂的自然之書中,領略到餘味無盡的人性溫度。★ 收錄近百張精緻的植物、花鳥、動物的寫真照片,展現特殊的生態、自然精神。 《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 王盛弘 作家、謝子凡 作家、顏擇雅 作家一致推薦 一場跨越自然與人心的心靈漫遊; 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李夏的全新力作《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之二》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生花草與自由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這本書講述澳洲動植物的獨特生物屬性,探討她們背後的故事,筆觸掠過原住民文化傳統、早期歐洲移民生活、十九世紀植物學家的經歷,以及現代人面臨的氣候變化危機。 本書分為「花草篇」與「動物篇」,透過蒂羅花的傲然綻放、叢林火雞的野性姿態、灰頭果蝠的夜行祕密,揭示自然界的頑強與優雅。每一段文字都是對生命的詠嘆,描繪出在乾旱、山火、貧瘠土壤中依然蓬勃生長的奇蹟,寓意人類在困境中如何擁抱希望、追尋自由。透過作者敏銳的觀察、詩意的筆調,讀者將不僅感受到大地的呼吸,也將在自然的映照中重新審視內心的渴望與堅持。 作者在澳洲雪梨生活多年,醉心於本土生態與環境保育。她不僅是出色的文字創作者,也是活躍於國際攝影與紀錄片領域的資深攝影者和電影人。她精心拍攝了書中每一種生物的照片,表達出澳洲大自然獨特動人的美感。 《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是一封寫給生命的情書,鼓勵我們在世俗紛擾中,依舊心懷熱望,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場盛開與暗湧。這不僅是一本關於花鳥動物的散文集,更是一場觸動心靈的生命對話,適合每一位熱愛自然、渴望生活真諦的讀者。 《澳洲花鳥手帖》 作家 王盛弘、謝子凡、顏擇雅、植人設影創辦人 呂岢頻 一致推薦 這是一部自然之書,體現在對於植物與動物生存狀態的細緻觀察,以及非常有趣的描摹。 位於南半球的澳洲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大陸,沙漠和半乾旱地區覆蓋了七○%的國土,但卻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系統,從石楠荒原到熱帶雨林,是全球十七個生態多樣化超級大國之一;又因為長期與世隔絕,氣候複雜多變,演變出大量當地獨有的植物。歐洲人曾嘗試改造和培育澳洲植物,但往往失敗,因為這塊古老的土地孤獨太久,孕育的生物野性難馴。 南北半球的自然區隔,讓我們看到豐富而奇異的花鳥植物,也給我們知識上的驚異。 儘管有風調雨順的時候,更多是持續的乾旱,葉片在進行必需的光合作用的同時把自己用蠟質層嚴密包裹封存水汽;同時山火不斷,很多植物的種子因此高居枝頭或深埋地下,直到氣候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才會發芽。澳洲最具代表性的佛塔花的種子在枝頭可以一待十數載,沉睡多年的珍貴的粉紅色法蘭絨花則只在雪梨山火周年之後的夏天成片開放,成為很多人一生經歷一次的壯景奇觀。 在法國探險家的筆下,澳洲叢林空曠而密集,被強烈的日光照耀,被深刻的陰影雕琢,奇異又生動,令人驚訝地擁有一種無盡、永恆的美感。透過作者以植物命運引發的種種觸目驚心的生命感喟,你將會發現,叢林從來不只是叢林,花從來不只是花……

9 特價603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之二

李夏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5/05/01 出版

★ 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 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王盛弘 作家、謝子凡 作家、顏擇雅 作家一致推薦 一場跨越自然與人心的心靈漫遊; 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李夏的全新力作《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之二》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生花草與自由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這本書講述澳洲動植物的獨特生物屬性,探討她們背後的故事,筆觸掠過原住民文化傳統、早期歐洲移民生活、十九世紀植物學家的經歷,以及現代人面臨的氣候變化危機。 本書分為「花草篇」與「動物篇」,透過蒂羅花的傲然綻放、叢林火雞的野性姿態、灰頭果蝠的夜行祕密,揭示自然界的頑強與優雅。每一段文字都是對生命的詠嘆,描繪出在乾旱、山火、貧瘠土壤中依然蓬勃生長的奇蹟,寓意人類在困境中如何擁抱希望、追尋自由。透過作者敏銳的觀察、詩意的筆調,讀者將不僅感受到大地的呼吸,也將在自然的映照中重新審視內心的渴望與堅持。 作者在澳洲雪梨生活多年,醉心於本土生態與環境保育。她不僅是出色的文字創作者,也是活躍於國際攝影與紀錄片領域的資深攝影者和電影人。她精心拍攝了書中每一種生物的照片,表達出澳洲大自然獨特動人的美感。 《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是一封寫給生命的情書,鼓勵我們在世俗紛擾中,依舊心懷熱望,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場盛開與暗湧。這不僅是一本關於花鳥動物的散文集,更是一場觸動心靈的生命對話,適合每一位熱愛自然、渴望生活真諦的讀者。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之二

李夏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5/05/01 出版

★ 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 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王盛弘 作家、謝子凡 作家、顏擇雅 作家一致推薦 一場跨越自然與人心的心靈漫遊; 於澳洲的原始花草與動物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李夏的全新力作《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澳洲花鳥手帖之二》是一部將自然之美與生命哲思巧妙交織的散文集。以細膩的筆觸與深邃的情感,帶領讀者漫步於澳洲的原生花草與自由動物之間,探索生命的韌性與本質。 這本書講述澳洲動植物的獨特生物屬性,探討她們背後的故事,筆觸掠過原住民文化傳統、早期歐洲移民生活、十九世紀植物學家的經歷,以及現代人面臨的氣候變化危機。 本書分為「花草篇」與「動物篇」,透過蒂羅花的傲然綻放、叢林火雞的野性姿態、灰頭果蝠的夜行祕密,揭示自然界的頑強與優雅。每一段文字都是對生命的詠嘆,描繪出在乾旱、山火、貧瘠土壤中依然蓬勃生長的奇蹟,寓意人類在困境中如何擁抱希望、追尋自由。透過作者敏銳的觀察、詩意的筆調,讀者將不僅感受到大地的呼吸,也將在自然的映照中重新審視內心的渴望與堅持。 作者在澳洲雪梨生活多年,醉心於本土生態與環境保育。她不僅是出色的文字創作者,也是活躍於國際攝影與紀錄片領域的資深攝影者和電影人。她精心拍攝了書中每一種生物的照片,表達出澳洲大自然獨特動人的美感。 《出生時,為她種下一棵大澤米》是一封寫給生命的情書,鼓勵我們在世俗紛擾中,依舊心懷熱望,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場盛開與暗湧。這不僅是一本關於花鳥動物的散文集,更是一場觸動心靈的生命對話,適合每一位熱愛自然、渴望生活真諦的讀者。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澳洲花鳥手帖

李夏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1/09/01 出版

這是一部自然之書,體現在對於植物與動物生存狀態的細緻觀察,以及非常有趣的描摹。 位於南半球的澳洲大部分是半乾旱或荒漠地帶,但是生態環境卻極為豐富,包括從高地的石楠荒原到熱帶的雨林,為全球十七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此外,澳洲許多生物也是當地獨有,原因是澳洲大陸較古老、地理上長期孤立,和氣候極端多變。歐洲人確實想過要改造和培育澳洲物種,但大多數嘗試都失敗了,因為孤獨太久,野性難馴。 南北半球的自然區隔,讓我們看到了那麼多奇異與豐富的花鳥植物,也帶給我們不少知識上的驚異。 儘管有風調雨順的時候,更多是持續的乾旱,葉片在進行必需的光合作用的同時把自己嚴密包裹封存水氣;同時山火不斷,很多植物的種子因此高居枝頭或深埋地下,直到氣候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才會發芽。你知道嗎?澳洲最具代表性的佛塔花的種子在枝頭可以一待十數年,沉睡多年的珍貴的粉紅色法蘭絨花則只在雪梨山火周年之後的夏天成片開放,成為很多人一生一次的壯景奇觀。 在法國探險家的筆下,澳洲叢林空曠而密集,被強烈的日光照耀,被深刻的陰影雕琢,奇異又生動,令人驚訝地擁有一種無盡、永恆的美感。透過作者以植物命運引發的種種觸目驚心的生命感喟,你將會發現,叢林從來不只是叢林,花從來不只是花…… 本書特色 ★    對於植物與動物生存狀態的細緻觀察,以及非常有趣的描摹。 ★    以植物命運引發的觸目驚心的生命感喟,更是書中的精彩所在。 ★    在圖文並茂的自然之書中,領略到餘味無盡的人性溫度。 ★    收錄近百張精緻的植物、花鳥、動物的寫真照片,展現特殊的生態、自然精神。 名人推薦 要說這是一部自然之書吧,立夏又分明是帶著我們直接奔向關於人類的思考,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的標題,彷彿都在提示著我們關於生命的啟迪。每一篇看似描寫植物花鳥的內容,也都彷彿是在為人生尋找著隱喻和注解。――韜奮基金會閱讀組織聯合會會長&一起悅讀俱樂部創始人   石恢

9 特價31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澳洲花鳥手帖

李夏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1/09/01 出版

這是一部自然之書,體現在對於植物與動物生存狀態的細緻觀察,以及非常有趣的描摹。 位於南半球的澳洲大部分是半乾旱或荒漠地帶,但是生態環境卻極為豐富,包括從高地的石楠荒原到熱帶的雨林,為全球十七個超級生物多樣性國家之一。此外,澳洲許多生物也是當地獨有,原因是澳洲大陸較古老、地理上長期孤立,和氣候極端多變。歐洲人確實想過要改造和培育澳洲物種,但大多數嘗試都失敗了,因為孤獨太久,野性難馴。 南北半球的自然區隔,讓我們看到了那麼多奇異與豐富的花鳥植物,也帶給我們不少知識上的驚異。 儘管有風調雨順的時候,更多是持續的乾旱,葉片在進行必需的光合作用的同時把自己嚴密包裹封存水氣;同時山火不斷,很多植物的種子因此高居枝頭或深埋地下,直到氣候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才會發芽。你知道嗎?澳洲最具代表性的佛塔花的種子在枝頭可以一待十數年,沉睡多年的珍貴的粉紅色法蘭絨花則只在雪梨山火周年之後的夏天成片開放,成為很多人一生一次的壯景奇觀。 在法國探險家的筆下,澳洲叢林空曠而密集,被強烈的日光照耀,被深刻的陰影雕琢,奇異又生動,令人驚訝地擁有一種無盡、永恆的美感。透過作者以植物命運引發的種種觸目驚心的生命感喟,你將會發現,叢林從來不只是叢林,花從來不只是花…… 本書特色 ★    對於植物與動物生存狀態的細緻觀察,以及非常有趣的描摹。 ★    以植物命運引發的觸目驚心的生命感喟,更是書中的精彩所在。 ★    在圖文並茂的自然之書中,領略到餘味無盡的人性溫度。 ★    收錄近百張精緻的植物、花鳥、動物的寫真照片,展現特殊的生態、自然精神。 名人推薦 要說這是一部自然之書吧,立夏又分明是帶著我們直接奔向關於人類的思考,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的標題,彷彿都在提示著我們關於生命的啟迪。每一篇看似描寫植物花鳥的內容,也都彷彿是在為人生尋找著隱喻和注解。――韜奮基金會閱讀組織聯合會會長&一起悅讀俱樂部創始人   石恢

7 特價24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善用腦科學減輕焦慮,找回你人生的平衡

梁銀雨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21/01/01 出版

用我專屬的速度重組人生! 設計不會因為不安與擔憂而動搖的方法,想要擺脫不安定的人生,就要駕馭大腦!   你會不斷地想拿起手機嗎?經常感到煩躁或因為小事生氣?或是對結果感到有壓迫感?算是比較在意他人視線的類型?還是無法看內容太長的文章?經常會分心?無法輕易開始會花費太多時間的事情?……如果有以上類似狀況,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不自覺的正為焦慮而苦!但是要告訴你的是:其實焦慮只是腦部創造出來的現象!   儘管如此,我們依舊經常被沒有形體的焦慮所折磨,「如果他獲得更棒的成果該怎麼辦呢?」、「應該不會因為一件事失敗就認為我很蠢吧?不對,說不定會這樣!」等因為擔憂尚未發生的事且驚慌失措。更大的問題是,焦慮的程度越嚴重,我們的精神就會被啃食!此一情況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焦慮症。若是容易不安與焦躁,人生就會像居無定所的船一樣漂泊不定,若是持續因為尚未面臨的事而不安,因為他人的視線而焦躁,我們就會失去自我。不僅會失去自信,還會陷入負面思考,導致所有的事情都會往後拖延且形成習慣性偷懶。   本書以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培養擺脫焦慮所需要的大腦習慣,教你如何透過積極的心理應對抑制焦慮,並明白焦慮對解決問題毫無任何助益。透過各種實驗與腦科學讓大家了解不安與焦躁的原因,提出提升自信、想要擺脫負面思考、提升執行力、確定人生本質的訓練方案,以及透過運動教你讓腦部活動,擺脫焦慮的各種方法。   想要擺脫焦慮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不要過著被情緒左右的人生。解讀大腦吧!這樣我們才能理解情緒且擁有完整的日常生活。   本書特色   ★ 利用腦科學緩解日常生活的焦慮,並且找回人生均衡的習慣。 ★ 透過各式各樣的實驗與腦科學讓大家了解不安與焦躁的原因,以及擺脫焦慮的方法。   名人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心理學作家 海苔熊、臨床心理治療師/作家 游乾桂、諮商心理師 莊博安、閱讀人 鄭俊德 推薦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皮囊之下﹕15則與身體對話之旅

健行文化  出版
2019/05/01 出版

文學與醫學結合之作,探索人體奧妙! 我們自以為裹覆於這身肉體的自己是單一個體,肌膚輪廓之內的一切就是「自己」,殊不知……——奈歐蜜.埃德曼(Naomi Alderman) 當你真的活過一陣子,你的皮膚就不會看起來像顆桃子;當你真的活過一陣子,介於你和世界之間的那道有彈性的屏障會顯露出某些你奮戰得勝的戰役痕跡。我們因而應該看到那些疤痕所透露的美麗。——克里斯汀娜.帕特森(Christina Patterson) 由於膽囊或闌尾對我們早已失去象徵或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決定要捨棄它們就相對容易些。到底在醫學上、心理上和情緒上不可或缺的是我們的哪些部分?我是我的身體嗎?可是又有多少部分是我想要或需要的呢?——奈德.包曼(Ned Beauman) 詩其實是個身體事件。一首詩會改變讀者對於自身肋骨和橫膈膜的經驗。詩可以幫助創造胸膛的一種空氣顫動,而肺部將會因之冷靜或衝動。完成的詩作、歷久不衰的詩作、一次呼吸的勝利!……所以到了最後,就在呼吸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系統,我們領略了絕望、堅忍及喜悅,來自於歌、來自於詩。——達爾吉特.納格拉(DaljitNagra) 埋在我們皮膚和骨骼下有不同的器官,從泵血的心臟、肺部的膨脹到腎臟的過濾,這些和其他的器官是我們生存所必須的,然而,我們對它們知之甚少,本書將告訴你更多關於它們的故事。 多位世界頂尖的作家聯同醫學專家,為讀者展示身體各個器官的特質。包括二○○六年柑橘文學獎新人獎得主娜歐米.愛德曼揭示了腸子以及我們對食物的沉迷;湯瑪斯‧林區讚揚了子宮的奇蹟;A.L.肯尼迪探究了鼻子召喚記憶的驚奇能力,至於菲力普.克爾則是追溯了腦部手術的非凡歷史;毛姆文學獎得主奈德.包曼探討闌尾並不如我們所認為是沒有用的器官。 十五位作家聯手奉獻這本旨在探索身體奧祕和啟發讀者對自身身體的關注。希冀透過檢驗人體的獨特部分來釐清人的境況。雖然每篇文章的作者不同,但是都圍繞著一個相同的主題:究竟這些不同的人體部分(器官和腺體)是如何讓我們成為了現在的自己呢?他們與醫學專家一起,分別選擇了不同的器官,以優美迷人的文字,將生澀的醫學知識娓娓道來:人類的胃內包含許多貓大腦內發現的腦細胞;肺的重量等同一條麵包;創傷的記憶能展示在皮膚上等。 《皮囊之下》將是一次動人、幽默、迷人的文字旅程,有時更令人意想不到,跟隨著本書的腳步探索的人體神祕景觀,讀者將會歷經一趟令人嘆為觀止的旅程。 本書特色      ★動人、幽默、迷人的文字旅程,帶領讀者遨遊神祕、難忘的人體世界 ★探索身體奧祕和啟發讀者對自身身體的關注 名人推薦 醫師∕作家   李偉文、李欣倫、吳妮民、洪明道、黃信恩 金鼎奬得主、心臟外科醫師蘇上豪 一致推薦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蝶影蟲蹤:追蹤常見昆蟲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12/07/01 出版

對喜歡昆蟲的人來說,台灣的確是個寶島。從三月中旬開始,由南而北,各地的賞螢活動如火如荼展開;四月到六月,各種蝶類紛飛,蔚為奇觀!到了七至九月又是昆蟲活動最為活躍的時刻,除了蝴蝶,數量和種類都相當多的蛾類、甲蟲,隨處可見,此時台灣山間都可發現愛蟲人的芳跡,好不熱鬧!台灣雖是蕞爾小島,但是由於地形條件兼具熱帶、副熱帶、溫帶及亞寒帶之特色,氣候及植物相亦十分複雜,致使昆蟲種類豐富,包括了四百種的蝴蝶、四千多種的蛾與近四千多種的甲蟲,其中不乏台灣特有的種類和許多珍貴稀有的種類:如寬尾鳳蝶、大紫蛺蝶等。所以在全世界的昆蟲研究者眼中,「台灣」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而台灣的昆蟲亦是昆蟲研究者眼中的最愛之一。可見台灣不但有「蝴蝶王國」之稱,亦有「昆蟲寶庫」的美譽。 這些昆蟲點綴林間、溪流,為我們的自然生態帶來無限的生趣,值得我們一同探訪!所以,千萬別忘了,當你來到湖邊、沼澤時,可留意觀察蜻蜓、豆娘忙碌地來回穿梭,或單隻點水,或成對飛舞,成群低空翱翔,一片生意盎然的情景!只要走訪過山區、湖泊或沼澤,定能感受出這份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之美。本書特色★全家到戶外賞蟲的最佳工具書★記錄昆蟲資源調查過程中的珍貴紀錄與圖片,並抒發所見所感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蝶影蟲蹤:追蹤常見昆蟲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12/07/01 出版

對喜歡昆蟲的人來說,台灣的確是個寶島。從三月中旬開始,由南而北,各地的賞螢活動如火如荼展開;四月到六月,各種蝶類紛飛,蔚為奇觀!到了七至九月又是昆蟲活動最為活躍的時刻,除了蝴蝶,數量和種類都相當多的蛾類、甲蟲,隨處可見,此時台灣山間都可發現愛蟲人的芳跡,好不熱鬧!台灣雖是蕞爾小島,但是由於地形條件兼具熱帶、副熱帶、溫帶及亞寒帶之特色,氣候及植物相亦十分複雜,致使昆蟲種類豐富,包括了四百種的蝴蝶、四千多種的蛾與近四千多種的甲蟲,其中不乏台灣特有的種類和許多珍貴稀有的種類:如寬尾鳳蝶、大紫蛺蝶等。所以在全世界的昆蟲研究者眼中,「台灣」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而台灣的昆蟲亦是昆蟲研究者眼中的最愛之一。可見台灣不但有「蝴蝶王國」之稱,亦有「昆蟲寶庫」的美譽。 這些昆蟲點綴林間、溪流,為我們的自然生態帶來無限的生趣,值得我們一同探訪!所以,千萬別忘了,當你來到湖邊、沼澤時,可留意觀察蜻蜓、豆娘忙碌地來回穿梭,或單隻點水,或成對飛舞,成群低空翱翔,一片生意盎然的情景!只要走訪過山區、湖泊或沼澤,定能感受出這份令人心曠神怡的自然之美。本書特色★全家到戶外賞蟲的最佳工具書★記錄昆蟲資源調查過程中的珍貴紀錄與圖片,並抒發所見所感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觀螢.賞蝶.覓蟲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12/02/01 出版

最具權威的昆蟲大師,帶我們去國家公園、旅遊景點,一覽美景,探索我們島上的小精靈,是親子共讀的「台灣地理頻道」。曾經到過墾丁國家公園的朋友,可曾仔細欣賞在花叢間翩翩飛舞的彩蝶?也許珍奇稀有的黃裳鳳蝶就在你眼前,而你根本不知道?又或是倘佯原野、小徑時,可曾聆賞周遭陣陣悠揚的蟲鳴?這些昆蟲,你叫得出牠們的名字嗎?又了解牠們的種類有多少嗎?牠們在生態系中的角色又是如何呢?其實,昆蟲棲息的狀況在自然生態中,可以顯示出多樣化的指標意義。從水棲昆蟲、蝴蝶、螢火蟲,楊平世教授藉由完整的資料蒐集、整理與研究,將這些珍貴的成果與讀者一同分享。本書不但帶領我們深入陽明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福山植物園、虎山、龜山島、神祕湖、東北角……等台灣著名景點,觀蟲賞蝶,更帶我們認識這些自然界的小精靈,分辨其特有的外觀特徵以及對自然生態的貢獻。我們也將逐一發現在這些景點的花叢中草地上,鳳蝶、斑蝶、甚至小巧的灰蝶、酷似蜜蜂的食牙蠅、形形色色的甲蟲、螳螂、蝗蟲……隨著季節轉變依時進場,不時穿梭其中,形成優雅的自然生態風貌,可說是全家人到戶外賞蟲的最佳參考書。本書特色全家到戶外賞蟲的最佳工具書,兼具自然生態與旅遊訊息。記錄昆蟲資源調查過程中的所見所感,對喜歡昆蟲及大自然的人而言,彌足珍貴。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自然課沒教的事3:植物大觀園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08/04/01 出版

植物到底有沒有感覺?植物都是怎麼繁衍後代的?   本書為「自然課沒教的事」系列3,妙問妙答為小朋有解答上自天文氣象下自植物界等大大小小的問題,深入淺出,大人也愛讀。 本書特色 ★昆蟲學權威楊平世教授推廣科普教育的傑作,金鼎獎的保證! ★在一問一答的方式中輕鬆閱讀自然科學的小知識。 ★活潑逗趣的彩色插畫,讓讀者更容易認識大自然。 ★本書為「自然課沒教的事」系列1、2,延續《動物總動員》的脈絡繼續為小朋友解答關於植物界及自然界的大小問題。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自然課沒教的事(3):植物大觀園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08/04/01 出版

植物到底有沒有感覺?植物都是怎麼繁衍後代的?   本書為「自然課沒教的事」系列3,妙問妙答為小朋有解答上自天文氣象下自植物界等大大小小的問題,深入淺出,大人也愛讀。 本書特色 ★昆蟲學權威楊平世教授推廣科普教育的傑作,金鼎獎的保證! ★在一問一答的方式中輕鬆閱讀自然科學的小知識。 ★活潑逗趣的彩色插畫,讓讀者更容易認識大自然。 ★本書為「自然課沒教的事」系列1、2,延續《動物總動員》的脈絡繼續為小朋友解答關於植物界及自然界的大小問題。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自然課沒教的事2:昆蟲趴趴走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08/02/01 出版

蜜蜂為什麼嗡嗡叫?蜘蛛不會被網黏住?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及數量最豐富的生物,地球上已知的動物種類有85%以上是昆蟲,目前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種類約有一百多萬種,昆蟲學家估計地球上的昆蟲種類更是多達3000萬種以上!本書以昆蟲篇為主,從勤奮作工的昆蟲類動物、比昆蟲還多腳的節肢動物,到沒有腳的無脊椎動物,涵蓋的動物種類數量龐大,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解決連串的為什麼。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自然課沒教的事(2):昆蟲趴趴走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08/02/01 出版

蜜蜂為什麼嗡嗡叫?蜘蛛不會被網黏住?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及數量最豐富的生物,地球上已知的動物種類有85%以上是昆蟲,目前已被人類命名的昆蟲種類約有一百多萬種,昆蟲學家估計地球上的昆蟲種類更是多達3000萬種以上!本書以昆蟲篇為主,從勤奮作工的昆蟲類動物、比昆蟲還多腳的節肢動物,到沒有腳的無脊椎動物,涵蓋的動物種類數量龐大,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解決連串的為什麼。

7 特價175
電子書
下次再買

自然課沒教的事1:動物總動員

楊平世  著
健行文化  出版
2008/01/01 出版

★昆蟲學權威楊平世教授推廣科普教育的另一佳作!★在一問一答的方式中輕鬆閱讀自然科學的小知識。★活潑逗趣的彩色插畫,讓讀者更容易認識大自然。為什麼蛇老是伸出舌頭?最快速的動物又是什麼?孩子們的疑問多如牛毛,上自天文、氣象,下至地理、動物、植物,甚至民間傳說,無所不包,其實也有不少具有創意、有趣的問題。「自然課沒教的事」系列匯集了小朋友最感興趣、最好奇的問題,由台大教授楊平世解說,一問一答搭配生動活潑的圖畫,直接點出問題核心、解答詳盡明確。第一集以動物篇為主,從喝ㄋㄟㄋㄟ長大的哺乳類動物、水中游的魚類、天上飛的鳥類,到海陸的兩棲類,涵蓋的動物種類數量龐大,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求知欲,解決連串的為什麼。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