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日記 書系 ,共計2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蔣中正日記(1961)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對美外交轉危為安 1961年伊始,國內人事相對穩定;雷震案餘波蕩漾,雖有「非常上訴」之請,一切皆在掌控之中;惟在外交與國際地位上面臨巨大挑戰。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入主白宮,華府當局有意改變對華政策,過去十年來支持臺北代表全中國的堅定立場逐步鬆動。面對美國政府可能著手改變對華政策,蔣中正開始認真思考推動軍事反攻大陸的具體措施。 1961年,蔣中正以推動軍事反攻大陸的動員與準備,回應外交與國際地位上面臨的巨大挑戰。在處理聯合國中國代表權案、外蒙古加入聯合國爭議等問題方面,心力交瘁。二度出任行政院院長的陳誠,在軍事反攻的軍費籌措方面,被質疑配合度不高,8月初的訪美之行,沒有突出表現,而10月中旬外蒙入聯問題決斷之際,卻因過勞引發肝疾,入院檢查、出院休養,甚至考慮請辭。反觀行政院政務委員蔣經國透過與中央情報局克來因(Ray S. Cline)的非正式管道,在3月至4月間處理滇緬國軍撤退、10月間處理外蒙入聯,關鍵時刻屢屢發揮關鍵性作用。在「總統老了怎麼辦」的疑問聲中,接班人的天平似乎又更偏向蔣經國了。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反攻計畫的問題、反攻時機的疑慮、反攻行動時機的考慮、「兩個中國」的試探、詹森訪華無結果、外蒙入聯再挑戰、法語非洲的要脅、國家利益終須顧、國運的轉危為安、葉公超黯然去職。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2)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 1962年的軍事性格相當突出與明顯,8月間,美國駐臺北外交人員已開始注意到,中華民國政府突然在「反攻大陸」輿論宣傳上更加積極,只不過此刻美方尚無法分辨此一宣傳論調的轉變,究竟出於內部政治目的,抑或是認真的,當時序來到1962年之後,世人發現蔣中正欲發動軍事反攻大陸行動,態度確實是認真的。 年終之際,蔣中正曾反覆考慮,欲致函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傳達重要訊息。這份函件,終因副總統陳誠對其內容態度頗有猶疑與保留,以及外交部長沈昌煥提出不同意見,而未能順利寄發。儘管如此,從日記所載已可窺知,「反攻大陸」的軍事準備與動員,以及環繞在此議題所引發的諸多爭議,實為影響1962年臺灣政治、外交、經濟與社會的最主要特徵,並成為該年內盤踞在蔣中正心中一項最重要也最為困擾的決策與治國議題。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美國轉變刺激、經濟動員開始、外交斡旋不停、軍事行動轉向、反攻大陸暫緩。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3)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山河破碎風飄絮 1963年的蔣中正,念茲在茲的依然是有關反攻大陸的規劃與行動,由於美國政府對於反攻大陸政策遲遲不願做出具體協助承諾,且堅決反對國軍向大陸實施大規模空投,因此中華民國政府於前一年秋天起,改以發動一連串敵後滲透游擊行動,設法誘發中國大陸內部的反共抗暴態勢,以向世人證明大陸民心確實已經出現變化,替反攻行動形塑有利的條件。 11月22日九全大會閉幕前夕的選舉結果,蔣經國與其所支持的政戰系統王昇等人獲得極高票數,加上陳誠得票不如預期,翌日陳誠立即向蔣中正提出辭去行政院院長兼職,此刻蔣中正決心同意陳誠的辭職,並由財政部部長嚴家淦取而代之。經過一番波折,蔣中正的1963年,就在一種對副手抑鬱不快的心境,劃下句點。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明年反攻回大陸、對美外交的挫折、對日邦交的插曲、越南盟友遭推翻、美國總統遇刺、黨統繼承的齟齬。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4)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內外正統性的維繫 1964年對蔣中正而言,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年。回顧歷史,中華民國政府在1960年代之後,可說已經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黃金時期,拜東、西方冷戰對抗之賜,臺北在國際上代表全中國的正當性,獲得以美國為首全球反共陣營的支持,內政上,在威權體制運作下,國民黨領導人打著「國安」的大旗,對民間社會維持著有效的統治,反對勢力的聲音在臺灣島內幾乎銷聲匿跡,經濟上,臺灣的經濟體質從以農產品出口為大宗,逐步發展轉型成為輕工業,以出口成長來帶動經濟成長,而這段時期臺灣也從相對閉鎖的經濟格局逐步跨進更廣闊的全球經濟圈。然而就在1964年,許多重大事件接連發生,並對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往後的治理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1949年以後蔣中正「民族救星」與偉人形象的塑造,在於維繫國民黨在台統治與權力正當性,然而1964年《陳潔如回憶錄》的出版,充分顯示威權時代蔣中正神聖形象的塑造與維持,乃是需要付出極其昂貴的代價,一旦威權褪色,民主潮流之風吹起,此種形象之崩潰也必將更加徹底。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變局與挑戰、繼續代表全中國、人心浮動與失敗主義的蔓生、「主義、領袖、國家」、崇高聲望的打擊。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5)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無從實現的反攻夢 對蔣中正而言,1965年的主要工作重心有兩大項,一是反攻大陸準備,二是處理對美外交,此兩大工作重點彼此相互牽連,又同時受到越南戰爭局勢演變所影響,而該年內與中共之間兩次海戰的失利受挫,導致蔣中正理解到國軍兩棲作戰能力的不足。而美國自前一年夏天「東京灣事件」發生後,決定擴大越南戰事,並對北越加強轟炸行動,此舉雖然強化中華民國作為美軍在越戰場上前哨基地的重要性,卻也在無形之中造成華府軍事援助臺灣的排擠效應,同時對於蔣中正所提出的任何軍事反攻計畫,都無從答允承諾。 當1965年走到盡頭,中華民國政府反攻大陸的最高目標也走到尾聲,以軍事力量回到中國大陸,終究成為蔣中正無從實現的夢想。 冷戰高峰時期,中華民國與美國之間成為最堅實盟邦,然而兩方政府高層決策者對於許多重要議題的分歧看法,顯然無法有效彌合,越南戰事升高、反攻大陸準備與對美外交,構成了1965年蔣中正心中念茲在茲的幾大重要決策核心議題。這一年內兩國之間諸多協商以及在臺海地區所發生的事端,對中華民國政府帶來深遠影響。蔣中正欲將反攻行動與越南戰事緊密結合的構想,對於已開始陷入越戰泥沼的美國總統詹森(Lyndon B. Johnson)而言,根本無法接受。隨著美政府投入龐大資源於中南半島,華府對臺灣的防衛承諾開始捉襟見肘,而「八六」與烏坵兩場海戰的慘痛傷亡,也讓蔣中正逐步放棄武力反攻的企圖心,將原本積極策劃「自力主動反攻」之戰略,調整為利用外在情勢發展而「待機反攻」。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越戰帶來的反攻曙光、兩場海戰澆熄反攻火花、外交事務憂心忡忡。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6)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一動不如一靜 1966年,蔣中正接近八十歲,外賓對他印象是「看起來年長,不過很健康,臉色紅潤,顯然還具有自主能力」。但美國也開始預測「後蔣(中正)時代」的可能政局發展,視臺灣人遭到排除於中央政治參與之外為臺灣政治的根本問題,但積極看待臺灣人、外省人是否願意在經濟發展下尋求共同利益—安定,因此形成的新平衡關係。蔣中正持續觀察亞洲局勢、內部發展,關注自己和蔣經國的健康,待機而動。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副總統人事佈局、第四任正副總統選舉及其後、萬千糾結USA、冷戰價值保臺灣、文化大革命慘案、中華文化的復興、海外出版《被出賣的臺灣》。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7)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刺激與回應 1967年,蔣中正年紀屆滿八十歲,受到周密醫療監督及照顧,健康狀況尚屬穩定。但是睡眠狀況不佳,引發情緒不穩定,為部分人士所知。從蔣中正睡眠狀況,正好反映他為外界刺激如何回應多所困擾的現實。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美換大使百感交集、六日戰爭的啟發、中美兩國利益不同、外交歧路漸行漸遠、亞洲團結越泰前線、內部建設自立自強、接班鋪路捨子其誰、使命試煉神的恩典。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8)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愧疚與焦慮交織 蔣中正身為八旬長者,每日行事在基本規律中維持彈性。晨間五時前後起床早課,靜思祈禱讀經、作體操、聽報。上午辦公會客。正午餐前午休一至二小時。下午以批閱公文、約會、剪報、思考時局、讀書為主。晚餐前後散步遊覽。晚上十時前就寢。但1968年的時事發展對蔣中正來說,是個心理上愧疚與焦慮交織的一年。 1968年在東亞世界可說是波動而未見安定的一年,臺灣在同一期間是相對平靜的。這般平靜在蔣中正獲知蔣母之墓毀壞後遭到打破。1968年底,八旬老者蔣中正政權穩固,同時內心懷著愧疚,以感恩的語意謝天恩賜總統權柄穩固、身體健康,未解之局,就待時間發展而定吧!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蘆墓未祀而已毀、「實踐小組」的結束、軍中人事的考核、魔鬼試探的外交、對愛子既愛且憂、政務黨務莫奈何。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9)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從「冷戰」往「太平」前行的浪潮襲來之前 1969年9月16日,蔣中正、宋美齡夫婦搭乘總統座車,在陽明山遭遇車禍。蔣中正胸腔因遭撞擊導致心臟瓣膜受傷,健康狀況從此每況愈下。蔣中正硬撐於車禍後六天(9月22日)恢復出席重要公開活動,積極問事、追蹤進度。蔣中正也不信自己命運如拿破崙晚年一般終老於島上。在在顯示出不輕言放棄權力、不認老的內在心理。 蔣中正對調查車禍情形時,衛戍師長的「不承認」言行感到在意。蔣中正的觀感,涉及軍人武德觀「誠實」、「負責」、「忠實」與否的考量及研判,呈現對高級軍官人格考察,並顯示八旬長者蔣中正對軍人、軍校校長角色的認知強固。 1969年7月21日,美國阿波羅十一號太空人成功登陸月球,太空人留置探測器材,與美國總統尼克森進行長距離通話。這都是當時美國科技水準應用的具體表現,是20世紀重要事件之一。蔣中正對此,注意到當美國進行登陸月球行動時,蘇聯發送無人太空船,採取月球土壤進行地質分析。美蘇之間的冷戰、科技競爭,不止在地球,也跨出地球以外,從科技到宣傳,顯然是軍人蔣中正所注意到的面向。 從「冷戰」往「太平」前行,由動盪局勢中成長的蔣中正說出來自有其意義及視野高度。不過,他自然未能預料,衝擊中華民國外交、內政的重重浪潮,已醞釀且蓄勢待發。 本年日記主要內容包括:「金碗案」牽動的高層人事、美換大使百感交集、守勢態度的外交、人事軍事新陳代謝、窄門何時為君開。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70-1972)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將軍愁日暮 旦旦志未酬 蔣中正最後三年的日記所記錄的,給人的感受是,蔣即使有鋼鐵般的意志,最終也難逃病魔之苦。同一時代的「大人物」如毛澤東、周恩來,他們的一生故事繁複如謎,但誰也逃不了共同與個別的「衰老史」。1971年中,「老蔣」病象開始顯著,尤其手抖致使日記時斷時續。1972年7月21日,往常一樣的紀事,至此,戛然而止。再三年的1975年4月初,油盡燈枯,他以八九高齡,走盡人生,走入歷史。蔣中正是「凡人」,又是「要人」,他不造作,很真實。日記中晚年病痛,無不一一如實記錄,且全數公諸於世,幾無西方所指「私人空間」可言。許多歷史學家會同意,即使二戰後多數國家的當權者,未必有如此雅量,但蔣中正式「沒什麼不可告人」的坦蕩,他本人、他家人,都應獲得掌聲。最後三年的日記,主要內容包括:拿捏生命之常面對變局、應對民主化與本土化、「冷戰外交」中的「洋鬼子」、「冷戰外交」中的「俄國佬」、廉頗老矣。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1-1972【套書組】(共十冊)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11/15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任總統任期間日記,共七冊;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2024年10月31日再出版第三任、第四任總統任期內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專家學者撰寫每年導論、提示重要事件。 5.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6.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7.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蔣中正日記不只是歷史發展的一部分,更是人性的揭露與展現。他在生前死後,被很多人崇拜過,也被很多人罵過。他的日記仰慕過許多人,也批評了不少人。他既傳統又現代,想要突破既有的框架,卻又受到時代環境的局限。  在蔣中正長時間地撰寫日記之後,經過我們長時間地閱讀,或許能有所體會,一位國家領導人在面對內外局勢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套有血、有肉、有靈魂的資料,是一部活生生具有人味的日記。  當我們自己看、自己探尋、自己挖掘、自己解讀,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的蔣中正。  此次出版為1961年至1972年日記,十二年,共十冊,除按日記事以外,還有預定工作事項與反省,以及每一年盤點可用人才的雜錄。  套書另限量贈送以蔣中正日記為設計發想的「雪恥的日常」文創商品組,含便箋本、勵志鉛筆組、日記鑰匙圈、書籤尺,及忍辱負重袋(共二款隨機出貨),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本套書內含:蔣中正日記(1961)一冊蔣中正日記(1962)一冊蔣中正日記(1963)一冊蔣中正日記(1964)一冊蔣中正日記(1965)一冊蔣中正日記(1966)一冊蔣中正日記(1967)一冊蔣中正日記(1968)一冊蔣中正日記(1969)一冊蔣中正日記(1970-1972)一冊限量贈品:「雪恥的日常」文具組(定價880元),通路限量300組預購期:11/1-11/15 贈品限量、贈完為止

特價85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 1955 - 1960 (六冊套書)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04/08 出版

  蔣中正日記不只是歷史發展的一部分,更是人性的揭露與展現。他在生前死後,被很多人崇拜過,也被很多人罵過。他的日記仰慕過許多人,也批評了不少人。他既傳統又現代,想要突破既有的框架,卻又受到時代環境的局限。   在蔣中正長時間地撰寫日記之後,經過我們長時間地閱讀,或許能有所體會,一位國家領導人在面對內外局勢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套有血、有肉、有靈魂的資料,是一部活生生具有人味的日記。  當我們自己看、自己探尋、自己挖掘、自己解讀,每個人都可以尋找自己的蔣中正。   此次出版為1955年至1960年日記,共六冊,除按日記事以外,還有預定工作事項與反省,以及每一年盤點可用人才的雜錄。  本套書內含:《蔣中正日記》(1955)一冊《蔣中正日記》(1956)一冊《蔣中正日記》(1957)一冊《蔣中正日記》(1958)一冊《蔣中正日記》(1959)一冊《蔣中正日記》(1960)一冊本書特色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特價51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5)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04/08 出版

從1955年的日記,可以觀察到蔣中正如何在美國援助下尋求自我,其重點在浙江沿海的守與棄、孫立人的去與留,以及忍辱負重的中美情結。 中華民國對大陸沿海的保衛戰,由於《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談判,範圍並未包含金門、馬祖與其他大陸沿海島嶼。1月,中共發動一江山戰役,首次展開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即在測試美國的協防程度。一江地區司令王生明上校率領官兵奮戰三晝夜,浴血堅守陣地,因兵力懸殊,最終全島官兵為國犧牲,王生明引爆最後一枚手榴彈,壯烈成仁,追晉少將。 美國建議從大陳撤退,並承諾美國將以武裝部隊協防臺、澎。當時政府之所以決定從大陳撤退,雖係考量共軍已掌握大陳島周邊制空、制海權,但主要因素仍是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與催促。2月5日,蔣中正召集軍事會談,決定接受美國掩護大陳軍民之撤退,與同意美國之聲明稿。美國於6日上午5時,下達實施掩護大陳軍民撤退之命令,並發表聲明,蔣中正乃同步下令大陳軍民撤退。2月8日起先撤民眾一萬六千餘人,並致函蔣經國,令其在大陳督導軍民安全撤退。為順利完成軍民的撤退,擬定「金剛計畫」,在美國第七艦隊護航下,島上居民成功撤抵臺灣,即「大陳義胞」。不久,中共便攻占全部浙東沿海島嶼。 在浙江沿海軍事行動結束,金門、馬祖獲得協防地位,局勢暫定,接著處理人事紛爭。孫立人與美方關係密切,但與周至柔、陳誠、蔣經國意見相左,最後終於爆發「孫立人案」。雖然孫立人辭職候查,但並不承認其責任與此案關係。蔣中正核定「茲特准予自新,毋庸另行議處,由國防部隨時察考,以觀後效。」 至此孫立人案暫告一段落,這一「察考」,就是軟禁了三十三年的歲月。 外交方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換約與否決外蒙進入聯合國是兩大事件。《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雖於1954年簽訂,但雙方仍有許多歧見,美國長期以來對政工制度不滿,據美軍顧問團海軍組報告,國軍海軍軍官升遷,仍有政工人員干涉,蔣中正則強調絕無此事。1955年3月3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來臺舉行交換《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手續,算是為協防問題的爭執劃下句點。 至於英、蘇協商聯合國新會員國問題,蘇聯大力推動外蒙古入會。蔣中正表示外蒙古加入聯合國一案,中華民國決使用否決權之立場。美國則利用輿論壓力,希望中華民國不要使用否決權。最後蔣中正堅持立場,12月13日,駐聯合國代表蔣廷黻極力主張全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並行使否決權,是中華民國在安理會僅有的一次否決權行使。 本書特色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8)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04/08 出版

1950年代中後期,蔣中正與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關係越來越緊繃,呈現螺旋上升的態勢。到了1950年代尾聲,隨著總統是否要違憲三連任的議題,以及反對勢力試圖組黨等重大爭端,終不免攀到政治衝突的頂點。此外,中國國民黨自來臺灣實施改造開始,就高揚「革命民主」大纛,翻新派系代理結構,重整執政團隊,黨中央卻仍然沒有辦法節制國會中黨籍代議士的政治異議,讓蔣中正時刻引為椎心之痛。 1958年,就是這股朝野對峙╱朝朝有隙走勢中的關鍵年分。 上半年,監察院處理「行政院長俞鴻鈞彈劾案」餘音猶繞,「出版法修正草案」審議風潮旋踵而至。這些案子一體捲入了行政體系與國會、黨機器與從政黨員,甚至輿論界和知識分子等公共角色,任由他們互競激越,蔚為連續的滔天政潮。同一期間,蔣中正日記則是難掩煩悶與憂慮,甚至把原本應該在「反共建國」使命下,共持共需的一批黨籍中央民代、自由派知識分子,通通劃為通謀的敵人行列。退一步看,蔣中正在日記中的話語,即便只是忘情奔肆的私密表示,也足以看作黨國內外動態俱烈的一手見證。 下半年,中東「伊拉克革命」、「黎巴嫩危機」相繼發生,強烈衝擊到美國的戰略建構,蔣中正認為這是蘇共「顛覆」全球的陰謀。8月,「金門砲戰」爆發,國際社會視為「第二次臺海危機」,情勢相當危疑震撼,日記中又說這是蘇共「挑釁」,並且夥同中共「清算中華民國」的舉動。其實蔣中正的判斷雖然並不全都符合事實,但仍不失為一位反共強人在冷戰敵我觀念中的階段性內核展示。進一步說,美國在砲戰期間積極協助我國防禦,但美國決策高層又基於種種設想,公開倡議「金馬撤軍」,都使得蔣中正悲歎「出乎意料之惡態」,為了「確保外島為我主權與領土地位」,「又須作一番苦鬥」。就某種角度而言,也算是前線抗共、後方拒美,冒著砲火「兩面作戰」。 這一年的日記,就在風雲變幻中開始,也在風雲變幻中結束。 本書特色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6)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04/08 出版

蔣中正此時步入「從心所欲不踰矩」的七十高壽,信誓「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如今「五年成功」之時已過,並未如期軍事反攻,他該如何自處?在1956年日記中,可以觀察到軍事反攻與建設的結合,以及反共宣傳管道的擴充。 1953年至1956年實施之第一期四年經建計劃的規劃及執行,可說是在獲得美援資金下的產物。透過行政部門各相關單位的配合努力,的確獲致一定的效果,為後續推動經建計畫建立雛形。但這些經建計劃,還是要為「軍事」服務的。也就是說,「臺灣」作為「復興基地」,自有「從頭、從新開始」之意,建設「復興基地」,自然是為了「反攻大陸」而服務。 而在反共的部分,本年重要工作之一便是《蘇俄在中國》書稿的修訂。出版之後,迅速動用資源,翻譯為英、日兩種語文發行,並進行系統性的宣傳,一年之內加印十版,被稱為「官製歷史」集大成之作。 因為1936年的西安事變,導致剿共中挫,攸關國家存亡、人民禍福,與革命之功敗垂成,蔣中正對此痛切悔悟。為補充《蘇俄在中國》書中有關西安事變的內容,蔣中正與張學良二人重新接觸,張學良書寫的回憶,經整編合併,再重新抄錄修改,成為〈西安事變回憶錄〉的基本內容。張學良的自我書寫,經過不斷的修正,看出蔣中正主導西安事變回憶走向的意圖,甚為鮮明。 在《蘇俄在中國》書中,雖未明言中共、蘇共是「無宗教」者,亦即基督宗教的敵人,但在日記中記錄與華籍、外籍傳教士的交流,可視為意圖向國外基督教社群傳達反共理念的方式之一。 本書特色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7)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04/08 出版

1957年可視為中美矛盾總爆發的一年,「五二四事件」引發的政治波瀾與效應,極為深遠。 3月20日晚上,革命實踐研究院辦事員劉自然在陽明山美軍宿舍群區域內,駐臺美軍陸軍上士雷諾(Robert G. Reynolds)公寓外,遭槍擊身亡。由於雷諾具有外交人員身分,不受中華民國司法權管轄,因此我方將檢察機關調查結果及有關證物,由外交部送達美方,美國組成陪審團進行審理,但雷諾被判無罪,引起軒然大波。5月24日,劉自然遺孀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前抗議,引發群眾聚集聲援。當日下午,美國駐華大使館、美國新聞處等遭圍觀群眾衝入搗毀,導致國籍及外籍人士上百人受傷,肇事者八十七人遭到逮捕。此即「五二四事件」。 5月24日,蔣中正人在日月潭獲報後,次日即返臺北處理。先約見蔣經國、彭孟緝,聽取經過情形報告,再約陳誠等會商處理方針,以免危及中美關係。深知民族尊嚴和實際利益產生衝突時,會影響其政權生存。美國駐華大使藍欽(Karl L. Rankin)會見蔣中正時,曾根據現場觀察,質疑蔣經國涉及其中,讓蔣中正內心感到惱怒,卻不便當場發作,只能透過日記內心表態。而在政府人事方面,第一線負責者,臺北衛戍司令黃珍吾、憲兵司令劉煒、臺灣省警務處處長樂幹,三人都「奉准撤職」。 在處理過程中,蔣中正以父親與領導人二重角度注意到蔣經國行事的「主觀」、「硬幹」,本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認為需要困難與閱歷以磨平其稜角。之後,蔣經國一度隱身在公共視野之外,轉而督導退除役官兵安置以及中部橫貫公路的開發。年底,蔣中正在日記裡寫下「家庭親愛和睦日益增厚,最為欣樂」,或可視為兩蔣父子在處理臺北「五二四事件」後,進一步鞏固彼此間的親情羈絆。 本書特色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9)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04/08 出版

1950年代中後期,蔣中正與自由派知識分子的關係越來越緊繃,呈現螺旋上升的態勢。到了1950年代尾聲,隨著總統是否要違憲三連任的議題,以及反對勢力試圖組黨等重大爭端,終不免攀到政治衝突的頂點。此外,中國國民黨自來臺灣實施改造開始,就高揚「革命民主」大纛,翻新派系代理結構,重整執政團隊,黨中央卻仍然沒有辦法節制國會中黨籍代議士的政治異議,讓蔣中正時刻引為椎心之痛。 1958年,就是這股朝野對峙╱朝朝有隙走勢中的關鍵年分。 上半年,監察院處理「行政院長俞鴻鈞彈劾案」餘音猶繞,「出版法修正草案」審議風潮旋踵而至。這些案子一體捲入了行政體系與國會、黨機器與從政黨員,甚至輿論界和知識分子等公共角色,任由他們互競激越,蔚為連續的滔天政潮。同一期間,蔣中正日記則是難掩煩悶與憂慮,甚至把原本應該在「反共建國」使命下,共持共需的一批黨籍中央民代、自由派知識分子,通通劃為通謀的敵人行列。退一步看,蔣中正在日記中的話語,即便只是忘情奔肆的私密表示,也足以看作黨國內外動態俱烈的一手見證。 下半年,中東「伊拉克革命」、「黎巴嫩危機」相繼發生,強烈衝擊到美國的戰略建構,蔣中正認為這是蘇共「顛覆」全球的陰謀。8月,「金門砲戰」爆發,國際社會視為「第二次臺海危機」,情勢相當危疑震撼,日記中又說這是蘇共「挑釁」,並且夥同中共「清算中華民國」的舉動。其實蔣中正的判斷雖然並不全都符合事實,但仍不失為一位反共強人在冷戰敵我觀念中的階段性內核展示。進一步說,美國在砲戰期間積極協助我國防禦,但美國決策高層又基於種種設想,公開倡議「金馬撤軍」,都使得蔣中正悲歎「出乎意料之惡態」,為了「確保外島為我主權與領土地位」,「又須作一番苦鬥」。就某種角度而言,也算是前線抗共、後方拒美,冒著砲火「兩面作戰」。 這一年的日記,就在風雲變幻中開始,也在風雲變幻中結束。 本書特色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60)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4/04/08 出版

1960年的蔣中正日記,詳實記錄了尋求三連任總統、啟動雷震案、執行反攻計畫的心路歷程。 蔣中正是否再度連任總統,攸關反攻大陸軍事志業實施,以及接續治理臺灣的布局與人事安排。因此,自1959年下半年起,三連任問題就是國內外倍受關注的議題。如何避免違反憲法的爭議,以成功進行連任,還有連任後的施政規劃和可能引發的後續效應,都是1960年蔣中正面臨的嚴峻挑戰。 先是申請大法官會議解釋,2月12日釋字第八十五號,以國民大會代表實際來中央政府所在地報到人數為「總額」,為蔣中正的連任之路尋求解套。面對國民大會暗潮洶湧,終於藉由國民大會修改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連任圓滿完成。蔣中正從此成為不受憲法規定限制,得為終身競選總統連任的統治者。此舉固然有助於穩定當前局勢,但也引發莫大爭議,倍受批評。 對雷震《自由中國》尖銳的批評,以及懼怕反對勢力的集結,有害社會和諧,而有雷震案的啟動,即使謹慎周詳的思慮,避免牽連廣泛,仍然危害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 從1960年的日記看來,最掛心且全力以赴的則非反攻計畫莫屬,從年初即盼如計如期開始反攻復國戰爭,完成上帝所賦予之使命。就任第三任總統,他也視為反攻復國開始之第一里程,顯見其間的關連性。反攻的武漢計畫、天馬計畫、凱旋計畫和崑崙計畫都在蔣的掌握下準備付諸施行,但年底「孤軍」游擊隊在緬北戰役的失利,卻映出了一年的反攻努力功敗垂成。 本書特色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2023年10月31日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2024年4月5日接續出版第二任總統任期內日記,共六冊。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8)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3/10/31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三十七年(1948)是蔣中正主導民國政治前後近半世紀,最接近生涯谷底的一年。此時的蔣中正關注三個主要課題。 首先是行憲問題。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11月)、立法委員(1948年1月)選舉的陸續完成,可視為國民黨「以黨訓政」階段的結束,「憲政政府」指日可待。3月行憲國民大會的召開,重頭戲在正副總統選舉及修憲問題,蔣在日記中如何看待副總統選舉的紛爭,通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以增修條文方式,凍結憲法部分條款,擴充總統行使緊急處分的權限,被蔣視為本次「國大最大功用」。行憲國大選出蔣中正為首任總統,5月20日就職。 第二是財經改革問題。交涉美國對華援助,最耗心神,對美方主事者的怨望,尤溢於日記中。4月2日《援華法案》(China Aid Act)終於在美國國會通過,已緩不濟急。蔣決定暫時維持黨務現狀,優先推動財經改革,發行金圓券,派蔣經國前往上海督導實行財政經濟改革,抑制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上海打老虎」失敗,監察院介入調查揚子公司案。 此時國共內爭轉入「戰略決戰」階段,年底的三大會戰:遼瀋會戰(1948年9月至11月)、徐蚌會戰(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平津會戰(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國軍精銳盡失。此期間,蔣日記不僅詳錄戰報,呈現其與前線聯絡之梗概,及其作戰意志頑強,愈發未可屈撓等情。蔣即使想繼續伸張軍事抗衡的決心,然而前線全盤潰敗,人心普遍思和,黨內外氛圍已無法提供蔣行使權力的保證,使得其下野與否,不再是個人意願的問題,更是形勢催人的局面。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49)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3/10/31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為中華民國的「危急存亡之秋」,蔣中正渡過「最黑暗、最悲慘的一年」。迫於形勢,1月21日宣布引退,但仍具中國國民黨總裁身分。回到奉化溪口後,訪客絡繹於途,對於來訪黨政要員的請益,蔣都給予指示,同時與李宗仁就武器及黃金轉移臺灣、行政院播遷廣州、國共北平和談等問題展開較勁。日常除遊歷山水、研究國事外,仍維持閱讀的習慣,最常讀聖經及曾國藩、王陽明著作,此外查閱蔣氏族譜的相關資料,完成族譜的修訂。 及至國共和談失敗,4月21日共軍渡江,蔣於4月25日離開溪口,往上海及定海附近活動,5月17日飛抵澎湖馬公,25日飛臺南岡山轉高雄壽山。此次離家後,再也無緣回到故鄉,臺灣成為其晚年的歸宿。 來臺後出訪菲律賓、韓國,尋找國際盟友。美國政府基於利益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考量,8月5日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The China White Paper),蔣深感:「今日美國發表對華白皮書,實為我抗戰後最大國恥也。」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蔣仍保持樂觀的態度,但對於蘇聯承認中共政府表示憂心。10月下旬金門古寧頭大捷,振奮民心士氣,「此種澈底之勝利實為兩年來之第一次也,而且對於臺灣防務更可堅固無慮,軍民皆可增加信心。」 對他而言,值得告慰的是總裁辦公室的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的設立與臺灣幣制改革的啟動。8月1日總裁辦公室在草山(陽明山)正式辦公,黨務重新運作。10月成立革命實踐研究院,強化黨員的「革命」精神,重整「革命」隊伍。蔣決定將儲存在上海的黃金轉運臺灣,以部分黃金作為發行新臺幣的準備金,以穩定貨值,取得國際信任。 1949下半年蔣頻繁往返於大陸與臺北之間,並要求西南各將領務必反共到底,12月猶親自坐鎮重慶、成都等地。隨著局勢發展,12月8日行政院召集緊急會議,決議遷都臺北,在西昌設總指揮部。12月9日,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在臺北辦公。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0)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3/10/31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三十九年(1950)是臺澎金馬新「疆域」的形成階段,蔣除了舟山一行(以及1954年5月大陳巡視)之外,餘生即在此地區活動,是他一生中別具意義的所在地。 「復行視事」(3月1日)、韓戰爆發(6月25日)和中共「抗美援朝」(10月25日)三個時間點,將1950年切割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為歷史低點,為時雖僅兩個月,卻險象環生。第二階段是為復出執政,復行總統職權,為時大約四個月(3月至6月),臺灣島內政治權力已迅速集中。亂世重典、雷厲風行,樹立爾後三十八年所謂的「威權」統治。第三階段是為韓戰初起,為期亦約四個月(7月至10月),美國臺海中立化政策,為臺灣地位帶來挑戰。6月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開始巡弋臺灣海峽,奠定兩岸分立格局。第四階段是為中共參加韓戰,時在年終最後兩月,北京政權成為聯合國公敵,中華民國在臺灣,才真正轉危為安。 從日記可看出蔣中正身陷反共、抗俄、怨美、仇英、恨艾(美國國務卿艾其遜)、蔑杜(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情緒當中。「幸韓戰發生以後,國際局勢大變,美英各國亦不能不改變其對華政策,為我協助,此實中華民國轉危為安之動機」。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1)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3/10/31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四十年(1951),蔣中正真正感受到兩岸對立格局,將為中華民國在臺灣帶來巨大改變與困難。4月1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解除駐韓聯軍統帥麥克阿瑟之一切職務,蔣對麥帥去職的感慨與內心的掙扎,對美外交的深刻壓力,溢然紙上。 4月21日蔣中正獲悉美國決派軍事顧問團協防臺灣,反應卻趨保留。蔣中正所需僅為美方軍事物資,而不是美方派員來對軍事、財政下指導棋。5月底「美國軍援至今仍未到來」,這種欲迎還拒、受之有愧、卻之不恭的複雜情緒,在蔣日記中時而可見,但終究抵擋不住臺灣需要美援支持的現實考量。 9月8日《舊金山和約》在美國簽字,中華民國終未受邀。記云:「此乃余對美國民族性,五十年來認識最大之錯誤也。五年來,以美國賣華之舉,認為其政府少數人之事,而今方覺其朝野皆為一丘之貉。」同樣懷著欲迎還拒的複雜情緒,深受挫折。在國家分裂下的政權角色,體認到國際現實下身分地位的變化。 同年發生毛邦初貪污案、吳國楨辭職出走等至今尚有爭議的事件,另孫立人案、政工制度爭議、香港「第三勢力」,還有美國的兩岸政策等等,在日記中都可看出醞釀的因子。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2)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3/10/31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四十一年(1952),中華民國與日本在臺北賓館簽訂「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4月28日),結束中日從甲午戰爭以來的對立狀態,奠定兩國和平、外交關係正常化基礎。 蔣中正評估當前形勢與中日戰爭結束時已有明顯不同,不得不放棄對日要求賠償。從1945年以戰勝國「四強」到1952年尚須仰賴美國出手介入與日本簽訂和約,得失之間夾雜之苦澀滋味,蔣個人感觸良深。 日記中記錄美國主導的軍事體系如何在中華民國整軍建軍系統擴大影響力。美軍顧問團1951年進駐臺灣之後,與蔣中正1949年間聘請前日本帝國軍人之「白團」衍生衝突。蔣在追求軍事反攻目標下,並不願在此時完全服從美國支配的心理,清晰可見。 此年,中國國民黨完成「改造」,重建黨中央組織。日記中不假詞色表露對桂系白崇禧、CC派(陳立夫)等之厭惡。但如日後的雷震案,也就是在軍事、黨政方面清理既有恩怨的同時,又埋下了新衝突的因子。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3)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3/10/31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四十二年(1953),集黨政軍權於一身的蔣中正,面對人事之「爭」終須處理解決的局面。在政治上努力擺脫美國可能的人事羈絆與壓力,表現其在「爭」中的至高分配者地位。行政院院長陳誠、臺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的陳、吳之爭,4月10日吳國楨辭去臺灣省主席職務,滯美未歸。蔣決定撤換吳與改組省政府,排除親美人士。11月間總統府秘書長王世杰免職事件,在在顯示蔣在內政上想要減少美國的牽制。 在軍事上,蔣顯然為了爭取資源而有所妥協,以硬中帶軟的方式應對。對地緣戰略基礎理解下,蔣瞭解無法輕言斷絕和美國的軍事連結,必須接受美國軍事顧問的軍事組訓、強化國防,又得權衡對日本軍事顧問「白團」的排擠。 完成孫中山闕漏之敘述成為蔣中正建構黨統、接續黨統的思想工程之一。11月14日在中國國民黨七屆三中全會公開宣讀《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闡明蔣中正與孫中山道統相承之意義,不言自明。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蔣中正日記(1954)

蔣中正  著
民國歷史  出版
2023/10/31 出版

寄存於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中正日記」,自2006年開放以來,引來各地歷史研究者競相閱覽、關注與利用,帶動蔣中正研究與民國史研究的熱潮。2023年9月日記歸返國史館,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取得國史館獨家授權,率先出版1948年至1954年蔣中正第一屆總統任期間日記。   以毛筆行草的日記原稿,閱讀實為不易。本書根據蔣中正親筆書寫的日記手稿,以逐字打字校對的方式,忠實呈現日記的原貌。對日記涉及的人物與事件,詳加註釋,力求周延,書後並附索引,方便讀者的索解運用。是海內外最具正統、真實、權威之版本。   ★本書獨家特色★ 1. 以手稿本為依據,真實鍵錄 2. 審慎校對,錯漏別字,詳細註記 3. 加註人名及重要史事,方便檢閱 4. 配合日記內容精選珍貴照片 5. 每冊並附索引,以利檢索 6. 國史館唯一授權,海內外最正統版本 ◆個人捧讀.學者研究.傳家珍典.圖書庋藏.權威必備◆ 民國四十三年(1954),吳國楨案有後續的發展,「吳逆國楨違法亂紀,挾美自重之行為,若不從速懲治,則將來第二、第三之吳國楨必相繼續出。」3月17日,國民黨中央常會,決定開除吳國楨黨籍,並開始調查其任職期間的貪瀆行為。 這一年的兩場選舉,其一是3月第二屆國民大會於臺北市中山堂開幕,舉行中央政府遷臺後首次總統選舉,蔣中正、陳誠順利當選為第二任總統、副總統,桂系則投空白票杯葛。其二是5月進行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第二屆縣市長選舉,共選出臺灣省二十一個縣市的行政首長,臺北市市長選舉、嘉義縣縣長選舉分別由非國民黨人士高玉樹及李茂松勝出,蔣中正除表示祝賀之意外,並要求國民黨應徹底檢討失敗的原因。 中美關係的進展,展現在9月美國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訪問臺灣,與蔣討論中美相關問題。9月3日共軍砲轟金門(九三砲戰),為第一次臺海危機之始。11月初,共軍開始轟炸大陳島、一江山島和馬祖等地。12月3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於美國華盛頓正式簽字。「此乃十年蒙恥忍辱,五年苦撐奮鬥之結果,從此我臺灣反攻基地始得確定,大陸民心乃克振奮,此誠黑暗中一綫曙光,難怪共匪之叫囂咒罵,可知其心理之恐怖為何矣。」

特價85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