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大師系列 書系 ,共計5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情與美:白先勇傳

劉俊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07/12/17 出版

白先勇的一生,是鍾「情」的一生。白先勇的一生,是愛「美」的一生。因為有「情」,白先勇走上了寫作的道路,成為了一個作家,並在自己的小說中寫盡人間各種「情」。因為愛「美」,白先勇在自己的藝術創造過程中,總是把對「美」的追求做為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眾多的「美」。白先勇的「情」,在生活中體現為親情、友情、愛情、事業情、慈悲情、藝術情;在創作中體現為在悲憫之情籠罩下的懷舊之情、追悼之情、寬容之情和堅執之情。白先勇的「美」,在生活中表現為對日常生活中「美」的細節的敏感、對儀表風度的注重和對青春活力的讚賞;在創作中則表現為對精緻、細膩、完美以及能體現「美」的文字、色彩、節奏、形象的不倦追求。白先勇鍾「情」愛「美」的人生和藝術,隨著他對人生、對藝術不竭的激情和對美的無限渴望,隨著他寫作之筆永不停息地揮動,隨著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走向世界,而且還在不斷地延伸、繼續…… 二○○四年台北國家劇院青春版牡丹亭揭開序幕,二○○七年北京第一百場演出圓滿閉幕。白先勇傾其一生都在為這些逝去的情與美造像。一九四六年,抗戰勝利,白先勇隨家人在上海美琪大劇院看梅蘭芳和俞振飛合演的崑曲《遊園驚夢》,那時他才十歲,一句也聽不懂,可是《遊園驚夢》中的音樂,以及梅蘭芳翩翩的舞姿,卻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裏。「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面對著費盡了自己的心血,如今終於「奼紫嫣紅開遍」的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情難自抑,舞臺上崑曲的「美」,可是他歷經艱辛一手塑造出來的。還有什麼,能比圓了追美、造美、重溫美的青春夢更能讓人開心的呢?

79 特價356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情與美--白先勇傳

劉俊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07/12/17 出版

白先勇的一生,是鍾「情」的一生。白先勇的一生,是愛「美」的一生。因為有「情」,白先勇走上了寫作的道路,成為了一個作家,並在自己的小說中寫盡人間各種「情」。因為愛「美」,白先勇在自己的藝術創造過程中,總是把對「美」的追求做為一個重要的努力方向,並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眾多的「美」。白先勇的「情」,在生活中體現為親情、友情、愛情、事業情、慈悲情、藝術情;在創作中體現為在悲憫之情籠罩下的懷舊之情、追悼之情、寬容之情和堅執之情。白先勇的「美」,在生活中表現為對日常生活中「美」的細節的敏感、對儀表風度的注重和對青春活力的讚賞;在創作中則表現為對精緻、細膩、完美以及能體現「美」的文字、色彩、節奏、形象的不倦追求。白先勇鍾「情」愛「美」的人生和藝術,隨著他對人生、對藝術不竭的激情和對美的無限渴望,隨著他寫作之筆永不停息地揮動,隨著青春版崑曲《牡丹亭》走向世界,而且還在不斷地延伸、繼續…… 二○○四年台北國家劇院青春版牡丹亭揭開序幕,二○○七年北京第一百場演出圓滿閉幕。白先勇傾其一生都在為這些逝去的情與美造像。一九四六年,抗戰勝利,白先勇隨家人在上海美琪大劇院看梅蘭芳和俞振飛合演的崑曲《遊園驚夢》,那時他才十歲,一句也聽不懂,可是《遊園驚夢》中的音樂,以及梅蘭芳翩翩的舞姿,卻深深的印在他的腦海裏。「原來奼紫嫣紅開遍……」,面對著費盡了自己的心血,如今終於「奼紫嫣紅開遍」的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情難自抑,舞臺上崑曲的「美」,可是他歷經艱辛一手塑造出來的。還有什麼,能比圓了追美、造美、重溫美的青春夢更能讓人開心的呢?

特價27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慧照乾坤:陳慧坤的藝術人生

倪再沁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04/11/29 出版

《台灣美術全集》的出版是台灣美術史的一個里程碑,論資排輩,黃土水、陳澄波、陳植棋、陳進、林玉山、廖繼春、李梅樹、楊三郎、李石樵、郭雪湖……前幾冊當然最受矚目,等到陳慧坤的特輯出版時,熱潮已經過了,有興趣一探究竟的人已少之又少。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開始著手研究陳慧坤,如此獨特而傑出的創作者,為什麼我們總是視而不見,原因何在?誰能想到一位前輩畫家的創作高峰是在五十歲之後,而最為可觀的作品多在六、七十歲後所繪。日治時期,他尚未卓然成家,戰後抽象繪畫狂飆,他正鑽研塞尚的空間,晚近的後現代主義及裝置藝術當道,更沒有人會注意他融合中、西、日、台諸多元素的純粹繪畫。在以西洋美術風格進展為焦點的台灣美術史脈絡裡,陳慧坤的路徑與眾不同,的確很難放進以時代潮流為軸線的台灣美術史中。 我們試圖為這位老前輩重新定位,把時間拉長、空間放大才能看清藝術家一生的成就,畫家的觀念、創作的品質、風格的特殊……,我們決定重探陳慧坤,看看他在台灣美術史中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2001年六月二十六日,在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舉行的回顧展名之為「大器九五」,除了九十五歲的意義,也隱喻其藝術創作已達極高的位階,陳慧坤在畫中題跋已自喻大器晚成,若非高度的自覺與自信,藝術家怎能如此自我肯定?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陳千武的文學人生

陳素蘭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2004/06/21 出版

翻開陳千武迄今為止的著作目錄,質量驚人,跨越詩、小說、隨筆、評論、兒童文學及翻譯六個領域,支持他一路走來不曾怠惰於創作的原動力,除了強勁生命力凝鑄的意志力之外,還有對於原鄉堅定不渝的愛,基於對社會的關懷與使命感,將個人生涯都投注於浩瀚的文學長河。 「感謝我身心的原鄉──台灣,孕育我、培養我,讓我的智慧跟著純愛,堅定不渝地成長。我曾經是文學少年時,很幸運地,接觸過創立於台中的「台灣文藝聯盟」幾位健將,張深切、張星建、張文環、楊逵等前輩作家,異口同聲的鼓勵我應發揮社會責任與使命感,為纖弱的台灣文學努力創作,留存美好的文藝資產給後代。於是,我踏進文學創作的迷津,毫不畏縮,一直不變地尋求「認清自我」的皈依,依詩依文依評論誠懇地擁抱台灣,也讓台灣擁抱我。──陳千武」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盧炎:冷艷的音樂(附CD)

陳黎  著
時報文化  出版
1999/09/13 出版

冷艷的音樂火焰 他是作曲家, 一個寂寞、晚成, 又始終多彩、絢爛的作曲家, 他是一爐火焰, 一爐在青冷的光中兀自詠嘆著的 冷艷的火焰。 含蓄而內斂, 孤寂而又豐富、自足── 在夢的地圖徐徐燃燒的冷艷的音樂火焰。 作者簡介 陳黎  本名陳膺文,1954 年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凡十餘種。譯有《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十種。曾獲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

9 特價22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