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寫意畫,第一階段可先從臨摹作為入門基礎,而後再進行寫生與創作。最後則是技法與觀念的結合,並確立出自己語言符號與藝術特徵。此點在本書的畫論中,描述的非常詳盡,值得習畫者再三品讀。 書中針對寫意畫的技法及步驟進行全面系統地介紹,提出臨摹、寫生、構圖之三大練習,再論用筆、用墨、用色之要訣,如畫梅-貴稀不貴繁,貴瘦不貴肥,貴老不貴嫩,貴含不貴開;畫蘭-花須得偃仰正反,含放諸法,莖插葉中,花出葉外,具有向背高下,方不重纍聯比;畫竹-竹幹中長而下短,只須彎節不彎竿;竿竿點節休排比,濃淡陰陽細審觀;畫菊-瓣有尖圓,花分正側,位具先後,側者半體,正則形圓。將開吐蕊,未放星攢,加以蒂萼,乃生枝焉。 除了通過有系統的練習外,也應提升個人對寫意花鳥畫之內涵與品味,這可從三方面來著手。第一、加強書法練習,強化駕馭毛筆之能力,提高線性審美之品味及感受;第二、了解美術史,研究畫論畫理之內涵,以開闊視野,藉以提升藝文氣質與眼界,和更有效地掌握藝術規律;第三、透過文學哲理之蒙養,以洗去創作中的俗氣,更強化了畫面之韻味。
推薦:張立曄(台灣當代藝術著名畫家)作者早年追隨國畫大師歐豪年教授習畫,深受啟發與薰陶,他的花鳥創作,從小寫意的技巧走向曠達、樸拙、大方,而得大寫意之風采。去除華麗藻飾,一任自然而返樸歸真。他大量的創作,工拙不計,涉筆寄情之處,並不落落寡歡,感受到蘊藉中的平怡,優游中的和暢,並學習八大山人的簡約留白,和擁有白石翁的童趣與生機。他執著地經營在這屬於古典文人畫的脈絡中,而不受西風東漸和商業市場的影響,彷彿這樣,他可以神遊在淡發著古典詩文與哲人雅逸的那一股清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