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類別 ,共計6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大師班:約瑟夫‧霍夫曼的琴藝漫談與問答

紅桌文化  出版
2022/03/30 出版

傳奇鋼琴家霍夫曼 現身傳授琴藝的心法與技法 作曲家荀柏格認為,約瑟夫・霍夫曼的演奏融合了古典主義的純淨與浪漫主義的優雅,不僅擁有郭多夫斯基的全部技巧,色彩與感情都更為豐沛。他的風格兼具高貴的音樂線與如歌的音色,同時擁有廣大的動態,從最虛無縹緲的極弱音到突然爆發的波濤洶湧,都能完美掌握;作曲家暨鋼琴家拉赫曼尼諾夫更是將第三號鋼琴協奏曲題獻給他。然而,霍夫曼不只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鋼琴家,在演奏上有傑出成就,分享琴藝的心法與技法更是鉅細彌遺不藏私。 本書包含了兩部分,第一部分他侃侃而談對琴藝的看法,以及他在安東・魯賓斯坦門下的求學經驗,生動有趣,兩人間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第二部分是他對學琴者提出的種種問題所做的答覆,內容千奇百怪,從練琴時可不可以一邊讀書以避免無聊、要選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到精準的技巧問題,像是該如何踩踏板、手該怎麼使力、怎麼把圓滑奏彈好、如何練習八度,不一而足。然而,無論問題多大多小、多無聊多有趣,他都誠摯認真地予以答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他自己在分句和彈性速度上所採用的自由度,比當今絕大多數的鋼琴家都要來得大,充滿詩意與個人風格,但他卻極為堅持忠於原譜的重要性,在本書中曾一再提及「一段音樂真正的詮釋來自於嚴謹確實的解讀,演奏者恣意增添細節、光影、效果之類的東西,故意明目張膽地炫示自我,其實無異於造假,充其量只是譁眾取寵的江湖騙術。」 對於學琴者來說,這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笈,你多年來的疑難雜症都可以獲得大師提點,讓功力更上一層樓;而對於熱愛鋼琴音樂的人來說,這本書可以讓你一窺究竟,了解舞台上令人眩目的聲音魔術,究竟是怎麼變出來的。 專業審訂・導讀 賴家鑫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研究所畢。目前從事音樂教育及撰寫音樂相關文章,為國內資深樂評。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聲音的故事:哥倫比亞大學經典音樂講堂

紅桌文化  出版
2021/08/25 出版

音樂,為什麼能傳達無法言喻的感受?脫掉語言的習性,聽見純粹的樂音。當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命運》最初那幾個音符響起,你感受到了什麼?是恐懼?懸疑?催促?還是墜落?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曾有那麼些時刻,只有一小段旋律——不是語言、不是文字——能熨貼著你的心,讓情緒釋放?本書是美國知名作曲家麥克杜威在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擔任創系系主任時,所開設的進階課程。這是一本詩人音樂家的音樂講記,不僅縱談了音樂發展的歷史,也處處透露了作者獨有的音樂美學觀點。學識淵博的他,一開始就挑戰了達爾文的想法——音樂真的是源於「半人類祖先在求愛季節製造的聲音」嗎?作者屏棄這個觀點,採信古希臘哲人竇法德的理論,他認為音樂不只是用來求愛而已,而是為了要表達人類整體的情感範疇,像是恐懼與哀傷。他認為,音樂是比語言更複雜的表達方式,能夠傳達語言所無法傳遞的情感;而音樂背後所隱含的暗示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麥克杜威從古代音樂一路討論到十九世紀的華格納樂劇,探討音樂的組成元素與歷史發展。雖說是以西方音樂史為主,但也論及埃及、亞述、希伯來、希臘、羅馬等古代音樂與世界音樂(中國、印度、世界各地民謠),全方位地呈現了音樂的歷史與區域性發展。書中也充滿了他個人的獨到見解,甚至堪稱前衛的評論。他詳細地討論了鋼琴音樂與歌劇,無論是從技術層面或歷史角度,都有鞭辟入裡的分析。愛樂者若是能通盤掌握音樂史,學習分辨樂音與具備音樂知識,便可以奠定精實的基礎,讓聆樂不只是感官上的享受,更能形成自己的鑑賞觀點,而非盲從於權威。對他而言,音樂最重要的元素,是難以分析的「樂思」與「創造性」。樂思是他評斷古今作曲家的重要依據。樂句的樂型、和聲與音色,雖然可以展現巨大的暗示力量,且現代作曲家在這方面的技巧出類拔萃,然而音樂中真正感動人心的魅力,或許是難以分析的。麥克杜威除了是作曲家,也擁有一顆詩人的心。他認為,唯有真誠地聆聽,才能聽進音樂深處;唯有研讀音樂史,才能在欣賞音樂之餘,更加了解音樂美學上的意義與價值,進而提升美學經驗。書中樂譜示例附有QR Code,讓讀者可以即時聆聽。此外,本書特別邀請資深樂評人賴家鑫老師導讀,並且挑出六十首曲目配合閱讀聆聽,在樂曲名稱出現處以QR Code呈現,讓讀者更能體會作者要傳達的深意。另收錄《馬內塞古抄本》(Codex Manesse)幾幅中世紀德語詩歌珍稀彩圖。

9 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大師的刻意練習

紅桌文化  出版
2019/09/25 出版

有什麼比受到拉赫曼尼諾夫親自提示更令人振奮的?   大師,不藏私 回歸音樂的本質,全面藝術性的思考   大鋼琴家在舞台上精彩演出,魅力四射。下台後,有些人把這些藝術家想像成在巴黎某個陰暗酒館中啜飲著苦艾酒、醉生夢死的英雄。事實上,赫赫有名的鋼琴家過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用功、用功、再用功的人生,不停研究、無止盡地練習、不斷設法提升其藝術聲望。在縱情恣飲之都數英里外,某個寧靜的鄉間別墅,大家會發現大師正孜孜不倦地準備下一季的演奏曲目……   這些鋼琴大師是怎麼練琴的呢?彈鋼琴這項藝術,幾百年來發展至巔峰,是少數教學法、練習法都已經發展成熟的技藝。音樂教育家詹姆斯・法蘭西斯・庫克訪談了廿世紀初幾位最偉大的鋼琴家,他多次在不同場合請教各個鋼琴家練琴的心法,也為求精確,所有文字都經過藝術家本人的修正才付梓出版。就讓鋼琴大師帶你深入鋼琴藝術的核心概念,重拾學音樂的樂趣吧!   庫克訪談的鋼琴家有:埃米爾・馮・紹爾、拉赫曼尼諾、帕德瑞夫斯基、郭多夫斯基、巴克豪斯、馬克斯・包爾、西吉斯蒙德・史托佐夫斯基、克薩韋爾・夏溫卡、歐西普・加布里洛維奇、約瑟夫・霍夫曼、哈羅德・鮑爾、約瑟夫・列文涅等,還有當時少見的女性鋼琴家:芬妮・布魯姆菲爾德—蔡絲樂、德瑞莎・卡蓮妮歐、凱薩琳・古德森等人,其中多位精通多國語言,學富五車,是知識的巨人。   不論你是學生、教師,還是音樂愛好者,都能從本書中讀到各個鋼琴大師的意見,思考音樂的核心問題如演奏法、音樂內涵與教育,進而認識針對技法、詮釋、風格、表達的最佳觀點。最後,「練習」是重點,而用對的方法練習,才是王道。

79 特價33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反轉地圖:跟170位當代藝術家學習觀看的方式

「這個世界,由我定義!」   170位當代藝術家╳ 360幅私房風景 最衝撞觀念的視覺資料庫!   你有沒有想過…… ►用小時候的舊課本,拼貼出幻想的世界? ►用石頭上苔蘚,種植出世界地圖? ►用清代寺廟搶救出來的柱子,雕刻成立體地圖? ►用 CIA中情局的資訊,畫出全球的利益關係平面圖?   本書整理全球近五十年來以「地圖」為主題的設計創作軌跡,並以族群衝突、全球化、生態、身體政治、認同、烏托邦等七大議題論述,收錄了三百多件跨領域經典作品,有普普藝術先鋒若夏、觀念藝術大師巴代薩里、地景藝術家隆恩、設計越戰紀念碑的建築師林瓔,還有世界各地的新銳藝術家、素人創作者,以各式各樣意想不到的媒材,呈現對社會的批判與關懷、多元的思維和創造力。   本書獲《歐普拉雜誌》、《紐約時報雜誌》等媒體讚賞,豐富的視覺元素給你源源不絕的靈感,讀了會讓人有動手製作地圖的衝動,就像《美國藝術》雜誌說的:「這本書會顛覆你的世界!」   本書特色   影像 █ 全彩呈現170多位當代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360件地圖作品記錄 定位 █ 整理近1960至今的地圖藝術創作軌跡,與近代藝術發展的歷史相對照 議題 █ 以七大議題將地圖作品分門別類,表達族群衝突、全球化、生態、身體政治、自我認同、烏托邦等多元論述的思考 故事 █ 每一件作品都有創作的背景簡介,看藝術家如何以各式媒材定義這個世界 資源 █ 附有年表、藝術家索引與參考書籍,提供地圖策展與地圖藝術的創作網站等資訊

9 特價90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殘酷劇場

紅桌文化  出版
2016/11/30 出版

《外交政策》評選全球百位思想家、百大公共知識分子 伊恩・布魯瑪 直面人心的28篇歷史與美學散文 ★美國筆會藝術評論大獎(Diamonstein-Spielvogel Award)肯定 「我不相信有人天生是魔鬼。 人會做出邪惡的事,往往是出於堅信自己做的是對的事。」   二次大戰期間,世界各地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屠殺、滅種事件。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邪惡的納粹,只等著適當時機爆發;但是伊恩・布魯瑪並不贊同這種憤世嫉俗的看法。他想問:有些動物出於競爭而獵殺自己的同類,但只有人類會為了滿足變態的快感而行使暴力。究竟是什麼,讓人類如此殘暴不仁?   為了追根究柢,伊恩・布魯瑪帶我們省視納粹占領的巴黎、被盟軍轟炸成廢墟的柏林、爭議不斷的《安妮・法蘭克日記》、神風特攻隊,從電影、文學、藝術、音樂的表現中,重回二次世界大戰的現場,進入戰後重建的世界,試圖找到答案。   人類透過藝術傳達自身的狀況。藝術家為了回應強權的壓迫與殘酷的現實,在作品展演中揭露文明行為背後的黑暗面,直視人性中邪惡的衝動。有一批德國、日本的畫家、作家,如馬克斯・貝克曼、喬治・葛羅斯、克希那、三島由紀夫、橫尾忠則,以及導演,如荷索、法斯賓達、黑澤清、史貝柏格,他們都受到法西斯主義的影響,承受其苦果;但也見證了人類處境的深淵,從中開出藝術的花朵。   《殘酷劇場》是伊恩・布魯瑪歷年來在《紐約書評》所發表的一系列藝文評論、歷史散文的精選。他不只寫戰爭、藝術、電影,也討論了大衛・鮑伊的音樂、庫朗姆的繪畫、約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處境、亞洲各地的主題樂園現象,涵蓋的主題可謂無奇不有。精彩之處在於,布魯瑪以他對作品產生的共鳴,對個人史與大歷史的洞察,輔以敏銳的美學判斷,提供讀者一個理解人類當前處境的面向,讓我們對生活中所見之美、暴力和殘酷,有更深刻的體會。   《殘酷劇場》收錄多幅珍貴的彩色、黑白影像。   【書摘】   談今日扁平世界的認同危機—— 「美國的少數族裔或許正面臨失去獨特之處的危機,但不同的民族之間應該還是有所區隔,男性和女性還是有所不同吧。是的,一般來說,不同的民族仍然操著不同的語言,對食物有著不同的品味,各有其獨特的歷史和神話傳說。但這些區別也隨著時間逐漸模糊。某種程度上,特別是在較富裕的國家中,我們都漸漸變成一個美國化世界中的少數民族。」   當我們不談歷史真相,只談感受—— 「我們只能表達感受,而無法討論感受,或辯論感受是否為真。這種做法沒辦法促進相互的理解,因為無論別人說什麼,我們只能默默接受,就算是發生暴力衝突,也不容置喙。」   談納粹時期,備受希特勒喜愛的導演:希芬胥妲—— 「她超越了方克對視覺影像的實驗:攝影機黏在氣球和打光板上;掛在馬拉松選手的脖子上;綁在馬鞍上。有些動作是從專門開鑿的溝渠中,或是鐵柱頂端拍攝。她的各種要求、花錢的方式,讓戈貝爾(納粹宣傳部頭子)不斷跳腳。」   談亞洲主題樂園現象在台灣—— 「台灣是個很有趣的例子。因為它在文化上的確是中國的,政治上過去也有許多主題樂園元素。在蔣介石及其子蔣經國的領導之下,統治台灣的國民黨仍假裝自己統治了整個中國,而台灣是對抗共產主義的最後一個堡壘。」   談我們這世代,活在虛擬世界—— 「當代日本藝術中的色情是虛擬的,不是生理上的;是自戀的,而不是和別人分 享的,完全只發生在御宅族的腦袋裡。我認為,從這兒開始就不只是日本獨有 的現象。」   當代日本新聞媒體怪象:不歡迎異議—— 「NHK 在福島核災期間,每天都有詳盡的報導,卻從來沒有出現檢討核能的言論。一位專家在接受商業頻道富士電視訪問時,不小心說溜了嘴,提到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爐有熔毀的危險。自此,富士電視之後再也沒有邀請過這位專家。   大衛・鮑伊是怎麼來的?—— 「搖滾樂,特別是英國搖滾,常常像是一個無政府狀態的盛大變裝派對。鮑伊將這個潮流發展至極致,他的想像力和膽識,無人能出其右。」

9 特價49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農村武裝青年和他們的朋友

紅桌文化  出版
2014/12/10 出版

正宗台灣出品的獨立樂團 _★ 農村武裝青年 ★_ 帶你發現那些你還沒看見, 但正在改變台灣未來的日常革命   在街頭搞運動,easy! 回到生活的常軌,難!   這一回,「只要能彈吉他的地方就去唱」的農村武裝青年,要帶著我們環島去,拜訪十七組絕無僅有的「瘋子」好朋友。   「重要的是這些人、這些意念、實踐、行動所產生的力量會不斷成就下一個力量的產生。」──阿達   董事長、客語歌手、背包客、咖啡店和獨立書店老闆、建築業老闆、NGO研究員、演唱會主辦、返鄉小農……他們都說:「我回不去了!」   離開舒適圈,尋找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受規範束縛的背後,所有的辛酸與甜蜜,所有夢想的破滅和找尋,都在台灣這片土地上,長出千奇百怪的樣子,迸出你沒想過的眼淚和歡笑,讓你看見改變世界勇氣與靈感。      還有什麼樣的改變,比「已經上路」更值得期待?   ★ 農村武裝青年 ★   正宗台灣出品的獨立樂團。從小嗆老師罵教官長大的叛逆主唱,每天練肖話的社會學博士生鼓手,和高學歷卻浪跡天涯的大提琴手──「農村武裝青年」,走唱台灣每吋土地,對你訴說他們和朋友的故事。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