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 類別 ,共計1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電子書】攝影迷境

蘇紹連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22/04/01 出版

要探索攝影,你必須迷失其中。 To explore photography, one needs to be lost in it.   繼《鏡頭回眸──攝影與詩的思維》(2016)、《你在雨中的書房,我在街頭》(2018)之後,蘇紹連第三本攝影書《攝影迷境》,用散文的形式、詩意的語言,述說攝影經驗的物與悟、虛與實、時間與空間……在現實的各個角落產生了詩意的、文學的境界。透過文字、影像,展演出詩人所凝視的世界,將觀者一同捲進了攝影與詩的迷境之中──   張國治博士推薦《攝影迷境》一書的六大特點:   1.「因為時間感,讓我在面對蘇紹連攝影中從現實景物抽取、化為簡練卻帶著抽象形式的畫面時,感覺是一種熟悉卻又陌生的幻象般存在。時間征服了意象,洞穿了現實的虛無。」   2 .「蘇紹連許多照片也無情地見證著台灣歷經過去繁華經濟、舒適生活後情境漸漸地消褪,無法回溯,只能停留在壓縮照片憑弔的感受,顯出一種破敗傾頹的色澤。或許也顯示了其年少至初老的孤獨情懷,更似乎身患某種形式畫面潔淨的癖好。然其影像能力跟呈現,並不會亞於一些有成就的攝影師。」   3.「蘇紹連作為攝影追求者與詩人,在詩與影像探索實踐中所建構的哲學思維,貫穿於創作的主脈絡,文字與影像基本上已經是一種類似互文本的創作,這本身的形式和內容已經很精彩,但我還是想從其創作中找到一種本質性的基調。」   4.「蘇紹連的攝影不但是從現實取景複製的,他也在城市鄉鎮中漫遊。他或許也會呼朋引伴,相約吆喝去拍照,在城市角落漫遊觀看,但他的視角從不紀實,他的觀景窗關心的是詩意詩境,是文學的意象,是攝影下的影像,是掌握攝影本質,光影描繪下的心境書寫。」   5.「他的作品也絕非以紀實觀點參與社會改造工程、上街頭抗議示威云云,或揭櫫社會不公不義的現象,他的作品是從視覺觀看現實角落,以明喻、暗喻、擬像等手法進行影像的書寫,並以光影組合的描繪及構成,作為其創作的最佳表徵途徑。」   6.「受到台灣詩壇高度重視的蘇紹連,寫了五十幾年的詩,筆耕不輟,近些年玩起攝影,其運鏡映境清晰明確,選材皆從日常角落、漫遊開始,詩人之眼所見精微,事實上其文筆思路本無贅述的必要,他比我們這些學者更認真整理圖像與文字之專書出版,無疑地這自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豔羨之事。」   本書特色   ★精選蘇紹連 80 幅彩色攝影作品 + 80 道凝鍊攝影命題,以文字的象徵、隱喻作為開啟影像的鑰匙。 ★濃郁的文學語言,詩意的攝影畫面──深度體驗、探索攝影的本質,是台灣難得一見的文學攝影書。 ★收錄攝影散文:〈攝影的無人之境〉、〈凝神〉、〈攝影迷境〉、〈城市街頭攝影的記憶地圖〉、〈在房間裡的攝影〉、〈旅行到海邊的攝影〉等,另附〈街頭攝影筆記詩〉38 首。部分曾發表於「聯合報副刊」、「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文訊》雜誌等重要媒體,其中〈攝影迷境〉一文榮獲選入《九歌 110 年散文選》。   名人推薦   張國治博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專任教授)  

7 特價28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現在進行式:臺灣藝術史的光影實錄

本書收錄十三位專家學者的演講內容,爬梳從日治到戰後以迄當代的書畫、油畫與攝影三大領域,一探臺灣藝術發展史上對於本土性與現代性的雙軌追求與多元樣貌!書中聚焦五大主題:「臺灣美術史概論」、「近代美術與桃園典藏」、「近代臺灣的攝影發展」、「戰後臺灣的書畫發展」以及「臺灣美術史的拓展與發聲」,綜論臺灣藝術史一路以來,包括鹽月桃甫、陳澄波、李梅樹、李石樵、郭雪湖、黃土水、侯俊明、邱創乾、曾現澄、梅丁衍、施強、林草、吳金淼、李鳴鵰、郭明福、彭瑞麟、鄧南光、姚瑞中、阮義忠、王信、沈昭良、張仲良……等等藝術家所呈現的豐富多樣的創作風景。

7 特價34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審美的政治:英國藝術運動的十個瞬間

郭婷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21/08/30 出版

英國藝術泱泱薈萃,自18世紀以來,屢屢掀起一波又一波新的風潮。這些藝術家從何處汲取靈感或受到衝擊?他們影響後世的理念如何形成?本書定格英國藝術史上的十個瞬間,首先登場的是威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他呼喚大眾必須保持清醒,不被體制馴化,他那些狂傲不羈的版畫和懾人心魄的詩句,流傳深遠;現代英國藝術史之父約翰‧羅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強烈反對資本主義,因不切實際的理想而飽受憂鬱症折磨,卻為藝術史留下了更寬廣的世界;前拉斐爾兄弟會(Pre-Raphaelites)重回文藝復興時代藝術風格,以藝術作為反抗冰冷時代的聖戰;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終生致力於透過普及藝術設計改變大眾的生活環境,主張真正的藝術必須是為大眾服務;麥金托什夫婦(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 Margaret Macdonald Mackintosh, 1864-1933)設計的格拉斯哥藝術學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新藝術設計成果,其中瑪格麗特的才華更勝一籌,卻因為性別而被時代限制;身為柴契爾夫人口中那個「那個畫可怕的畫的人」,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在那些尖叫的頭顱和開膛剖肚的野獸背後,表達的是對人性的關照;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佛洛伊德的孫子盧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 1922-2011)是英國嬉皮時代的代言人,擅長刻畫人類脆弱的情感;出身底層的翠西‧艾敏(Tracey Emin, 1963-)以霓虹燈做出一系列撫慰人心的話語;總是神祕出現在街頭的班克斯(Banksy)塗鴉,重新定義了大眾藝術和藝術的大眾性,他的橫空出世,往往呼應著反抗體制的訴求;以一組繪滿黑人奴隸畫像的英國陶器榮獲透納獎的盧貝娜‧希米德(Lubaina Himid, 1954-)認為藝術必須與他人對話,很早便投入黑人藝術運動。許許多多像她一樣的移民,正改寫並創造著英國的藝術風景。創作出自對現有秩序的反思,審美本身更是一種思想革命;可以說,他們是以創作向時代開戰,推動並引領著社會改變。讀著他們的故事,既是閱讀「美」的發展歷程,也是閱讀18世紀以來的英國發展史。

7 特價2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從心所欲:蘇曼殊詩畫論稿

黃永健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20/08/24 出版

本書從一代詩僧蘇曼殊的生平時代及其禪學思想出發,以他的繪畫作為研究標的,對他的思想、繪畫、繪畫觀念以及藝術成就進行較為全面的梳理;通過深入分析和適當概述,對蘇曼殊的身分定位、繪畫風格及文化價值取向,進行學理性界說。構築蘇曼殊作為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一個獨具個性的畫家全貌。

7 特價18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

許國惠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9/04/08 出版

以樣板戲的劇本、舞台表演及戲劇評論,與當時重要政治人物的文章和講話稿的相關內容相對照,呈現文化大革命作為一場思想運動的特徵!本書不僅探討毛澤東、江青與樣板戲的關係,而且深入剖析江青與彭真、劉少奇等人對於現代戲改革的意見分歧,更梳理五部京劇樣板戲劇本的形成過程以揭示樣板戲發展的趨勢與特色。通過分析《海港》、《紅燈記》、《奇襲白虎團》、《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五部京劇樣板戲的文本與舞台表演,可以發現:第一,文革期間,毛澤東與群眾的溝通橋樑不再是黨組織,而是忠於毛的個人(即樣板戲裡的革命者);第二,樣板戲把文革期間達到頂峰的對毛崇拜合理化,把毛自文革以來至高無上的地位,描述為一個從來如此的歷史事實;第三,樣板戲裡極力強調階級鬥爭是文革的一大特點,這完全吻合毛在六十年代對階級鬥爭的看法(他認為社會主義裡還會不斷出現階級鬥爭);第四,文革期間階級的劃分與以往不同,改由思想及出身兩方面來判定人的階級。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風中情話:陳正雄的抽象藝術(增訂版)

風之寄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8/05/25 出版

這是一本繽紛顏色的詩畫集 「色彩魔術師」陳正雄76件代表性繪畫作品 以及風之寄溫柔情話的絕美搭配 陳正雄是個繪畫的詩人。 他畫中有詩、詩中有畫。 每一幅畫都是一首詩歌, 更往往是情詩── 他將藝術家天生的浪漫與縷縷柔情完全寄語於畫布上。 ──法國名詩人、藝術評論家 龍柏(Jean-Clarenve Lamber) ▍臺灣抽象繪畫之父,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終生院士──陳正雄的「活力抽象」 經典呈現。 ▍【增訂版】收錄《窗系列十八》、《春天裡的春天系列七》、《酒之夢鄉系列五》等九張新畫作。 本書精選臺灣抽象藝術大師陳正雄76件代表性繪畫作品,並收錄63則風之寄的情詩與情話,期盼和觀者一齊沉醉在「詩情畫意」的活力抽象之中。 本書特色     1.臺灣抽象繪畫之父,英國皇家藝術學會終生院士──陳正雄的「活力抽象」 經典呈現。 2.【增訂版】收錄《窗系列十八》、《春天裡的春天系列七》、《酒之夢鄉系列五》等九張新畫作。

7 特價308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英美分析美學史論

劉悅笛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6/12/26 出版

「分析美學」是20世紀後半葉以後在英美及歐洲諸國唯一佔據主流位置的重要美學流派,其核心地位迄今仍難以撼動,同時它也是20世紀歷時較長的美學思潮之一。「分析美學」秉承了20世紀新哲學的「分析」視角,與擁有一定歷史深度的「大陸」視角是相對的,即在面對美學問題時採取「語言分析」的方法,力圖將美學理論問題當作語言問題來加以解決。   本書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文獻基礎上,對西方美學界的重要美學流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上編「分析美學思想史」,係對維特根斯坦、比爾茲利、沃爾海姆、古德曼、丹托和迪基的美學思想進行了詳盡述評,各章之末並著重在對於該美學家思想的評判和批駁;下編「分析美學問題史」則主要聚焦於藝術定義、審美經驗、美學概念與文化解釋的問題,涉及到從維茨到列文森、從迪弗到卡羅爾、從西伯利到馬戈利斯等幾個系列美學家們的思想,每個問題之後都試圖超越分析美學而提出作者的觀點,並由此尋求新的美學生長點。 本書特色 ● 國際美學協會總執委、國際知名美學家──劉悅笛,最新力作! ● 大量第一手文獻,詳盡評述20世紀西方美學界重要流派! ● 研究20世紀西方哲學、美學整體進程的必備專著!

7 特價39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雙聲.雙身:當代電影中的分裂主體研究

黃資婷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6/09/19 出版

「分裂主體」是電影理論界所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就電影本身具備傳統文學作品的敘事特質,同時具備鏡頭(包括蒙太奇)敘事的特殊性。 本書從電影敘事美學的特殊性入手,以「分裂主體」為主論,闡述了不同電影對於人類社會大時代的反映。針對1999年以來在世界影壇飽受爭議的三部電影——戴倫‧艾洛諾夫斯基《黑天鵝》、馬丁‧史柯西斯《隔離島》與大衛‧芬奇《鬥陣俱樂部》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探討。 本書特色 ★電影敘事美學特殊性徹底揭露 ☆分裂主體電影完整評析──《黑天鵝》、《隔離島》、《鬥陣俱樂部》

7 特價210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中外電影永遠的巨星(三)

黃仁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6/05/30 出版

童月娟、張善琨在愛情與事業上如何相互扶持? 台灣影壇的遺憾!李道明《天堂獵鹿人》申請輔導金未通過始末。 高仁河導演退出中興影業,另創建興影業的來龍去脈。 台灣電影新浪潮運動推手──小野重用年輕創作者。 瓊瑤跪求父母應允首作《窗外》電影上映。 本書特色 ★金馬獎特別貢獻獎得主黃仁,再度爬梳華語電影史重要著作,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台灣電影發展的面貌。 ★介紹書中人物於影史的重要事件、重要作品、實質影響,並附有作品年表。 ★特別收錄!近六十年台灣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統計資料!

7 特價15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俞振飛書信集

秀威出版  出版
2016/05/13 出版

本書收錄俞振飛先生與友人往還的書信,時間跨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歷經文革,直至八十年代後期。俞振飛於信中敘述了崑曲諸多劇目的唱腔、身段,在演出需要注意的要點及其藝術心得,並論及其與梅蘭芳、程硯秋、張君秋、馬連良等名人的交往掌故;最爲重要的是記錄了他數十年的個人生活,包含日常交遊、家庭變遷、從藝經歷等,真實呈現崑曲名家的真實面貌。 本書特色 彙集諸多曲家前輩珍藏的俞振飛書信,以及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收藏的俞振飛給宋鐵錚的十三封信,是研究俞振飛及現代崑曲史與崑曲藝術的珍貴史料。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電影中國夢

馬森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6/03/28 出版

真正電影上成功的藝術創作, 無不是勇於而敢於作夢的人的作品。 夢境與藝術創作都是卸脫了種種人為文化的束縛, 復歸原始的「無意識」狀態的一種自由馳騁。   馬森說: 「藝術就是人類的想像力自由馳騁的結果。如果電影也欲躋身於藝術之林,勢必也要步上一樣的道路。我們的電影到如今尚沒有產生過偉大的作品,就等於說我們的電影製作者尚不具有自由馳騁想像力的能力。換一句話說,也就是失去了做夢的機能。夢,應該是人人都會做的。我們沒有會做夢的藝術家,是否說明了我們的民族在長久身心的自我壓抑中,已失去了做夢的能力呢?一個人失去了做夢的能力,不免會引起精神的崩潰,一個民族失去了做夢的能力,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從電影的文學性、娛樂性、藝術性、感官性與寫實性來探討「電影藝術」;從路易.比女艾、安東尼奧尼、楚浮、費穆的《小城之春》到徐克的《蝶變》觀察電影由西東進的脈絡;最後從王童《看海的日子》、但漢章的《情人》、陳坤厚的《結婚》以及侯孝賢《風櫃來的人》等評析一九八○年代左右新銳一代導演的作品。《電影 中國 夢》是一本獻給中國電影的書,同時獻給中國的夢,以及未來敢於作夢而又能夠做出奇詭的夢的人們。   本書特色   1.文學大師--馬森的經典論著。   2.觀察路易.比女艾、楚浮、費穆、徐克、侯孝賢等導演的電影代表作品,所寫下獨具銳眼的評析論述。   3.獻給敢於作夢的電影工作者,期許所有電影工作者都能成功造夢的一本書。

7 特價22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當代戲劇

馬森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6/03/28 出版

戲劇是人類社會狀況和精神面貌的直接反映,不同文化、社會結構、人際關係,便產生不同的戲劇。 馬森說:「小劇場在各地風起雲湧,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戲劇熱潮。具有活力與熱情的年輕的一代,不但走進了劇場,成為觀眾,而且走上了舞台,直接參加演出,使人覺得台灣的舞台劇真是一掃過去四十年的慘澹陰霾,終於步上了欣欣向榮的道路。」 西方「荒謬劇場」、「殘酷劇場」的東進,與東方傳統戲劇以教育意義為目的的思維,在碰撞、衝突、交融後迸激出的當代戲劇,映照出現代的文化、社會結構與生活習慣。本書從當代劇場的西潮東進,舞台語言,二十年代的劇作論「當代戲劇」。並列舉多部國內戲劇,如《家家酒》、《紅鼻子》、《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等評「當代演出」。並收錄以作者馬森為召集人的「當代劇場發展的方向」座談會記錄。 本書特色 1.文學大師--馬森的經典論著。 2.在當代劇場西潮東進後,碰撞、衝突、交融迸激出的當代戲劇,映照出現代的文化、社會結構與生活習慣! 3.特別收錄民國76年,以作者馬森為召集人的「當代劇場發展的方向」座談會記錄。

7 特價252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導演檔案:《娜拉離開丈夫以後》的解析與演繹

黃惟馨  著
秀威出版  出版
2011/02/01 出版

《娜拉離開丈夫以後》是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創作於1979年的舞台劇作品;2009年5月經取得劇作家的授權,於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演出。本書是作者在導演本劇時的創作紀錄,除了以文字完整詳述一個劇場導演的工作內容與技巧展現外,並收錄上百張珍貴的劇照輔助說明。

7 特價504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電子書】宋金說唱伎藝

秀威出版  出版
2008/06/01 出版

宋金說唱伎藝是中國古代說唱藝術最?繁榮的時期,近現代說唱藝術的各個門類都濫觴於它,對於中國古代戲劇藝術的?生和發展也?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俗文學或市民文學的重要源頭。由於各種原因,鮮有專著對它進行集中而深入地研究。本書是于天池教授?研究生開設的專門課程,對於宋金說唱伎藝?生的文化環境,舞臺表演機制,說唱伎藝人的人格精神,各種說唱伎藝的內涵進行了探索,許多內容都是關於宋金說唱伎藝的首次描述和說明。

7 特價259
電子書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