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望/hw 書系 ,共計10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隱形大象的狩獵人

南方家園  出版
2024/02/06 出版

醫院是窮人連夢裡長途跋涉都無法抵達的遙遠之地戰爭與疾病並行不悖,如同一具身體的兩隻手臂酗酒、外遇、打罵妻兒甚至強姦他人的父親,是多數家庭的共同傷痛26則短篇故事,書寫Covid-19期間,莫三比克的人們經歷各種疾病、戰爭與對立,活在孤獨、悲傷、憤怒之中,但仍擁有愛與做夢的能力 米亞・科托書寫在Covid-19疫情期間,莫三比克人於不同空間的個體與集體生活,挖掘被疫情掩蓋、充滿異質性、荒謬又真實的多重現實:首都派來的衛教人員試圖教導最偏僻最貧困地區的老人防疫,老人卻以為帶著口罩、穿著鞋套的衛教員是強盜,這裡的人早在新冠病毒到來前就遭遇天花、肺結核、瘧疾、愛滋和礦區塵肺病的屠戮;醫院是窮人連夢裡長途跋涉都無法抵達的遙遠之地;門和牆壁都沒有的學校根本不需要封鎖,反正大部分孩子也上不了學;如果瘟疫是一場戰爭,那麼莫三比克持續不斷的內戰也是另一種病毒,因此作者寫下在路邊招攬卡車逃亡的難民、逃亡的人們圍繞在臨盆的孕婦周圍,準備掐死正要出生的嬰兒,因為害怕嬰兒啼哭會害死所有人……作者透過二十六篇短篇故事折射出莫三比克的對立日常,雖然充滿災難、荒誕、與痛苦,但溫情、勇氣與希望也不斷閃爍其中,正如米亞·科托所言,莫三比克人時刻生活在戰爭、貧窮和道德危機之中的民族不能太悲觀。因此,他在《隱形大象的狩獵人》一書中不僅捕捉、重塑現實,也讓讀者看到莫三比克人即便患著各種疾病,經歷相同又不同的戰爭,活在孤獨、悲傷或憤怒之中,卻也擁有愛與做夢的能力。 《隱形大象的狩獵人》是獻給那些讓我相信莫三比克是由無數小故事組成的人們。他們不想繼續隱形,然而,每一天,他們都得爬上擠滿人的卡車,冒著除了隱形之外沒有其他選擇的命運與風險才能回到家。因此,這些故事是為了讓他們能被看見。——米亞・科托 這些報紙專欄以獨特的視角觀察時事,展示在最艱難的情況下誕生的小小抵抗和共謀,為我們呈現這個被武裝衝突和自然災害所影響的國家——莫三比克的生動畫像,這是需要一位翻譯的,而米亞・科托以細膩的散文、對細節的關注、善於玩弄誤解的能力,以及他對這個國家的瞭解——他出生於莫三比克,以生物學家的視角,從北到南認識這個國家——回應此呼喚。——Visão 雜誌 米亞·科托依舊聚焦莫三比克,以「狩獵人」的耐心和細緻入微的觀察力,書寫當代人在不同空間維度的個體與集體生活,挖掘被大流行病掩蓋的多重現實。這些現實往往是沉默的,幽居於世人的盲區,是那些「隱形的大象」,而科托作為「獵象人」,為小人物們提供了一個可被看見的舞台,帶領讀者了解其背後的集體不確定性、災難與創傷、希望與夢想。——金心藝

9 特價324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恐怖老年性愛(二版)

南方家園  出版
2024/01/04 出版

害怕拒絕 害怕傷害 害怕達不到期待 害怕即使做了 ,仍感受不到愛…… 當涉及私密情感,性愛可以是恐怖的。 縱使軀體即將凋逝,仍要感覺活著   生命中美好與混亂的激烈探索 女人與丈夫行房就像上戰場,吃藥、掌控節奏、控制表情語調,但在這場用心規劃的戰事中,過去伴侶的影子亦同床共枕。 藝術家與女學生的老少不倫戀,個性、年齡與身分相異的兩人陷入嫉妒失序的漩渦。 男子發現父親在婚外情的性愛中死亡,猶疑著如何處置屍體。 女人探視衰老卻強勢的母親,引發意料不到的暴烈情感,她想像自己劃開母親的喉嚨 ……。 本書收錄七則短篇小說,透澈直視暮年的愛與性、病痛與死亡,以溫柔卻鋒利的筆調直抵靈魂深處,探索肉體老去時生命裡的美好與混亂。 好評推薦 《金盞花大酒店》原著作者黛博拉.瑪格區(Deborah Moggach) 盛情推薦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文好評 各大媒體一致推薦 《NECESSARY LOSSES》作者Judith Viorst、紐約時報、衛報、華爾街日報、獨立報、每日郵報、《書單》雜誌(Booklist)、愛爾蘭時報、《The Big Issue》、《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英國《觀察家雜誌》(Spectator)、舊金山紀事報、水牛城新聞報、「Forward」網站、每日電訊報、「The Book Reader」專欄、週日電訊報、猶太紀事報等。 ★「真是令人讚歎的小說集!我愛死這些故事了,充滿風格、自然又幽默,讓我不禁思考生命竟是如此短暫,久久無法停止。」─黛博拉.瑪格區(Deborah Moggach),《金盞花大酒店》原著作者 ★「充滿憐憫、風趣,觀察入微……愛琳.海曼是個令人深受啟發的觀察者,探索生命眾多面向。」—《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非常了不起的小說集……作者的敘述坦白但不冷酷。一部溫柔、有著敏銳觀察的作品。」—《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筆調誠實而溫暖……書名為這本處女作下了很好的結語:當涉及私密情感,性愛可以是恐怖的;而『老年人做愛』這件事也常嚇壞年輕人。作者將這樣的擔憂恐懼化為諷刺與幽默,推翻關於老化的傳統概念。」—《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小說人物的缺陷使他們如此真實,故事精彩又令人動容……這本有著敏銳洞察的小說集,揭示了關於愛與性,老化與接納的真相」─《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書評 ★「這本感性、有時令人震驚的小說集瞭解並探索人們的生活如何因性而變得複雜。作者的描述如此親密與精確,閱讀時就像闖入別人的臥室。」—《每日郵報》(Daily Mail) ★「忍不住放聲大笑的幽默、大膽、坦率充滿智慧。這是一次難忘的閱讀體驗。」—《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 ★「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海曼描寫死亡與老化之間的殘酷親密關係,提供嶄新的方式觀看與體驗這些人生階段。」—《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詼諧機智、有層次且深刻的故事集。她的故事令人難忘,且不落俗套與前衛。」—《水牛城新聞報》(The Buffalo News) ★「誠實、發人深省的故事……有些悲傷、有些令人發噱,但都辛辣深刻,拓展我們對生命的看法。」—《書單》雜誌(Booklist) ★「充滿力量且迷人……充滿豐沛的情色色彩、晚年遺憾與死亡暗示。『人的一生中什麼都無法克服。』她寫的或許是精神分析的真理,也是這本書貼切的結語。」— 「Forward」網站 ★「一本打破禁忌的書……真實、令人大開眼界,道出不適的真相,那些發生在人們床上與心中的故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這七篇故事新鮮、坦率、溫柔但毫不軟弱。」—「The Book Reader」專欄 ★「生動、有趣、溫柔與令人震驚……這本書比多數的處女作更加具有文學脈絡與神祕感。」─《衛報》(The Guardian ) ★「這些美好且才華洋溢的故事深入探討女性的生活—通常是年長女性,她們不怕阻礙,勇於探索;她們瞭解連繫與失落、激情與浪漫。作者毫不避諱地描寫我們的想法、憎恨、遺憾、希望、心中的祕密與最私密的時刻。她讓我們認識這些令人難忘的角色—或許,也是我們從未探索過的自己。」—Judith Viorst,《NECESSARY LOSSES》作者 ★「令人震驚、迷人與真實……幾年前,我在編輯『每個人書房中的情色故事』時,對老年戀曲或婚姻性愛小說之缺乏感到憂傷。這些令人眼前一亮的故事修正了不平衡的現況。」—《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赤裸地描寫不管性別或年紀都會有的內心掙扎。她的風格坦率、直接與機智,有著剖析人性的洞察力。」—《愛爾蘭時報》(Irish Times)   ★「生猛、溫柔、風趣、真實,有時令人震驚。一場對生命中美好與混亂的激烈探索」—《猶太紀事報》(Jewish Chronicle)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母親的河流

南方家園  出版
2022/09/08 出版

每一個女人的名字都是一則傳奇,既緊密相關又獨立發展, 傾訴巴西五百年來,每個世代的愛恨情仇   一五〇〇年,葡萄牙人第一次踏上巴西土地的那天,一名圖皮尼金印地安女孩誕生了,她叫伊奈阿,是這一切的起源。伊奈阿與逃亡的葡萄牙船員生下女兒特貝熱特後,慘遭殺害,特貝熱特則成為食人族酋長養女,並被指派照料即將成為族人佳餚的俘虜;生於十七世紀、與丈夫合力將甘蔗園改造成蔗糖廠的瑪麗亞・泰阿歐巴,經歷戰爭、二度喪夫、喪女等苦難,仍活出獨特且快樂的人生;為愛瘋狂、為愛惹出醜聞的吉赫爾米娜與情人被迫離開家鄉,深入腹地開墾、飼養牲畜,逐漸形成市鎮;生於十九世紀末、承襲所有先祖優點而擁有無敵美貌的迪瓦・費里西婭,是家族中第一位受正規教育的女人,她熱愛攝影、專注哲思,在發現丈夫外遇後,做出非比尋常的舉動;經歷一九六〇年代獨裁時期的莉季婭,毅然決然地投入武裝抗爭的危險生活;二〇〇一年出生的阿曼達,對一切感到憤怒與迷惘,試著在紛亂的世界找尋自己的道路與熱情。   一代又一代的女人見證巴西這塊土地的戰爭、城市的建立與毀滅、內陸的開拓和神祕、成為奴隸或獵捕奴隸、歐洲與美洲的吸引與矛盾、文化與種族的差異與融合、愛情的追求及失望、不斷上演的專制和革命……女人們在壓迫、動盪的環境中,以熱情、自立自主、堅忍不拔的天性,逐漸將這片土地揉捏成今日的巴西。   延伸聽閱 「南方家園小客廳」EP92-EP95  open.firstory.me/user/ckih360qw5fii0826otr104sx/platforms   本書特色   • 一個家族・21代女人・巴西500年歷史 • 版權售出:美國、義大利、法國、智利、西班牙|TV Globo影視版權   得獎紀錄   聖保羅藝術評論家協會 (Associação Paulista de Críticos de Arte, APCA) 文學新人獎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黑暗旅遊:暗黑吸引力的目的地

南方家園  出版
2022/01/19 出版

警告:這不是一本旅遊指南 你去過核電廠爆炸後的廢棄小鎮嗎?你知道有一座橋,所有小狗經過時都會興奮地跳橋自盡嗎?你逛過專賣魔法與巫毒用品的巫術市場嗎?你敢探訪進去就再也出不來的黑山嗎?你想報名連環殺人魔與恐怖慘案的導覽團嗎?你可以想像今日仍有活在石器時代的失落世界嗎?你願意進入掛滿塞滿木乃伊的地下墓穴嗎?你想在惡名昭彰的精神病院住一晚嗎? 這是一本介紹世界各地因歷史、儀式、文化或自然環境而散發黑暗光環的種族、城市、博物館、醫院、監獄、墳地、森林、海岸等。這些地方都跟死亡、神祕、遺棄、殘忍甚至危險息息相關,卻年年吸引大批懷抱畏懼又好奇的觀光客前往一探究竟。 本書特色 收錄世界各地黑暗角落——鬼城、墓穴、自殺地點、巫術市場、瘋人院、雪怪、監獄、妖山…… 本書的黑暗地點 goo.gl/maps/dkNMUZTss5WZ5KQg9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沒朋友,只有山:馬努斯島獄中札記

南方家園  出版
2021/01/06 出版

除了山,庫德族有其他朋友嗎?   寂靜的汪洋中有一座孤島,島上囚禁著一群人,無法接觸島外的世界。他們在自己的國家遭遇各種苦難、欺壓、消音、欺凌,甚至種族滅絕,於是逃往他國尋求協助,卻被集中監禁在島上,連監獄外頭緊鄰的社會都看不到,遑論世界其他地方了。他們只看得見彼此,只聽得到彼此訴說的故事。   本書特色   監禁在太平洋小島長達五年,用WhatsApp偷偷寫小說的庫德族難民,卻贏得澳洲最重要的文學及非虛構類雙料大獎   榮獲五大澳洲文學及非文學獎項 全球二十餘國出版,同名電影即將開拍   得獎紀錄   維多利亞總理文學獎小說及非小說雙料大獎 新威爾斯總理文學獎特別獎、澳洲書業獎年度最佳非小說及澳洲國家傳記獎 入圍英國史丹福旅行文學獎年度最佳旅行書(Stanford Dolman Travel Book of the Year) 義大利坦尚尼文學獎(Tiziano Terzani Prize)決選名單   序   《沒朋友,只有山》絕對可在世界監獄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與王爾德的《深淵書簡》、葛蘭西的《獄中札記》、帕金(Ray Parkin)的《走入死亡》(Into the Smother)、索因卡的《此人已死》及金恩博士的〈伯明罕獄中書〉齊名。本書由年輕庫德族詩人貝魯斯.布加尼在承受長期的脅迫、折磨與苦難中以波斯語寫成,光是書的存在本身即是勇敢與堅韌創造力的奇蹟。布加尼並非以紙筆或電腦寫作,而是藉由手機打字,以成千上萬則簡訊的形式偷偷傳出馬努斯島。   要理解布加尼的成就,首先必須認識其創造條件的艱難,這是幾乎不可能的實現。我們的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剝奪了尋求庇護者的人性,隱匿他們的名字和故事。在諾魯共和國和馬努斯島,他們活在一座殘酷動物園裡,生命的意義蕩然無存。   這些被囚者均未經起訴、定罪、判刑便遭到監禁。此種卡夫卡式的命運往往能殘酷地摧毀一切希望,而這正是澳洲獄警企圖達成的效果。   因此,二十三歲的奧米德.馬蘇馬里(Omid Masoumali)為了抗議而自焚,將對自由的呼喊化為燒焦的血肉。二十一歲的荷丹.雅辛(Hodan Yasin)同樣引火自焚時發出淒厲尖叫。這就是我們澳洲的現狀。   一名在諾魯被強姦的女性發出請求遭到漠視。 一名女孩縫起自己的嘴巴。 一名兒童難民在手心縫上一顆心但不明所以。   布加尼採取了不同的反抗形式。因為獄警無法摧毀的事物之一就是他對文字的信仰:文字的美,文字的必要性、可能性及解放力量。   因此,布加尼在監禁過程中邁入澳洲新聞界,開啟非凡的報導生涯,他透過推特、簡訊、視訊電話、電話、電子郵件等形式報導在馬努斯島發生的事。此舉公然挑釁了澳洲政府,因為澳洲政府始終竭盡全力防堵難民的消息外洩,不斷試圖阻止記者進入馬努斯島和諾魯共和國,處心積慮到甚至一度立法制定嚴酷的《澳洲邊境部隊法》(Australian Border Force Act)第四十二節,該法允許將任何見證兒童受毆打或性侵以及其他強姦、虐待情事的醫生、社工處以兩年監禁。   他的文字被世界各地的人閱讀,他發出的不平之鳴跨越重重海洋,並且凌駕大批受雇政宣打手的漫罵。這位被監禁的難民僅憑借真相及手中的電話,提醒全世界看清澳洲的重大罪行。   如今布加尼寫出一本奇異而駭人的書,書中記錄了年輕的他因澳洲政府的難民政策在馬努斯島監禁長達五年的命運。而我們的兩個主要政黨都曾公開在這些政策上競相展現殘酷。   閱讀本書對任何一名澳洲人來說都是艱難的。我們向來以正直、善良、慷慨和公平自豪,這些特質在布加尼的敘述中不見蹤影,反而充斥著飢餓、骯髒、毆打、自殺與謀殺。   他所描述澳洲警官在馬努斯島的行徑,令我痛苦地想起我父親對於日本軍官在戰俘營中所作所為的描述。在戰俘營,我父親與其他澳洲同胞遭受了巨大的苦難。   時至今日,犯下同樣罪行的卻是我們,我們究竟怎麼了?   本書所述的現實亟需面對與正視,必須有人為這些罪行負責。因為若不這麼做,歷史的教訓明確告訴我們,有一天,馬努斯島和諾魯的不公不義必然會以更大、更慘烈的規模在澳洲重演。   有人必須負責,該入獄受刑的是他們,而不是本書所見證令人髮指的慘況中那些承受巨大痛苦的無辜者。   然而,本書不僅僅是一份指控。對於這位年輕詩人來說,這是一場深刻的勝利,他證明文字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力量。澳洲囚禁了他的身體,但是他的靈魂仍是自由人的靈魂。他的書寫如今已成為我們的書寫,這是無從改變的事實,我們的歷史必須從此對他的故事負責。   但願有朝一日我能歡迎布加尼來到澳洲,我相信他在書中已充分展現自己的身分:一位作家,一位偉大的澳洲作家。   理查.費納根(Richard Flanagan),二○一八年

9 特價405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阿瑪杜.庫巴的新非洲寓言

南方家園  出版
2019/01/30 出版

你相信嗎? 把老婦人丟進燒旺的火爐竟能回春成妙齡少女? 替孤女哈麗舉起沉重葫蘆的大蟒蛇究竟會要求甚麼回報? 人性貪婪,摩爾.拉姆又是如何為了他的貪欲一步步付出生命……? 無論是在故事或寓言裡,阿瑪杜.庫巴——比拉戈.迪奧普所做的都只是透過生靈力量溝通的法則,用生活的方言,也就是整個世界準則的翻譯工作。無政府狀態和死亡對立的就是生活準則。整個「人間喜劇」的主角們就是那些位於世界中心的生者和存在者。他們就是如同我先前提到過的,具有選擇的自由。有時挺身對抗世間的愚蠢和不公,有時屈服或與卑鄙者同流合汙。但非洲黑人所珍惜的和平秩序終究會獲得最後的勝利。而和平也是黑人一般的美德,包含了:憐憫、善良、忠誠、慷慨、耐心和勇氣。—— Léopold Sédar Sengho, 塞內加爾首任總統 專文推薦。 本書特色 ☆以動物偽裝成人類,揭露故事背後赤裸的人性刻畫。 ☆從耳朵開始,一直感動到心與靈的神祕非洲寓言。 ☆異色系插畫顛覆你所聽過的任何童話。

9 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一封好長的信

南方家園  出版
2015/12/16 出版

當美夢支離幻滅、孤寂佔據心房……   「夢想在歲月和現實生活中逐漸消逝,我仍將它看為記憶裡的鹽,完整地封存在我的回憶中。」   「多年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傾訴可以減輕痛苦。我打開這本子,就當是寫給妳的回信,也當作是我在混亂日子中的支柱。」 這是女教師哈瑪杜萊在丈夫去世後,寫給摯友艾依莎度的一封信。 信中描述學生時代幸福的回憶,年輕人急切地希望改變世界的憧憬─這是塞內加爾在脫離法國獨立自主之後所帶來的希望。她也談到被強迫安排的婚姻以及婦女的處境。哈瑪杜萊更痛苦地揭露:她與丈夫廝守25年的愛情生活,在丈夫迎娶第二位妻子的那天,被徹底毀滅了。 被遺棄的她,如何與孤獨和悲傷共處?而丈夫去世後,哈瑪杜萊仍要面對難解的家庭關係、經濟上的重擔與愛情習題。但儘管有過失望與羞辱,她仍決定繼續尋找「幸福」的真義……。   《一封好長的信》藉由一場喪禮,引導讀者瞭解塞內加爾最重要的習俗和文化,再談一夫多妻制衍生出的複雜情感生活,透過哈瑪杜萊的敘述,將讀者帶到塞國家庭深處。瑪莉亞瑪˙芭是第一位用銳利的筆,清晰地描述婦女在非洲社會的地位和處境的女性作家。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朱爾丹的瘋狂日記

南方家園  出版
2014/01/25 出版

如果婚後遠嫁異地,才發現自己並不是丈夫唯一的妻子……1960年代來自安地列斯群島的朱爾丹,在巴黎邂逅了來自西非的瑪瑪杜,婚後隨他回到達卡生活,此時她才曉得自己並不是丈夫的唯一。在這樣環境下,她除了得學習如何跟艾娃──丈夫的大太太和三太太恩黛伊和平共處,還得忍受孤寂的異鄉生活。而海倫,一名同樣來自加勒比海的心理輔導師,曾經在非洲工作時經同事提起關於朱爾丹的案例,並且給了她一本破舊的日記,裡頭記述的是朱爾丹的辛酸點滴。多年偶然後,她才在閱讀的過程中體認當時的狀況,並與自己目前生活反覆對照。朱爾丹是否能夠順利地融入這個文化、習俗皆不同的生活?還是這本破舊日記本最終將成為她孤獨和瘋狂的最佳見證?本書特色☆非洲版的「紫色姊妹花」(Color Puple),娓娓道出一個女性的命運。☆南方家園非洲小說第四發──來自加勒比海不一樣的聲音。

9 特價25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哈喇魔咒

南方家園  出版
2014/01/02 出版

新文化與舊傳統的衝突中,比古老巫術更可怕的,是人心…… 非洲電影之父──森奔.烏斯曼的代表作,曾改編並搬上大螢幕!   事業正達顛峰,艾.哈基在迎娶第三個老婆的花燭之夜,竟然中了「哈喇」魔咒而「不舉」。遍訪名醫、求神問卜的他,除了想解咒,也想搞清楚到底是誰對他下咒。這期間親家對他的態度充滿陰謀和貪婪;妻子兒女對他無止盡的索求。無心於事業的他,生意江河日下,終至破產。而身旁的「朋友」由起初的同情到逐漸疏離,最後對他不屑一顧、落井下石。就連往來的銀行對他的求救也充耳不聞,一切都是因為「哈喇」魔咒。 為了「重振雄風」,他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超乎想像。 故事序幕從主角商人艾.哈基和周遭一群國內獨立後的商業新貴夥伴,終於從白人手中奪回「工商協進會」的主導權開始。這些社會上的新興中產階級──新布爾喬亞,正是森奔.烏斯曼想要批判的對象。面臨新的商機與外來文化的侵入,傳統的價值良善是否就該淘汰?《哈喇魔咒》是1973年作者出版的第五本小說,兩年後由作者自己改編拍成電影。這是他繼《匯票》(Mandabi)之後,再次將非洲脫離殖民統治,獨立後各個社會階層的詳細刻畫,除了諷刺針貶,也對非洲文化風情與回教傳統習俗著墨甚多。 本書特色      源自於非洲最古老的巫術,傳統習俗的魔力不容小覷。 回教一夫多妻制檯面下的爭風吃醋、暗自較勁。 非洲電影之父的代表作之一,曾於1975改編成電影,並入圍第九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 南方家園繼《還魂者》、《乞丐的罷工》後,非洲小說第三發! 

9 特價27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修訂版)

南方家園  出版
2013/04/20 出版

本書是一本關於拉丁美洲文化背景的經典之作。此書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題為「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困」,講述了舊殖民主義圍繞拉丁美洲金銀、農作物和其他礦產進行的掠奪史;第二部分題為「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敘述了新殖民主義如何通過自由貿易、貸款、鐵路、陰謀和暴力將拉丁美洲的民族工業發展扼殺在襁褓之中,解析了投資、技術、經濟援助、合資企業、金融機構、國際組織等現代文明手段如何不文明地參與了古老的掠奪戰。 相較於一般史料類的歷史書籍,本書則是以說故事的方式從哥倫布發現現新大陸世界的一大改變,娓娓道出拉丁美洲接下來腥風血雨的一段歷史。作者用小說的方式敘述拉丁美洲的政治經濟發展,沒有嚴格的年代先後安排,更不按照國別鋪陳;每個小章節表面上是相互獨立的故事,彼此卻又有密切的關聯。這種鬆散的敘事結構,即便讀者從書中任何一頁開始閱讀,也能迅速進入拉丁美洲綿密、永無止盡的悲慘時空。第一個部分「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因」,即在描述歐美帝國主義以掠奪國土以外的天然資源為其擴張目的,而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拉丁美洲等國之所以貧窮,就是因為他們的豐富天然資源如礦產、農產作物等,加上充足的勞動力,引來歐美等國的垂涎,結果造成了數百年的貧困。在這個部分,作者明確地提出藏在拉丁美洲血管裡 的血液是:黃金、白銀、農產品(蔗糖、可可、橡膠、棉花、咖啡)、勞動力、耕地與礦產(銅、錫、鐵、石油)。當地的領導階級並沒有為當地人民發聲,而是在歐洲殖民者的威脅利誘下,成為殖民主義的共犯。當地人民受到經濟上的剝削,更受到政治上的高壓統治,統治者配合殖民主義演出,當地的傳統工業與民族工業無法發展,只能任由外來者的宰割,這正是當今政治經濟學所忽略的一面。 第二個部分「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是指英、美兩國把現代文明體繫帶進拉丁美洲,但這樣的現代體系並沒有為拉丁美洲帶來幸福,而是受到更不文明、更粗暴的對待,也因為英、美兩國的殖民統治披著「現代文明」的外衣,使得拉丁美洲人民「無處可伸冤」。拉丁美洲國家在獨立之後,英國人舉著「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貿易」的大纛光明正大的「入主」拉丁美洲,但是「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貿易」是對英國人自 己而言的,當地人是無緣享受如此的保護與自由。英國人把拉丁美洲當地一切的工業成品往自己國家輸送,使得當地的貿易天秤往英國傾斜,當地的工業與貿易還是無法發展。英國人也開始在拉美修建鐵路,這看似為當地帶來文明的舉動是一種傷害,因為拉丁美洲各地的扇形鐵路網所面向的是歐洲各個主要港口,所背對的、留下的則是一大片的沙漠。「正如人們所說的,拉丁美洲不發達的歷史成就了歐美資本主義的發達」。在本書中,拉丁美洲的落後是一種惡性循環:殖民帝國所施加的壓迫與剝削造成拉丁美洲的落後,而拉丁美洲卻還必須承擔「輸血」後的惡果:過度都市化所造成的巨大城鄉差距、各種環境汙染、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下被注定的分工位置等等,使拉丁美洲難以脫離低度發展的困境。本書特色如果你對切格瓦拉的時代背景有興趣,如果你喜歡馬奎斯的魔幻寫實你不能錯過這本拉美經典!二○一三,三月年病逝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曾將此書贈與歐巴馬,便是希望西方歐美政權能正視拉美的存在與問題。本書是關於拉丁美洲文化背景的經典之作。在拉丁美洲世界極為暢銷,被眾多書評家喻為「凡是識字的人,都看過這本書」。成書時間已逾十年,儘管書中談及的拉美局勢今非昔比,然裡面許多精彩的用語,仍為拉丁美洲諸多政治領袖公開演講時所用。此書可謂是「拉美經濟、社會、歷史、文化甚至於殖民議題」的集大成解析,就連現今國際領袖也必然拜讀,藉由此書再次深入了解拉美社會演變脈絡。知名世界新聞工作者,也是中東、拉美特派的戰地記者張翠容,長年觀察第三世界國家局勢變動,更是推崇此書影響拉美社會發展的定位。香港文匯報報導此書:「六、七○年代的拉丁美洲曾在依附理論的旗幟下討論大陸的前途,此書是為這一解剖美洲病體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骨架補給了血脈、經絡和肌膚。」 增訂版特色 二○一一年,南方家園首次出版此書即獲好評,這本以「愛情小說」和「海盜小說」的方式來談政治經濟學的書,原版邀請香港文化人張翠容作推薦序,也找來了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陳小雀專文導讀,以及淡江大學法文系教授吳錫德推薦,而二○一三年增訂版除了在內容針對譯名的統一,也包括部分內容的修正,並向前中國社科研究院拉美政治經濟研究專家徐世澄先生再邀推薦序一篇,以歷史、政經觀點推薦也是導讀。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