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企管 類別 ,共計4
  • 排序
  • 圖片
  • 條列

隔壁的億萬富翁在下午5點以後會做的事:從日常小事開始的45個原子習慣與致富思維【2025讀者票選商業書首獎】

嶋村吉洋  著
蔚藍文化  出版
2025/06/27 出版

★上市即再版!☆★☆榮獲「2025讀者票選商業書獎」經濟與金融類第一名!金錢、工作、人際關係……一切順利的絕對法則!\下班後的行動力,一上市即再版!/☆★☆ 本書榮獲「2025讀者票選商業書獎」經濟與金融類第一名!☆★☆45個「思維 × 行動 × 社群槓桿」的實用技巧大富豪教你「一輩子不愁」的致富法則!在你結束一整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隔壁的那位億萬富翁,正默默展開人生真正重要的行動。這不是一本談論炒股或快速創業的投機指南,而是一本專為「想要開始改變,卻還沒踏出第一步」的你所寫的行動手冊。本書作者嶋村吉洋,十多歲即創業,身兼實業家、投資家、電影製作人等多重身分,親自打造多家成功企業。他將自己與超過1,500位成功人士共事的經驗,濃縮為45條「幸福億萬富翁的致富祕訣」,不只是賺錢的法則,更是一種能讓人生全面進化的原子思維與行動策略。◇◆ 對億萬富翁來說,「上、下班」這種概念根本不存在 ◆◇本書不是要你離職創業,而是教你如何從「下班後的5點」,開始累積「社會資本」、「人的資本」與「金融資本」,一步步擺脫職場依賴,擁有選擇生活的能力。對於想經營個人品牌、自媒體、知識型社群的讀者,更是一本強化社群槓桿的實用指南。\本書特色與重點/1.破除創業致富迷思,建立「社群優先」的新觀點真正的富人不是靠自己變有錢,而是透過信任與人脈建立社群資本。本書以大量實例說明如何從零開始擴大影響力與資源網絡。2.翻轉人生的行動藍圖,從下班後開始書中提供具體行動方案:如何找到價值觀契合的夥伴、建立聚會基地、打造屬於自己的社群,並邁向創業之路。3.運用「小狗作戰」與「人際槓桿」提升你的存在感不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被喜歡」遠比「有才華」更重要。從基本禮貌、快速回應、建立信任開始,就能讓你在人際關係中脫穎而出。4.致富思維訓練,從日常小事開始45條微小但強大的行動習慣——像是打掃廁所、每天聯繫父母、定時學習與輸出——這些微小習慣,將累積成一生的財富。\幸福億萬富翁的45個原子習慣與致富思維/1. 創造下班後能輕鬆聚會的環境與氛圍。2. 就算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也一定要馬上回應。3. 趁還是上班族時,最大限度地使用「別人的錢」。4. 不要把從公司看到的景色視作理所當然。5. 在社群裡培養出十個願意為你的作品(或想法)付錢的人。6. 想要別人做的事,自己先以身作則。7. 經常先表明自己的看法。8. 不要說別人的壞話,即便是競爭對手也是如此!9. 大膽地對值得信賴的人進行「投資」。10. 不要忘記用熱切的反應來稱讚他人。11. 在某些行為上,要求自己做到「那種程度」。12. 率先打掃廁所。13. 不會只在外表與嗜好上花錢。14. 購買「讓自己感動的公司」的股票。15. 在心裡確立「不能這麼做」的規矩。…………45. 不斷反覆閱讀這本書。◇◆ 幸福推薦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劉奕酉|《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79 特價30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電子書】隔壁的億萬富翁在下午5點以後會做的事:從日常小事開始的45個原子習慣與致富思維

嶋村吉洋  著
蔚藍文化  出版
2025/06/27 出版

★上市即再版!☆★☆榮獲「2025讀者票選商業書獎」經濟與金融類第一名!金錢、工作、人際關係……一切順利的絕對法則!\下班後的行動力,一上市即再版!/☆★☆ 本書榮獲「2025讀者票選商業書獎」經濟與金融類第一名!☆★☆45個「思維 × 行動 × 社群槓桿」的實用技巧大富豪教你「一輩子不愁」的致富法則!在你結束一整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隔壁的那位億萬富翁,正默默展開人生真正重要的行動。這不是一本談論炒股或快速創業的投機指南,而是一本專為「想要開始改變,卻還沒踏出第一步」的你所寫的行動手冊。本書作者嶋村吉洋,十多歲即創業,身兼實業家、投資家、電影製作人等多重身分,親自打造多家成功企業。他將自己與超過1,500位成功人士共事的經驗,濃縮為45條「幸福億萬富翁的致富祕訣」,不只是賺錢的法則,更是一種能讓人生全面進化的原子思維與行動策略。◇◆ 對億萬富翁來說,「上、下班」這種概念根本不存在 ◆◇本書不是要你離職創業,而是教你如何從「下班後的5點」,開始累積「社會資本」、「人的資本」與「金融資本」,一步步擺脫職場依賴,擁有選擇生活的能力。對於想經營個人品牌、自媒體、知識型社群的讀者,更是一本強化社群槓桿的實用指南。\本書特色與重點/1.破除創業致富迷思,建立「社群優先」的新觀點真正的富人不是靠自己變有錢,而是透過信任與人脈建立社群資本。本書以大量實例說明如何從零開始擴大影響力與資源網絡。2.翻轉人生的行動藍圖,從下班後開始書中提供具體行動方案:如何找到價值觀契合的夥伴、建立聚會基地、打造屬於自己的社群,並邁向創業之路。3.運用「小狗作戰」與「人際槓桿」提升你的存在感不論在職場還是生活中,「被喜歡」遠比「有才華」更重要。從基本禮貌、快速回應、建立信任開始,就能讓你在人際關係中脫穎而出。4.致富思維訓練,從日常小事開始45條微小但強大的行動習慣——像是打掃廁所、每天聯繫父母、定時學習與輸出——這些微小習慣,將累積成一生的財富。\幸福億萬富翁的45個原子習慣與致富思維/1. 創造下班後能輕鬆聚會的環境與氛圍。2. 就算沒有什麼特別的看法,也一定要馬上回應。3. 趁還是上班族時,最大限度地使用「別人的錢」。4. 不要把從公司看到的景色視作理所當然。5. 在社群裡培養出十個願意為你的作品(或想法)付錢的人。6. 想要別人做的事,自己先以身作則。7. 經常先表明自己的看法。8. 不要說別人的壞話,即便是競爭對手也是如此!9. 大膽地對值得信賴的人進行「投資」。10. 不要忘記用熱切的反應來稱讚他人。11. 在某些行為上,要求自己做到「那種程度」。12. 率先打掃廁所。13. 不會只在外表與嗜好上花錢。14. 購買「讓自己感動的公司」的股票。15. 在心裡確立「不能這麼做」的規矩。…………45. 不斷反覆閱讀這本書。◇◆ 幸福推薦 ◆◇吳家德|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劉奕酉|《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節目主持人

7 特價273
電子書
下次再買

等人提拔,不如自己拿梯子往上爬:該懂卻沒人教,在企業裡成功向上的三眉角

林宜璟  著
蔚藍文化  出版
2021/09/03 出版

常聽到卻搞不懂,想在企業裡活得久、過得好的三個關鍵眉角,管理顧問跟你一次說明白★眉角一:角色——有些事,真的和能力沒有關係,只看你認不認★眉角二:溝通——不能用拳頭,只能靠舌頭★眉角三:領導——當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羊,遇到一頭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成功向上的人都有穿透蔽障的洞見,掌握某些不為人知的「眉角」,碰到關鍵時刻逢凶化吉,輕舟巧過萬重山。江湖一點訣,他們心中自有致勝心法,在關鍵時刻,幫他們決定了勝負,猶如登上無形的梯子。作者林宜璟兼用鳥眼與蟲眼觀察企業生態,小至細節,大至方向,無一不有。他秉持「成功必定有方法,失敗一定有原因」的信念,整理分析這些長期研究而得的訣竅,幫助企業人晉級,掌握角色、溝通、領導這三個眉角運作之道,增強「過關斬將,直搗黃龍」的能力。經過觀念的提點,讀者將能取得在企業中工作的要領,掌握三眉角,成功走出自己的企業人生。*領導的本質不是權力,而是影響力。一種讓別人相信,依你的意思行事,會對組織有利,並在最後讓大家都有利的能力。*個人與團隊宿命的矛盾是:創造利益時要合作,分配利益時卻又要競爭。個人與組織就在這種競合的狀態中,保持動態的平衡。*個人與公司的關係,就是各取所需。只是這種「所需」,不局限於有形的金錢物質,還包括更高不同層面的人性需求。你既不需要勉強自己愛自己的公司,但更不要去恨你的公司。唯一要做的,是了解你的公司,並且管理好這個達成人生目標的重要平台。*溝通是企業裡最常提起又最難落實的。它是組織有效運作唯一的救贖。溝通,就是企業人一定要打通的眉角。

79 特價237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農產加工不只醬:開箱地方創生的風土WAY

蔚藍文化  出版
2020/02/28 出版

點土鳳梨為黃金?一株茶樹種回一個山頭?用啤酒解鎖傳說中的麥田圈??你沒看錯!「農產加工教戰守則」攏底加!看自造者+地方農會+區域加工中心如何為我們留住土地~~封存台灣味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與農產加工品不期而遇。從抹土司的果醬、搭配滷肉飯的黃蘿蔔,或是晚餐吃牛肉麵時的一匙酸菜,都是經過細心冶煉之後的農產滋味。只是,談起農產品如何加工,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鉅細靡遺地說出乾物、醃漬等農產加工品的製作過程。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加工保存方法,是臺灣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加工後的農產品,傳達農村生活的精髓。我們以時光魔法將鮮味封存,展現人類留住自然恩賜的智慧。隨著時代變遷和工商業發展,保存食物不再限於農村家庭手藝,加工生產場域不再限於自家空間。不只手作職人匠師逐漸受到重視,農產加工保存食品,跳脫家庭式的小規模製作與販售,更結合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和商業行銷策略,儼然成為新興的農產加工產業。隨著農產加值觀念的提昇,加工品的樣貌也變得更多元而吸引人,強調健康的蔬果乾、天然果醬,到各款地域限定口味的米乖乖,以及富涵台灣農產特色的精釀啤酒,農產加工品逐漸成為帶動產業升級的一環。甚至透過相關產業環節的合作串連,成為促進地方經濟及地域振興的重要解方。臺灣的農產加工發展歷經多次轉型,在各個時空背景中承載著不同的任務。從食物保存的技藝、地域飲食文化的展現、加工業者的經濟收益,到區域中心調節產銷與加工整合促進產業升級等,在在顯示,農產加工是支持臺灣社會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本書中與臺灣發展現況對話的日本案例,日本埼玉縣的小麥與山形縣的稻米加工產業鏈,均顯現出結合地方網絡的自主串連,以農業多元發展活絡地方經濟的可行性。而宮崎縣政府陸續成立食品開發中心、加工實習室、食品安全分析中心與Food Business諮詢室等單位,提供農民及創業者進行產品開發打樣、法規諮詢及行銷策略等協助的產業全貌,也在本書中呈現。臺灣農政單位也致力於農業六級產業化的推動,陸續成立區域農產品加工中心、農產加值打樣中心。《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修法的通過,納管農產品初級加工等政策措施,讓農產從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到三級行銷,能夠一條鞭的輔導及管理,加速農業六級化的發展。在農產加值輔導、資源協助及法令調整陸續到位後,更需在地農業生產者、農產加工業者及農創業者的共同努力,為臺灣的農產品開創更多元的可能性。本書介紹了國內不同類型的農產加工者的創新與努力:有地方農會,結合當地特產鳳梨與田媽媽家政班的手藝,製作出中秋節月銷萬盒佳績的鳳梨酥;也有台大農藝系所年輕人利用白玉米、硬紅春麥、刺蔥等台灣特色作物,投入啤酒開發的創業行動。這兩個案例看似純樸與新潮的兩端,卻都是農產加工品的展現,從在地原料出發,開啟農產加值與地方經濟的多元可能性。各個篇章中的農產加工從業人員,在土地環境的有限資源下,解決問題絕處逢生、精益求精開拓市場;在促進地方農業發展的前提下,帶動區域濟復甦;在建立自有品牌的同時,也提高臺灣風土孕育的農產品在國際的能見度。在強調農產加工的重要性的同時,我們期待本書為社會引介農產加工產業,不論是在品質要求、專業技術、產業規模、社區協作與社會參與的各個層面。未來如何全方位提升農業的多功能產值,打造臺灣的優良農產與安全食品,為土地人民帶回農食共好的價值實踐,值得社會大眾一起關注。一個產值穩定又體質健全的農產加工產業,很有可能,是我們一起為下一代,封存時間,記憶人情,留住土地的最好解答。

9 特價342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頁數1/1
移至第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